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极限之上:《增长的极限》40年后的再思考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90KB
约13页
文档ID:282009779
极限之上:《增长的极限》40年后的再思考_第1页
1/13

极限之上:《增长的极限》40年后的再思考■学术研究论文极限之上:《增长的极限》40年后的再思考内容摘要〃物理影响并不增长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是否可行的问题,至今仍然是一个开放的问题这种情况在理论上显然是可能的,然而在实践中却 还未观察到这种情况《增长的极限》并未设法去解决这个问题该书的三位作 者在经济增长是否可能与物理影响日益增长完全割裂开来的问题上,也岀现了观 点分歧但是各位作者的确同意全球社会应当减少其每单位消费的生态占用;更 为重要的是,为了避免全球超过极限,全球社会应当及时这样做如果人类社会 不再执迷于增长,包括人口和经济价值上的增长,那么避免全球超过极限的任务 将会简单很多关键词增长的极限生态占用地球极限崩溃幸福作者乔根•兰德斯,BI挪威商学院教授,罗马俱乐部资深成员译者王小钢,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长春130012 )很多人都知道《增长的极限》③一书它已被印刷达数百万册,以超过 20种语言的版本发行它也被激烈讨论了数十年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份 于1972年3月在美国首次出版的150页研究报告究竟说了些什么很多人以为,《增长的极限》通过运用某种全球系统的大型数学模型预 测出世界末日会在2000年之前到来。

另一些人则认为,《增长的极限》是一种 新马尔萨斯主义式的预测•包括石油及农业用地在内的自然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 短缺,将会导致21世纪的人口暴跌此外,还有一些人认为,《增长的极限》 证明经济增长在有限的地球上不能永远持续下去④似乎只有极少数人知晓《增长的极限》是对自1972年至2100年间可 能出现的12种未来的前景分析该项研究的主要科学结论是,全球范围内的决策延迟将会导致人类经济在人类生态占用增长缓慢下降之前就会超过地球极限 —旦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中,人类社会将会被迫降低其资源利用率和排放率这种限缩(contraction)仅能以两种方式发生要么通过人类组织“管 控下的降低〃 (managed decline),要么通过因大自然或市场导致的〃崩溃〃《增长的极限》说道,假如每年使用的自然资源超过大自然所供给的数量,全球 社会永远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不论《增长的极限》究竟说了什么,〃增长将走到尽头"的确是该书的 不精确概括这是不幸的因为大多数人以为《增长的极限》谈论的是〃经济" 增长,然而该书其实谈论的是〃人类生态占用〃的增长这是一种重要的区分, 这是因为《增长的极限》开启了经济不断增长的可能性,只要这种增长与物理影 响日益增长无关即可。

〃物理影响并不增长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是否可行的问 题,至今仍然是一个开放的问题这种情况在理论上显然是可能的,然而在实践 中还未观察到这种情况《增长的极限》并未设法去解决这个问题该书的诸位作者在经济增长 是否可能与物理影响日益增长完全割裂开来的问题上,也出现了观点分歧但是 各位作者的确同意全球社会应当减少其每单位消费的生态占用;更为重要的是, 为了避免全球超过极限,全球社会应当及时这样做各位作者亦同意,如果人类 社会不再执迷于增长,包括人口和经济价值上的增长 那么该任务将会简单很多 由此W我彳门带回到原初的问题:《增长的极限》究竟说了什么?根据该书发表40 年⑤以来发生的事情,该书的要旨与当今时代有什么关联吗?《增长的极限的原初要旨让我们首先以当代的语言重新阐述在《增长的极限》第一版第23页所呈现的正式结论⑥这种重新阐述会有意地使用1972年并不存在的语言,即自 那时以来演化而来的各种概念和语词——这些概念和语词在一定程度上亦是围 绕《增长的极限》之要旨所产生的学术争论的产物《增长的极限》要旨1 :自1900年至1972年,人类生态占用急速增 长《增长的极限》说道,自1900年至1972年,由于人口规模的增长和人均 环境影响的增长,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影响的确在增长。

