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历史事件中,导致王朝更替的是A.盘庚迁都B.牧野之战C.长平之战D.淝水之战2 . 根据你对远古人类的了解,你认为不可能使用陶器的是( )A.半坡人B.河姆渡人C.黄帝部落居民D.北京人3 .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共同作用是A.促进了民族交融B.促进了社会文化发展C.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D.加速了封建社会的瓦解4 . 《论语》是先秦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它属于哪家著作( )A.法家B.道家C.墨家D.儒家5 . 下列关于中国春秋时期争霸的作用和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导致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不断缩小B.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C.出现大规模的民族融合D.周王室加强了对诸侯的统治6 . 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不包括( )A.齐桓公B.晋文公C.周平王D.楚庄王7 . 下列器物中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A.四羊方尊B.利簋C.毛公鼎D.司母戊鼎8 . 通过“甲骨卜辞”、殷墟等遗物、遗迹,可以了解( )A.夏朝历史B.商朝历史C.秦朝历史D.汉朝历史9 . 孔子家的马厩失火,孔子退朝回家,问人是否受伤,而不问马。
此事反映了A.兼爱B.克己复礼C.仁者爱人D.民贵君轻10 .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不包括A.出现铁制农具和牛耕B.出现一些水利工程C.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D.青铜器开始出现11 . 《汉书·地理志》说:“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这一措施的作用是A.开创考试选官制度B.形成了森严的等级C.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D.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12 . 约公元前2070年,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这个王朝是A.夏B.商C.周D.秦13 . 余秋雨曾在其文章中写道:“因为有了它,才有了天府之国;而天府之国每每在关键的时候,又为我们民族提供着庇护与濡养请问文中的它指的是A.长城B.白渠C.都江堰D.大运河14 . 这个都城是我国第一个帝都,她见证了秦始皇的威风凛凛,也见证了这个辉煌大国的沧桑衰亡这个帝都是( )A.长安B.镐京C.洛阳D.咸阳15 . 司母戊鼎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它制造于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16 . 下图是秦灭六国示意图,图中②⑤路线被灭亡的诸侯国分别是A.韩国齐国B.赵国燕国C.楚国齐国D.魏国赵国17 . 1965年5月,我国考古学家在云南省某县发现了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石器,中国地质科学院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它们距今(2018年)约170万年。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人D.元谋人18 . 寻根问祖、追根溯源是人类的天性如果想查阅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相关知识,应该输入的关键词是A.黄帝和炎帝B.尧C.大禹D.秦始皇19 . 商周是我国古代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下列古代器物中,能够印证商朝青铜器高超工艺的是( )A.B.C.D.20 . 下列各项叙述,与下边图像人物情况不相符的是A.直立行走B.种植农作物C.使用打制石器D.过群居生活21 . 某电视台要拍摄我国农耕文明的历史纪录片,以下策划主题不够鲜明的是( )A.半坡居民种植粟B.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C.炎帝作耒、耜等工具D.炎黄联合战胜蚩尤22 . 今天许多农村地区的人们还在使用水井,下列我国先民已懂得挖井并过着定居生活的是A.山顶洞人B.河姆渡人C.半坡人D.大汶口原始居民23 . 研究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第一手资料是( )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学者推断D.化石24 . 在“百家争鸣”的时代,社会影响最大的是儒墨两家,故有“非儒即墨”之说.然而秦朝统治者践行的却是法家思想,其原因在于( )A.主张兼爱反对战争B.顺其自然无为而治C.提倡法治专制集权D.仁者爱人为政以德25 . 秦统一后,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A.天子B.王C.皇帝D.朕26 . 和孔子同一时代的道家学派创始人是A.老子B.孟子C.庄子D.韩非27 . “公元前3世纪出现了一个关键转折点,即类似于西方封建制的旧时西周分封制被中央集权官僚政权所取代。
新的中央集权国家建立了北接草原、南至南越的庞大帝国这个“庞大帝国”是A.夏朝B.秦朝C.汉朝D.北魏28 .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颁布了“书同文”全国统一通用的字体秦齐楚燕韩赵魏对如图解读正确的是A.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和国家统一B.加强了中央集权C.统一的字体为楷书D.加强了皇帝的权力29 . 唐朝诗人胡曾在《咏史诗·长城》写到:“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诗中的“防胡万里城”起止点是( )A.西起陇西,东到东海B.西起临洮,东到辽东C.西起陇西,东到辽东D.西起临洮,东到东海二、判断题30 . 秦朝统一文字,使用的文字是大篆 )三、综合题31 .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材料三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从此我国进入春秋时期,王权衰落,周王统治出现了危机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为了争夺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正当左右天下支配别国的霸主,几个大的诸侯国之间展开长期的争霸战争请回答:(1)材料中所体现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政治制度?(2)根据材料一判断这种制度封什么人为诸侯?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人可以被封为诸侯?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3)结合材料二概括诸侯对国君要尽哪些义务?(4)写出春秋三位霸主。
32 . 人类历史之河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面对历史的洪流,伟大的历史人物直面于变化,求索于天地,选择去改变,创造了一段又一段历史的传奇 材料一:公元前356年,在城门立柱随后在秦国开展一次巨大改革的商鞅使秦国富起来,为日后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材料二:西汉初期遵循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但也随之产生了思想相对混乱的新问题,为了达到思想上的统一…… 材料三:“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请回答:(1)材料一中商鞅变法的背景是什么?(2)材料二汉武帝采取了谁的建议?并实行了什么措施?(3)材料三魏主是指谁?反映了其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这次改革的作用是什么?四、论述题33 . 初学历史的七年级的同学们,本学期所学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有的让人感动;有的使人增长见识、受到启发,感慨万千;有的使人忧虑,担心历史会重演;有的使人值得质疑、反思和探究,历史会是这样的吗?历史是可以假设的吗?在初学历史的历程中,你收获的哪点历史知识对你启迪最大呢?你收获了哪些学习历史的方法呢?你收获了哪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呢?你曾经对哪一点历史进行了质疑、反思、探究呢?请你选择一种做法和观点,谈谈对该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认识与理解,感陪与反思,质疑和求证。
要求:①题目自拟,主题明确,观点合理;②有道德良知,弘扬正能量,符合主流价值观;③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龚隋实感,条理清晰,合乎逻辑,语言流畅,尊重历史规律,富有历史特色和时代气息,字数不少于200字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二、判断题1、三、综合题1、2、四、论述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