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教材易错古诗文(一)01[原句]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易错为]我有佳宾,鼓瑟吹笙[注]该句出自曹操的《短歌行》尽管在现实语境中,“嘉宾”和“佳宾”通用,但背诵默写,还是尊重原文常见的通假字,在默写时也是这样02[原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易错为]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注]该句出自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意思是: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03[原句]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易错为]忽魂魄以悸动,恍惊起而长嗟[注]该句出自唐代,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意思是:猛然间(我)心惊胆颤,神志恍惚,一惊而起,不禁长声叹息 醒来时只有枕头、床席还在,刚才梦中所见的的烟雾、云霞消失了04[原句]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易错为]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注]该句出自乐府诗集中的《木兰诗》意思是:雄雌两只兔子贴着地面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05[原句]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易错为]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注]该句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意思是:像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闷闷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
06[原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易错为]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注]该句出自宋代秦观的《鹊桥仙》意思是:若是两情相悦,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07[原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易错为]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注]该句出自宋代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尊”和“樽”是一组通假字08[原句]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易错为]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注]该句出自汉代乐府民歌《荀子》致”和“至”常常不分,明确这来个字的用法才能准确默写出着两个句子09[原句]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易错为]文胜质则野,质胜文则史[注]该句出自《论语十二章》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是受成语“文质彬彬”的顺序影响10[原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易错为]山随平野阔,江入大荒流[注]该句出自唐代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意思是:山随着平坦广阔的原野的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11[原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易错为]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注]该句出自宋代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把“淡妆浓抹”习惯性说成“浓妆淡抹”。
12[原句]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易错为]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注]该句出自宋代苏轼的《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受“断肠““断魂”这样的诗语影响,容易错背成“断肠”,“冈”错写成“岗”(二)1.长、常(1)万里悲秋常作客---《登高》(2)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3)圣人无常师——《师说》(4)长太息以掩涕兮---《离骚》(5)鸿雁长飞光不度《春江花月夜》(6)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解析】长:两端的距离,长度既指时间也指空间; 常:长久,经久不变,常数两者都可以表示时间,但“长”表示的是与“短”向对的“长”么人“常”表示的是“时常、经常”2.惟、唯(1)惟江上之清风---《赤壁赋》(2)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行》(3)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离骚》(4)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短歌行》【解析】作为名句默写,这两个字的区分没有多少意义,必须死记住古代诗文原文中用的是哪一个,3.萧、箫(1)无边落木萧 萧下——《登高》(2)客有吹洞箫者——《赤壁赋》【解析】萧:本义是一种草本植物,引申为“冷落,没有生气的样子”或形容马叫声或风声;箫是一种乐器。
4.度、渡(1)秋月春风等闲度——《琵琶行》(2)猿猱欲度愁攀援——《蜀道难》(3)鸿雁长飞光不度——《春江花月夜》【解析】两字都可作动词,在表示“经过”义时,两字有时间与空间上的区别:“度”的对象是时间,“渡”的对象是空间,引申指事物由一个阶段逐渐发展到另一个阶段,如过渡时期等凡是不能受主观意志所支配的,只能用“度”,5.至、致(1)无以至千里《劝学》(2)而致千里《劝学》(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桃花源记》(4)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老子四章》(5)群贤毕至,少长贤集《兰亭集序》【解析】“至”的意思:到达,极、最的意思致”意思:到达 实现;招引; 情趣; 在表达“到、到达”的意思时,“至”是不借助外力致是借助外力或工具至”是指到一个地方是具体的实物,“致”是指达到一种境界 是指抽象的(比如精神境界)6.做、作(1)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琵琶行》(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3)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解析】“做”侧重于具体对象或产生实物的活动,动作性较强做”连接的都是能在实际生活中感知到的具体事物;而“作”多用于抽象对象或不产生实物的活动,动作性较弱。
7.坐、座(1)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2)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赤壁赋》(3)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琵琶行》(4)以手抚膺坐长叹--《蜀道难》8.阑、栏(1)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3)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解析】“栏干”与“阑干”区别在于前者是物体,不寄托感情,后者是物象,带有感情色彩9.耻、齿(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师说》10.架、驾(1)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劝学》(2)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阿房宫赋》11.嘉、佳(1)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2)余嘉其能行古道《师说》(3)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短歌行》12.幽、忧、悠(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伶官传序》(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赤壁赋》(3)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4)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屈原列传》(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春江花月夜》(7)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短歌行》【解析】悠:悠闲、自由自在忧:忧愁、忧心,多指沉重压抑的心境幽:幽深,幽静,多用于体现潜藏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