文档详情

目录学教学课件jiaoan1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392KB
约33页
文档ID:51385678
目录学教学课件jiaoan1_第1页
1/33

1回页首第一部分:目录学理论• 目录学的基本概念 • 目录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 目录学的学科性质与任务 • 传统目录的本质与社会作用 • 目录学的理论基础、指导原则与意义 • 目录学的基本原理 • 目录学研究特点与发展趋势 • 目录学的性质和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回页首1 目录学的基本概念一、目录目录又称书目,它是著录一批相关文 献,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组织而成的一 种揭示和报导文献信息的工具 二、目录工作目录工作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三、目录学目录学是研究目录工作形成和发 展的一般规律(即研究书目情报 运动规律)的科学 3回页首一、目录• ⑴书目的定义; • ⑵书目定义的阐释:著录、一批、相关、文献、次序; • ⑶目录的来源及不同称谓; • ⑷书目的形成过程:书目产生的前提(矛盾)、书目的产 生过程、目录一词的最早出现; • ⑸书目的基本职能:解决矛盾; • ⑹书目的性质:文献信息交流的工具,二次文献; • ⑺书目的三大功能:揭示、报导(导读)、检索; • ⑻书目的社会职能:科学地揭示和有效地报导文献的基本 外形特征和文献中所蕴藏的知识、情报、信息其社会职 能通过以下方式过盛:登记作用(反映学术盛衰,学术价 值)、检索作用(提供书目情报,情报价值)、辅助作用 (图书馆工作)、指导或导读作用(教育职能)。

4回页首• ⑴目录工作的概念:进行目录组织管理的全部活动;包括微 观目录工作(具体目录的编制)和宏观目录工作或目录事业 (一个书目机构、一个地区、国家,以到国际范围的目录编 制活动的组织、计划与协调等); • ⑵目录工作的内容:查寻(收集文献)、鉴别(根据读者需 求、编制的目的选择文献)、著录(揭示文献)、部次(编 排组织)、报导(书目报导)、利用(书目情报服务); • ⑶目录工作的产生和发展:目录工作中的矛盾运动推动书目 工作的产生和发展(文献的剧增与人们的特定需求); • ⑷目录工作的目标:使每一文献及其有关信息能够在最需要 它的读者手中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 ⑸目录工作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索引工作、文摘工作、 综述工作、数据库工作、书评工作、书目参考工作等二、目录工作5回页首• ⑴目录学的定义:目录学是研究目录工作 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书目情报运动规 律)的科学,是一门致用之学、实践性较 强的应用科学; • ⑵关于目录学的几点认识:目录学是书目 工作实践的概括和总结,是一门实践性很 强的学科;目录学指导目录工作;理论与 实践的关系三、目录学6回页首• 动力源(学习、生产、科研、社会需要) ——目录产生的直接需求; • 读者——目录产生的间接需求; • 文献(来源、对象)——整理——目录( 目录工作成果); • 目录工作实践 (内容)——总结概括——目 录学理论 (指导) 。

四、目录、目录工作与目录学7回页首2 目录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Ø 目录学的研究对象图书说 目录说 图书和目录说 关系说 目录事业说 矛盾说 文献交流说 图书、目录读者关系说 Ø 目录学的学科基点与内容范围 学科基点:书目情报内容范围:目录学基础理论 文献研究 目录学方法研究书目、索引类型及其编纂法 书目工作组织与管理 国内外目录学 中国目录学遗产研究8回页首• 目录学的研究对象是目录学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⑴观点众多,众说纷纭;⑵矛盾说已被普遍认同:文献的大量增长与人们的特定文献信息需求2 目录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9回页首• 目录学研究对象的争鸣根据特点分为两个阶段: ⑴第一阶段,五、六十年代,主要特点是以某种具体的物为研 究对象,如图书说 目录说 图书和目录说; ⑵第二阶段,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主要特点是以某种关 系为研究对象: • 关系说:A记录图书与利用图书的关系;B认识图书与揭示 图书活动规律的关系;朱天俊 • 目录事业说:认为目录事业是目录学的研究对象,即研究目 录事业与社会的关系,包括组织管理,社会效益等 • 图书、目录、读者三者关系说; • 文献交流说:认为目录学是研究文献流的整序,测度(计量 )和导向的科学;周文骏。