换言之,源于人口数量的 增长,以及每人每年资源消耗数量和污染产生数量的增长,人类生态占用问题变 得更为严重了尽管《增长的极限》的很多读者指望社会进步会稳走全球人口规模或者 减少人均生态占用量,但是人类的生态占用自1972年以来却一直在持续增长 如今人均生态占用仍在持续增长,并且白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们已经拥 有统计机制以定量方式去跟踪生态占用的增长情况[1]好消息是人均生态占用 已经呈平稳状态,并且甚至在某些国家有所降低但是南于人口和消费的增长, 人类生态占用总量仍然旱上升态势《增长的极限》要旨2 :人类生态占用在自1972年起的100多年间不 会以自1900年到1972年观察到的增速持续增长《增长的极限》指岀:由于 地球在物理上是有限的,并且其相对于人类活动来说实际上也相当狭小,冈此人 类生态占用不会持续地无限增长长远来看,人类每年只能以不超过大自然可持 续存在所能提供的规模使用物质资源、产生排放、如上所述,人类生态占用白1972年以来一直在持续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增长的极限》使用〃增长"或〃物理增长〃等语词,而非更加精准的〃生 态占用的增长〃或〃环境影响的增长〃等现代语词后面这些语词直到《增长的 极限》发表几十年后,才进入书面语言。

由于大多数读者将〃增长〃一词等同于 〃经济增长"或〃GDP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并在这种误解基础上提出论 辩反对《增长的极限》的要旨,这使得《增长的极限》不合适的语词选择带来了 数卜年不必要的公众辩论此夕卜,《增长的极限》的很多批评者认为,通过及时且不导致人类福祉 暂时减损的条件下发明资源替代品,技术能够解决资源危机或者资源匮乏就目 前来看,这些批评者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尽管已有一些人将最近能源价 格的增长为这样一种警告,即只有在高昂能源成本导致的较低声活水平持续了一 段时间之后,下一代能源才能开始大规模使用《增长的极限》要旨3:人类生态占用将很可能会超过地球可持续极限(承 载能力X《增长的极限》说道,由于全球决策的严重延迟,人类生态占用很有可 能超过地球的物理限制.,当临近地球的物理限制时,社会将开始花时间辩论地 球的物理限制的现实性问题一且在辩论的同时,继续扩张人类生态占用, 最终,辩论将让步于减缓人类生态占用扩张速度的决策;但该书说道,与此同时, 增长将会持续下去,并且把人类生态占用带入不可持续的范围之内详而言之,我们需要数十年时间去发现并且承认当下的全球活动已然超 过地球的长远承载能力。

国内的机构和全球机构需要几十年时间通过必要的立 法,以停止过度开发利用世界的各种资源和生态系统而且,我们需要几十年时 间去修复因超过极限导致的损害,并治理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总之,这意味着在 超过可持续水平之前,生态占用不可能停止增长对于各种资源而言,超过极限 不会同时发生;每种资源超过极限都是一个说来话长的故事(例如,蓝鲸、E卩度 老虎、加拿大鱈鱼、印度尼西亚丛林、澳大利亚珊瑚礁):《增长的极限》的读者未曾理解"因决策延迟导致的超过极限〃的要旨 这一点并不令人奇怪,这是因为1972年人类生态占用差不多为当今的一半,全 社会会任由其增长超过地球的可持续承载能力,在彼时是不可想象的到如今我 们更清楚地理解了这一要旨2008年,人类对生物圈的需求超过全球生物承载 能力约30%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超出可持续水平大约8倍之多,大多数全球 水产资源被过度捕捞2010年的世界,的确处于〃超过极限"的状态《增长的极限》要旨4:可持续极限一旦被超过,限缩便不可避免《增 长的极限》说道,人类生态占用不能在不可持续范围内持续很久人类将不得不 返回到可持续范围之内要么通过"管控下的降低〃返回到活动的可持续水平, 要么通过因〃大自然"或〃市场〃的完全作用导致的〃崩溃〃,返回到相同水 平。

