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常压储罐检验规程

新**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24.20KB
约48页
文档ID:401647864
常压储罐检验规程_第1页
1/48

DB61陕 西 省 地 方 标 准DB61/×××—××××危急化学品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定期检验规章××××—××—××公布 ××××—××—××实施陕西省质量技术监视局 发 布10前 言本标准由陕西省质量技术监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陕西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锋社、刘晓东、王泉生、肖汉平、程宇群、刘峰育本标准由陕西省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负责解释危急化学品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定期检验规章1 范围本规章规定了液态危急化学品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定期检验的根本方法和要求本规章适用于储存液态危急化学品的常压及微正压的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以下简称 “储罐”〕的罐体及其与罐体相连接的安全附件的检验本规章不适用于埋地的储罐、储存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以及人工制冷液体的储罐2 标准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成为本标准的条款但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全部的修改单〔不包括订正的内容〕或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舞依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争论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版本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Z 2.1 工作场全部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局部:化学有害因素GB/T3805-2023 特低电压(ELV)限值GB50128-2023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标准SH/T3530-2023 石油化工立式圆筒形钢制储罐施工工艺标准JB/T4730.2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2局部:射线检测JB/T4730.3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2局部:射线检测JB/T4730.4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4局部:磁粉检测JB/T473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5局部:渗透检测JB/T10764-2023 无损检测 常压金属储罐声放射检测及评价方法JB/T10765-2023 无损检测 常压金属储罐漏磁检测方法TSG R7001-2023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章3 一般规定3.1 检验单位检验单位应取得相应资格,并应对检验结论负责。

3.2 检验周期3.2.1 定期检验周期依据检验状况一般为3~6年3.2.2 有以下状况之一的储罐应在检验合格前方可投入使用: a.发生重大事故或停用一年以上的,在重使用前;b.经重大修理或改造后重投入使用前;c.变更储存介质投入使用前3.3 检验工程3.3.1 检验工程一般包括资料审查、宏观检查〔含构造和几何尺寸检查〕、壁厚测定、安全附件检查、其它检查〔根底检查、导静电装置、接地电阻测试、阴极保护检查等〕必要时增加无损检测和充水 试验3.3.2 对于上次已进展过构造和几何尺寸检查的储罐并有具体记录,以后不再重复检查检查储罐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变形应进展相应尺寸检查3.4 检验方案实施现场检验前,检验机构应依据实际状况制定检验方案,检验方案由检验机构授权的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必要时,检验机构应征求使用单位对检验方案的意见检验人员应当严格依据批准的检验方案进展检验工作3.5 检验器具检验用的设备和器具应当在有效的检定或者校准期内在易燃、易爆场所进展检验时,应当承受防爆、防火花型的设备、器具3.6 储罐内外清理使用单位应当与检验机构亲热协作,按本标准要求,做好停机后的技术性处理和检验前的预备工作,确认符合检验要求前方可进展检验,并做好现场检验的协作工作。

3.6.1 影响检验的附属部件或者其他物体,按检验要求进展清理或者撤除对需要检验的罐体外表, 特别是腐蚀部位和可能产生其它缺陷的部位,应彻底去除任何有碍检测的附着物3.6.2 内部残留液体必需排放干净,残液排放指标应到达有关环保标准3.6.3 盛装易燃、助燃、毒性或者窒息性介质的罐体,必需进展置换、中和、消毒、清洗,并取样分析,分析结果应符合GBZ 2.1的规定盛装易燃介质的,严禁用空气置换3.6.4 人孔或透光孔翻开后,必需去除可能滞留的易燃、有毒、有害气体罐体内部空间的气体含 氧量应当在18%~23%(体积比)之间,可燃气体含量小于0.5%,且保证无刺激性、无有毒气体存在3.6.5 需要进展检验的外表,特别是腐蚀部位和可能产生裂纹性缺陷的部位,必需彻底清理干净,母材外表应当露出金属本体,进展磁粉、渗透检测的外表露出金属光泽3.6.6 有保温层的储罐,依据检验需要可全部或局部撤除保温当能够进入储罐内部检查时,并证明容器外表状况良好,外部保温可不必撤除;当外部保温层消灭破损,有可能消灭局部腐蚀时,应撤除破损部位保温层检查3.6.7 浮顶构造的降落位置不应阻碍检验3.7 安全防护3.7.1 为检验而搭设的脚手架、轻松梯等设施必需安全结实〔对离地面3m以上的脚手架设置安全护栏〕。

3.7.2 进罐检验照明用电电压检验用照明电源电压应符合GB/T3805-2023规定引入储罐内的电缆应当绝缘良好,接地牢靠3.7.3 假设需现场射线检测时,应当隔离出透照区,设置警示标志3.7.4 进入内部检验时,应当有专人监护,并且有牢靠的联络措施3.7.5 进入内部检验时,应当配备强制通风和安全抢救等设施3.7.6 需动火或打磨时,必需严格依据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3.7.7 含铝制浮盘的内浮顶罐检查时,应留意不要损坏浮盘板,浮盘上面同一地点承重不能超过 3 人严禁工具或重物掉在浮盘上4 资料审查4.1 检验人员应审查储罐的以下资料是否完善:a.原始资料:相应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全部竣工资料、储罐根底检查验收资料; b.修理改造记录;c.历次检验报告;d.运行记录、充装介质变化状况以及运行中消灭特别状况的记录等; e.安全附件日常维护保养记录、校验、修理、更换记录和检定证书; f.其它有关资料4.2 资料审查的重点是:历次检验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及处理状况,特别是上次检验报告中提出的问题是否已解决或有无防范措施4.3 4.1条中原始资料在首次检验时必需审查,在以后的检验中可以视需要查阅5 宏观检查5.1 宏观检查承受目视检查的方法〔必要时利用放大镜、样板、量具等〕进展检查。

