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思茅地区胜利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云南省思茅地区胜利煤矿煤 炭 资 源 /储 量 核 实 报 告思茅地区胜利煤矿二OO六年十月42云南省思茅地区胜利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制单位: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六0六大队项目负责: 欧梁华编 写:欧梁华审 核:邱仁轩校 对:吴鹏雨总工程师:邱仁轩大 队 长:唐述文提交单位:思茅地区胜利煤矿提交时间:二0 0六年十月十日文 字 目 录第一章 概 况 11.1 工作目的、任务及具体要求 11.2 位置、交通 11.3 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31.4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41.5 本次工作情况 5第二章 矿区地质及矿床特征 62.1 矿区地质简况 62.1.1 地层 62.1.2 构造 72.2 煤层特征 92.3 煤质特征 112.4 煤层顶底板及夹矸 112.5 煤的氧化和风化 122.6 原煤加工技术性能 12第三章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123.1 水文地质条件 123.1.1 矿区地形与地表水的特征 123.1.2 矿区含水层与隔水层的特征 133.1.3 生产矿井涌水情况 143.1.4 老窑对开采的影响 153.2 工程地质条件 153.2.1 工程地质岩组 153.2.2煤层及顶底板围岩稳定性评价 163.2.3矿区工程地质条件类型 173.3 环境地质 173.3.1地震及区域稳定性 173.3.2煤层及围岩中有害组分对环境的影响 173.3.3 地 温 173.3.4矿井瓦斯涌出量、煤尘爆炸及自燃倾向 183.3.5 矿床开采可能对环境地质的影响 19第四章 矿山开采 194.1 开采方式、开拓系统、采矿方法 194.2 生产勘探及矿山开采后累计资源/储量的增减情况 20第五章 保有矿产资源/储量核实估算 205.1 资源/储量核实的范围、原则和基本方法 205.1.1 核实范围 205.1.2 核实原则和方法 215.2探明资源/储量核实 215.3 保有资源/储量核实 215.3.1 采用的工业指标 225.3.2 保有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及计算公式 225.3.3 计算参数的确定 235.3.4 资源/储量分类 235.3.5 保有资源储量核实估算结果 245.4 资源储量核实中需要说明的问题 31第六章 资源/储量核实工作质量评述 326.1 测量工作质量评述 326.3 采样、样品加工、化验及其质量评述 326.4 核实工作综合整理资料质量的评述 32第七章 矿床技术经济评价 337.1 矿山基本建设和投资 337.2 企业经济评价(财务评价) 347.3 动态经济评价 38第八章 结 语 408.1 本次资源/储量核实取得的主要成果 408.2 矿山开采经济效果评述 418.3 本次核实工作经验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418.3.1本次核实工作主要经验 418.3.2本次核实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418.3.3矿区找矿远景评价 42附 图 目 录顺序号图号图 名比例尺11云南省思茅地区胜利煤矿矿区地形地质及矿区范围图1:500022-2思茅地区胜利煤矿45号勘探线剖面图1:200033-2思茅地区胜利煤矿7号勘探线剖面图1:200044-2思茅地区胜利煤矿9号勘探线剖面图1:200055-3思茅地区胜利煤矿二号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平面图1:200066-3思茅地区胜利煤矿F4断层上盘东翼二号煤立面投影储量估算图1:200077-3思茅地区胜利煤矿三号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平面图1:2000附 件 目 录1、 委托书;2、 承诺书(业主);3、 地质勘查资格证书(复印件);4、 承诺书(勘查单位);5、 采矿许可证(副本复印件);6、《云南省普洱县民乐煤矿详查地质勘探报告书》(封面),云南地方煤矿地质勘探队,一九七O 年十月;7、《关于“思茅地区胜利煤矿1070m标高以上煤层采空情况的说明》思茅地区胜利煤矿,2006年8月17日;8、《胜利煤矿测绘成果承诺》思茅地区胜利煤矿,2006年8月16日第一章 概 况1.1 工作目的、任务及具体要求思茅地区胜利煤矿属国有企业,始建于1967年初,原为云南省普洱县民乐煤矿,后更名为思茅地区胜利煤矿。
矿山于2002年9月依法取得由云南省国土资源厅颂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为:5300000210161有效期自2002年9月至2007年9月矿山自建矿至今已有近39年的生产历史因此,有必要进行矿山保有资源/储量核实,为矿山今后的生产决策提供地质依据受企业委托,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六O六大队承担了该矿资源/储量核实工作,为矿山今后的生产决策提供地质依据按委托书要求,我队组织了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在收集矿山前人地质勘查成果及生产技术资料基础上,于现场进行了核实,补充观测收集资源/储量核实所需的相关资料经对各类资料综合整理,并按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提纲》的要求,编制完成了《云南省思茅地区胜利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1.2 