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则治法探析摘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临床治疗中,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辨证论治,内外同治、协调阴阳、标本兼顾,采取具体的体针、电针、水针、灸法、火针等针灸疗法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推广应用关键词:针灸;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则;治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临床上以远端对称性多神经病变最常见,多表现为两侧对称性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及共济失调的多发性神经炎患者常自觉四肢麻木,指(趾)关节疼痛、骨骼肌针扎样疼痛,严重时呈刀割样疼痛伴虫咬样感觉异常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以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慢性损害为特点,后期往往并发糖尿病足 [1]针灸结合其他疗法进行综合治疗显示了一定的优势鉴于目前针灸治疗该病变的现状,笔者对近年的治则治法进行了归纳整理,并加以分析,以期通过对比研究,是临床医生能够在治疗中选择最佳治疗时机,采取最优治疗措施,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痛苦,取得最佳疗效1 诊断标准通过查阅文献可以看出,目前临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基本一致,且运用通用标准在现代医学方面,均根据 1999 年 WHO 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并经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确诊为2型。
具有下列症状与体征中的 1 项或 1 项以上者可以诊断为该病变:肢体麻木、疼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感觉异常或感觉障碍,肌电图示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改变但不符合上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西医诊断标准,有心、脑、肝、肾等脏器严重病变者,合并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妊娠、准备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合并有其他严重原发神经病患者,并发椎间盘病变、脊神经根病变等病变的患者,或其他原因如感染、中毒、尿毒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等情况需排除在外2 治疗原则中医学认为糖尿病属“消渴”范畴消渴日久,正气亏虚,气虚无力推动血脉循行,渐致瘀血阻络,脉络经气不通,或因消渴阴虚燥热,热灼津液,血黏成瘀,瘀血阻络,或因痰浊闭阻、瘀血阻滞、痰瘀交阻、络脉不通,终致气血不能通达于四肢,肌肉筋脉失于濡养,出现麻木、疼痛等异常感觉因此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气阴两虚、阴阳俱衰、正气不足、瘀血内生、脏腑虚损、变证百出为发病关键 [2],属本虚标实之证,临床特点多见麻、痛、凉、痿等,当属“消渴、痹证、痿证”范畴临床治疗中,根据对病因病机的分析,针灸疗法辨证论治,内外同治、协调阴阳、标本兼顾 [3],以益气活血 [4] [5]、健脾益肾 [6]、养阴清热 [7] [8]、行气化瘀、通络止痛 [6] [8]为主,以通为补,以通为助 [3]。
3 治疗方法2通过对近年的文献进行整理可以看出,在临床治疗中,尽管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认识,包括发病原因、诊断标准、排出标准等,已经取得了共识,但在实际治疗中,治疗方法不尽相同,可谓异曲同工首先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的基础治疗,内容包括:糖尿病健康教育、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血糖控制在此基础上,运用体针、电针、水针、电子灸等方法进行治疗3.1 穴位选取通过整理文献,发现在临床上上肢常用的穴位有曲池、合谷、肩髃、外关、曲池、后溪、养老、八邪、手三里、肩井、肩髃、内关、大陵、上肢末端的井穴、十宣等 [7] [3] [4] [9] [10];下肢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阳陵泉、太冲、解溪、阴陵泉、地机、三阴交、涌泉、太溪、血海、内庭、八风、委中、气冲、阴股、环跳、蠡沟、太冲、飞扬、下肢末端井穴等 [7] [3] [11] [4] [9] [10] [8];头颈躯干部常用的穴位有扶突、肾俞、脾俞、肝俞、大肠俞、关元、气海、中脘、下脘、胰俞、大椎等 [3] [4] [9] [8]除以上常用的主穴以外,临床上医生还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取配穴进行治疗,如二间、阳溪、阳池、腕骨、阿是穴、足临泣、昆仑、地机、伏兔、风市、中都、悬钟、承山等 [8] [9]。
3.2 方法3.2.1 体针体针的治疗方法常用传统手法进行治疗,如:赵凌艳等 [8]和潘文涛 [3]用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 20 min鲁茜等 [11]也是根据不同病情程度选取配穴、行针及针刺补泻手法叶翔等 [10]采用太冲透涌泉,以单手进针法,直刺入穴后行提插捻转行针手法,平补平泻,如未得气,用循、弹、刮等手法促使得气曹柏龙等 [6]根据体表穴位深浅分布,并参照文献记载确定针刺的深度和时间,并强调治疗期间忌食生冷金海珍 [4]在针刺过皮后直刺 1-1.3 寸得气后,留针 30 min,期间每 15 分钟行针 1 次,并对过饥、过饱、情绪激动者要求休息后再针刺3.2.2 电针电针是目前临床上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常用的方法之一例如赵凌艳等 [8]的电针治疗方法,是根据患者病情选取常用穴位,然后在针刺后取疼痛、麻木或蚁走感等不适感觉最明显的区域下或附近几个穴位,或沿神经走向分布的几个穴位,采用 G-6805 电针仪进行治疗而叶翔等 [10]则在临床治疗中,以合谷、太冲为主穴,用 G6805-2A 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进行治疗在参数的选择上,不同医生不尽相同,赵凌艳等 [8]选用连续波、频率 2Hz,叶翔等 [10]选用断续波、频率为 5Hz,电流强度均以患者耐受为度。
