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肖蓉六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单元分析

公****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616.01KB
约20页
文档ID:593151401
肖蓉六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单元分析_第1页
1/20

单元备课九一小学 六年级 肖蓉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教材研读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策略习题分析 一、教材研读1、、本本单元教学内容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分本单元分6课时进行教学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第一课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第二课时《第二课时《练习十二练习十二》》•第三课时《第三课时《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第第四四课时课时《《用分数乘法和加法解决复杂的实际用分数乘法和加法解决复杂的实际 问题问题》》•第五课时第五课时 《《练习十三练习十三》》•第六课时第六课时 《《整理复习整理复习》》 2、本单、本单元教学内容及前后联系:元教学内容及前后联系:已学过的相关内容已学过的相关内容•整数、小数四则运整数、小数四则运算和四则混合运算算和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简单的分数乘法实简单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本册第三际问题(本册第三单元)单元)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稍复杂的分数乘法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实际问题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百分数的实际应用百分数的实际应用(本册第六单元)(本册第六单元)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也具备了解决简单分数实际问题的相关经验和分析相关问题的能力。

对于四则混合运算,学生不仅掌握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及相关的运算律,还经历了将四则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迁移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为进一步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迁移至分数混合四则运算打下基础本单元内容是是五年级教学的分数知识的综合、提高和总结,对掌握和应用分数知识有很大的影响 运用运算律或运算性质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简便计算,隐蔽性更强,而且易混淆,需要不断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三、单元教学目标1、学生能联系已有的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了解整数运算律对分数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2、学生学会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问题不超过两步),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3、在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获得成功的乐趣和体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单元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生联系已有的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学生会用分数乘法、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难点:能正确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了解整数运算律对分数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律进行有关的分数简便计算 五、教学例题分析及教学策略例1:一题两解——既含运算顺序,又含运算律的内容 例1求做两种中国结一共用的彩绳数量,由于这个实际问题具有特殊性(两种中国结的个数相同,两种中国结每个用彩绳的米数不同),所以它有不同的解法 教材充分利用这一特殊性,让学生按不同的思路列综合算式解答,能有两个收获: 第一个收获是体会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算式2/5×18+3/5×18的思路是,先分别求出两种中国结各用彩绳多少米,因此列出的算式要先算乘法算式(2/5+3/5)×18的思路是,先求出两种中国结各做一个要用彩绳的米数,这正是在算式里加括号的目的所以,计算有括号的算式,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类似上面的那些体会,在教学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曾经有过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再次体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必要性和可操作性是认知的需要而且,获得这些体会并不困难 第二个收获是两种解法的结果相同,不但相互印证解答正确,还为理解运算律创造了具体的背景。

教学策略:在这道例题中,既要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迁移过来,还要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把按运算顺序计算和应用运算律简便计算有机结合起来,把口算和笔算结合起来,组建四则混合运算的认知结构,有益于理解和掌握计算知识,形成实实在在的计算能力 五、教学例题分析及教学策略例2和例3: 数形结合——教学较复杂问题的数量关系 例2和例3是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它们都含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说它们“稍复杂”,是因为还分别含有其他的数量关系,有多种解法 就例2来说,可以根据“运动员总人数减男运动员人数得女运动员人数”列出算式45-45×5/9;也可以根据“女运动员人数占运动员总人数的(1-5/9)”列出算式45×(1-5/9) 再说例3,可以根据“去年班级数加今年比去年多的班级数得今年的班级数”列出算式24+24×1/4;也可以根据“今年的班级数是去年的(1+1/4)”列出算式24×(1+1/4) 教学这两道例题,教材里只出现前一种解法因为这种解法的数量关系,是实际问题中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学生比较熟悉,已经掌握,容易寻找。

而且,这些数量关系还是列方程解答其他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基本关系,在以后的教学直至初中数学里经常应用至于后一种解法,发展了对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认识,从一个已知的分率联想了其他的分率如果学生能够独立想到,并且喜欢这样列式,应该是允许的教材不出现后一种解法,不把它教给学生,是着眼今后,突出重点,减轻负担  教学策略:两道例题都利用线段图直观表达数量关系,帮助学生形成解题思路让学生看着画成的线段图,复述实际问题的题意,从中获得解题思路,体会线段图是表示数量关系的手段,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女运动员?人45人人男运动员占59例1: 六、易错题和重点题题型设计提示: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计算31÷(( ))6131++31÷54×45=31÷31++31÷61提示:认真审题,正确判断能否简算易错题型一桶油一桶油1010千克,用去了千克,用去了 ,还剩多少千克?,还剩多少千克?545410×提示:抓关键,明题意,正确解答 重点题型76÷5++ × 7151(( -- ))× 3151 41574×11-- 7423 9×23243 7×44 三、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三、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29 1314 1413× ++ ÷7965÷((3-- )+)+651145-(-( ÷ ++ ))67 314 316(( -- ))÷1419 136 二、判断:二、判断: ((1))5÷ ÷5++ ==1 (( ))132367((2))6 × ÷ ×6==1 (( ))6738((3)) ÷ ++ ÷ == ÷(( ++ )) == ÷1== (( ))1438343438143838((4)) -- ÷ ==1÷ == (( ))6716343443×××× ((2 2)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次用去)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次用去 米,第二根用米,第二根用去去 ,两根绳子剩下的部分一样长对吗?,两根绳子剩下的部分一样长对吗?((3 3)一桶油)一桶油1010千克,用去千克,用去 千克,还剩多少千克?千克,还剩多少千克?((1 1)一堆苹果,吃了)一堆苹果,吃了 ,还剩,还剩 千克,对吗?千克,对吗? 5253一桶油一桶油10千克,用去千克,用去54,,还剩多少千克?还剩多少千克?((4 4)为庆祝圣诞节,六年级要做)为庆祝圣诞节,六年级要做180180面小旗,已经做面小旗,已经做了了 ,还有多少面没做?,还有多少面没做?65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