• 矛盾说:认为目录学是研究科学地揭示和有效地报导文献与 人们对文献的特定需要之间的矛盾关系;彭斐章2 目录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10回页首• 目录学的学科性质:三种主要观点⑴社会科学:书目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不可避免地打上了 时代、政治及目录学家个人思想观点的烙印; ⑵综合科学:是多门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综合而成,涉及 历史、文献学、计算机、分类学等多学科; ⑶横断科学:学科之间在某一个面上或点上交叉• 目录学的任务:Ø 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吸收新的研究成果,完善目录学 研究的内容体系,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科学研究服务,为 文化教育服务,推动社会的发展3 目录学的学科性质与任务11回页首• 书目的本质⑴书目的本质是各类型书目共同的最根本的特征,即书目与其它工具书的区别;书目的本质是抽象的概念,是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⑵书目的本质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 •①从书目的产生来看书目的本质: •A.书目产生的前提条件; •B.书目产生的过程:书目萌芽;书目工作发展(春秋战国);一书目录出现 ;群书目录产生 •C.书目一词的出现:《文选》;《汉书·叙传》; •D.从书目的产生来看书目的本质,书目的本质可以理解为:文献信息的揭示 报导与文献信息需求之间的关系;即科学地有效地揭示报导文献与人们特定 文献信息需求之间的矛盾关系。

4 目录的本质与社会作用12回页首②书目是一种社会现象: A.书目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从书目的本质 来看,它是一种“物”,即书目文献信息的载体, 是一种记载书目文献信息、传递书目文献信息的 工具 B.书目类型的多样化及形式的变化是由社会决定的 ,即由社会书目情报需求决定的 C.书目是社会文献信息需求的产物:书目发展的历 史表明,任何时期,任何类型的书目都是那个时 代某些文献的集中概括,都是为当时的文献信息 需求服务的4 目录的本质与社会作用13回页首③书目是一种文献信息系统:一部书目就是 一个完整的文献信息系统 A.从书目的结构来看:Ø书目的宏观结构:前言、目次、正文、辅 助索引和附录; Ø书目的微观结构:款目和编排系统—链式 结构; B.编排系统的作用:款目组织4 目录的本质与社会作用14回页首④书目是文献信息交流的工具:A.由书目的性质决定:二次文献、信息传递;B.书目在文献信息交流中起着中介桥梁作用:连接文献与读者;C.书目就是为了解决书目工作中的基本矛盾而产生的4 目录的本质与社会作用15回页首• 书目的社会作用:⑴书目的学术价值:登记作用;史料价值;文学价 值;“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反映学术渊源。

⑵书目的情报价值:检索作用;辅助作用(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基础)⑶书目的教育职能:推荐作用,导读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科普教育4 目录的本质与社会作用16回页首• 目录学的理论基础 ⑴目录学的理论基础是指从哲学的角度来寻求目录学的学科基 础和理论支持; ⑵国内外主要观点: ①国外 A.(美)谢拉:社会认识论——提出“书目通信” Ø 以香农的信息通信理论模式为基础,认为有关知识通信的理论是目录学 的理论基础,将书目理解为一种通信的社会机关; Ø 通信的基本模式:信息源——信道——信宿; Ø 书目通信的模式:知识(文献)——书目——用户 B.(英)布鲁克斯:知识基础论——建立“布鲁克斯方程” Ø 认为知识是书目的本质,知识的增长是通过情报、信息的获取而进行的 ,书目情报和书目文献信息中蕴含着大量的知识; Ø 目录学的理论基础可以理解为这样一个基本方程:(S+△S)=K(S)+△I5 目录学的理论基础、指导原则及意义17回页首C.(美)波普:世界III理论 Ø 将世界分为三个部分:物质世界、客观知识世界和主观精神 世界(中介世界),目录学主要研究的是客观知识,认为客 观知识世界理论是目录学的理论基础。

