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第4节速度的测量初中物理重点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基础过关全练1.(新独家原创)如图是小龙和同学们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的实验装置,实验数据已在图中给出,图中上方是小车运动到A、B、C三处时秒表显示的示数初中物理(1)请根据实验装置和图示,完善实验记录表格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s1=cmt1=5sv1=cm/ss2=40.0cmt2=sv2=cm/s80.016313初中物理(2)根据实验数据可求得,小车在B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是cm/s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直线运动3)实验中小龙发现小车通过AB段的时间较短,不便于测量,为解决这一问题,可将木块向(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20加速加速右右初中物理解析解析(1)由图可知,小车的车头从A点运动到C点的路程s1=80.0cm,故v1=16cm/s;小车的车头从A点运动到B点的路程s2=80.0cm-40.0cm=40.0cm,故v2=13cm/s2)由图和实验记录可知,小车在BC段通过的路程s3=s1-s2=80.0cm-40.0cm=40.0cm,所用时间t3=t1-t2=5s-3s=2s,则平均速度v3=20cm/s。
比较数据可知,v3v1v2,由此可知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加速直线运动3)向右移动木初中物理块,可以适当减小斜面的坡度,减缓小车下滑的速度,以便于测量时间初中物理能力提升全练2.(新考法分析论证)(2023四川眉山中考,18,)如图所示,小明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使小车从斜面A点静止下滑,经过B点到达C点,图中已标出小车经过A、B、C三点对应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初中物理A.AB段距离为4.0dmB.AB段平均速度为0.2cm/sC.小车从A点到C点做匀速直线运动D.若小车过A点后才开始计时,测出AC段平均速度将偏大初中物理解析解析AB段距离为sAB=10.00dm-6.00dm=4.00dm,A错误;AB段平均速度为vAB=2dm/s=20cm/s,B错误;小车从A点到C点做加速直线运动,C错误;若小车过A点后才开始计时,测得的时间偏短,由v=得,测出AC段平均速度将偏大,D正确答案答案D D初中物理3.(2024山东郯城期中,11,)无风的天气,小虹和同学一起用机械秒表和刻度尺测量乒乓球下落的平均速度,他们让乒乓球从三楼由静止竖直落到地面对于实验有关的操作和分析,正确的是()A.该实验很简单,不必注意操作的安全B.选择量程为1米的刻度尺来测量路程C.使用秒表前,要先观察秒表是否调零D.所测速度表示乒乓球每一时刻的快慢C初中物理解析解析由题可知,让乒乓球从三楼由静止竖直落到地面,实验位置比较高,需要注意操作安全,故A错误;一层楼高约为3m,乒乓球从三楼落下,运动的路程约为6m,故B错误;使用秒表前,要先观察秒表是否调零,如果不调零,测量的时间不准确,故C正确;测量的平均速度表示乒乓球从三楼到地面这段路程的平均快慢程度,故D错误。
初中物理4.(跨学科体育与健康)(2024河南郏县期中,8,)某位选手参加百米跑的成绩是12s,经仪器分析:该选手跑前18m用了3s;冲过终点的速度为10m/s则该选手百米跑的平均速度是()A.6m/sB.7.15m/sC.8.3m/sD.10m/sC解析解析百米跑的路程s=100m,全程所用时间t=12s,该选手百米跑的平均速度v=8.3m/s初中物理5.(2022贵州毕节中考,27,)小明用玩具汽车测量平均速度,让汽车在斜面上沿直线下滑,位置传感器每隔0.2s记录一次汽车的位置,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汽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路程为cm,BD段的平均速度为m/s,汽车由A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理由是2.12(2.112.13)0.1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初中物理解析解析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则该汽车在AC段运动的路程sAC=2.12cm;由图可知,该汽车在BD段运动的路程sBD=4.50cm-0.50cm=4.00cm,汽车通过BD段所用的时间tBD=20.2s=0.4s;BD段的平均速度vBD=10cm/s=0.1m/s;由图可知,该汽车由A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所以该汽车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初中物理6.