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年级范文引领作文教学实践研究

宝路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65KB
约25页
文档ID:2455372
中年级范文引领作文教学实践研究_第1页
1/25

2011 年区规划课题一等奖小学中年级“范文引领”作文教学实践研究沈家门第一小学 翁意雯 袁海燕 郑巧莹一、课题的现实背景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作文教学改革也出现了许多令人释怀的新气象新课程提倡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指导学生“我手写我心,我手写我口” ,学生写出了一篇篇文字优美、构思新颖的作文这是我们许多教育者孜孜以求的结果可是,尽管如此,作文教学的现状并非能尽如人意,作文教学的前景也并不是灿烂如花班中还有一部分学生,写作时经常出现词不达意,或滥用词语,导致语句不通顺,表达不清楚另外,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的写作内容和写作要求都有了更大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这给老师们出了一道难题,教材存在的开放的空间越大,老师们就越难把握如,每一学期的最后一次习作,根本不提任何范围,学生可以写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可以写自己喜欢的景和物,可以写自己的快乐和烦恼,学生最想告诉别人什么,就可以写什么面对这样的习作,我们的老师犯愁了,这可怎么办,什么都可以写,那不就没有写作规定了吗?面对作文教学中的难题,我们如何让写作教学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如何引导中年级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呢?三年级写作是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由过去的听话、写话过渡到写句成段、篇,他们经历着直观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具有较强的模仿性。

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和阅读比较起来,尤其偏于技术方面凡是技术,没有不需要反复历练的 ”承认作文是一种技能,那么这种技能的形成就必须遵循它自己的形成规律从技能形成的过程来看,人类的技能无一不是从模仿开始的,由模仿到感悟,由感悟到创造由于中年级学生缺少生活阅历和习作经验,观察能力又不强,用“范文”来引领学生写作就显得非常必要了因此,我们课题小组想通过“范文”来“引领”学生习作,并对中年级作文教学进行积极的实践研究二、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年级是小学习作教学的关键时期,它有着“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那么,如何让范文起到真正的“引领”作用呢?我们从以下方面进行了研究一)范文类型的研究广泛地说,任何的语言学习都需要模仿,也都有其“范文” 如杜甫的“一览众山小”的佳句生发自孟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唱吟自《孟子》的“忧以天下,乐以天下” 那么,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应以何为范呢?范文类型有哪些呢?我们课题组从经典文本、学生范文、教师下水文入手进行了研究1.经典文本2011 年区规划课题一等奖小学课本中所选的课文,大多是名篇名作,文质兼美,从内容、语言到表达形式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非常好的范例。

文中许多优美的片段,有特色的片段,都是我们模仿的对象我们经常向学生推荐比较典型的课文,让学生进行仿写,将“学——用” 、 “仿——创”紧密结合起来,降低了习作难度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燕子》一课时,理解完课文中“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燕子”这段话后,我让孩子们模仿这个片段来说说自己熟悉的、喜欢的小动物,孩子们稍微思考一下就发言了:“一身白白软软的毛、一对又尖又长的耳朵,加上短短的尾巴,凑成了活泼可爱的小兔子;” “一身硬硬的厚壳、四只小小的脚,加上短短的尾巴,凑成了慢吞吞的乌龟 ” 课外读物中也有许多经典的作品值得我们去探索与研究,如第五册的第七单元的作文是编写童话,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编得有趣由于三年级学生刚接触作文,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我们尝试运用绘本作品《爆米花》 ,借助童话,来编一个有趣的爆米花故事 《爆米花》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段落:“爆米花啦,爆米花! ”熊爷爷 推着小车来啦!这时候,小山雀来了,衔来从最高的山上摘来的一颗红山楂熊爷爷 把它放进锅里,拉 风箱 “呼哧呼哧……嘭!”哈哈,红山楂变成了一只胖乎乎的大红灯笼小山雀乐得吱吱叫。

