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劳动力需求,本章学习: 劳动力与劳动力需求 短期劳动力需求 长期劳动力需求 劳动需求弹性 技术进步与劳动力需求 短期、长期劳动力需求比较分析 劳动需求理论在政策上的运用,2,一、劳动力与劳动力需求,劳动力概念 劳动力需求概念 劳动力需求分类 劳动力需求假设 需求法则,3,劳动的定义,在有些情况下,劳动是指“劳动力”而在其他情况下,它可能指劳动过程或一种有目的的工作或活动 劳动在劳动经济学中的含义更多的是涉及劳动力4,劳动力的定义,传统或者早期的概念是指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工”,即 “工人阶级”或产业工人 马克思理论把劳动力划分为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和非生产部门的劳动者 知识经济时代脑力与体力劳动者的差别已不表现在劳动的本质特征上员工”这一范畴被企业以及各类组织广泛使用5,劳动力概念,劳动力 劳动力又特指在一定的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劳动要求,愿意参加付酬的市场性劳动的全部人口没有就业意愿或就业要求的人口不属于劳动力的范畴 劳动力是一个相对概念,与各国的法律规定有关世界各国根据自己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人口状况、教育制度、劳动力自身的生理特点等因素,规定了不同的就业年龄。
6,管道循环理论及劳动力范畴分类,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范畴:劳动力中的就业者和失业者、非劳动力 美国成年人口的劳动力分类图,7,劳动力范畴相关概念(美国),全体劳动力:按照美国劳工部的定义,全体劳动力包括所有16岁以上的、非专门常设机构的一切人员,即包括其中有收益的雇佣人员(含军人)、也包括暂时未被雇佣,但是愿意工作并且正在寻求工作的人 平民劳动力(Civilian Labor Force):表示全体劳动力减去军队人员这一概念经常用作确定失业百分比的依据 非劳动力(not in the labor force):又称非经济活动人口指既不工作也不寻找工作的人口,即处于劳动力队伍之外的人口8,劳动力范畴相关概念(中国),劳动适龄人口:唯一标准年龄:1660周岁(男)|55周岁(女) 潜在劳动力资源:劳动适龄人口中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劳动年龄以外实际参加劳动的人(有争议) 现实劳动力资源:潜在劳动力资源有劳动能力但没有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军人、在校学生、家务劳动者、服刑犯人、不愿工作的人、在家庭农场和家庭企业每周工作少于15个小时的人员9,劳动力需求概念,劳动力需求,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雇主愿意并且能够雇佣到的劳动力数量。
劳动力需求是派生需求 边际生产率理论是支持理论之一 劳动力需求是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10,劳动力需求是派生需求,生产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的不同性质:在产品市场上,需求来自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是所谓“直接”需求,即满足“效用”在生产要素市场上,需求是来自厂商,满足“利润”的需求 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中派生出来的,因此被称为“派生需求”或“引致需求”劳动的需求是一种生产要素需求11,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技术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时间长短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企业目标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社会制度安排对劳动需求的影响,12,技术对劳动需求的影响,含有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常被用来分析技术对劳动需求的影响,即:Q = f(L,K),它表明了生产中的投入量和产出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技术系数的概念反映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投入之间的配合比例关系,它可以划分为固定技术系数和可变技术系数 固定技术系数是指生产某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彼此之间不能替代 可变技术系数是指生产某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是可以变动的13,时间长短对劳动需求的影响,时间长短对劳动需求的影响是通过其对技术即生产函数的影响体现出来的。
它可以划分为短期、长期与超长期每一时期内,劳动、资本与技术变化的步伐不一样14,企业目标对劳动需求的影响,在生产技术既定的条件下,企业的劳动需求 还受到企业目标的影响 1、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其目标 2、企业以就业作为目标 3、企业以管理效用最大化和销售收入最大化作为目标15,社会制度安排对劳动需求的影响,社会制度分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 正式制度,即一定的经济体制及其相应的就业制度、用人制度、工资制度、福利制度等各项制度安排 非正式制度,即对人们的意识和行为有潜在规范作用的社会意识形态、伦理道德、习惯等16,两种经济体制下企业劳动用工特点,计划经济体制下 企业只有接受和服从国家劳动计划的义务,没有自主决定劳动用工的权利,它们无法严格按照企业技术特征的要求来确定劳动力需求数量和结构,也无法根据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动严格按效率原则裁减职工 市场经济体制下 企业的劳动用工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而进行的自主行为但也受到政府的影响,政府通过法律形式确立的制度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最低劳动标准 2、最低生活保障 3、对工会组织和雇主权力在法律上的确认 4、对市场垄断和市场歧视的限制或利用,17,边际生产率理论是支持理论之一,边际生产率理论的核心是要对某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和它的边际成本作比较,为决策服务。
