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社会保障的政治理论基础

第***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56MB
约51页
文档ID:51825551
社会保障的政治理论基础_第1页
1/51

第二章 社会保障的政治理论基础本章学习要点 ●马克思主义理论●自由平等主义理论● 古典自由主义理论“政治学是一门重要的科学 “政 治学不仅要研究‘政治制度’,而且要研究 国家、政党、人民和政治家及其相互关系” 要研究人民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对国家 的领导,如何在一切基层单位,即社会组织 的任何一个细胞里,实现民主的政治生活, 使每一个公民作为主人翁来行使自己的权利 ;……” 社会保障制度首先是要解决人们的基本生活问题,或者使人们生活的更好一些,从这个意义上说,它 是个经济问题与此同时社会保障制度也肩负缩小社 会成员的收入差距和实现社会平等的责任,从这个意 义上讲,它又是个政治问题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不 同类型的社会保障制度都与一定的政治理论形成密切 联系这一章主要介绍和分析马克思主义、自由平等 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有关理论及其对社会保障制度的 影响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创立了科 学 社 会主义理论, 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 发展的基本规律,为 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 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马克思指出:“劳动力商品的买和卖是在流通领域中按等价交换的原 则进行的,这就出现了一种假象:劳 动力商品的买和卖似乎是一种天赋人 权的真正乐园,资产阶级所认定的自 由、平等、所有权和边沁似乎在这里 也得到了实现。

但是只要离开了流通 领域,进入资本的生产过程,这一假 象就消失了原来的货币所有者成了 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 了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 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 不前,像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 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揉 ” 在资本主义运行过程中,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 值,同时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资本所有者必须不断扩大再生产为此,资本所有 者一方面不断地把一部分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另 一方面在则采取资本集中的办法,把许多已存在的规 模较小的资本合并成为一个较大的资本,从而使生产 在扩大的规模上进行资本积累和集中为社会生产力 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了条件随着资本的积累 和集中,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技术水平逐步提高 ,同时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资本积累和集中对资产阶级和工人的影响是不同的 :对资产阶级来说,资本积累的过程,就是资本积聚和集中的过程,它使社会财富愈来愈集中在少数资本家的手中 资本积累对工人阶级命运所产生的必然后果是: “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 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 数 量和他们的 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

可供支配的 劳动力同资本的膨胀力一样,是由同一些原因发展起 来的因此,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 增长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 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多,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 动折磨成反比(马克思亲自校定过的法文版中是“成 正比”)最后,工人阶级中贫苦阶层和产业后备军 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这就是资 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 规律制约着同资本积累相 适应的贫困的积累,在一 极是资产阶级的财富的积 累,同时在另一极则是无 产阶级的贫困的积累,资 本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化 是资本主义积累必然产生 的双重结果,它深刻地反 映了资本主义积累的对抗 性质针对资本主义制度所产生的不平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了旨在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实现人类真正平等的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 恩格斯《反杜林论》中在谈到平等时说 ∶“这一观念特别是通过卢梭起了一种理论 的作用,在大革命的时候以及在大革命之后 起了一种实际的政治作用,而今天差不多在 一切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中仍然起着很大的 鼓动作用这一观念的科学内容的确立,也 决定它对无产阶级的鼓动价值一切人,作 为人来说,都有某些共同点,在这些共同点 所的范围内,他们是平等的,这样的观念自 然是非常古老的。

但是现代的平等要求是与 此完全不同的;这种平等要求更应当是,从 人的这种共同性中, 引申出这样的要求; 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 一切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 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 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 政治统治,一 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 中在国家即组 织成为统治阶 级的无产阶级 手里,并且尽 可能快地增加 生产力的总量 建立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意义在于:(1)生产资料属于劳动人民共同所有,劳动人民成为社会和生产的主人,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形成互助合作的平等关系2)它根除了少数人依靠生产资料的占有剥削多数人的现象因为,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生产资料属于社会成员公共所有,任何人也不能依靠生产资料的占有去无偿占有别人的劳动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现按劳分配制度,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劳动贡献获得相应的收入生产者的权利是和他们提供的劳动成比例的;平等就在于以同一的尺度-劳动-来计量劳动者依靠劳动贡献获得的收入,但社会上还有一些丧失劳动能力的人, 劳动者也有生老病死的时候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马克思在谈到社会总产品 分配的时候说:“如果我们把”劳动所得”这个用语首先理解为劳动的产品,那末 集体的劳动所得就是社会总产品。

现在从它里面扣除第一,用来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的部份第二,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份第三,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从”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里扣除这些部份,在经济上是必要的,至于扣除 多少,部份地应当根据概率论来确定,但是这些扣除根据公平原则无论如何是 不能计算的剩下的总产品中的其它部份是用来作为消费资料的把这部份进行个人分配之前,还得从里面扣除:第一,和生产没有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和现代社会比起来,这一部份将会立即极为显著地缩减,并将随着新社会 的发展而日益减少第二,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份,如学校,保健设施等和现代社会比起来,这一部份将会立即显著地增加,并将随着新社会的发 展而日益增加第三,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等设立的基金,总之,就是现在属于所谓官 办济贫事业的部份第二节 现代自由主义理论古典自由主义发源于英国洛克最早提出了自由主义原则,他系统地阐述了 天赋权利的思想,提出自由权的涵义不 是单一的,而是政治自由、财产自由和 思想自由的契合此外,他还提出政府 应建立在获得人民同意的基础上18 世纪末至19世纪,为适应自由竞争的 需要,英国的亚当·斯密、大卫·李嘉 图、约翰·密尔等自由主义思想家,对 个人自由和国家作用进行了论述。

