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上半学期最易错知识点归纳 中学化学学问点繁杂、体系浩大,须要学会归纳、总结,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必修一第一章(化学试验基本方法、化学计量在试验中的应用)是中学化学的重点和难点,来我为大家整理了高一化学学习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化学上半学期最易错学问点归纳 一、阿伏加德罗定律 1.内容 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同” 2.推论 (1)同温同压下,V1/V2=n1/n2 (2)同温同体积时,p1/p2=n1/n2=N1/N2 (3)同温同压等质量时,V1/V2=M2/M1 (4)同温同压同体积时,M1/M2=ρ1/ρ2 留意: ①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 ②运用气态方程PV=nRT有助于理解上述推论 3.阿伏加德罗常数这类题的解法 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常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x105Pa、25℃时等 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等。
③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肯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希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和胶体粒子,Cl2、N2、O2、H2为双原子分子等晶体结构:P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 二、离子共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 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 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Pb2+与Cl-,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 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简单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需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需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如3AlO2-+3Al3++6H2O=4Al(OH)3↓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MnO4-、Cr2O7-、NO3-、ClO-与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反应不能共在H+与S2O32-不能大量共存 3.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 例:Al3+和HCO3-、CO32-、HS-、S2-、AlO2-、ClO-等;Fe3+与CO32-、HCO3-、AlO2-、ClO-等不能大量共存。
4.溶液中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Fe3+与SCN-不能大量共存; 5.审题时应留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①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或OH-=1x10-10mol/L的溶液等 ②有色离子MnO4-,Fe3+,Fe2+,Cu2+ ③MnO4-,NO3-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④S2O3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2O32-+2H+=S↓+SO2↑+H2O ⑤留意题目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6.审题时还应特殊留意以下几点: (1)留意溶液的酸性对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如:Fe2+与NO3-能共存,但在强酸性条件下(即Fe2+、NO3-、H+相遇)不能共存;MnO4-与Cl-在强酸性条件下也不能共存;S2-与SO32-在钠、钾盐时可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不能共存 (2)酸式盐的含氢弱酸根离子不能与强碱(OH-)、强酸(H+)共存 如HCO3-+OH-=CO32-+H2O(HCO3-遇碱时进一步电离);HCO3-+H+=CO2↑+H2O 三、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基本规律要求 (1)合事实: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行臆造产物及反应。
(2)式正确:化学式与离子符号运用正确合理 (3)号实际:“=”“ ”“→”“↑”“↓”等符号符合实际 (4)两守恒:两边原子数、电荷数必需守恒(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要相等) (5)明类型:分清类型,留意少量、过量等 (6)检查细:结合书写离子方程式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细心检查 四、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推断 (1)依据元素的化合价 物质中元素具有最高价,该元素只有氧化性;物质中元素具有最低价,该元素只有还原性;物质中元素具有中间价,该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对于同一种元素,价态越高,其氧化性就越强;价态越低,其还原性就越强 (2)依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则其对应的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就越弱;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则其对应的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就越弱 (3)依据反应的难易程度 留意:①氧化还原性的强弱只与该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而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
得电子实力越强,其氧化性就越强;失电子实力越强,其还原性就越强 ②同一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常见氧化剂: ① 活泼的非金属,如Cl2、Br2、O2等; ② 元素(如Mn等)处于高化合价的氧化物,如MnO2、KMnO4等; ③ 元素(如S、N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含氧酸,如浓H2SO4、HNO3等; ④ 元素(如Mn、Cl、Fe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盐,如KMnO4、KClO3、FeCl3、K2Cr2O7; ⑤ 过氧化物,如Na2O2、H2O2等 高一化学月考复习重点总结 重点一:混合物分别与提纯常用物理方法 (1)化学试验平安及试验室常见事故的预防处理 ①试验室平安操作“六防”:防、防暴沸、防失火、防中毒、防倒吸、防污染 ②试验室意外事故:着火、割伤、烫伤、灼伤、腐蚀(浓酸、浓碱等)、中毒等处理方法 (2)物质分别、提纯常用的物理方法 ①过滤的适用范围、所用仪器、操作要点(一低、二贴、三靠); ②沉淀的洗涤(为何洗涤?如何洗涤?如何证明沉淀已洗净?); ③蒸发的适用范围、所用仪器、操作要点; ④结晶(蒸发结晶、冷却结晶、重结晶)的方法; ⑤蒸馏的原理、适用范围、所用仪器、仪器装置、常见示例(制取蒸馏水,由工业酒精制无水酒精,从碘的CCl4溶液中分别单质碘,分别乙二醇和丙三醇,将石油分别成石油气、汽油、煤油等); ⑥萃取及分液的含义、要求、所用仪器、常见示例; ⑦粗盐的提纯(粗盐的简洁提纯包括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粗盐的精制须要留意试剂的加入依次); (3)几种常见离子的检验 ①常见阳离子如H+、NH4+等离子的检验; ②常见阴离子如OH-、Cl-、SO42-、CO32-等离子的检验。
重点二:以物质的量(n)为核心的计算 (1)核心公式:n=N/NA=m/M=V气/Vm=cV液(V气表示气体的体积,V液表示溶液的体积) 解题思路: ①“见量化摩”:以n为核心,将已知物理量(N、m、V气、c)通过定义式转为n后再转化为所求的物理量; ②明确物质的组成(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离子、电子等) 如:NH2-中质子数为5.418x1023个,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 (2)计算物质的量浓度(c)、质量分数(ω)、溶解度(S) ①cB=nB/V液=mB/(MBV液)(单位是L); ②c浓V浓=c稀V稀(溶液稀释时,溶质的n不变); ③c=1000ρω/M(ω本身有百分号,溶液ρ的单位是g/cm3); ④c=1000ρV/(MV+22.4m)(标况,VL气体溶于mg水,所得溶液密度为ρg/cm3); ⑤c=(c1V1+c2V2)/(V1+V2)(稀溶液混合时,体积可近似相加); ⑥c=1000ρ混(c1V1+c2V2)/(ρ1V1+ρ2V2)(浓溶液混合时,体积不能相加); ⑦ω=m质/m液=m质/(ρ液V液)=S/(100+S)(饱和溶液时可以用S) ⑧质量分数为ω1和ω2的相同溶质溶液混合 相同溶质的溶液等质量混合时:ω混=(ω1+ω2)/2 ρ>1g/cm3的溶液(如硫酸、硝酸)等体积混合时:ω混>(ω1+ω2)/2 ρ<1g/cm3的溶液(如氨水、酒精)等体积混合时:ω混<(ω1+ω2)/2 (3)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①由志向气体状态方程pV=nRT推导 同T、p、V,n1=n2,N1=N2 同T、p,V1/V2=n1/n2=N1/N2 同n、p,V1/V2=T1/T2 同n、T,p1/p2=V2/V1 ②志向气体状态方程变形式pM=ρRT推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