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给老师们蒙氏的资料

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2KB
约11页
文档ID:406329135
给老师们蒙氏的资料_第1页
1/11

蒙台梭利生平1.出生于1870年8月31日意大利2.1896年罗马大学授于博士学位3.19在罗马开办了第一所“小朋友之家” 4.19撰写的《蒙台梭利教育法》在美国出版5.1929年成立国际蒙台梭利教育协会6. 1950\51\52\持续三年被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她的作品有 《初期教育法》 《小朋友教育手册》 《发现孩子》 《收性心智》 《童年的秘密》一、蒙台梭利教育十大特点1、以小朋友为中心2、“不教的教育”3、把握小朋友的敏感期4、教师扮演导师的角色5、完全人格的培养6、尊重孩子的成长步调7、混龄教育8、丰富的教材与教具9、屏除单一奖惩制度10、爆发式的教学成果二、蒙台梭利教育的八大理论1、生命自然的发展观2、独立成长论3、有吸取性的心灵4、敏感期5、准备好的环境6、工作完善人性7、奖惩无用论8、自由的纪律发展三、蒙台梭利教育九大敏感期1、语言的敏感期(0-6)2、秩序的敏感期(2-4)3、感官敏感期(0-6岁)4、对细微事物感爱好的敏感期(1.5-4岁)5、动作敏感期(0-6岁)6、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7、书写敏感期(3.5-4.5岁)8、阅读敏感期(4.5-5.5岁)9、文化敏感期(6-9岁)四、蒙台梭利教育和老式教育的区别 蒙台梭利教育1、班上同年龄横跨3年,不分年龄。

2、自动自发选择教具学习 3、幼儿可以自由控制工作时间,很少被打断、干扰4、蒙氏教育孩子进行自我纠正,并向同伴学习,教师只是起指引作用 5、小朋友靠自己发现去获得知识 6、小朋友自己决定学习的进度 7、小朋友为中心,在教师准备好的环境中自由学习 8、小朋友有始有终的完毕一项活动周期 9、教师只提供适时的协助,很少干预 10、开放式的教学情景,幼儿自由活动 11、强调学习措施,学习能力的学习,如何发现知识,掌握知识 12、“安静”是基于自己选择,以及对她人的尊重13、教具使用有特定环节有序性 14、孩子工人是由于工作自身的喜悦,以及自我发现的意识 15、鼓励互助(同伴间) 16、强调将真实、具体呈现给幼儿 17、物品有固定的摆放位置,强调秩序感 18、小朋友自备学习的动机 19、认同敏感期的观念 20、多种教具开发特定目的 21、环境自身提供了纪律的训练老式上的教育 1、统一年龄,分年级教学 2、由教师带领决定课程内容 3、学时规定,幼儿受到铃声打扰 4、教师纠正幼儿的错误,鼓励幼儿进行模仿教育 5、教师规定学生学习的内容 6、教师决定学习的速度 7、教师为中心,独揽所用的影响力,成为焦点,被迫成为集体教学。

8、活动周期是授课教师来决定 9、干预频繁 10、绝大部分时间被限制在课桌椅上 11、强调认知的学习 12、强制性的安静13、教具有多种使用措施,并无规范性阐明 14、被规定工作而工作 15、习惯向教师求助 16、强调抽象的贯输 17、孩子的随意性行为较多 18、准备好教育内容运用奖罚作手段,等待幼儿去学习 19、视同如一的看待幼儿 20、提供没有特定目的玩具 21、教师提供纪律训练逼迫性的) 平常教育目的培养幼儿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培养幼儿独立性、自主性、专注力、手眼协调能力、自信心 ,引导幼儿学习礼貌用语 培养幼儿大小肌肉的灵活性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控能力 培养幼儿交往、合伙意识 培养幼儿健康的情绪、情感 培养幼儿初步的责任感,增进幼儿个性、社会性的发展 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学会做事,学会生活 平常生活教育的具体内容(一)、基本动作w 1、走(步行) 2、坐、站w 3、拿(取) 4、搬(运)w 5、倒(移) 6、折、叠w 7、剪、贴 8、缝w 9、抓、捏 10、夹w 11、敲 12、拧、转、打、揉、削拉、撕、转(二)、照顾自己1、照镜子 2、梳头发 3、擤鼻涕 4、穿、脱衣服 5、穿、脱衣鞋子 6、擦鞋子 7、洗手 8、服饰框 9、洗衣服 10、漱口的措施 11、洗脚的措施 12、剪指甲的措施 13、察汗的措施(三)照顾环境w 1、打扫室内 2、拖地w 3、抹灰 4、擦亮银器w 5、擦桌子 6、擦窗户w 7、洗碗、洗餐具 8、照顾植物w 9、植物栽培 10、照顾小动物w 11、摆置餐桌(四)、社交礼仪1、打招呼 2、应答的措施 3、简介她人 4、慰问病人 5、使用 6、询问别人 7、体现谢意 8、体现歉意 9、打喷嚏 10、递交物品 11、打扰、打断 12、解决冲突 13、和平教育蒙台梭利教具之操作教具守则1、  每次只演示一种活动,使其目的性明确。

