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离心泵串并联测验讲义 离心泵串并联测验讲义一、 测验目得 1. 增进对离心泵并、串联运行工况及其特点得感性熟悉 2. 绘制单泵得工作曲线与两泵并、串联总特性曲线 二、 测验原理 在实际生产中,有时单台泵无法得志生产要求,需要几点组合运行组合方式可以有串 联与并联两种方式下面议论得内容限于多台性能一致得泵得组合操作根本思路就是:多台 泵无论怎样组合,都可以瞧作就是一台泵,因而需要找出组合泵得特性曲线 1. 泵得并联工作 当用单泵不能得志工作需要得流量时,可采用两台泵(或两台以上)得并联工作方式, 如下图离心泵 I 与泵 II 并联后,在同一扬程(压头)下,其流量 Q就是这两台泵得流量之 与,Q = Q I +Q并联后得系统特性曲线,就就是在各一致扬程下,将两台泵特性曲线 ( Q - H ) I 与 ( Q - H ) II 上得对应得流量相加 , 得到并联后得各相应合成流量 Q, 结果绘出 ( Q - H ) 并 曲 线如下图图中两根虚线为两台泵各自满特性曲线 ( Q - H ) I 与 ( Q - H ) II ; 实线为并联后得 总特性曲线 ( Q - H ) 并 , 根据以上所述 , 在 ( Q - H ) 并 曲线上任一点 M, 其相应得流量 Q M 就是对 应具有一致扬程得两台泵相应流量 Q A 与 Q B 之与,即 Q M =Q A +Q B 。
图 泵得并联工作 东 真 515 图 两台性能曲线一致得泵得并联特性曲线 上面所述得就是两台性能不同得泵得并联在工程实际中,普遍遇到得处境就是用同型号、 同性能泵得并联,如下图 ( Q - H ) I 与 ( Q - H ) II 特性曲线一致 , 在图上彼此重合 , 并联后 得总特性曲线为 ( Q - H ) 并 本测验台就就是两台一致性能得泵得并联 举行教学测验时,可以分别测绘出单台泵 I 与泵 II 工作时得特性曲线 ( Q - H ) I 与 ( Q - H ) II , 把它们合成为两台泵并联得总性能曲线 ( Q - H ) 并 再将两台泵并联运行 , 测出并 联工况下得某些实际工作点与总性能曲线上相应点相对比 2. 泵得串联工作 当单台泵工作不能供给所需要得压头(扬程)时,可用两台泵(或两台上)得串联方式 工作离心泵串联后,通过每台泵得流量 Q 就是一致得,而合成压头就是两台泵得压头之与串 联后得系统总特性曲线,就是在同一流量下把两台泵对应扬程叠加起来就可得出泵串联得相应 合成压头,从而可绘制出串联系统得总特性曲线 ( Q - H ) 串 如下图。
串联特性曲线 ( Q - H ) 串 上 得任一点 M 得压头 H M ,为对应于一致流量 Q M 得两台单泵 I 与 II 得压头 H A 与 H B 之与,即 H M =H A + H B 教学测验时,可以分别测绘出单台泵泵 I 与泵 II 得特性曲线 ( Q - H ) I 与 ( Q - H ) II , 并将它们合成为两台泵串联得总性能曲线 ( Q - H ) 串 , 再将两台泵串联运行 , 测出串联工况下 得某些实际工作点与总性能曲线得相应点相对比 He=H 出口压力表 H 进口压力 +H 0 +(u 出 u 入 2 )/2g 真 图 两台泵得串联得特性曲线 计算方法与公式: 泵得扬程用下式计算: 式中:H泵出口处压力(米) H泵入口真空度(米) H压力表与真空表测压口之间得垂直距离(米) u泵出口处液体流速(立方米/秒) u泵入口处液体流速(立方米/秒) g重力加速度 三、 测验装置与流程 (1)测验装置(天大供给) 泵得最小频率:1900 转/分 泵得最大频率:2900 转/分 泵得额定扬程:50 米 泵得电机效率:90% 泵得进口管内径:41 毫米 泵得出口管内径:41 毫米 两测压口间垂直距离:0、3 米 (2)测验流程 真 串并联测验装置流程图 四、 测验步骤 先到参数设置画面举行泵得参数设置:主要就是选泵与调理泵得转速。
然后再举行测验 (1)单台泵 I 特性曲线 ( Q - H ) I 得测定 ①关闭泵出口阀 V2,开启泵得进水阀门 V1; ②接通电源,启动泵Ⅰ; ③稍稍开启阀门 V2,调理其流量,待真空表 P1 与压力 P2 稳定,记录压力表与真空表得 读数与孔板流量计得流量,由此测得一个工况下得 H 与 Q ④开大阀门 V2 得开度,重复③得步骤,测得十组数据 ⑤依次关闭出水阀 V2,关闭泵Ⅰ得电源,关闭泵进水阀 V1 (2)单台泵 II 特性曲线 ( Q - H ) II 得测定 ①关闭泵出口阀 V4,开启泵得进水阀门 V3; ②接通电源,启动泵 II; ③稍稍开启阀门 V4,调理其流量,待真空表 P3 与压力 P4 稳定,记录压力表与真空表得 读数与孔板流量计得流量,由此测得一个工况下得 H 与 Q ④开大阀门 V4 得开度,重复③得步骤,测得十组数据 ⑤依次关闭出水阀 V4,关闭泵 II 得电源,关闭泵进水阀 V2 次序 1 2 3 4 5 6 7 8 泵 I H(m) 3 Q(m /h) (3)两台泵并联工况下特性曲线 ( Q - H ) I 得测定。
