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质量管理实践、知识转移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

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90.89KB
约12页
文档ID:228270220
质量管理实践、知识转移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_第1页
1/12

质量管理实践、知识转移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 施国洪 李鸣摘要:文章构建质量管理实践、知识转移和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模型,并对324家企业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质量管理基础实践和核心实践均对产品创新绩效和工艺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转移在基础实践和核心实践与产品创新绩效和工艺创新绩效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企业要有效实施质量管理实践,注重提升知识转移能力,进而提高企业创新绩效关键词:质量管理实践;企业创新绩效;知识转移一、引言自“质量强国”战略被提出以来,质量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在探索如何保障和提升产品质量的过程中,质量管理实践成为众多企业的首要选择与此同时,党和国家提出的“创新引领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向,使得创新成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又一关键因素,提升创新绩效也成为组织不可避免的选择作为维持企业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策略,质量管理实践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成为许多学者和企业关注的重点Long et al(2015)、Kanapathy et al(2017)等学者通过实证分析得出,质量管理实践对创新绩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海尔、华为等企业通过实施某些质量管理实践活动提高企业创新绩效。

可以看出,质量管理实践对创新绩效的积极影响得到了部分学者和企业的认可,但其中的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Hung et al(2010)指出,创新可以等同于新知识的应用,但仅靠企业固有的知识资源不足以支持企业保持创新优势,通过知识转移,企业可以实现知识资源的优化与增值,进而提高企业创新的效果和效率此外,Ooi(2014)、Molina(2007)、姜鹏(2013)等学者证实了质量管理实践对知识转移的促进作用综上可知,现有文献对质量管理实践、知识转移和创新绩效的两两关系进行了研究,这启发本研究从知识转移角度剖析其能否在质量管理实践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将为企业提升创新绩效提供借鉴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一)质量管理实践与企业创新绩效本文将质量管理实践划分为基础实践和核心实践两个维度,前者包括领导承诺、顾客导向、员工管理和供应商管理,后者包括过程管理、信息与分析和产品设计;将企业创新绩效划分为产品创新绩效和工艺创新绩效两个维度有效实施基础实践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绩效首先,高层领导所具有的分配资源的能力和创新理念可以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支持,激发员工的冒险精神,促使其挖掘自身创新潜能,有利于产品和工艺创新的顺利实施。

其次,顾客导向要求企业时刻关注顧客的现有和潜在需求,并与之建立良好的关系,这些需求信息和顾客满意度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来源,驱动着企业的持续改进与创新再者,知识及技能培训可使员工拥有足够的技术和能力提出创新方案,授权和参与会赋予员工更多的自主权,提高其从事创新性活动的主动性,创新完成工作的方法和条件,推动企业创新绩效最后,供应商是企业获取与顾客、竞争者相关资源的外部窗口,对外部资源的审查和利用可增加企业的资源优势,与供应商的知识交流和信息沟通可帮助企业明确创新方向,提高创新成功的几率因而,提出如下假设:H1,质量管理基础实践对产品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H2,质量管理基础实践对工艺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有效实施核心实践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绩效首先,过程管理可激励企业开发出最好的实践,形成惯例,这不仅可以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为其节省时间并提供安全感,促使其对现有工作进行积极而深入的思考,还可以为员工提供必要的经验指导,增强其创新能力其次,企业利用质量管理工具分析收集到的信息,可以帮助员工识别潜在的创新领域及制定合理的创新目标,触发产品和工艺创新;通过绩效测量系统跟踪和评估企业整体绩效,可以提高管理层基于事实进行正确决策的能力,引导创新方向。

最后,多个部门共同参与产品开发,可以使不同领域的员工在交流与合作中发散思维,充分考虑顾客需求和反馈,产生并实施简化设计、改进工艺和符合市场发展趋势的创意,实现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因而,提出如下假设:H3,质量管理核心实践对产品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H4,质量管理核心实践对工艺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二)知识转移的中介作用知识转移是指知识提供者向知识接受方传递知识以及知识接受方对知识进行吸收、整合和利用的过程高水平的质量管理实践可以提高员工知识转移的意愿和能力,促进他们对企业内、外部异质性知识的获取、吸收、整合与利用,进而拓展员工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整合与扩充企业现有的知识储备,用以改进或开发新产品、工艺和流程,从而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接下来将具体探讨其中的作用机理知识转移在基础实践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具有中介作用首先,高层领导所给予的承诺和支持能够促进公司愿景、战略目标等渗入员工的思想,确保他们充分了解企业的质量目标,促使其主动寻找和吸收企业内、外部异质性知识,进而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和行为其次,顾客导向促使企业注重与客户的广泛互动,持续搜集实时更新的顾客和市场信息,并引入企业内部,与现有知识整合,进而融入产品与工艺开发过程,最终带来创新绩效。

