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2025学年度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147037****qq.co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56.54KB
约14页
文档ID:612799272
2024—2025学年度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1/14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选题1. 下如表为《汉谟拉比法典》关于经济活动的部分规定据此可知,古巴比伦( )租赁关系如果耕牛在租用期间死亡,租牛者要负责赔偿亨如果遇上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歉收时,损失由承租者负责雇佣关系雇佣手工业者按日计酬,一般手工业者每日酬金5—6塞(合0.23克—0.276克)银子高利贷借贷还债时,需要证人在场贷谷利率为33.3%,贷银利率为20%A. 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B. 积极缓和国内阶级矛盾C. 商业契约普遍存在 D. 重视规范经济活动秩序【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西亚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汉谟拉比法典》对租赁关系中耕牛死亡赔偿、歉收责任,雇佣关系中的酬金标准,以及高利贷的借贷程序和利率等经济活动的多个方面都作出了明确规定,这表明古巴比伦重视通过法律手段来规范经济活动秩序,D项正确;材料信息只是关于经济活动的相关规定,并不能说明古巴比伦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如何,排除A项;材料中未体现出这些规定与缓和国内阶级矛盾有直接关系,其主要目的是规范经济秩序,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法律对经济活动的规范,而非商业契约的普遍存在,排除C项。

故选D项2. “中世纪初期的西欧,罗马时代的城市大多皆告没落,工商业衰败,有的已成废墟,它们在经济上与农村无甚区别”造成进入中世纪后,西欧城市没落的直接因素是A. 罗马帝国的分裂 B. 采邑改革的推行C. 阿拉伯帝国的征服 D. 日耳曼人的破坏【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课本知识得出,4世纪日耳曼人入侵罗马帝国,破坏了罗马帝国的道路运输,使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交流和贸易日益困难,彼此隔绝,造成商业的衰退,奢侈品无法运到城市,作为商业和交通中心的城市的繁华生活无法维持,而都市文明和商业文明也随之衰落,故D项正确;罗马帝国的分裂与西欧的衰落无关,故A不正确;采邑制度的推行有利于封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与题干所述无关,故B不正确; 阿拉伯帝国的征服与直接原因的要求不符,故D不正确3. 在中古西欧,私立法庭是贵族自己的地方法庭,专门处理贵族庄园中的事情,以及处理农奴的案件按照惯例,农奴的案件一般主人说了就可以裁决,领主可以自由处理他自己的农奴,可以对农奴判以死刑由此可知,私立法庭的设置( )A. 使农奴的法律地位与奴隶相同 B. 直接推动了罗马法在西欧的普及C使领主开始得以随意处死农奴 D. 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庄园与农奴制度【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据材料可知,私立法庭是贵族自己的地方法庭,专门处理贵族庄园中的事情,农奴的案件一般主人说了就可以裁决,领主可以自由处理他自己的农奴,可以对农奴判以死刑,说明私立法庭加强了贵族和封建领主的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庄园与农奴制度,D项正确;农奴是中古欧洲封建社会的一种特殊人群,其法律地位与奴隶不同,排除A项;材料没有描述罗马法在西欧的普及信息,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材料中只是说领主可以自由处理农奴,包括判以死刑,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处死农奴,排除C项故选D项4. 中世纪西欧城市居民掀起了争取城市自由和自治的斗争,常用的手段包括( )①金钱赎买 ②武力斗争 ③教会的赠与 ④与领主谈判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中古时期(欧洲)根据所学可知,中世纪城市争取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包括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故①②正确,A项正确;教会的赠与不是获取城市自由的主要方式,故③错误,排除BC项;与领主谈判也不是取得自由的常用手段,故④错误,排除D项。

故选A项5. 古代美洲印加帝国位于南美洲西侧,权力高度集中,其法律不仅规定了土地的分配和耕种方式、灌溉用水的分配方式,还对错过灌溉时间、违规播种或收割、不结婚等任何被视为反社会的行为进行惩罚这些举措有利于( )A. 保证农业生产有序推进 B. 加强帝国的中央集权C. 有效解决粮食储存难题 D. 缓解尖锐的人地矛盾【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美洲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印加帝国法律对土地分配与耕种、灌溉用水分配以及农业相关行为进行规定与惩罚,这种规范有利于保障农业生产各环节有序运作,从而保证农业生产有序推进,A项正确;权力高度集中虽体现中央集权特征,但题干中的具体措施集中于农业生产管理,未涉及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调整,排除B项;法律规范农业生产可能提高效率,但未提及粮食储存,排除C项;土地分配方式属于资源管理范畴,材料未涉及土地短缺或人口增长导致的人地矛盾,无法得出缓解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6. 对哥伦布抵达美洲,人们评价不一:欧洲人称“发现美洲”,印第安人称“欧洲人侵略的开端”,历史学家称“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马克思则认为“从那时起,资本的现代历史就展开了”。