位置、交通胜利煤矿位于普洱县城北东10°方位,直线距离约50km,隶属普洱县梅子镇所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01°09′49.7″~北纬23°30′29.1″ 矿权范围拐点坐标见下表(表1-1):思茅地区胜利煤矿采矿权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 表1-1点号X坐标Y坐标矿12599641.3034415276.50矿22600034.6034414774.90矿32600444.3034414546.50矿42600717.0034414414.20矿52601363.8034414317.80矿62601862.8034414598.60矿72601894.6034414891.70矿82601455.5034415191.40矿92600718.9034415277.00矿102600228.3034415408.70共由10个拐点圈定开采深度:由1124m—950m矿区面积:1.5192km2恩普公路从矿区东侧通过,矿山至梅子乡约1.0km,至普洱县城70km交通运输方便详见交通位置图(图1-1)。
矿区1.3 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矿区位于梅子新第三系煤盆地南段梅子新第三系煤盆地呈南北向狭长条带,北起镇源县棉花厂,南至蛮岭含煤盆地总长16公里,宽0.5~2公里,面积约18平方公里把边江流经盆地东北边沿为本区最大河流阿枧河、谦乐河横切中部,民乐河由南向北流经矿区矿区内为平缓山岗,标高1100m~1200m沿河流成狭长小平坝,盆地两侧为侏罗系红色岩层所形成的高山,成南北向山系,相对高差达400~500余米山区森林茂密,多为松木,为省内的木材产地之一本区为亚热带气候,夏季炎热,冬季不冷年平均气温18℃~18.5℃,一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2℃~18℃,六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 1℃~23℃;年降雨量1300~1400毫米,大多集中在5~10月雨季期间区内居民以哈尼族、彝族、汉族为主农业以种植稻谷、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茶叶、烤烟、蚕桑、咖啡、香蕉等区内仅有小型水电站、林产品加工企业、茶厂及矿业等,总体工业较为落后1.4以往地质工作概况1、一九五八年思茅专区地质队在矿区作过踏勘并提出踏勘简报2、一九六0年至一九六一年初专区地质队在该区进行了普查,完成了1/5万地质图150km2,1/5千地形地质图约20 km2,并施工槽探约2400m3,施工钻孔两个进尺389.47m。
并提交了普查报告,概算普查储量4800万吨3、一九七O年云南地方煤矿地质勘探队在矿区完成了1/5千地形地质图4平方公里;1/2千地形地质图1平方公里;施工钻孔31个,进尺5421.48m;槽探7203m3;提交了《云南省普洱县民乐煤矿详查地质勘探报告书》,并求得详查储量837万吨(注:经本次储量核实时对原储量计算表进行累加时发现,详查储量应为795万吨),其中可供开采设计的储量423万吨1.5 本次工作情况核实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野外工作阶段,于2006年8月中旬组织地质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了实地调查,第二阶段进入室内整理和报告编写工作一、野外现场调查主要完成了如下工作1、系统收集了以往的区域地质资料、矿区地质资料2、收集了矿山井上井下对照图、采掘工程平面图及矿山实测的井巷数据现场用GPS对井口进行测量核实,对巷道采用半仪器法(罗盘定向、皮尺量距)进行了检查核实,同时圈定采空区3、收集煤层结构、煤质及厚度、倾角等相关资料,并进行一定数量的核查和补充测量4、对矿山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等进行了资料收集二、室内整理和报告编写室内工作主要完成了地形地质图等的修编、地质剖面的制作、资源/储量估算平面图的制作。
对本次实测资料及矿山所提供的相应资料进行整理,对矿区范围内可采2号、3号煤层进行了资源/储量估算,完成了《云南省思茅地区胜利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和相关图表通过核实,截止2006年8月底,矿山采矿权范围内及950m标高以上范围内保有资源/储量(122b+332)303.46万吨,其中(122b)176.47万吨,333资源量126.99万吨122b)基础储量占保有资源/储量的58%第二章 矿区地质及矿床特征 2.1 矿区地质简况矿区在区域地质构造上位于金平——黑江褶皱带,把边江大断裂的东侧是由一系列南北向断层所形成的狭长形山间盆地,属侵蚀构造型盆地基底地层为中生代侏罗纪的红色岩层第三纪沉积地层厚度在500m以上三分性比较明显沉积物均为碎屑岩类,岩相变化大,特别沿横向变化更为显著,煤层呈近南北向为长轴的透镜状含煤盆地中部,铅洛河至阿简河之间,因构造复杂,基底老地层突起,新近系地层缺失将盆地分割成南北两个矿区,南部为民乐矿区即现在的胜利煤矿2.1.1 地层矿区出露地层由上而下分述于后:(一)第四系1、洪积、冲积层(Qalpl),矿区中部为河床砾石,未胶结两侧山坡为薄层砂砾石,上部为灰色土壤。
厚度0~10m,一般2~3m~~~~~~~不整合~~~~~~~2、砂砾岩层(QP),灰色砾岩、砂砾岩,砾石多为石英砂岩,少量石英砾及煤块,成半滚园状,砾径1~50 公分,夹粉砂岩透镜体,含炭屑及黄铁矿结核,泥质、铁质胶结,较坚硬分布于矿区东部,形成陡峻的阶梯状山脊厚度在矿区中部大于140m,矿区两端已风化剥蚀殆尽,平均厚度约112m~~~~~~~不整合~~~~~~~(二)新近系中新统(N1)由上而下分四组:1、粉砂岩组(N14),由上伏砂砾岩底界至一号煤顶界为紫色粉砂岩、砂质泥岩及浅灰绿色细砂岩组成分选较好,岩性致密,出露于民乐河两侧,厚度96~226m,平均168m2、含煤组(N13),由一号煤层至五号煤层底板上部为厚层细砂岩、粉砂岩,分选好,泥质胶结,在矿区北部较稳定,中部砂质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