熊爷爷抱起大红灯笼, 让小山雀坐在灯笼顶上,把它送回家文本中, “胖乎乎的大红灯笼”中的“胖乎乎”用得很好,把红灯笼的可爱写出来了;“呼哧呼哧……嘭!”写得好,用上这些表示声音的词让故事更有趣;“抱” 、“坐” 、 “送”这些动词可以看出大红灯笼让小山雀多么开心!在揣摩中,学生就明白了编故事的时候要用上一些优美词句,文章才会生动起来2.学生范文同龄人,尤其是同班同学的范文,由于是他们所熟悉的人所写,所写的内容也是他们所熟悉的,能使学生产生写作的动力,经历感同身受的体验,能使学生思维空间逐步得到拓展如,三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是写一写家乡的景物,家乡的景物是每个同学所熟悉的,但有些同学不知道如何下笔,教师在课前安排几位写作水平高的同学写一写新建后的滨港路,美丽的北安公园,令人向往的青龙山,雄伟的鲁家峙大桥写作课时,先让这些同学来读一读作文,让大家评一评哪里值得学习,哪里需修改,在交流、评议中,学生的写作思路就打开了如,吕臻琰同学在《改造后的夜排档》写道:……我终于见到了重新落户的夜排档,只见 67 家摊位临港而立,屋顶都呈“Y” 字造型,显得非常别致在灯光照耀下,黄、橙相间的色彩分外艳丽,真不愧是沈家门渔港一2011 年区规划课题一等奖道亮丽的千米风景线。

沿着醒目的门牌号,我和妈妈找到了预订的摊位,里面已经有许多客人了,他 们一边吃,一 边聊,偶尔看看窗外迷人的夜景, 显得非常 惬意我环顾四周,发现现在的夜排档真的改头换面了,房子由 铝塑板组成,不用再担心篷布被风吹起了,也不用担心天冷了夜排档内部的装饰也是 焕然一新,新型的大吊灯、高大的取暖器、现代化的不锈钢厨具、油烟分离器、消毒柜等一应俱全,让人感觉干净 、整洁又温馨……读着这位同学的文章,许多同学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我也去过,我也去过,现在的夜排档确实很好了3.老师下水文苏霍姆林斯基针对教师教作文不写文章的情况,说:“他们教的学生不会写文章,其最简单的原因是教师自己不会写文章,学生从来没有听到过教师自己谈作文体会这种教师即使让他们用最完善的教法教十年,也是教不出东西来的 ”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可以和学生一起来写同题作文这样做,一来可以让教师自己先静下心来了解题目的难易、怎样写才好,指导起来心中有数;二来可以打开学生写作思路,让学生悟出写作的方法如,第八册第一单元要求学生写一写自己热爱的校园,按一定的顺序写,抓住景物特点写具体课前,我们布置学生观察校园,想一想可以怎么写写作指导课上,老师请同学们说说写作思路,如何把我们的校园的美丽介绍出来?很多学生虽然对自己的校园很熟悉,但不知道如何来介绍,不能按一定的顺序来介绍,条理不够清楚。

这时,老师的下水文的出示就显得非常必要了在美丽的渔都之城——沈家门,有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名校,她就是沈家门第一小学她环 境优美,设备先进,老师出类拔萃,学生品学兼优她是我们学习的乐园,也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朋友,你到过我们学校吗?如果你没有到过我们学校,那就跟随我来看一看吧!走进学校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幢丁字型的教学楼……教学楼的前面,是美丽的花坛……教学楼的后面是一个体育角,那可是我们活 动的乐园………穿过教学楼,是一幢综合楼……朋友,你觉得我们的校园别致而美丽吧?我爱我们的校园,爱她的温馨, 爱她的奉2011 年区规划课题一等奖献,爱她的春华秋实老师动笔写文运用学生的语言,反映学生的生活写出学生的思想感情和童真,表现童心,充满童趣;用小学生的眼光看待和表达事物,反映小学生熟悉了解的事物;让学生听起来感到亲切自然,从而起到指导学生的作用学生模仿范文是写作的开端,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奠基石,就如书法中的临摹那么,不同类型的范文何时出现比较适合呢?我们边实践边总结出:一般情况下,经典文本的出示在写作课之前;老师的下水文在作文指导课上,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当学生写作有困难时,就需要教师的适时启发,下水文就能发挥真正的作用;学生的范文可以出现在写作指导课上, “引领”学生写作思路,还可以出现在作文赏评课上,让学生比较自己和同学习作的异同,感悟到自己的不足,悟出修改的方法。

