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典》(2020年版)载产地趁鲜切制中药材品种目录一'药材切片(共29个品种):干姜、土茯苓、山奈、山楂、 山药、川木通、三棵针、片姜黄、乌药、功劳木、附子、地榆、 皂角刺、鸡血藤、佛手、苦参、狗脊、粉草套、浙贝母、桑枝、 茨莫、绵草套、葛根、紫苏梗、黄山药、竹茹、桂枝、狼毒、鸡 血藤二' 药材切段(共18个品种):大血藤、小通草、肉■蓉、 青风藤、钩藤、高良姜、益母草、通草、桑寄生、黄藤、锁阳、 撤寄生、颠茄草、野木瓜、广东紫珠、首乌藤、桃枝、铁皮石斛三' 药材切块(共3个品种):何首乌、茯苓、商陆四' 药材切瓣(共4个品种):木瓜、化橘红、枳壳、枳实五' 药材切瓣或片'段(共11个品种):丁公藤、大黄、天 花粉、木香、白薮、防己、两面针、虎杖、香椽、粉葛、大腹皮六' 去心(共3个):远志、莲子、牡丹皮七、去粗皮(共2个品种):苦楝皮、椿皮中药材产地鲜制品质量标准编制要求—、原则中药材产地鲜制品的品种选择遵循:市场需要,品质提升, 依据充分,数据支持,指标不低于药典标准的制定必须根据中 药材自身的生物学与理化特性,在总结传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 科学的研究评价,并在实践中应用证实是切实可行的。
二' —般体例要求标准所用术语、符号、计量单位、检验方法及相关要求等, 均执行《中国药典》等国家、地方标准的有关规定标准应包括:封面、目次、前言、引言、品名、范围、规范 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中药材产地鲜制品质量要求、包装、 规范性附录、资料性附录、参考文献等三'产地鲜制品标准内容要求(')标准名称鲜制品名称应参照《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命名原则》有关规定 命名,应与《中国药典》、《部颁标准》、《陕西省中药饮片标准》、 《陕西省药材标准》(2015年版)收载的名称一致,并表明鲜制示例:“xx企业标准 大黄(鲜制)”二) 前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前言 明确标准的提出、归口单位及主要起草单位和起草人 等范围 对标准规定的具体内容及其适用范围界定的原则和方 法等进行具体解释说明,也应根据标准内容对于不适用方面做具 体解释说明规范性引用文件 应列出标准中规范性引用文件的清单,其 排列顺序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或文件、其他国际 标准或文件法规不应作为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写出标准中出现的需要说明的术语和定义基原写出适用于标准的基原名称和种质类型基原名称应 包括正确的中文名、拉丁学名。
植物名称(正名、拉丁名)原则 上参考《中国药典》、《中国植物志》等相关参考书必要时,基 原名称和种质类型可分条描述术语使用规范的自然科学名词术语,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 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名词(科学出版社)为准三) 质量要求1. 来源 鲜制品来源包括基原(单基原或多基原)即原植(动) 物的中文名、拉丁学名、药用部位、生长年限、采收季节等2. 产地加工工艺流程与技术要求(1)鲜制品的工艺流程 描述经试验验证的鲜制品的工艺 流程图2) 鲜制品的工艺技术要求主要应包括以下环节:净制要求应根据鲜药材具体情况,分别选用清洗、挑选、 风选、水选、筛选、剪、切、刮削、剔除、刷、擦、碾串、火燎 及泡洗等方法,制定适宜的净制技术,鼓励运用科学、现代、稳 定的净制设备代替人工进行切制要求应充分考虑并研究鲜药材切制并干燥后的片型、 长度、厚度等变化,制定趁鲜切制的片、段、节、块、丝鲜品规 格参数切制一般选择不锈钢机械,辅以手工切制干燥要求处理应以不影响饮片质量为原则,根据鲜药材特 点,研究确定适宜的干燥设备,并制定干燥温度、干燥时间等工 艺参数3. 性状 按实际形态描述主要特征,尤其注意鲜制品因趁鲜 加工所引起的部分性状改变;包括形状、大小(长度/厚度、直径)、 颜色、表面特征、质地、断面、气、味等。