宏观检查包括外观检查、构造检查和几何尺寸检查5.2 外观检查内容5.2.1 检查储罐涂装、标志、标识、铭牌,是否符合相应技术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5.2.2 检查罐顶和罐壁是否变形,有无严峻凹陷、鼓包、折褶及渗漏穿孔凹陷、鼓包和折褶允许值见表1、表2,超过允许值应进展修复对有保温层的储罐,罐体无明显损坏、保温层无渗漏痕迹时,可不撤除保温层进展检查表1测量距离凹陷、鼓包允许值〔mm〕允许偏差150020300035500040表2壁板厚度折褶允许值〔mm〕允许折褶高度430540650760>8805.2.3 用5~10倍放大镜目检罐体焊缝,在检查中应特别留意罐壁与罐底间的角焊缝、下部二圈壁板的纵、横焊缝以及进出口接收与罐体的连接焊缝有无渗漏和裂纹5.2.4 检查进出口阀门、人孔、清扫孔等处的紧固件是否牢靠消退泡沫管是否有油气排出,扪盖是否完好人孔、透光孔是否渗油或泄漏5.2.5 检查浮顶罐浮顶的腐蚀程度,浮舱有无泄露检查密封系统有无特别,转动扶梯、导向装置是否敏捷好用浮顶排水装置运行是否正常,出口阀门伴热是否完好浮顶静电导线是否完好,接头是否牢靠5.2.6 检查储罐盘梯、平台、抗风圈、栏杆、踏步板〔或防滑条〕的腐蚀程度,检查储罐照明设施的完好程度。

5.2.7 检查浮顶罐浮顶密封与壁板间距应符合相应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要求5.2.8 检查储罐罐底与罐内加热器、浮顶支柱、仪表卡子等附件相接触部位补强垫板周边焊道焊接状况,假设未实施连续焊或焊肉不饱满,应予补焊5.2.9 对于有虹吸式脱水管的储罐,假设脱水罐内局部为不行拆卸焊接,应自弯头处割开,检查虹吸式脱水管遮挡局部罐底腐蚀状况,必要时予以补焊或更换5.2.10 储罐罐壁坑蚀深度超过表3规定值时,应进展修补或更换对罐壁局部溃疡性腐蚀,应测量剩余壁厚,最小厚度不应小于表4的规定表3钢板厚度坑蚀深度允许值〔mm〕允许坑蚀深度51.862.272.582.893.2≥103.55.2.11 浮顶罐应着重检查密封、刮蜡、导向、静电导线、浮顶排水装置等系统是否完好支柱有无倾斜,与罐底是否接触检查浮顶锈蚀程度5.2.12 检查浮舱内隔板、肋板和桁架等是否完好,内外表是否清洁,有无腐蚀查找泄露浮舱的泄露部位,进展检修补焊查找泄露部位时,单盘式浮顶浮舱环形底板和双盘式浮顶底板焊道可承受 真空试漏、着色试漏、煤油试漏等方法,其余焊道可承受充气试漏、着色试漏、煤油试漏等方法5.2.13 内浮顶罐应检查密封、导向、静电导线、防转钢丝绳、浮顶自动通气阀等系统是否完好,浮舱有无泄露。

支柱有无倾斜,与罐底是否接触,浮盘锈蚀程度5.2.14 铝制浮盘应着重检查密封装置是否完好,连接螺栓有无松动,板间密封胶有无脱落,浮管有无泄露,骨架有无变形,防转钢丝绳的锈蚀与松紧程度5.2.15 对于浮顶罐和内浮顶罐,当觉察导向管、量油孔外壁侧面有明显硬划伤或导轮、盖板、密封板、压板损坏严峻时,应检查导向管、量油管的直线度和垂线度其直线度允许偏差不大于导向管长度的1/1000,且不大于10mm必要时结合沉降观测对储罐根底和导向管、量油管进展修复5.3 构造检查内容5.3.1 检查储罐构造形式,壁板与顶板的连接,壁板与底板的连接,开孔及其补强的设置等,是否符合相应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是否存在不合理构造及生缺陷〔适用于首次定期检验〕5.3.2 检查壁板纵、环焊缝、底板和顶板拼接焊缝布置、焊缝型式是否符合相应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适用于首次定期检验时〕5.3.3 检查抗风圈、加强圈、包边角钢等加强构造的设置是否符合设计文件要求5.3.4 人孔、进出口、透光孔、通气孔、排污孔〔清扫孔〕设置是否符合相应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5.3.5 浮顶罐、内浮顶罐的密封装置的设置是否符合相应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

5.3.6 人孔盖和液体进出口法兰连接型式是否符合相应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5.4 几何尺寸检查内容5.4.1 检查对接焊缝对口错边量、棱角度〔角变形〕、凹陷、咬边、余高是否符合相应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5.4.2 检查角焊缝焊角高度、厚度是否符合相应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5.4.3 检查罐壁垂直度,不应大于罐壁高度的0.4%,且不得大于50mm5.4.4 检查罐壁、底圈壁板、罐底、浮顶、固定顶局部凹凸变形量,是否符合相应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5.5 防腐层、隔热层、衬里检查内容5.5.1 检查罐体外部和浮顶罐暴露局部防腐层有无脱落、起皮、粉化等缺陷,测定涂层厚度,依据检查结果打算是否需要对原涂层进展修补或重防腐5.5.2 对有隔热层的储罐,检查隔热层是否破损、脱落、潮湿,防水檐是否完好假设觉察保温层破 损严峻时应检查罐壁腐蚀程。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