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单排脚手架方案

桔****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5.02KB
约31页
文档ID:460818969
单排脚手架方案_第1页
1/31

单排脚手架 一般住宅楼工程均为七层以下,其总设计高度一般不超过24m,故单排脚手架在住宅楼工程中应用较为普遍但笔者通过对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规范学习及对施工现场脚手架实际情况的分析来看,其单排脚手架难以达到规范搭设要求,并存在一定弊端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中对单排脚手架的搭设列出若干条规定,从而规范了单排脚手架的搭设在规范6.2.2中第(1)条规定:“主节点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此条含义为,立杆与大横杆交叉十字点处必须设置一根小横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整体刚度、防止不均匀沉降,以及铺设操作层上跳板而用单排脚手架的立杆纵距尺寸最大为2m,大横杆步距最大为1.8m,那么在2m×l.8m的架子中就应放置四根小横杆;由此可见,在一栋住宅楼的脚手架中设置的小横杆的数量是较多的 从现代的楼房窗洞口来看,一般均设计为大窗口,开间多为3.6m,窗的尺寸一般为1500mm×1800mm,窗的面积大约占外墙面积的40%-60%如此众多的小横杆放置在窗洞口处是难以做到的,做不到又不能满足搭设的要求。

规范在6.5.3条规定:“单排脚手架过窗洞时应增设立杆或增设一根纵向水平杆此条含义是,在窗口处,必须采取措施搭设小横杆,不能省略若按规范要求在窗洞的外侧增设立杆,以便小横杆与里侧立杆连结,这样从整个墙面看60%的范围内将增设内立杆,那么外墙的单排脚手架便很接近双排脚手架 规范7.3.6第(3)条规定,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不应设在下列部位;: 1)设计上不许留脚手架眼的部位; 2)过梁上与过梁两端成600角的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l/2的高度范围内; 3)宽度小于lm的窗间墙; 4)梁或梁垫下及其两侧各500mm的范围内; 5)砖砌体的门洞口两侧200mm和转角处450mm的范围内;其他砌体的门窗洞口两侧300mm和转角处600mm的范围内; 6).独立或附墙砖柱 如果实体墙面的面积仅占总墙面面积的25%—30%,这样,在工程实墙面上可放置小横杆的位置就更少,满足不了规范的要求另外,单排脚手架在外墙面所留置大量脚手架眼成为外墙渗漏一大质量隐患,尽管补堵架眼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及方法,但操作起来事倍功半,封闭性、密实性较差,这也是外墙渗漏常见的通病之一。

再则,墙眼上所放置的小横杆一般是不固定的(伸出墙里不可少于240mm),虽然可按简支梁计算,但其一端水平方向无约束;尽管设有连墙件,但这样脚手架的刚度也难以保证在铺设操作层的跳板时,下面小横杆之间的距离达不到有效控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当脚手架发生变形向外倾斜时,架眼上的小横杆放置长度过短,小横杆有脱落的危险,由此引发安全伤亡事故也是屡见不鲜 综上所述,单排脚手架的搭设难以满足规范要求,难以满足工程质量的要求为确保脚手架的使用安全,单排脚手架由双排脚手架所替代势在必行 当前建筑企业使用的外脚手架有六类:1.落地式外脚手架;2.悬挑式脚手架;3.门型脚手架;4.挂脚手架;5.吊篮脚手架;6.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整体提升架或爬架)不管是使用哪种脚手架,必须注重搭设质量,确保安全因脚手架的搭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地的人身安全,只要一出事就是大事但这一点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搭设外架或使用外架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有些问题看起来很普通,但造成的危害是极大的如:挡脚板没有放置或放置不严密、不牢固,导致钢管及钢筋等杂物从外架上坠落造成的事故屡见不鲜(砸伤或砸死人、砸坏路上的车辆等等),特别是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垮塌时有发生,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

所以必须注意研究外架搭设中存在的问题,搞清原因,对症下药根据笔者多年的施工经验和所见所闻,提出搭设外脚手架和使用外架存在的一些问题,供同行研究 一、技术管理方面的问题 1.没有方案或没有作业指导书,随意搭设 2.有方案或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但不按其要求搭设 3.技术交底不到位,比如,写好方案或技术交底一发了事,根本不亲自到现场给班组当面交底 4.搭设人员没有经过技术培训,不懂外架安全技术规范 5.虽有方案或技术交底,但不仔细阅读其全部内容 6.施工队伍或单位领工员随意改动方案中的技术要求 7.方案及技术交底不全面、不详细、漏洞多 , 8.超前工作跟不上,方案或技术交底滞后 9外架搭设完毕后,施工单位不申请验收,技术负责人不组织验收 二、现场存在的具体问题 1.不按规定放置脚手板和挡脚板并且绑扎牢固 2.安全网挂设不严密,绑扎不牢固 3.使用劣质安全网或破损的旧安全网以及破的脚手板 4.外架步距不统一,不是高就是低,造成步距大,安全网封不严 5.斜道搭设不规范,防滑条不够厚,或两侧及平台不设栏杆及挡脚板。