D.(苏)米哈依洛夫:科学交流理论 Ø 认为交流是个体之间借助共同的符号系统进行情报交流,他 将交流系统划分为三个层次,即直接情报(原始情报、零次 情报),借助于一次文献传递的情报,利用二次文献或书目 传递的情报,目录学属于第三层次;并且将科学交流系统分 为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两部分,书目情报交流是以文献为 基础的正式交流过程,科学交流理论是目录学的理论基础 E.列宁的目录学思想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学说 Ø 苏联的目录学家认为列宁的目录学思想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学 说苏联书目事业和目录学的理论基础5 目录学的理论基础、指导原则及意义18回页首②国内:分为四个时期 A.第一个时期:汉——1949,以各时期的官方哲学,目录学 家个人哲学思想为目录学的理论基础;如两汉经学、儒学 ,六朝史学,隋唐佛学,两宋理学,清朝朴学与考据学等 B.第二个时期:1949——60年代中期,以吸收苏联的目录学 观点为主; C.第三个时期:1966——1976,处于文革的停顿时期; D.第四个时期:1976——现,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主要观 点有: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文献交流理论;文化学说;文献信息理论;波普的“世界 III”理论;中介世界理论。

5 目录学的理论基础、指导原则及意义19回页首⑶国内外目录学理论基础比较评论 ①共同性 A.一定的理论基础总是与一定的文化背景相联系的,国家、 民族、时代不同,目录学的理论基础也各不相同; B.目录学的理论基础是为书目工作提供一种认识方法; C.理论基础是指目录学的哲学基础和指导思想 ②差异性 A.西方强调实用主义、工具主义,将书目看作工具、书目通 信机关,注重从哲学方面来探索目录学的理论基础; B.我国强调思想性,强调辨章学术,考镜源流;重视教育性 ,推荐好书,指导阅读;强调以马克思主义文化学说,列 宁的目录学思想为理论基础及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义的指导意义5 目录学的理论基础、指导原则及意义20回页首⑷目录学的理论基础是一个体系 ①目录学理论来源客观上决定目录学的理论 基础成为一个体系 A.各国理论; B.各派理论; C.先代目录学家的思想; D.书目工作实践的要求:矛盾5 目录学的理论基础、指导原则及意义21回页首②构成要素: A.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对立统一规 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信息理论: • 信息论:书目情报交流;书目通信的本质; • 系统论:书目是一个文献信息系统(宏观结构); • 控制论:书目控制,国际书目控制(信息反馈理论)。

• C.文化学说:书目是一种文化系统;目录学的产生与文化 、学术发展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丰富的目录学的思想是 学术、文化发展重要成分;国外重视书目与文化的关系; 苏联认为目录学是文化教育的一部分;我国重视书目的教 育职能(思想政治教育、科普教育、读书指导),目录学 已成为文化事业建设的一部分5 目录学的理论基础、指导原则及意义22回页首• 目录学的指导原则:由理论基础决定⑴思想性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了目录学的思想性基础;⑵科学性原则:信息科学理论使目录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⑶实用性原则:文化学说则确立了目录学的实用性原则5 目录学的理论基础、指导原则及意义23回页首• 目录学的意义Ø理解古代目录学家对目录学的认识Ø传统目录学的社会意义⑴读书治学的入门之学;⑵科学研究的指南;⑶目录学的任务是为经济建设,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5 目录学的理论基础、指导原则及意义24回页首6 目录学的基本原理Ø 目录学的应用原理:书目情报生产的原理 书目情报的传递原理 书目情报的利用原理Ø 目录学的发展原理Ø 目录学基础理论原理书目情报的哲学研究 作为一门科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目录学的社会动力学研究25回页首• 目录学发展的特点 1、目录学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⑴连续性:各时期的目录学都是前一时期目录学的继承和发 展;如我国目录学中的精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思想 ,由。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