(2024安徽皖东南六校期中,18,)小明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使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上由静止下滑,如图所示初中物理(1)该实验的原理是;(2)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m/s,如果不小心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3)小明进一步实验测得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前半程平均速度为v1,后半程平均速度为v2,则小车全程平均速度v=(用v1和v2表示)v=0.3偏大偏大初中物理解析解析(1)实验时,要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再利用速度公式算出小车的平均速度,所以实验的原理是v=2)小车在AC段运动的时间为tAC=15:35:23-15:35:20=3s,小车在AC段运动的路程为sAC=10.00dm-1.00dm=9.00dm=0.900m,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0.3m/s;如果不小心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测得的时间偏小,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大3)设全程的路程为2s,小车全程平均速度为v=初中物理7.(新考向项目式学习)(2023山西阳高期中,15,)“项目式学习”就是以真实情境的项目作为教学的中心,在主动做项目中掌握更多的知识。
在机械运动这一章以“测速度”为项目进行学习为了保障学生安全,交警在学校门前的街道,设置了限速为30km/h的标志牌有家长反映,经常有车辆超速在没有安装测速仪的情况下,请你设计实验方案,测量校门前行驶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否超速1)实验器材:2)实验步骤:3)实验结论:初中物理答案答案(1)秒表、卷尺(2)在校门前的街道边标出A、B两点,用卷尺测出两点间的距离s;让一名同学站在A点,另一名同学站在B点;在汽车车头经过A点时,A点处的同学举手示意,同时B点处的同学用秒表开始计时,汽车车头通过B点时,B点处同学停止计时,记录汽车从A点到B点行驶的时间t;算出汽车的平均速度v=(3)若v30km/h,则汽车超速;若v30km/h,则汽车不超速初中物理解析解析(1)由v=可知,要测量平均速度,需要用秒表测量时间,用卷尺测量路程,所以需要秒表和卷尺2)测量出汽车在两点间运动的路程及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测量路程时注意测量车头到车头的距离3)计算出汽车的速度,与限速30km/h进行比较并得出结论初中物理素养探究全练8.(2023新疆中考节选)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常用的实验手段在暗室中,照相机的快门处于常开状态,频闪仪每隔一定时间闪光一次,照亮运动的物体,于是胶片上记录了物体在几个闪光时刻的位置。
图甲是完全相同的A、B两球从空中同一高度先后由静止开始竖直下落的频闪照片示意图已知频闪仪每隔0.1s闪光一次,照片上1cm代表空中实际距离10cm初中物理初中物理s1/mms2/mms3/mms4/mmA球(sA)4.914.724.534.3B球(sB)1.29.819.629.4sA-sB3.74.94.94.9(1)由图甲可知:先由静止开始下落的是(选填“A”或“B”)球A初中物理(2)用刻度尺分别测得照片上A、B两球相邻位置之间的各段距离,A、B两球相对应的s1、s2、s3、s4的测量结果如图表所示测量照片上B球相邻位置之间的距离s5时,刻度尺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s5=mm设A球在空中下落时,通过s2、s3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2、v3,则v2v3=3)A、B两球均运动的过程中,若以B球为参照物,A球在竖直方向上做(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直线运动39.03 5匀速匀速初中物理解析解析(1)对比图甲A、B两球运动示意图可知,单位时间内A球运动的路程长,说明A球的速度大,因此,先由静止下落的是A球2)由刻度尺示数可知,s5=9.90cm-6.00cm=3.90cm=39.0mm,由表格数据可知,A球运动距离s2=14.7mm,s3=24.5mm,A球运动s2和s3所用的时间都是0.1s,则=。
3)由表格数据可知,单位时间内A球运动的路程与B球运动的路程差sA-sB为一个定值,可知A球、B球在下落初中物理过程中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故以B球为参照物,A球做匀速直线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