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公司4G一期规划基站(广州、清远、韶关分册)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

汽***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54.45KB
约88页
文档ID:54970333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公司4G一期规划基站(广州、清远、韶关分册)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_第1页
1/88

编号: 15GDTXHP197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广州、清远、韶关分册)项目名称: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公司 4G 一期规划基站 建设单位(盖章):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 编制单位: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日期: 二○一五年十一月目 录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5环境质量状况 10评价适用标准 14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15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17环境影响分析 18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21结论与建议 24附 1 环评委托书 27附 2 本工程基站清单 281、广州市 282、清远市 383、韶关市 39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公司 4G 一期规划基站建设单位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广州市中山二路 18 号电信广场联系******传 真/邮政编码510081建设地点广州市、 清远市、 韶关市内辖区内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移动电信服务 6312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来由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计划在广东省 21 个地级市开展中国电信股份有 限公司广东公司 4G 一期规划基站的建设, 在广州市、 清远市、 韶关市内共建设 973 个宏基站,其中广州市 900 个, 清远市 47 个, 韶关市 26 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 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和《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 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必须开展环境影响评价, 对可能的环境 影响采取防治措施, 以确保移动通信基站公众活动区的电磁环境水平满足国家规定的电 磁环境标准要求为此,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委托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本项目的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 年本) 的规定,本项目基站属于“无线通讯”类别,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二.编制依据1. 国家法律、法规与规章、规范性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 年 1 月 1 日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 年 4 月 1 日起施行).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 253 号, 1998 年 11 月 29 日施行). 《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局第 18 号令, 1997 年 3 月 25 日起1施行).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 5 号, 1999 年 10 月 1 日 起施行).《信息产业部关于蜂窝无线电通信基站设置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信部无 [2005]259 号, 2005 年 7 月 1 日起执行).《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 [2013]103 号, 2014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 1 号, 2008 年 8 月 1 日起施行). 《关于界定<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中“大型电磁辐射发射设施 ”的复函》(环 办函[2008]664 号, 2008 年 9 月 18 日起施行).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 33 号, 2015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 《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暂行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通[2009]76 号文, 2009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2013 年修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令第 21 号, 2013 年 2 月 16 日). 《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 139 号, 2005 年 6 月 1 日)2. 地方法规与规章、规范性文件. 《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通知》(粤府办[1999]27 号,1999 年 4 月 1 日). 《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 29 号, 2015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 《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2 年 7 月 26 日第 4 次修正). 《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范(试行)》(广东省环保局, 粤环监[2000]8 号, 2000 年 9 月 11 日)3. 技术标准规范. 《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 ,2015 年 1 月 1 日实施).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 1996,1996 年 5 月 1 日实施).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 1996 ,1996 年 52月 10 日实施). 《废铅酸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 519-2009 ,2010 年 3 月 1 日实施).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则》(HJ2.1-2011 ,2012 年 1 月 1 日实施).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环发〔2007〕114 号,2007 年 7 月 31 日实施)4. 批复文件及其他依据.项目委托书(附件 1).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提供的相关项目资料三.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评价因子和评价对象1. 评价范围《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环发〔2007〕114 号)中第 5.3 条 规定:“监测点位一般布设在以发射天线为中心半径 50m 的范围内可能受到影响的保护 目标, 根据现场环境情况可对点位进行适当调整, 具体点位优先布设在公众可以到达的 距离天线最近处,也可根据不同目的选择监测点位。

移动通信基站发射天线为定向天线 时,则监测点位的布设原则上设在天线主瓣方向内因此,基站的评价范围定为在以天线为中心半径 50m 的区域内2. 评价因子本工程基站所使用的 4G 移动通信网络频段范围为: ①TDD-LTE:2370~2390 MHz 和 2635~2655 MHz ,② FDD-LTE:1765~1780MHz(上行)/1860~1875MHz(下行) 和 1920~1935MHz(上行) /2110~2125MHz(下行),频段均在 100kHz 以上本项目 对公众曝露的控制主要是在远区场, 因此本次评价采用电场强度和等效平面波功率密度作为测量因子和评价因子3. 评价对象四.项目概况五.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工程为信息产业类的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建设项目, 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 录(2011 年本)(2013 年修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 21 号, 2013 年 2 月 16日)的“第一类鼓励类” 中的第二十八项第 8 款:“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建设”鼓励类项目,3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在本工程所在地区,环境中原有射频电磁场主要来源于周围已运行的移动通信基站 和广播电视发射台,其中较普遍的是移动通信基站,它的信号覆盖半径一般在 0.5~20km,市区内为 0.5km 左右,标称功率一般为 10~40W。