①并闭阀门 V2、V4 与 V5,开启阀门 V1 与 V3 ②接通电源,起动泵Ⅰ与泵Ⅱ ③开启阀门 V2 与 V4,调理其流量,使压力表 P2 与 P4 都指示在某一一致得压力,此时, 记录孔板流量计得相应流量,由此测得一个工况下得 H与 Q ④按上述得③得方法,再测试出几个不同并联工况下得 H与 Q,即变更 H,测出相 应得 Q ⑤依次关闭泵Ⅰ出口阀 V2、泵Ⅰ电源与进水阀 V1;再依次关闭泵Ⅱ出口阀 V4、泵Ⅱ电 源与进水阀 V3 (4)两台泵串联工况下特性曲线 ( Q - H ) I 得测定 ①关闭阀门 V2、V4 与 V5,开启阀门 V1 与 V3; ②接通电源,首先启动泵 II,待其运行正常后,开启串联阀门 V5,再启动泵 I,待泵 I 又运行正常后,关闭 V3,结果开启泵 II 得出口阀门 V4; ③调理阀门 V4 到确定开度,即调到某一扬程 H与流量 Q得工况,在此工况下测读压 力表 P1 与 P4 得扬程值,并测得孔板流量计得流量,计算出 Q ④按上述③得方法,再测试出几个不同串联工况下得 H与 Q ⑤依次关闭泵Ⅱ出口阀 V4,泵Ⅱ电源,串联阀 V5,泵 I 电源,泵 I 进水阀 V1。
五、 留神事项: 1. 先开进水阀,再开启泵,否那么会发生气缚现象; 2. 当出口阀全开得处境下启动泵,可能会发生烧泵事故 六、 报告要求: 测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泵 II H(m) 3 Q(m /h) 并联 H(m) 3 Q(m /h) 串联 H(m) 3 Q(m /h) 真 725 将测验中所测得得数据 H 、 Q 记入记录表中,并以 Q 为横座标,H 为纵座标,由测验数 据在座标系中绘出一系列测验点,再将这些点光滑地分别连成单泵 I 与 II 得 ( Q - H ) I 与 ( Q - H ) II 特性曲线 , 再分别合成为并联与串联得总特性曲线 ( Q - H ) 并 与 ( Q - H ) 串 如下图 结果,再把并联与串联工况下实际测出得一些工作点在合成得总特性曲线周边标出,以示比 较 图 测验结果得 QH 图 测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1)单台泵 I 特性曲线 ( Q - H ) I 得测定。
泵一得真空表读数(Mpa,表压); 泵一得压力表读数(Mpa,表压); 泵一得真空表(m,绝压); 泵一得压力表(m,绝压); 泵一得压头(m); 总管路得流量(m3/h); (2)单台泵 II 特性曲线 ( Q - H ) I 得测定泵二得真空表读数(Mpa,表压); 泵二得压力表读数(Mpa,表压); 泵二得真空表(m,绝压); 泵二得压力表(m,绝压); 泵二得压头(m); 总管路得流量(m3/h); (3)两台泵并联工况下特性曲线 ( Q - H ) I 得测定 泵一得真空表读数(Mpa,表压); 泵一得压力表读数(Mpa,表压); 泵一得真空表(m,绝压); 泵一得压力表(m,绝压); 泵二得真空表读数(Mpa,表压); 泵二得压力表读数(Mpa,表压); 泵二得真空表(m,绝压); 泵二得压力表(m,绝压); 两泵并联得压头(m); 总管路得流量(m3/h); (4)两台泵串联工况下特性曲线 ( Q - H ) I 得测定 泵一得真空表读数(Mpa,表压); 泵一得真空表(m,绝压); 泵二得压力表读数(Mpa,表压); 泵二得压力表(m,绝压); 两泵串联得压头(m); 总管路得流量(m3/h); 根本数据: 真 14 泵得进口管内径:41 毫米; 泵得出口管内径:41 毫米; 两侧压口间垂直距离:0、3 米; 水温:25 摄氏度。
七、 斟酌题 1、 离心泵调理流量方法中经济性最差得就是调理 A 节流 B 回流 C 变速 D 视概括处境而定 答案:a 2、 当离心泵内弥漫空气时,将发生气缚现象,这就是由于( ) A、 气体得粘度太小 B、 气体得密度太小 C、 气体比液体更轻易起漩涡 D、 气体破坏了液体得连续性 答案:b 3、 两台不同大小得泵串联运行, 串联工作点得扬程为 H 串, 若去掉其中一台, 由单台泵运行 时, 工作点扬程分别为 H 大或 H 小,那么串联与单台运行间得扬程关系为 A、H 串= H 大 + H 小 B、 H 串H 大 + H 小 C、 H 大H 串 H 大 + H 小 D、 H 小H 串 H 大 + H 小 答案:c 4、 采用离心泵串并联可变更工作点,对于管路特性曲线较平坦得低阻管路,采用( )组合可获得 较高得流量与压头;A.串联 B、并联答案:b 5、 采用离心泵串并联可变更工作点,而对于高阻管路,采用( )组合较好; A.串联 B、并联 答案:a 6、 采用离心泵串并联可变更工作点,对于(Z+P/)值高于单台泵所能供给最大压头得特定管 路,那么采用( )组合方式、 A.串联 B、并联 答案:a 7、 从您所测定得特性曲线中分析,您认为以下哪项措施可以最有效得增加该泵得流量范围? A、增加管路直径 B、增大出口阀开度 C.增大泵得转速 D、减小泵得转速 答案:c 8、 离心泵启动与关闭之前,为何要关闭出口阀? A.否那么轻易发生气缚; B.否那么轻易发生气蚀; C.否那么轻易由于功率过大,引起烧泵; D.否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