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协议的意义 来源: 边琼的日志 就业协议,一生一号,非常重要证明身份,违约鉴定,列入方案落户杭州,档案去向,组织转接双方签订,主管签章,学校见证先签协议,后签合同,权益保障 一、就业协议书 1.就业协议书的定义 就业协议书是培养院校、毕业生、用人单位三方用于确定派遣、就业、接收意向的约定三方同时盖章,并经当地人事部门鉴证后有效,具有法律效力 2.就业协议书与劳动合同的区别 〔1〕主体不同就业协议书是三方主体,涉及培养院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劳动合同是双方合同,只涉及学生和用人单位 〔2〕内容不同就业协议书主要说明毕业生就业和单位接收毕业生的意向,劳动合同主要涉及具体的工作岗位、待遇、工作时间等权利和义务 〔3〕时间不同一般就业协议书的签订先于劳动合同 〔4〕就业协议书也是劳动合同的一种形式,在协议书的备注栏中明确劳资双方的权利与义务,那么协议书与劳动合同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应 二、为什么要签订就业协议书 1.政策规定 为维护国家就业方案的严肃性,国家政策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要签订就业协议书,并对报到证的开具、档案、户口、人事关系、组织关系的转接有明确的规定,毕业生走入社会将需要办理许多相关手续,而这些手续的办理依据就是就业协议书。
因此学生要有法律意识,遵守国家的该项规定,签订就业协议书,依法维护自己的大学生权利 2.合法依据 签订就业协议书之后,用人单位就有接收学生的义务,是学生对自己就业时机的合法保障,能够顺利去单位就业;学校依据就业协议书的内容,开具报到证、做好档案转接、户口的迁移 3.重要凭证 凭就业协议书开具的报到证,学生可以直接去用人单位报到就业,办理档案与户口的落户手续,一年后当地人才效劳机构会帮助毕业生办理转正定级手续,这时毕业生才具备国家干部身份,而毕业生今后事业开展想进入一些重要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或进入事业单位及报考公务员等的先决条件就是国家干部身份,因此广阔毕业生一定要高度认识到这点的重要性,这是国家对毕业生权益保证的最重要表达;同时它也会涉及到毕业生工龄的计算、职称的评定等;协议书的签订是学生顺利落户的重要凭证,其他社会人员落户那么相对较难,门槛较多,而落户与干部身份问题与以后经济适用房申请、婚姻登记、出国护照办理、考研考公务员、子女读书、身份证补办、退休年龄〔工人55岁、干部60岁〕、养老金交纳、社会保障政策、自主创业等等事情息息相关,不可无视;另外,签订就业协议书是档案标准转递的重要凭证,学校依据协议书将档案转接到用人单位或者人事代理机构,档案涉及学生的工作履历等各项评价内容。
4.改派依据 学生依据就业协议书进入工作单位后,如要想更换工作单位,可以在9月份后到各地人才效劳机构办理改派手续,而改派的依据就是就业协议书,改派可以确保毕业生档案、户口的标准转移,继续享受与应届毕业生相当的权利,否那么按社会人员〔打工者〕正常流动处理的话,落户及档案的转接门槛较多 总之,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签订,相当于给毕业生的一张“绿卡〞,是毕业生拥有相对于其他社会人员更方便的一张通行证,同时,档案、户口在今后的生活中至关重要,切不可图一时方便,影响今后的开展,要按照就业协议书做好标准管理 注:签订?就业协议?→办理?报到证?→办理户籍迁移、档案转递、入职手续 三、签订就业协议时应注意的问题 毕业生在签订就业协议书时,应注重备注栏的使用,从而减少以后的纠纷可以把协议期内工资的多少、违约时是否交纳违约金等易产生纠纷的条款附加上去同时毕业生需明确,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后,就业协议书的使命才完成,其效力才消失 四、签订就业协议书后违约的问题 2005年开始,国家有关部门规定,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后,如毕业生出现违约情况,违约金被限定不超过毕业生一个月的工资。