自由 主义大致可以分为两大流派,一派是古 典自由主义,另一派是现代自由主义v 洛克现代自由主义 罗尔斯(John Rawls,1921--)美国哈 佛大学哲学教授. 1921年生于美国马里兰 州巴尔的摩.先后在康乃尔、麻省理工等 大学任教1962年转到哈佛大学,1979年 接替诺贝尔经济学得奖者阿罗(Kenneth Arrow)担任的「大学教授」( University Professor)职位此职级是 哈佛的最高荣誉,享有极大的教学及研究 自由,当时全哈佛只有八人享此待遇罗 尔斯亦先后获牛津、普林斯顿及哈佛大学 颁授荣誉博士 1971年出版的《正义论 》是二十世纪划时代的政治哲学著作 罗尔斯自由与平等一直是自由主义与“左派”、以及自由主义内部争论的焦 点所在古典自由主义的核心是自由,霍布斯、洛克、康德、密尔等人 关注的重心都在于自由价值和自由制度,而罗尔斯的政治哲学的核心则 是正义在这一点上,罗尔斯的理论被称为“新自由主义”罗尔斯指出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象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 ……作为人类活动的首要价值,真理和正义是决不妥协的”,而“正义总 是表示着某种平等”,因而,《正义论》从自由到正义的转变实际上是 从自由向平等的转变,罗尔斯的新自由主义的一个显著特点即是对“社 会正义”的强调。

罗尔斯认为,社会基本结构包含着不同社会地位,政 治体制、社会经济条件决定了处于不同社会地位、具有不同天然秉赋的 个人的未来生活,因而,人们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构成了社会正义原则 的最初适用对象,正义的主题在于社会的分配正义蒙目的正义女神 蒙目蒙目钟馗罗尔斯认为,公正有两层目的:在道德层次 上,因为公正本身的特性,它是人们所渴望的 ;更重要的是,只要制度被认识到是公正的, 他们就会继续存在下去公正存在这样一种定 义,它既是普遍的,既对于任何特定的文化没 有特殊的意义;而且它还是每个人都认同的过 程中得出最终的原则是关于商品的分配,广 义的理解,它也包括自由和机会一、良序社会与正义原则 罗尔斯对社会加以定义他认为,社会是一个为了相互利益的合作冒险,这种合作同时具有利益一致和利益冲突的特点我们应视社会为自由平等的个人之间的公平合作体系,即“良序的社会”(a well-ordered society)这样的社会有三个特点第一,每一成员都接受,并知道其它人也接受同样的正义原则;第二,社会基本结构公开地满足正义原则的要求;最后,合作成员普遍具备有效的正义感,能自愿遵从正义原则的要求良序社会是一个理想的正义社会模式,帮助我们比较及判断不同正义观念的优劣。

罗尔斯提出,要以一种“纯粹的程序正义” 的方式来规范社会的基 本结构什么是“纯粹的程序正义”?我们可以通过和另外两种程 序观的对比加以说明第一种是所谓完美的程序正义,它是指既有 一个决定公正分配的独立标准,同时又有达到这个标准可行程序 例如我们要在五个人中均分一件蛋糕,只需让负责切的人最后一个 拿,便可达到预期的结果第二种是不完美的程序正义,即有独立 的标准,但没有可行的程序,绝对保证达到预期的结果司法审判 便是一例我们希望所有犯罪者受罚,无辜者获释,但却没有一个 绝对的程序能够做到此点至于纯粹的程序正义,则是没有一个决 定公平分配的独立的标准,但却有一公平的程序,保证无论得出什 么结果,都是合理公正的赌博是一明显例子只要赌博规则公平 ,最后无论得出什么结果都是公平的 社会分配的对象是什么?罗尔斯提出社会基本物品( social primary goods)的 概念这些物品被界定为对所有理性的人生计划都有用 的价值,拥有愈多,对实践 特定的价值观念便愈有利 这些基本物品包括:权利与 自由、机会、收入与财富、 自尊等 罗尔斯针对效益主义研究正义原则效益主义的一个显著特点 是,只考虑能否产生最大的效用净值,而不重视该效用净值在不同 人之间如何分配。

基于以上理由,罗尔斯认为效益主义并不能和社 会作为一公平合作体系的理念兼容为取代效益主义,罗尔斯乃提 出他的两条正义原则: (1)每个人都有同等的权利,在与所有人同样的自由体系兼容 的情况下,拥有最广泛的平等的基本自由体系然后,契约者转向物品分配而不是自由每一个契约者都会拒 绝对他们不利的任何一个分配原则 契约者会考虑这样一条原则 ,即要求物品的分配达到完全平等2)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 (a) 在和公正的储蓄原 则一致的前提下,对社会中最弱势的人最为有利 ,即差异原则; (b) 在公平的平等机会的条件下,职位与工作向所有人开放,即机 会平等原则 第一原则(最大的均等自由 原则)绝对优先于第二原则,基 本自由只会为了自由本身而受到 限制,这包括两种情况,即要么 一种不够广泛的自由必须能加强 由所有人分享的整个自由体系, 要么一种不够平等的自由必须可 以为那些拥有较少自由的公民所 接受而整个正义原则优先于效 率及福利的考虑经济效率及利 益极大化不得与正义原则有任何 抵触例如社会不可以整体利益 之名,牺牲部分人的平等机会 而在第二原则之中,机会平等原 则优先于的差异原则 二、正义原则的选择 罗尔斯把社会看作自由平等的公民之间的公平合作体系,那 么现在的问题是,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得出一组最符合这种要求 的正义原则?罗尔斯希望通过论证,他的正义。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