4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 性等)1. 广州自然环境现状调查地貌: 广州市土地类型多样, 适宜性广, 地形复杂地势自北向南降低, 东北部为中低山区,中部为丘陵盆地,南部为沿海冲积平原气候: 广州海洋性气候特征特别显著, 具有温暖多雨、光热充足、温差较小、夏季 长、霜期短等气候特征广州市遭受强台风、暴雨、高温等严重自然灾害, 气候特点主要表现为“台风多、开汛早,高温多、降水少”气象:广州各区(县级市)日照时数在 1437~2060 小时之间,年平均气温在 21.2~ 23.1℃之间, 年极端最低气温在-2.9~3.9℃之间, 年极端最高气温在 37.4~38.8℃之间 是年 2 月份,广州气温异常偏高, 各区(县级市)均创当地历史 2 月平均气温最高纪录7~ 9 月高温天气突出广州各区(县级市)的总降水量在 1411~1942 毫米之间, 呈东多西少 分布格局是年全市的降水时间分布极不均匀,除 3 月、 6 月、 11 月和 12 月的降水偏多外,其余月份的降水均偏少水文:广州市地处南方丰水区,境内河流水系发达,大小河流(涌)众多,水域面积 广阔,集雨面积在 100 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有 22 条,老八区主要河涌有 231 条、总 长 913 公里, 不仅构成独特的岭南水乡文化特色, 也对改善城市景观、维持城市生态环境的稳定起到突出的作用。

广州市全市水域面积 7.44 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 10%,主要河流有北江、东江北干流及增江、流溪河、白坭河、珠江广州河段、市桥水道、沙湾水道等,北江、地质:广州市的地质构造相当复杂,有较好的成矿条件已发现矿产 47 种、矿产 地 820 处, 其中大、中型矿床 18 处主要矿产有建筑用花岗岩、水泥用灰岩、陶瓷土、 钾、钠长石、盐矿、芒硝、霞石正长岩、萤石、大理石、矿泉水和热矿水等区内能源矿产和有色金属矿产十分短缺,呈零星分布,规模较小,品位不稳定2. 清远自然环境现状调查地貌: 地处东经 111 °55′至 113 °55′, 北纬 23 °31′至 25 ° 12′之间, 位于北 回归线北侧附近,距南海约 200 公里, 一半以上地域是山区,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以山地、丘陵为主, 平原分布于北江两岸的南部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奇特的地形地貌,孕育出个性鲜明的高山峡谷、河流湖泊、原始森林、溶洞温泉等奇特景观5气候: 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年平均气温 20.7℃, 最低气温为 1 月份, 最高气温 为 7 月份, 年平均日照 1662.2 小时, 年平均降雨量 1900 毫米, 每年无霜期平均为 314.4天。

气象: 清远市是广东省 3 大暴雨中心之一,年内暴雨频繁、强度大, 突发性强, 易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地质灾害水文: 境内浅层地下水丰富, 北江河、大燕河、笔架河环绕城区而过, 山塘水库星 罗棋布,有迎咀水库、银盏水库、花兜水库等 20 多个另外有北江、连江、翁江三大 水系和 16 条支流,年平均流量 376 亿立方米境内河流分属珠江的西江、北江和长江的湘江水系均发源于千米以上的高山,河床坡降大,水流湍急地质: 清远市的地质条件较为丰富, 岩溶地质在我市英德、阳山、清新等地均又发 现, 发布最广, 类型多样, 有溶洞型, 暗河型等, 这一类地质景观是由浅海或滨海相沉 积的可溶性碳酸盐岩石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综合作用下形成地表所见的峰林峰丛是地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