二) “范文引领”内容的探索小学第二学段是作文的起步阶段,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小学生作文就是让他们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因此,我们课题组从经典文本和优秀作文中的词语、句子、段落、篇章入手,对学生习作进行了探索与研究1. 词串的练写这是最便捷也是最有效的训练途径之一一方面,课文为学生习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学生可以照样子模仿另一方面,学生在习作训练中对文本中的词语进行重组应用,可以不断提高言语表达能力教学中,我们结合课文的学习,抽取内涵相似的一个词串,让学生将词串联成一个语段练习的时候,应提醒学生不能将几个词语简单地叠加在一起,而应该根据提供的词串创设恰当的情境,在情境中把内容写具体如,第五册中的第一单元,我们为学生提供这样的词串,描写自己熟悉的一处景色:荷花 蜻蜓 碧绿 舞蹈学生的习作本中出现了一段段精彩的语言:夏天到了,池塘里的荷花竞相开放,水面上那一片片碧绿碧绿的荷叶,像一把把 绿色的大伞那些还是花骨朵 的荷花像倒挂着的灯泡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呱地唱歌,两只可爱的小蜻蜓也来凑热闹,像两架小飞机自由自在地飞在蓝蓝的天空中。

一阵风吹来,一池的荷花舞蹈起来夏天到了,又大又圆的荷叶像一把把撑开的大伞铺满了池塘荷花有的还未开放,美丽的花骨朵像害羞的小姑娘红着脸;有的盛开了,像穿着裙子的小姑娘坐在水中央;还2011 年区规划课题一等奖有的凋谢了,露出了一个个嫩生生的小莲蓬小青蛙在荷叶上活蹦乱跳的,累了坐下来唱起了歌,小蜻蜓被歌声吸引来一边听歌一边舞蹈 ……又如:四下《七月的天山》这一课,我们可以提供了这样的词串,让学生用其中的六至八个词语,描写一处自己熟悉的景物:幽静 翠绿 耀眼 绚烂 密林 霞光 荡漾 清澈的水底 五彩斑斓 无限生机 蜿蜒无尽结合课文学习,我们常常让学生进行词串训练我们课题组成员还从相关的课外读物中挑选部分词语或词串,让学生练习写话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很多学生都能有意识地把一些词语连成一段话,有些同学还能当堂写出精彩的段落来在 2010 年 9 月的舟山市雏鹰之声小主持人大赛中,就有即兴连词成段的比赛项目,主办方提供了这样的五个词语:希望 赞美 创新 秀气 活力我们的一位学生,她即兴说了这么一段话:“今天,我来参加庆祝“舟山解放六十周年”主持人比 赛,我对舟山的未来充满希望,我用热情的话语赞美您,我的家乡——美丽的舟山群岛。

我要认真学习,不断 创新,让舟山变得更加秀气,充满活力 ”精彩的即兴比赛让这位学生在比赛中脱颖而出,获得全市第二名2.词句的借鉴课文中出现过的优美词句可以让学生直接“拿来” ,随时调用如,第五册《语文园地三》的习作内容是写《秋天的图画》 ,习作提示我们“注意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在教学时,我们就可以带着学生回顾课文中学过的描写树林的词语如“层林尽染、叠翠流金” ,描写果实成熟的词语“五谷丰登 瓜果飘香” ,描写天空的词语“天高云淡 大雁南飞” ,描写菊花开放的词语“绽开笑脸、欣然怒放”等;回忆课文《秋天的雨》中描写树叶和果子的句子(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 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2011 年区规划课题一等奖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 ;回想描写秋天的诗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等在这些范文例句的引领下,以写片断贯穿整个作文教学,与积累、运用语言相结合,学生就有话可写,降低了习作的难度。

另外,我们课题组老师还搜集了课外优秀作品中的句子,让。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