前者的例子是通过立法和有计划的报废捕捞船舶和工具,来使年捕鱼量限制 在可持续捕捞量之下;后者的例子则是因鱼群消灭而导致的捕捞社群(fishing communities)^;肖失世界还未经历过大规模的环境崩溃然而,还是存在一些局部超过极限的例子最知名的〃管控下的降低〃例子是,在发现南极上空臭氧层变薄后,通 过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来努力消除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质虽然臭氧层 仍在破坏之中,但是形势正向积极的方向发展最出名的〃崩溃〃例子是1992 年之后的加拿大鱷鱼业的崩溃相比之下,此处的情势却未得偿所愿:在20年 没有捕鱼之后,该鱼类种群依然没有恢复一些人辩称,被迫的或有计划的限缩只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正常要素,因此没什么可担心的这种观点认为,超过极限和限缩只是一种资源被另一种资 源取代的过程;或者更一般地说,仅仅是一项技术让位于另一项技术如果转型 是平稳的,亦即没有导致人类收入或人类福祉的暂时下降(像上述臭氧层例子那 样),那么这种观点可以得到辩护;如果超过极限和限缩只发生在某个地理区域 (像纽芬兰岛鱈鱼那样),那么这种观点也可以得到辩护:但是如果同时在全球各地岀现共同问题”限缩就不那么正常了 ”可能的 例子包括缺乏常规石油供应或者过度排放二氧化碳。

在这些实例中,向一种新的 解决方案的转型可能会导致在新的解决方案(例如可再生能源或者无碳汽车)落 实之前一段时期内人类福祉的下降,这种转型因而更接近超过极限和限缩的字面 含义《增长的极限》要旨5:通过前瞻性的全球政策可以避免超过极限为了 回应前面四条要旨提出的挑战,《增长的极限》做出了积极的答复:"因决策延 迟导致的超过极限是一项真实的挑战,但是如果人类社会决定行动,那么很容易 解决超过极限的挑战《:增长的极限》说道,前瞻性的政策可以防止人类超 过地球的极限《增长的极限》的12种前景设想中有11种在探索各种各样的解 决方案,以应对超过极限的挑战最后一种前景设想——全球均衡(至少在理 论上)表明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若转译成可实施的政策,这意味着要促成如下 事项:通过立法确保森林砍伐量低于可持续砍伐量;使温室气体排放量低于森林 和海洋可吸收的数量;向大众普及教育、卫生和节育;更为平等的分配这些行 动在计算机模型中可以做到,但在真实的政治社会中却寸步难行实质上,《增长的极限》说道,如果社会成功避免了超过极限,那么就没有必要推进〃管控下的降低〃,也不会面临任何〃崩溃〃的威胁超过极限的 挑战至少在理论上是可以解决的,但在实践中却难以解决,这是因为前瞻性的政 策要求今天行动起来以便获得更好的明天。

这样的政策必须确保人类生态占用低 于地球承载能力;这样的政策必须确保不会任由人类生态占用跌入不可持续的状 态之中《增长的极限》总结道,前瞻性的政策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也警告人 们仅靠技术措施并不足以解决问题根据《增长的极限》的论述,一种真正的全 球可持续解决方案,将会要求技术进步与行为变化的相互结合自1972年以来, 为了通过协调全球行动来解决人类问题,(在联合国内外)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很可能是对这种挑战的最具体描述,并且某些进步是可以测 量的,但是这些目标并未提及超过极限的危险《增长的极限》要旨6:尽快(亦即在1975年)采取行动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增长的极限》也说道,为了在不经历超过极限和限缩的情况下实现向可 持续世界的平稳转型,尽快开始行动是非常重要的《增长的极限》的第12种 前景设想说明了这一点;该书表明(在计算机模型世界中)同样的全球政策在 1975年实施时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若在25年后(亦即在2000年)实施, 并不足以解决此问题⑦今天,我们知道1975年(在现实世界中)实际上并没有采取真正的行 动来阻止超过极限,2000年也没有做岀巨大努九 此夕卜,新的统计措施表明人 类已经超过极限。

当下似乎只剩下一种方法•即限缩;理想的前景是有计划的限 缩《增长的极限》的要旨是否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增长的极限》中相对不证自明和积极的要旨并未获得。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