边际生产率理论发生作用的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 边际生产率理论以雇主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前提18,劳动力需求是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劳动力需求是指企业在不同的工资水平条件下,有能力并且有意愿使用的劳动力数量,两者缺一不可 劳动力需求的价格尺度就是工资水平19,企业需求是主体 行业需求是本行业企业需求之和 市场需求是所有行业需求之和,劳动力的企业需求、行业需求和市场需求,劳动力需求分类,20,劳动力需求分类,21,生产技术假设 不变的假设 可变的假设,组织目标假设 生产性组织目标 利润最大化 人均产量最大化 总产量最大化 非生产性组织目标 服务最大化 财政最大化,劳动力需求假设,22,市场环境假设 完全竞争性市场 不完全竞争性市场 垄断性市场 劳动力是否同质的假设 劳动经济学假定劳动力是同质的,,23,劳动力需求表,24,需求法则,,,,W,L,0,劳动力需求曲线,25,二、资本固定条件下的短期劳动需求分析,完全竞争下(市场环境、要素环境假设)的短期劳动需求 1、组织目标的假设利润最大化原理的运用 2、生产技术的假设生产函数 3、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 4、最佳生产方式的确定 5、完全竞争下的短期劳动力需求 不完全竞争下的短期劳动需求,26,利润最大化原理的运用,R-C=QP-(Lw+Kr),生产函数,Q=f(L,K) 短期生产函数 Q=f(L)|K=K0,27,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把可变的劳动投入增加到不变的其他生产要素上时,劳动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当其增加超过一定量时, 增加的产量开始递减。
三个阶段: 1. 边际产量递增、总产量增加阶段; 2.边际产量递减、总产量继续增加阶段; 3.总产量绝对减少阶段,28,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K=C, L (1)TP, MP (2)TP , MP (3)TP , MP <0,平均产量APQ/L 边际产量(边际生产率)MP=dQ/dL 总产量TP,,,MP AP TP,L,0,TP,AP,MP,a,b,,,,,,,,,,,,29,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以及由它决定的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是研究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决定原理的出发点30,完全竞争下的短期劳动需求分析,完全竞争的企业是指企业所处的产品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也就是说,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供求的双方人数都很多,产品与产品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没有任何区别,产品和要素的供求双方都具有完全的信息,产品和要素可以充分自由的流动,等等31,最佳生产方式的确定,R-C=QP-(Lw+Kr)=QP-g(Q)| K=K0+Kr,单个企业产量决定 max满足条件d/dQ=0,,,,,,R C,Q,0,P,R,C,,,Kr,,,Q*,max,dTR/ dQ=dTC/dQ MR(Q)=MC(Q),32,,,C,AC MC,0,0,Q,Q,B,A,,,E,AC,MC,TC,B,TC,AC,MC曲线,Q*在B点的左方还是右方?,33,单个企业的产量决定,企业利润公式 = R- C = QP-( Lw+Kr),34,最佳生产方式的确定,单个企业劳动力需求量决定 max满足条件d/dL=0,dTR/ dL=dTC/dL MR(L)=MC(L),max,,,,,Kr,,L*,R,C,R C,L,0,,,w,35,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中企业使用劳动的边际收益(VMPL),PP0 (L),则: MRL=dTR/dL=d(PQ)/dL=P0dQ(L)/dL=P0MPL=VMPL VMPL: 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边际收入=产品的边际生产力产品价格,36,完全竞争劳动市场中企业使用劳动的边际成本,ww0 MCL=dTC/dL=d(w.L+r.K0)/dL=d(w.L)/dL=w,边际成本 = 工资,37,,产品市场完全竞争&劳动市场完全竞争,使用劳动的边际收益:dTR/dL=P0MPL=VMPL 使用劳动的边际成本:dTC/dL=MCL=w 均衡条件:w=VMPL,,,,L,边际收益曲线(MRL) :P0MPL =VMPL,w,VRPL,,边际成本曲线(MCL):w=w0,,w*,L*,E,,38,,,,,教材中的边际收入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R / X,C / X,,L,,边际收入R/X,边际成本C/X,A,O,,,39,产品价格的变化与劳动力需求,,,L,W,产品边际生产力= ( 名义) 工资 / 产品价格 MPL=W / P 只要W和P同时上升相同的幅度,L*不会改变。
B A D,C,,,,L*,40,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劳动需求分析,卖方垄断的劳动需求分析 买方垄断的劳动需求分析,41,卖方垄断的劳动需求分析,卖方垄断是指在产品市场上被垄断企业左右,但在劳动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 由于企业在劳动市场上为完全竞争者,故使用劳动要素的“边际成本”仍然等于不变的工资率 但由于在产品市场上被垄断企业左右,其产品价格不再是一个常数,而是取决于垄断企业产量,成为一个变量因此,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边际收益不再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42,,w,MRPL,,不完全竞争(卖方垄断)产品市场,使用劳动的边际收益:dTR/dL= MPLMR =MRPL 使用劳动的边际成本:dTC/dL=w 最优条件:w=MRPL,,,,L,MRMPL = MRPL :劳动需求曲线(DL),,,,,L1,L2,E1,E2,w1,w2,,P0MPL =VMPL,卖方垄断的产品市场的边际收入 边际收入=产品的边际生产力 产品的原价格供给量 价格降低的部分,43,买方垄断的劳动需求分析,买方垄断是指在劳动市场被垄断企业左右,而在产品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 在产品市场上,产品的边际收益等于产品的价格,劳动的边际收益就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VMP=MPP。
在劳动要素市场上劳动价格是变化的,因而使用劳动的边际成本不再等于劳动的价格 买方垄断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VMPMLC 在买方垄断条件下,VMP=MPPMLC为劳动的边际成本它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必须支付给增加的那些工人的工资,第二部分是必须支付给所有其他工人现在已经变得较高的工资44,买方垄断的劳动力市场的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 = 工资劳动者数量工资上升部分,买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分析,45,不同市场结构中均衡工资的决定,产品市场完全竞争劳动市场完全竞争 产品市场卖方垄断劳动市场完全竞争 产品市场完全竞争劳动市场买方垄断 产品市场卖方垄断劳动市场买方垄断,46,,(1) 产品市场完全竞争&劳动市场完全竞争,使用劳动的边际收益:dTR/dL=P0MPL=VMPL 使用劳动的边际成本:dTC/dL=MFCL=w 均衡条件:w=VMPL,,,,L,劳动需求曲线(DL)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