对这一现象认识最合适的是( )A. 上述不同评价均缺乏史料实证 B. 同一事实会存在不同的历史解释C. 印第安人缺乏开阔的世界视野 D. 上述评价都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可知,哥伦布抵达美洲是一个历史事实,但不同群体(欧洲人、印第安人、历史学家、马克思)从不同立场和视角出发,给出了不同的解释这体现了历史解释的多元性,B项正确;这些评价是基于不同立场和视角得出的结论,并非因为缺乏史料史料实证是历史研究的基础,但这些评价更多是解释和观点,而非史实本身,排除A项;印第安人的评价是基于自身遭受殖民侵略的悲惨经历,是一种合理的立场表达,不能简单归因于“缺乏开阔的世界视野”,排除C项;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提出的历史观,强调经济基础和阶级斗争只有马克思的评价明确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其他评价(如欧洲人的“发现美洲”、印第安人的“侵略开端”)并非基于历史唯物主义,排除D项故选B项7. 文艺复兴以前,光在艺术中是用来表现神圣性的最直接要素但在文艺复兴时期,光照被大量运用于对普通人物的塑造上这一变化( )A. 源于对光的科学认知加深B. 反映出教会势力的急剧衰落C. 体现了对人性价值的肯定D. 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答案】C【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文艺复兴时期(世界)据题干“文艺复兴以前,光在艺术中是用来表现神圣性的最直接要素但在文艺复兴时期,光照被大量运用于对普通人物的塑造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强调人性的价值光从用于表现神圣性到用于普通人物的塑造,这体现了艺术家们开始关注普通人物,也就是对人性价值的肯定,这种变化是符合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C项正确;在文艺复兴时期,虽然科学有所发展,但光在艺术中运用的变化主要不是源于对光的科学认知加深因为从题目所表达的核心来看,是关于艺术中光的运用从表现神圣性到用于普通人物塑造的转变,这更多地是与当时的思想文化变革相关,而非科学认知方面的原因,排除A项;文艺复兴时期教会势力虽然受到冲击,但还不能说是急剧衰落而且光在艺术中运用的这种变化主要是思想文化领域对人性关注的体现,不能直接反映教会势力的急剧衰落,排除B项;资本主义萌芽是文艺复兴产生的经济根源,而不是光在艺术中运用变化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因果关系颠倒,排除D项故选C项8. 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1789年原则”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宗教,有自己的殉道者和传道者,深深感化了广大群众,最终还产生了一些伟大的事物。

这表明大革命时期法国( )A. 极其重视破旧立新 B. 继续热衷宗教战争 C. 确立民主共和体制 D. 启蒙思想向外传播【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89年(法国)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它以激进的方式冲击了旧的封建秩序革命者们大力宣扬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积极打破封建等级制度、贵族特权以及旧的社会规范等旧事物 同时,努力构建新的政治制度、社会秩序和价值观念,比如试图建立民主共和体制等,A项正确;法国大革命主要是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天主教会的腐朽特权,并非是继续热衷宗教战争宗教战争在中世纪及宗教改革时期较为突出,与法国大革命的主旨不符,排除B项;法国大革命后,历经多次政治动荡和政体变迁,如先后经历了君主制复辟,在大革命时期并没有确立民主共和体制,排除C项;材料重点强调的是“1789年原则”本身的影响力,像宗教一样有殉道者和传道者,更侧重于法国国内对旧制度的冲击和新思想、新秩序的构建,而非启蒙思想向外传播,排除D项故选A项9. 下图为1870—1900年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单位:百万吨)对数据变化趋势理解正确的是( )A. 美国已经成为新的世界霸主 B. 欧美工业化进程加剧环境污染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答案】B【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70—1900年欧美国家据材料信息及所学可知,1870-1900年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正在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多少可以反映出其工业发展的水平,材料中几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呈增长趋势,而温室气体是空气污染物,其排放量的增加正是环境污染加剧的体现,B项正确;据材料信息可知,美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其在二战后才成为新的世界霸主,排除A项;数据主要体现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但不能直接看出世界经济联系和世界市场扩大情况,无法得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排除C项;材料只体现欧美资本主义发展速度,无法体现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和矛盾加剧,排除D项故选B项10. 巴黎公社相继颁布法令提高工人工资,宣布工资必须全部交给工人,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厂,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人民对公职人员有监督权和罢免权这一法令( )A. 维护巴黎人民的根本利益 B. 把维护工人利益作为首要目标C. 杜绝官员贪污腐败的行为 D. 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政权特点【答案】D【解析】【详解】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71年的法国。

根据“巴黎公社相继颁布法令提高工人工资,宣布工资必须全部交给工人,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厂,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人民对公职人员有监督权和罢免权”可知,巴黎公社颁布法令保护了工人阶级的经济和政治权利,体现了鲜明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特点,D项正确;材料重点在于保护工人的利益,而不是巴黎人民的根本利益,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维护工人的利益,但是不能说明公社将其作为首要目标,排除B项;材料中赋予工人阶级监督权,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少官员贪污腐败行为,但是“杜绝”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C项故选D项11. 19世纪末的民族解放运动大都以失败告终,但是,非洲反帝斗争中却有一个国家取得了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独立,这个国家是( )A. 埃塞俄比亚 B. 埃及 C. 苏丹 D. 阿尔及利亚【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的非洲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1894 年,意大利发动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战争埃塞俄比亚皇。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