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已处于人口红利末期常住人口达 1270.08 万人,3 个广州人有 1 个过江龙南方报业新闻 时间: 2011 年 05 月 17 日 来源: 南方都市报 十年来,广州常住人口规模相当于多了一个越秀区和一个海珠区的人口;家庭户人口规模缩小,总人口性别比上升,人口素质明显提高昨日,广州市统计局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普查结果显示,广州市在 2010 年 11 月 1 日 0 时(普查标准时点)的常住人口为1270.08 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 12.17%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2000 年 11 月 1日 0 时的 994.30 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 275.78 万人,增长 27.74%,年平均增长率为2.48%,快于全国(0.57%)、全省(1.90%)的平均水平,但低于上一个十年(1990-2000年)的 4.67%6 万没有户口在此次普查登记中,广州市登记到的户口待定人口有 6 万多人《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规定,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住的自然人,不管有没有户口都要登记据悉,这 6 万多人多数是政策外出生、在任何地方都没有登记常住户口,他们既有广州户籍人口生育的小孩,也有外来人口生育的小孩。
此外,还包括了一部分手持户口迁移证、出生证、退伍证、劳改劳教释放证等情况的人员,同样被登记为户口待定 222 万白云区人口最多普查结果显示,全市十区两个县级市常住人口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白云区(222.27 万人)、番禺区(176.49 万人)、海珠区(155.86 万人)、天河区(143.24 万人)、越秀区(115.73 万人),增城市也突破了百万人口,为 103.67 万人,逼近百万的有花都区,为 94.51 万人南沙和萝岗两个新区的人口最少,分别有 25.99 万人和37.37 万人据统计,中心城区集中全市六成的常住人口,人口密度远远高于城市发展新区荔湾、越秀、海珠、天河、白云和黄埔 6 个中心城区的总人口为 772.72 万人,占60.84%其中,越秀区人口最密,达 34239 人/平方公里全市人口密度为 1708 人/平方公里,比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1337 人增加了 371 人476 万外来人口比重提升广州市 1270 万常住人口中,常住的户籍人口有 794 万人,同十年前相比,增长19.76%,常住的非广州户籍人口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外来人口有 476 万人,增长43.81%。
目前,广州外来人口的增速高于户籍人口,外来人口在常住人口中的比重已由2000 年的 33.29%提高到 37.48%,这成为广州人口总规模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广州市统计局局长王旭东表示,2000 年以来的十年间,广州常住人口增加了 275万人,其中外来人口增加了 145 万人,外来人口的增量超过了全市常住人口增量的一半增加的户籍人口中有 1/3 是自然增长,2/3 是迁移增长现在,广州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外来人口据悉,常住广州的外来人口中,来自省外的有 300 万人,其中,来自湖南的最多,有 80 多万,其次是广西,有 40 多万,来自湖北的超过 35 万,四川的有 30 多万,江西的超过 26 万,河南的超过 22 万1525 万广州实际管理人口此前,有媒体和政府部门对外宣称,广州实际管理人口 1525 万这和 1270 万常住人口之间有何联系?王旭东解释,据初步汇总,广州市此次人口普查登记户籍人口 812 万人,外来人口 713 万人,也就是说,普查时点登记的人口达到 1525 万人但这 1500 万人并不能都算是常住人口,其中必须减去离开广州在外工作生活半年以上的户籍人口(约 18万人),非广州户籍的外来人口,必须在广州居住并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也才能算为广州的常住人口(约 476 万人)。
◥四大焦点家庭规模缩小 养老模式需改变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 368.44 万户,家庭户人口为 1006.9 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 2.73 人,比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3.21 人减少 0.48 人,比全国户均 3.1 人少王旭东表示,受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生活观念转变、住房条件改善、人口迁移流动等因素影响,广州的家庭户结构以三口和两口之家为主,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已逐渐消失,政府部门对此需要高度重视,加快提升广州社会养老服务的能力外来男比女多 剩女问题仍存在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 663.72 万人,占 52.26%;女性人口为 606.36 万人,占 47.74%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 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108.70 上升为 109.46王旭东表示,广州外来人口中男性比重较高,拉高了总人口的性别比目前,广州户籍人口性别比在 103 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比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105.6 低,但外来人口的性别比高达 121.7,其中,来自省外的外来人口的性别比更是高达 124.1不过,“剩女问题”这一社会现象不会随着男性增多而消失。
