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海 无 涯 1 1 古代世界古代世界 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政治政治 一、一、古代希腊罗马的民主政治古代希腊罗马的民主政治 (一)(一)古代希腊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的民主政治 1、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多山多岛环海,有利于航海和文化交流,容易形成民主氛围; 经济条件:经济条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其海外贸易及工商业发达,是民主政治产生的经济基础; 商品贸易需要自由、平等的环境,容易形成民主氛围; 文化因素:文化因素:靠近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的中心地带,便于从亚非文明中汲取丰富营养; 政治因素:政治因素:希腊半岛重峦叠嶂,多山多丘陵难以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有利于城邦体制,城邦的狭小使公民能更直接 地参与政治; 人文条件:人文条件:城邦公民普遍具有较高的素质,积极参与城邦政治事务,是民主政治得以实行的人文条件 2、城邦政治、城邦政治 城邦含义:城邦含义:公元前 86 世纪,希腊出现了 200 多个奴隶制小国它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一些村落, 史称城邦、城市国家,是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 城邦特征:城邦特征:小国寡民,独立自主;彼此分立,联系密切;拥有基本一致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共同参加奥林匹亚 竞技会。
3、希腊的公民、希腊的公民 地位地位:公民是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 构成构成:通常由成年男子构成(妇女、奴隶、外邦人被排斥于公民之外),有权参与城邦事务 4、、民主政治形成过程(以希腊为例)民主政治形成过程(以希腊为例) 1))梭伦改革梭伦改革(公元前 594 年) 背景:背景:雅典 4 个部落各自为政,贵族垄断一切大权;新兴工商业阶层不满贵族专权,要求发展民主政治,促进 工商业繁荣 内容:内容:颁布“解负令”,因债务而沦为奴隶的人重获自由;采取措施促进工商业发展; 按财产多寡将雅典自由民分为 4 个等级;组成“四百人会议”, 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和参加“四百人 会议”;设立雅典最高法院 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 特点:特点:实行“不偏不倚”的“中立”政策既不迁就贵族,也不偏袒平民 影响影响:改革未能彻底化解贵族与平民的矛盾;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促进了雅典民主制度和 商品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打击了氏族制度的残余,为雅典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2))克利斯提尼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 6 世纪末) 内容:内容:用地域取代血缘部落,组成“五百人会议”,对所有等级公民开放,相当于国家元首的每日轮值主席也从 “五百人会议”中产生;成立“十将军委员会”;对一些野心家制定了“陶片放逐法”。
影响:影响:打破了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雅典国家最终形成; 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3))伯利克里改革(伯利克里改革(公元前 5 世纪) 内容:内容: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以抽签方式产生;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 和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公民大会经常化,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五百人会议”的每个成员都有 机会担当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执掌国家最高权力;为鼓励公民参与国家政治事务,发放津贴 公元前 8 世纪,雅典城邦萌芽 公元前 6 世纪初,梭伦改革,奠定雅典民主政治基础 公元前 6 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 公元前 5 世纪,伯利克里主政,雅典民主进入“黄金时代” 学 海 无 涯 2 2 影响:影响: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代”;贵族的政治权力大大削弱 5、雅典民主政治的、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评价特征及评价 基本特征:基本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公民轮流担任公职)、直接民主制、法律至上、权利相互制约 (公民大会有立法权,陪审法庭由司法权,五百人会议有行政权,三权相互制约,防止滥用权力) 局限性:从范围上:局限性:从范围上:只对一部分人即成年男性开放,妇女、外邦人和奴隶被排除在民主之外。
是“成年男性公民 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从性质上:从性质上: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应于小国寡民的城邦;从方式上:从方式上:抽签选举和轮流 坐庄的参政方式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后果上:后果上:沦为个人争夺权利的工具 进步性进步性::希腊:希腊:促进了雅典的繁荣,成为全希腊的学校;铸就了希腊人的民主性格;辉煌文化成就的取得世世 界:界: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率先确立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国家主权在民的原则,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提供了蓝本(创造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创造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 (二)(二)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 1、、起源:起源: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1))背背景:景:平民和贵族矛盾的激化平民和贵族矛盾的激化 公元前 509 年,罗马共和国建立罗马共和国早期,贵族垄断着立法和司法大权, 损害平民利益 ((2))成文法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 公元前 5 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罗马成 文法诞生十二铜表法明确的维护私有财产和贵族的既得利益。