2、  精确动作,以孩子的节奏进行演示3、  简化动作,以孩子理解的方式进行演示4、 环节化,拆分支动作,每个动作可以根据需要暂停,并加以阐明5、 进行演示时,要使用少的、简朴的语言来阐明6、操作教具的顺序要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从左到右,从上到下7、 操作教具要避免镜面教学8、  进行演示时,要注意孩子的反映,时刻观测孩子的爱好所在9、在适法的时机引导孩子时入操作程序当孩子可以完全做这项工作了,可以离开,但仍要不断地观测她10、  不要打断孩子的操作11、  在操作教具之前,教师必须胸有成竹,要确何教具是完整的平常教具蒙台梭利教师亲自选购1,教具的功能,这项教具操作可以简朴完毕吗,它看起来符合美的原则吗,便于幼儿使用吗,易碎吗,发生烈碎,会伤害幼儿吗,操作中教具的批示明确吗,与教具操作自身的意义相符合吗等等2,错误控制,采用的教具有明确的纠正体制吗,可以促使孩子独立的完毕工作吗,能引起孩子的自我建构吗?3,工作目的,这项教具的操作合乎幼儿的内在需要吗?4,组织和秩序,如何在演示中呈现秩序和礼貌,这项教具操作能发展幼儿的秩序感吗?5,教师的角色,教师是如何支持幼儿学习的,本土化教学和环境的社会化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多少?6,教具的吸引力。

教具可以吸引小朋友吗,能激发幼儿爱好吗,能时时刻刻都引人关注吗?7,文化修养,教具可以体现幼儿所在的文化氛围吗,教具能适应幼儿需求的变化吗?8,发展感官,这项教具能否鼓励幼儿运用自己的感官去摸索?教具的颜色协调吗,质地能吸引幼儿吗?感觉教育目的1、获得故意识性动作;2、手眼协调,身体的控制力;3、因着爱好,引致专注力的形成;4、建立自信,对自我有极高的评价;5、透过秩序感产生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6、独立的驱使;7、熟能生巧,精益求精感觉教育的内容(一) 视觉教育(二) 触觉教育(三) 听觉教育(四) 味觉与嗅觉教育感官教具实操的几条规则(一)鼓励个别教学或小组教学感觉教育的重点在于,孩子通过体会教具的特性,建构自己的概念,发展自己的感官个别教学和小组教学可以协助此项教学目的顺利达到二)教具的排列要有顺序性感官教具可以协助孩子自发地建立“大和小"、“粗和细”等概念,教具的序列排放可以协助孩子清晰地观测到教具之问的Ⅸ别和联系,从而形成对的的概念三)教具的示范操作要从左到右从左到右’’的原则不仅是感官教具操作的专利,更是所有蒙台梭利教具操作都要遵循的原则这是为了和孩子阅读、书写的顺序保持一致.也是培养孩子秩序感的措施之一。

四)简介教具时,应一方面选择差别最为明显的两种进行比较操作感官教具分级明显-相近的两种教具之间差别微小在实际的教具操作过程中,可以先选择差别最为明显的两利,进行比较,刺激孩子的感官,然后在辨别教具之间差别方面增长难度五)操作时,要采用P—G—S的顺序前面已具体论述过六)简介所有的名称时,皆采用三阶段教学法三阶段教学法的效果盟著,不仅可以让孩子简朴明了地将词语和已有的慨念联结在一起,并且将对其语言的发展有很大的协助七)语言要精简感官教具操作过程中,对语言的规定是简朴、精确、客观——不带个人感觉、对的—一发音对的和简介名称对的八)幼儿要熟悉基本操作后,才干进人延伸变化教具操作分为基本操作和延伸操作两大类,教师需要观测孩子的操作状况,当孩子纯熟了基本操作之后,教师可以适时地引人延伸操作九)留给给孩子自由变化的空间当孩子对教具进行过纯熟的操作,完全掌握了教具的特性,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的后,可以让孩子进行自由变化,但是这里讲的“自由’’是有限度的?规定孩子尊重教具,不能破坏教具蒙台梭利数学教育具体内容(一)教学前的准备二)1-10数量概念的建立三)十进位法Ⅰ:数位的名称练习四)持续数的结识五)十进位法Ⅱ: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六)运用记忆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七)分数的导入八)倍数的导入九)抽象计算的学习十)平方与立方概念的导入十一)几何与代数的导入蒙台梭利数学的教育特色1、以感觉教育作为数学教育的基本2、从真实的数量结识着手3、数量—数字—数词4、错误订正5、颜色归类6、统一的阿拉伯数字,统一的字体7、“0”的概念及十进制的计算8、将合成、分解的操作基准定为“10”9、教具的设计与教学都遵循一定的逻辑原理“三阶段教学法”是指:1.第一阶段——命名,名称与实物一致,例如:“这是1”、“这个大”等2.第二阶段——判断或选择,找出与名称对等的实物,例如:“哪个是1?”、“哪个比较大?”等3.第三阶段——记忆,记忆名称和实物例如:“这是什么?这是多少?”。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