王旭东透露,广州女生很难找对象,他个人估计是因为在 20-35 岁之间女性比例依然大于男性,有关指标的数据正在进一步汇总处理中老龄人口比重 低于全国水平 普查结果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0-14 岁人口为 145.64 万人,占 11.47%;15-64岁人口为 1040.35 万人,占 81.91%;65 岁及以上人口为 84.09 万人,占 6.62%数据表明,广州 65 岁及以上老龄人口的比重仍低于全国老龄人口 8.87%和全省老龄人口6.75%的比例王旭东表示,常住广州的 476 万外来人口中,有 92%的人正处在 15-64 岁的劳动年龄区间虽然外来人口迅速增加给城市管理带来挑战,但大量正值青壮年的外来人口进入,既为广州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也延缓了总人口的老龄化进程大学学历人口比例 高于天津深圳 十年来,广州每 10 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 9309 人大幅上升为 19228 人,人口数量低于北京的 31499 人和上海的 21952 人,稍高于天津的 17480 人和深圳的 17175人,明显高于重庆的 8643 人;是全省 8214 人这一平均水平的两倍多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 244.21 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 291.14 万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 458.85 万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 199.71 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 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 12.07 万人,同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 10.97 万人,文盲率由 2.32%下降为0.95%▼三大疑问广州是否已老龄化? 据公安部门的户籍登记资料,2010 年末,广州市 65 岁及以上的户籍人口占户籍总人口的比重为 10.1%,高于老龄化国际标准(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7%)3.1 个百分点然而,此次公布的常住人口 65 岁及以上人口为 84.09 万人,占6.62%,尚未达到老龄化标准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著名人口学家郑梓桢教授认为,广州市人口老龄化需要辨证地来看由于广州的外来人口增加较快,使得人口老龄化进程变慢郑梓桢表示,像深圳、东莞由于外来人口太多,人口老龄化水平简直就是往回走,人口年龄结构越来越年轻不过,80 多万的老年人,人口绝对值很庞大,因此社会负担和财政负担是不轻的郑梓桢表示,广州市的人口老龄化是否会逐步增加,还要看双转移的效果,要看外来人口流入和流出的速度用工荒”代表人口红利结束?普查结果显示,常住人口中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增加 4.37 个百分点王旭东表示,常住人口的总负担系数为 22.1%,甚至明显低于十年前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29.0%,充分说明广州常住人口仍处于劳动年龄人口的黄金时期。
前一段时间的用工荒,那是产业升级、转型必然经历的王旭东指出,广州仍处于人口红利时期,只不过是处于人口红利末期,人口红利的路易斯拐点尚未到来,但还需引起重视郑梓桢表示,用工荒不是人口数量的问题,是劳动力内部结构出了问题,比如知识结构、性别结构、法律和教育等出现了问题是我们在处理劳动力方面没有调整到位,广州市的吸引人才等政策还没到位所以搞产业调整升级和双转移,就是把我们的劳动力人口调整到一个恰当比例广州放开二胎是否当时?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广州市少儿人口比重继续下降,全市常住人口中,0-14 岁人口为 145.64 万人,比重比 10 年前下降 4.97 个百分点同时,老龄人口比重上升,65 岁及以上人口为 84.09 万人,比重上升 0.6 个百分点王旭东表示,广州在最近 10 年少儿人口比重明显下降,说明计划生育政策在广州得到良好执行针对有学者提出国家应该考虑放开二胎,但就广州而言,估计近期内难以做到是否全面放开,不是一个地区能够回答的,是国家的政策行为郑梓桢教授则赞成每对夫妻生两个小孩他表示,即使一对夫妻生两个小孩,还是小于 2.1 的替换率,整个人口还是会朝着减少的方向努力。
同时,生两个孩子,有利于减少社会的成本,有利于人口结构的优化和均衡最适宜的开放时候是在十三五期间,”郑梓桢表示采写:南都记者 张英 通讯员 穗人普 南都制图:张许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