3.2.3 水针水针疗法也是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常用方法之一操作手法基本相同,但所用药液不同例如温晓新 [12]在常规取穴的基础上,按针灸手法进针,缓慢提插至得气后,抽吸针筒无回血,缓慢注入药液,所用药液3为红花黄素注射液蚁淳等 [13]仅选取了双侧足三里穴,快速进针,回抽无血液,提插得气后,将药液注入穴位,所用药液为甲钴胺注射液3.2.4 灸法灸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报道不多,有的用传统灸法,有的用电子灸如鲁茜等 [11]在常规取穴,并用传统手法行针及补泻后,清艾条点燃后施灸于针刺穴位处,施灸及留针 30min 后取针阮志忠等 [5]用 eMoxa-V 电子灸治疗仪电子灸在常用穴位上施灸,每次灸 30min3.2.5 火针火针疗法在临床上虽然不如其他疗法常用,但曹柏龙等 [6]按照常规取穴,采用该疗法在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症状上取得了较好疗效3.3 疗程疗程长短不尽相同,5-30 天不等,一般每日 1 次或隔日 1 次,主要与具体的针灸方法有关4 小结针灸具有疏通经络的作用,对于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等情况的改善作用较为突出现代研究表明,针灸能够调节胰岛素、血糖、血脂水平,还能够调整微血管病变,保证神经组织的供氧,促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功能的改善。
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需要在良好的血糖控制基础上采取防治措施但目前很多治疗手段治标不治本,且疗效尚不肯定而针灸疗法以中医整体观念为指导,将中医辨证与西医辨证相结合,内外同治、协调阴阳、标本兼顾,以其独特的方法和手段,结合其他治疗手段,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显示出了突出的效果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传统中医治疗原则为指导,方法多样,针对性强,疗效持久,无毒副作用,在综合治疗过程中很好地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阮志忠,陆瑾,李静.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10):70-72.[2]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1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22-323.[3]潘文涛.针灸联用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4,(2):190,192.4[4]金海珍.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0):245-246.[5]阮志忠,陆瑾.电子灸临床运用体会[J].江苏中医药,2014,46(10):64-65.[6]曹柏龙,苗桂珍,韩文兵等.火针疗法联合中药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症状评分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4,33(5):380-382.[7]叶大智.针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24):41-42.[8]赵凌艳, 陈雄,王娜娜等.电针配合 α 硫辛酸治疗 2 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9(5);501-504.[9]刘雪婷.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J].光明中医,201429(2):328-330.[10]叶翔,秦波,张玮等.电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评价及机制探讨[J]. 浙江中医杂志,2013,48(11):794-796.[11]鲁茜,孔德明,崔瑾等.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60 例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2):58-60.[12]温晓新.红花黄素穴位注射治疗 2 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4,12(11):23-24.[13]蚁淳,陈琳莹,金真等.气压治疗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及其对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33):3693-3695.luxiaoya Discussion about Treatment Principle and Methods of Diabetic Neuropathy Treated by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Abstract: Diabetic neuropathy is one of the major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On clinical therapy, According to the guidance of holistic view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t is treated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by treatment both interior and exterior, treatment the balance of yin and Yang and simultaneous treatment of treetop and root.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electro-acupuncture, water-acupuncture, moxibustion, needle, fire-needle acupuncture have certain advantages, and can be used widely.Key words: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treatment principle; treatment methods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