同样的,稳定的供应商关系能够降低供应商感知风险的几率,增强其分享知识的意愿,促进供应商和企业双方深入的知识交流与技术互动,实现企业从供应商处获取、吸收和利用有价值的知识,这有利于企业员工打破惯性思维的限制,产生改进或开发产品和工艺的新想法最后,员工授权和参与在赋予其自主权的同时,也赋予其相应的责任,这能够增强员工评估自身知识、搜寻必要知识的意愿,通过频繁的互动和交流获取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知识资源,这为员工开发更具创新性的产品和技术提供了强有力的知识支持因而,提出如下假设:H5,知识转移在质量管理基础实践和产品创新绩效之间发挥中介作用;H6,知识转移在质量管理基础实践和工艺创新绩效之间发挥中介作用知识转移在核心实践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具有中介作用首先,过程管理中所形成的惯例能提高知识要素在企业内共享和传递的效率,使员工掌握更多的经验和技巧,进而不断改进和创新最佳实践;同时,持续监控流程可以帮助员工获取真实的流程信息,确定不良绩效的来源,增加自身对不同流程的深层次理解,搜寻更有效的流程其次,质量分析工具的有效利用可以帮助企业识别、挖掘和提炼隐藏的、有价值的知识要素,使其以更加清晰明了的形式在组织内有效传递,帮助企业正确明晰创新方向、灵活应对创新不确定性及增强技术可靠性,从而实现创新绩效的提升。

最后,多个部门共同参与产品设计,可促进不同领域的技能和知识在员工间共享和传递,并通过有效的吸收和整合实现知识资源的增值,进而帮助员工有效规避创新风险及提高创新效率,达到创新绩效的更优化因而,提出如下假设:H7,知识转移在质量管理核心实践和产品创新绩效之间发挥中介作用;H8,知识转移在质量管理核心实践和工艺创新绩效之间发挥中介作用综上所述,本文构建如图1所示的概念模型三、研究设计(一)样本收集与描述本文使用结构化问卷,以实地调研和电子邮件的方式对江苏、浙江等地区的企业进行数据收集,填写者覆盖企业各个层级,主要为各级管理者历时3个月,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371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得有效问卷324份,有效回收率為64.8%经过分析,样本结构特征符合实际情况和研究要求二)变量测量所有量表的测量均采用Likert5量表,符合程度从1到5依次递增质量管理实践参考Flynn et al(1995)和李军锋等(2011)的研究内容,从基础实践和核心实践2个维度测量,前者包括15个题项,后者包括12个题项知识转移参考Tsai(2001)的研究成果,从知识获取、知识吸收和知识利用3个方面衡量,各3个题项。

企业创新绩效借鉴Ritter et al(2003)和奉小斌(2015)的研究内容,从产品创新绩效和工艺创新绩效2个维度测量,各3个题项为避免其他变量对研究结果的干扰,将控制变量选定为企业性质、企业规模和企业年龄四、实证分析(一)信度与效度检验本文运用SPSS19.0对量表进行信度检验,得到所有变量的Cronbachs α值均超过检验标准0.7,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所有量表均借鉴自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成熟量表,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多次修改,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各变量的KMO值均超过0.7,说明题项相关性较强,Bartlett值均小于0.01,表明可进一步进行因子分析运用AMOS22.0对量表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各题项的因子载荷均超过0.5,各变量的CR值均超过0.7,AVE值均超过0.5,说明量表通过收敛效度检验此外,各变量AVE的平方根均大于自身所在行和列的相关系数,说明量表通过区别效度检验综上,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二)相关分析运用SPSS19.0对各变量做Pearson相关分析,得到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处于0.585~0.769,且P<0.01,初步验证了理论假设三)假设检验与结果分析1. 层级回归分析本文运用层级回归分析方法检验质量管理实践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结果如表1所示。

由模型2可知,基础实践(β=0.289、P<0.001)对工艺创新绩效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H2和H4通过验证2. 中介效应检验本文依据Bootstrap方法的检验步骤,运用process插件检验知识转移在质量管理实践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中的中介效应结果如表3所示其中,a代表自变量对中介变量的影响大小,b代表中介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大小,c代表控制中介变量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大小,ab代表中介效应的间接影响大小在中介检验的结果中,当间接效应ab的置信区间不包含0且大于0时,说明中介变量在自变量与因变量中存在正向中介效应,直接效应c的置信区间不包含0且大于0时,说明中介变量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由表3的中介效应检验表可知:基础实践→知识转移→产品创新绩效路径中,知识转移在基础实践与产品创新绩效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H5通过验证基础实践→知识转移→工艺创新绩效路径中,知识转移在基础实践与工艺创新绩效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H6通过验证核心实践→知识转移→产品创新绩效路径中,知识转移在核心实践与产品创新绩效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H7通过验证核心实践→知识转移→工艺创新绩效路径中,知识转移在核心实践与产品创新绩效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H8通过验证。

五、结论与启示本文引入知识转移作为中介变量,探讨了知识转移影响下质量管理实践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通过对324份样本数据的统计分析,验证通过了上文提出的所有假设该研究结论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以下两点启示作用第一、重视质量管理实践的有效实施在经营管理活动中,企业应增加对质量管理实践的资源投入,培养全体员工的质量管理意识,主动建立和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完善可行的推行计划,建立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来检验实践结果,组建专业团队来推行和监督质量管理实践活动,确保基础实践和核心实践的每项质量管理实践要素都能有效落实到实际运营流程中,进而推动创新绩效的提升第二、重视知识转移能力的提升知识转移的桥梁作用要求企业采取多种质量管理实践措施提升知识转移能力,实现知识资源的积累与增值,并最终达到创新绩效的更优化例如,构建有利于知识转移的弹性组织结构,确保领导与员工间更顺畅的沟通;设立对外交互的专项团队,充分把握识别和获取外部知识的机会;建立正式、非正式的沟通渠道,加快员工获取和吸收必要知识的速度;建立规范的培训制度,强化员工转移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参考文献:[1]Kim D Y, Kumar V, Kumar U. Relationship between quality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innovation[J].Journal of oper。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