因客户要求改变的规 格也应列出,并予以描述4. 鉴别 包括显微鉴别、理化鉴别、薄层鉴别、特征图谱/指 纹图谱等鉴别试验应具有专属性并说明选择依据1)显微鉴别应选择容易观察、具有鉴别意义的专属特 征列入质量标准;应按照《中国药典》显微鉴别的收录原则、书 写顺序和文法进行规范描述因鲜制引起的特征改变也应列出描 述2) 理化鉴别包括一般理化鉴别、荧光鉴别及光谱鉴别 等方法中药成分复杂,应根据所含成分的化学性质选择适宜的 专属性方法,并说明选择依据3) 薄层色谱应能反映该药材的整体特性并尽可能区分 正品不同基原及混伪品;应明确对照品的选择及其溶液的制备、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点样量、薄层板、展开剂、展开条件(温度、 相对湿度、饱和平衡时间等)、检视方法等,说明鉴别方法、鉴 别指标成分或专属性成分的选择依据5. 检查一般包括杂质、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内源 性有毒有害物质、外源性有毒有害物质等的检查要注重中药安 全性检测方法和指标的建立和完善,加强对重金属及有害元素、 残留农药、二氧化硫、真菌毒素、生长调节剂等外源性有害物质 的检查6. 浸出物 应参照《中国药典》相关要求建立浸出物的检测 项,并对溶剂、浸出方法等作必要的考察,根据品种具体研究数 据拟定限度,限度可严于原标准该品种项下的规定。
7. 含量测定应建立具有代表性的、与活性相关联的多成分 含量测定,含量限度的制定应有充分的依据和数据积累加强对 毒性药材相关成分的限量研究,保证安全用药8. 包装应明确选用的包装材料的安全卫生等级,最小包装 规格(如小包装、大包装),包装方式(如手工包装、半自动包 装和全自动包装)同时明确外包装箱标识内容、包件重量等9. 贮藏 确定鲜制品的贮藏条件四)起草说明应充分反映研究的全过程,主要内容包括:标准编制概况、 标准编制过程(样品收集、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以及必要的数据、 彩色图片、参考文献)、对比鲜制品与一般品质量指标提升情况、 三批次生产工艺验证与试验数据、鲜制品企业检验报告、其他相 关资料等信息中药材产地趁鲜加工点质量管理自查表一'选址要求1. 应设置在中药材种植规模较大且相对集中的区域口是 □否2. 符合环保要求口是 □否3. 应远离污染源,外围环境整洁、卫生口是 □否4. 交通便利,应有柏油路或水泥路通到加工点口是 □否5. 使用公共管网供水,自备水源应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口是 □否二' 设施要求1. 加工区应与生活区有效分开口是 □否2. 具备与加工规模相适应的硬化晾晒场,并配套相适应的防 雨、防潮设施。
口是 □否3. 厂房与设施应按加工工艺流程合理布局,同一厂房内的加 工操作区和相邻厂房之间的加工操作不得互相妨碍口是 □否4. 厂房地面、墙壁、天棚等内表面应平整,易于清洁,不易 产生脱落物,不易滋生霉菌;应有防止昆虫或其他动物等进入的 设施口是 □否5. 仓库面积与加工规模相适应口是 □否三' 设备要求1. 应根据中药材鲜制品的不同特性及工艺的需要,选用能满 足加工工艺要求的设备与工具口是 □否2. 与中药材鲜制品直接接触的设备、工具、容器应易清洁消 毒,不易产生脱落物,不对中药材鲜制品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口是 □否3. 仓库应配备适当的贮存、通风和温、湿度调控设施口是 □否四' 人员要求1. 配备1名专职或兼职质量安全管理员口是 □否2. 直接接触中药材鲜制品的操作人员应健康,患有可能污染 鲜制品疾病的人员不得直接从事产地趁鲜加工工作口是 □否3. 每年加工前,应对从业人员进行法规和质量管理培训口是 □否4.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技能;养护、仓储人员应熟悉 中药材基本知识口是 □否五' 管理制度1. 具有相应的鲜制品质量标准和工艺文件口是 □否2. 有保证中药材趁鲜加工与炮制一体化质量的管理制度。
主 要包括原料管理、加工过程管理、仓储管理等制度文件口是 □否3. 有加工过程记录口是 □否中药材产地趁鲜加工点报告表申办企业情况名称地址负责人联系方式种植基地情况基地地址 或区域规模品种情况品 名预计产量生长年限采收时间加工点 基本 情况名称地址负责人联系方式加工品种情况品 名规格基原执行标准主要设施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性能指标备注填报人:单位负责人:(公章)年 月 日-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