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谈宗炳《画山水序》

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9.08KB
约4页
文档ID:213498981
浅谈宗炳《画山水序》_第1页
1/4

浅谈宗炳《画山水序》 睢桥摘 要:“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山水通过其形态,体现给世人其“道”之所在,宗炳通过畅游山水,更好的品味圣人之道其关乎绘画“传神,透视,写生”等概念之萌芽,在那个时代,也是这些概念开创性地提出关键词:卧游 神圣 道一、宗炳的思想宗炳一生多次被招,但拒不入仕,一生畅游山水每游山水,往辄忘归”“好山水,爱远游”(《宋书.宗炳传》)“余眷恋庐、衡”“契阔荆巫”“伤跕石门之流”“则嵩、华之秀,玄、牝之灵,皆可得之于一图矣”文中的这些句子,证明其一生所见之丰富,所经之远,在那个交通不便的时代,却也是非一般毅力之人可以做到的而宗炳之所以好游山水,是因为他欲通过畅游山水,更好的品味圣人之道文中提到“轩辕、尧、孔、广成、大隗许由、孤竹之流”大都是道家仙家的人物,而其又提到“必有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之游焉又称仁智之乐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进一步说明他也是认同,仁者,智者都是从山水中得到启发,故他也畅游山水之间,以寻求其对于圣人之道的体悟圣人含道暎物,贤者澄怀味像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道蕴含于圣人体内而又映射于万物之中,贤者澄清其怀抱,使胸无杂念以品味由道所显化之物象。

至于山水,其形质存在着道之所在 “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山水通过其形态,体现给世人其“道”之所在而仁者乐山体会的就是这种“道” 道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最基本的概念,指的是天地之间蕴含的真理,亦可指天地万物运行之规律澄怀”就是要涤荡内心,静心与山林交往,远离尘世喧嚣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庄子天下》),坦白沉静以对自然,遨游于自然山林之间,才是真正的澄怀如若天天为琐事所扰,来回奔走于名利之间,怎能“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所以宗炳没有选择做官,“每游山水,往辄忘归”,以此方式来寻求他的道宗炳将山水画与圣人之道联系起来,将山水画的内涵进一步的生发了宗炳崇信佛教,释慧远在庐山成立“白莲社”,近在庐山脚下的陶渊明拒绝入社,但宗炳却不远万里跑到庐山,在佛祖面前表明心志,死后要往生极乐净土宗炳对于儒释道皆有研究,心中所崇之圣人很多,但对其影响最深的“道”,却是道家之道,即老庄之道而其文中提到大多也是道家成仙的人物,并且宗炳对于道教典籍也研究颇深,在其《明佛伦》中多次引用老庄之言,如“圣无常心,玄之又玄…” “玄化”乃是老子常用语他反复强调“洗心”“澄懷”与庄子“斋以静心”的思想是一致的后文还说道 “于是闲居理气,拂觞鸣琴,披图幽对,坐究四荒,不违天励之藂,独应无人之野。

峰岫峣嶷,云林森眇饮酒弹琴,展开画卷,穷究四荒之景,可以看到天际的丛林,亦可看到杳无人烟之荒野这再一次体现宗炳的“卧游”观念山水画所表现的境地比真实之境更加丰富,意境之深远乃是实景所不及,故在观赏山水画的时候可以体悟到更多实景中体会不到的东西,作画者与观画者的精神可以在画中交流,感通山水之神,双方精神都可超脱世外,通过山林景致到达自己内心的空灵之境地二、《画山水序》中有关画法的具体阐述“且夫崑崙山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位于寸眸诚由去之稍阔,则其见弥小尤其最后一句,实在是我们离开得越远,则看到的越小是对于观察方式的总结,同时也体现在当时已经有了对透视原理的理解,有了近大远小的观念体现而后“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 更是由其上观察方法所体悟出来的画法,方寸之间,可现千里之势足以表明当时宗炳已经有了对于山川的一整套观察与描绘之法是以观图画者,徒患类之不巧,不以制小而类其似,此自然之势如是,嵩、华之秀,玄、牝之灵,皆可得之于一图矣”“徒患类其不巧”这里的意思是担心其形象不巧妙不能体现出其山川之神韵,后面更是说不因尺幅小而缺乏气势,体现出自然之势秀,灵”乃是山岳之神的体现,由人们对于山的感悟所得。

可得之于一图,体现了他对于绘画作品中体现山岳之神的肯定,山水之景致,应于目会于心,而后上升为理,亦表现其他对绘画需要传神的说法的肯定,将顾恺之提出“传神论”从人物方面拓展到山水画方面而文中“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也”也是体现了宗炳对于现实景物的客观描绘的一些要求,就是画面中山水的形色,要体现出自然山水之形色,这就是体现出宗炳提倡类似后世“外师造化”的思想观念,也就是其对于写生的看法《画山水序》是我国正式山水画论的第一篇,是我国山水画论的开端,对于后来画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它将道家思想体现在了山水画中的表现,成了后世山水画主流思想它第一次将“形神论”引入了山水画体系之中,对五代宋时山水画的发展高峰产生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对于宋时山水画论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宗炳其人:宗炳(375—443年),字少文,南阳湼阳(河南省镇平县)人宗炳祖上官宦出身,从小家庭条件优越,但其不愿做官,曾多次不愿应招入仕,寄情于山水,游水观山,领略大江南北的风姿在年老之后,居于室内,将画贴于墙上,躺在床上观看,谓之“卧游”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