例如,法律规定如果债权人有权拘禁不能按期还债 的债务人,可以给他带上脚镣但是,十二铜表法使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平 民利益得到保护 2、罗马法的发展和完善、罗马法的发展和完善 ((1)罗马帝国的建立和扩张)罗马帝国的建立和扩张 公元前 27 年,罗马帝国建立至 1 世纪后期,控制欧、亚、非三大洲的广阔疆域,统治 了许多不同的民族 ((2)罗马法的发展)罗马法的发展 在罗马帝国征服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显现出来商品经济和资易有所发展3 世纪,帝 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西塞罗被誉为 “自然法之父”进一步发展了斯多亚学派的自然法精神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 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这种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化,标志着罗马法学的 高度成熟 ((3))完善:完善:罗马法体系的完成罗马法体系的完成 6 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拔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 法大全,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3.罗马法的历史影响罗马法的历史影响 罗马法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影响广泛而深远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当 代许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则和做法,都可在罗马法中找到源头 近代时期,资产阶级根据罗马法中的思想,制定出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 武器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西方人文精神的演进和变化西方人文精神的演进和变化 第一次:智者运动和苏格拉底(公元前 5 世纪)神灵和自然的控制 第二次: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1417 世纪)基督教神学束缚 第三次:启蒙运动(17、18 世纪)封建专制和等级特权 一、一、智者的启蒙智者的启蒙智者学派智者学派(公元前 5 世纪中期) 1 1、产生背景:、产生背景: 公元前 5 世纪中叶,古希腊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平民地位提高哲学家们关 心与人类自身更加密切的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公民的基本素养人才、思想基础 学 海 无 涯 3 3 2 2、代表人物及其观点、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名言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
3 3、、 作用作用:: 积极作用:积极作用:肯定和强调人的价值,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下人类自我意识 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促进了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促进了文化发展 消极作用:消极作用: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认为没有是非之别,否定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行为的约束力,给主 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 二二、、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约前 469前 399 年,略晚于中国之孔子、略早于孟子,被称为西方哲学的源头) 背景:背景:智者学派追求功利,忽视道德雅典政治的弊端导致政局动荡,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主张:主张: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提出 “美德即知识” 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这点与智者一 致),提出“有思维的人是王舞蹈尺度”认识你自己”,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对理性的尊崇 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并为此付出了生命(与 18 世纪启蒙思想的特点极为相似) 作用:作用:他对人性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重要表现,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比较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观点的异同比较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观点的异同 1 1、共同点:、共同点: 都把人类以及人类的生存环境作为探究的对象,由“自然”转向“自我”,由“神本” 转向“人本”。
在强调 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方面与智者是一致的 2 2、不同点:、不同点: 对知识看法的区别:智者学派需要学习知识而苏格拉底强调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 础,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的认识哲学观点:苏格拉底反对智者学派的自我主义和怀疑主义,更重视人的伦理道 德,认为真理应该有客观标准,主张有知识、有道德的少数人治国,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柏拉图 (1)关注焦点:人类社会 (2)贡献:理念论;理想国是最早乌托邦思想;法律篇强调法治 (3)影响: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亚里士多德 (1)观点:“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思想来源于具体事务2)地位:逍遥学派;逻辑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 独立的学科;政治学 近代世界近代世界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1417 世纪) 1、兴起背景:兴起背景:: 中世纪基督教在欧洲建立了神权统治,束缚了人和人性 11 世纪以后,西欧经济复苏发展,城市兴起,生活水平 提高,人们开始追求世俗乐趣。
14 世纪西欧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新生的资产阶级力求冲破教会的思 想障碍,城市经济繁荣的意大利最先出现对基督教文化的反抗 意大利较多的保留了古希腊、罗马的文化 2、兴起及发展:14 世纪在意大利兴起,16 世纪达到高潮,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条件:新航路开辟刺激西欧资本主义 发展表现: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3、文艺复兴的核心及实质:核心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追求现实幸福和 个性解放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4、表现:文学:薄伽丘,代表作十日谈艺术:“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5、影响:思想:把人们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是欧洲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文化事业发展文艺:创造人类艺术 史上的绚烂篇章自然科学: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牛顿力学体现的建立为标志) (二)宗教改革(1617 世纪) 1、背景:天主教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欧洲君主为加强王权主张摆脱天主束缚;文艺复兴个性自由等主张推动宗教改革 2、代表(1)马丁路德改革 (1)序幕:“九十五条论纲” (2)内容:主张“因信称义”“信仰得救”只要信仰上帝,灵魂就可以得救,从而否定了罗马教会的权威;圣 经高于教会和教皇, 圣经代表理性和思想自由。
每个教徒都有权直接阅读和理解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