这对于在求职中处于弱势的毕业生来讲是个好消息,毕业生的权益更得到了社会的维护,用人单位对违约金再也不能"漫天要价" 针对这个规定,用人单位也有自己的想法,嘉兴一家纺织类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说:"违约金上限的规定确实维护了毕业生的利益,但也提高了用人单位的用人风险公司招毕业生需要很多环节,时间、精力、本钱投入都很大,违约金降低了,毕业生更可能轻易违约,我们的工作更被动了"杭州一家知名旅行社人事主管表示,毕业生主动提出解约时,她们一般不会收取违约金,她更希望毕业生能主动讲诚信,不要朝三暮四,频繁流动浙江省人才交流中心负责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工作人员也指出,毕业生在就业之初就过于频繁地流动,对自身的职业生涯开展也是极为不利的 五、签约问题相关解答 1.不签协议,毕业后直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对毕业生直接就业与工作没有影响,但如果工作单位无人事权,将会涉及到无法办理人事代理关系,对学生档案与户口的派遣,一年后转正定级取得干部身份,养老金缴纳问题以及今后想更换新工作单位进行改派等都会受到影响 2.毕业前与毕业后的签约有什么不同? 用人单位接收人才,也有自身的规律,往往在当年的上半年制定用人方案,需求较旺,学生毕业后各用人单位已经完本钱年度人才招聘工作,相对来讲就业时机、工作岗位及质量就更少,就业难度将加大,因此学生要及早抓住签约时机;另一方面,学生毕业后如没有签约,档案、户口将会派遣回原籍,如以后再想迁回,难度加大。
3.不想就业,想毕业后继续考研、考公务员、出国等,如何签约? 考研及考公务员压力较大,如果考不上的话,很容易因为欠缺工作经验,对找工作带来不利,而成为“飘〞一族,因此建议学生要考虑自己的综合实力,加以利弊权衡 签约与干部身份、落户、转正定级等毕业生权益有十分重要的关系,如果不签约将放弃许多国家给予毕业生的政策保障,因此对这类学生,应该首先找一个单位签定就业协议书,解决档案与户口落实问题,不要让自己的经历〔履历〕有任何空白,同时也为万一考试失败做好工作准备与工作经历 4.我手中有多家单位,还在犹豫选择中 用人单位的招聘规律往往是上半年需求旺,下半年尤其是6月份以后需求减少,如无适宜人选往往就取消招聘方案;同时各高校会在毕业前敦促学生积极签约,因此其他高校的学生在这个阶段会主动出击,我们的学生要加强就业竞争与就业意识,树立先就业后择业观念,先拿到最起码的就业筹码,然后在岗位中寻求开展 5.单位规定要拿到毕业证书才签 建议和单位先签约,并说明国家规定毕业生如不能在毕业时取得毕业证书,协议书将会自动无效,用人单位没有签约风险 6.刚开始实习〔或需试用期结束才能签〕 在实习中抓紧表现,然后不失时机地多问问用人单位是否可以签约。
试用期是劳动合同才牵涉到的概念,就业协议书不涉及试用期 7.还在寻找工作时机 需抓紧,时间不多了,一定要有紧迫感,应多关注就业信息,网络、报纸、招聘会信息都要抓住,多给自己一次时机,不要失去自信 8.尚未找到适宜单位 建议在当今就业竞争剧烈的形势下,可以先就业后择业,适宜的单位是要靠进入职业后寻求的,是一个渐入佳境的过程 9.有父母帮助联系 要做到“多条腿〞走路,才能加大求职成功的胜算,因此在动用家庭社会资源的同时,也要发挥主观能动 10.不愿马上就业 待业是不可取的,高等教育连年扩招,就业压力一年比一年大;用人单位招聘人才往往要求有实际经验,待业者毫无经验可言,会对来年的就业带来更大的麻烦 11.单位未明确表态 很多单位也不清楚就业协议书和劳动合同的区别,更有很多单位不标准,借机不想签就业协议,因此学生要有法律意识,签定就业协议书是国家对毕业生权利的保障,学生千万不可放弃,要不失时机地要求用人单位签订协议书 12.回家找〔开展〕 要有实际行动,在毕业离校前尽快签定就业协议书 13.不了解签约的重要性 签约是对毕业生权利的保障,用人单位签约后有在毕业后接收学生的义务,使学生离开学校后有一个合理的衔接;档案、户口的转接、报到证的开具都依据于就业协议书的签订。
14.子承父业 建议签订就业协议书,档案户口衔接合理,一年后可以转正定级,方便以后有更好的开展,例如考取公务员、进其他事业单位等 15.已签了劳动合同 如与用人单位签订经劳动〔人事〕部门鉴证的劳动〔聘用〕合同的毕业生,仍须签订就业协议书因为劳动合同不能作为派遣依据,如果工作单位无人事权,将会涉及到无法办理人事代理关系,对档案与户口的派遣,一年后转正定级取得干部身份,养老金缴纳问题以及今后想更换新工作单位进行改派等都会受到影响 此种情况下,毕业生可带上劳动合同、空白就业协议书到当地人事部门办理人事代理,然后将就业协议书交回分院学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