6.用于卸荷的预埋件不符合要求,随意放,安全绳漏设 7.外架上随意搭设转料平台 8.外架离墙距离超标 9.不按规定对外架与建筑物之间进行封闭 10、外架不按规定与建筑物进行连接 11.外架上设置砼泵管 12.小横杆用木方代替,甚至不绑扎 13.外架上杂物较多,不随时清理,局部超载 14.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小于100mm 15.杆件搭接长度不够 16.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升降不同步,造成外架扭曲变形 17.提升或降架时不仔细检查各部位是否与建筑物有碰撞现象 1 18.提升或降架时不清理架上的杂物(钢筋、模板、钢管、砼、砂浆,各种管材)及各种设备(电焊机、电锯、木工刨等) 19.手动葫芦或电动葫芦不维护保养,没有防雨措施 20、翻板不规矩,设置不合理、不固定、缝隙大 21.其他人员随意拆除翻板用于其他部位 22.拆除升降脚手架时附着点全部拆除,支承挑架又有问题,造成整体垮塌。

23.提升或降架时作业人员站在脚手架上操作 三、原因分析 外脚手架搭设使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以下原因 1.管理人员及工人安全意识差,脑子里没有安全观念 2.各级管理人员及工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 3.不懂管理、不懂技术,不知道搭设外架或使用中应干些什么,应注意什么 4.技术人员素质差,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不全面、不合理,有些甚至不会计算荷载 5.懒字当头,需要计算的东西不计算,图省事 6.明知故犯 7.作业人员不服从管理 8.工程层层转包,导致价格偏低,工人抵触情绪大,或无人管理直接影响到工作质量,产品质量 9.责任心差 10.建筑结构复杂,导致方案或技术交底出现漏洞 11.工地负责人瞎指挥12.施工队伍劳动力不足,工期要求又紧 建筑施工四口五临边的防护 根据我国安全事故统计资料,高处坠落占44.8%,物体打击占12%为了预防高空坠落和物体打击对人的伤害,抓安全管理时重点应做好施工现场“四口、五临边”的防护工作笔者依据《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标准,对“四口、五临边”防护谈一点浅见。

1.“四口、五临边”防护内容(1)“四口”防护:A楼梯口;B电梯口;C预留洞口;D通道口(或出入口)2)“五临边”防护:A尚未安装栏杆的阳台周边;B无外架防护的屋面周边;C框架工程楼层周边;D上下通道斜道两侧边;E卸料平台的外侧边2.“四口、五临边”防护特征(1)可塑性大:“四口、五临边”防护一般是随着建筑工程的进度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一般来讲装饰工程完工后各种防护基本上也就拆除了2)危险性大四口、五临边”作为洞口和高空作业露出建筑物的临边洞口,作业时危险性大,不加强有效防护或防护不当,都将使人与物遭受坠落打击的危险3)施工现场环境复杂,又是多工种同时交叉作业,这无疑给安全管理增加了难度,稍有疏忽极易造成对人和物的危害3.安全技术措施(1)针对工程特点,认真做好生产前的准备工作,确定“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思路2)领导重视、抓安全生产不手软;建立安全奖罚制度,完善各类安全设施,抓好现场安全管理 (3)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安全管理为核心,克服工作随意性,增强全员的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 (4)预防为主,强调生产过程中的事前、事中、事后安全过程的控制,防止隐患的产生和发展。

(5)编制高处作业临边防护措施,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 (6)操作前接受安全教育进行安全交底;空高作业人员应持证 上岗 (7)明确“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目标,实行目标管理 4.“四口”防护 (1)楼梯口设置防护栏杆: ①地面通道口(安全通道、楼梯口通道)上部设安全防护棚,两侧挂安全网,出入口设安全防护门并设置安全标志 ②临时楼梯防护采用通长两根立柱杆,底部垫木砖搭设楼梯防护栏杆,用两根φ48X3.5钢管,间距2000,下杆距地面500mm,距上杆600mm,在临时扶手中部加一立柱杆见图1) ③按设计编写装拆防护设施搭设完楼梯临边防护栏杆后用安 全密目网封闭临边 (2)电梯井口设固定棚: ①井架与施工用电梯,井口与建筑物通道的两侧边必须设防护栏杆 ②电梯井口防护门采用固定栅门,形式有两种,一是木栏门,另一种是铁栅门门栅网格间距不大于15cm,用大于φ15钢筋及膨胀螺栓锚固③栅门高度为1200mm,底部离楼层面100mm,上部1100mm④在井架口内部设安全网,每隔两层应不大于10m设一道安全 平网⑤防护高度超过一个标准层时,不得采用脚手板等硬质材料做 水平防护。

(3)预留洞口、坑、井防护: ①施工现场洞口防护,应针对洞口大小进行防护设计,形成统一的定型化管理 ②较小的洞口,在不影响施工时应予封严 ③较大的洞口,按防护设计和技术交底以及防护详图进行搭设 ④边长在150cm以上洞口必须设置以扣件扣接钢管而成的网 格,其上满铺脚手板;四周设防护栏杆,洞口下张设安全网 ⑤坑井除设置防护设施,在坑井临边外侧,还应设防护栏杆,满挂安全网进行全封闭并挂安全标志牌,夜间设红灯警示 (4)通道口防护: ①在建筑工地地面入口处及通道口,马道上方设置硬防护栅(采用50mm厚木板或钢架板),两侧沿栏杆用密目网封严 ②通道口防护棚上层严禁堆放材料 ③楼层提升机架上料通道口,通道板采用厚75mm厚木板,下部用方木龙骨75×1500mm,在两侧防护栏下部50cm处设挡脚板,上部600cm处设防护栏杆 ④井架边至通道口处到建筑物外墙》≯2500mm为宜 5.五临边防护: (1)基槽开挖防护: ①在基坑四周固定防护防护立杆柱离槽边不应小于50cm,采用φ48钢管埋深50-80cm ②基坑防护栏杆上下各设一道横杆,上杆离地高度为1.0—1.2m,下杆离地高。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