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康乾盛世资料

j****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3.50KB
约3页
文档ID:46349951
康乾盛世资料_第1页
1/3

基基本本含含义义关于康乾盛世,历来争议不断,一方认为 “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辉煌,因 为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将中国传统社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疆域的扩大, 经济的繁荣,人口的激增,手工业的发达是 “康乾盛世”最显著的特征另一方则认为 康乾时期“思想活跃”、“文化昌盛”、“贸易繁荣”、“科技发达”这几项均不能达 标,因此不是盛世: ①思想方面 ,政府对汉族 识分子采取文化高压政策禁锢思想,大兴文字狱,肆意屠戮文士,流放关外(著名流放 地如宁古塔)的士人竟高达成千上万,严重制约了社会思想的进步,并扼杀了明末以来 的启蒙思想解放进程; ②文化方面,清统治者借修编 《四库全书》之名,趁机销毁、篡 改了大量不符合统治阶级观念的书籍; ③外交方面,闭关锁国,“贸易繁荣”自然也 算不上;④科技方面,轻视热兵器与科技, “科技发达”显然不是也有些学者指出康 乾时期的缺陷,比如 马克思曾表示“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 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 ” 历历史史评评价价我们应以客观实际的态度评价这一时期的功过是非 “康乾盛世”是一个不完美 的盛世、平庸的盛世。

首先, “康乾盛世”在中国历史的纵纵向向看,其盛世规模只有量的 增加而没有质的改变 ;;其次,从世界的横横向向看,康乾盛世时期的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 (当时的经济生产总量仍高于西方,但是生产技术却相对落后了)、文化科技已经落后 于西方,这是文景之治、汉武盛世、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当时是世界领先)、 仁宗 盛治、、永乐盛世(当时是世界第一)没有出现的情况还有,盛世下的清朝有很多弊 端:第一,为了限制明末以来土地兼并的发展和商业资本的发展及恢复农业生产,清政 府采取“重农抑商”政策,使得资本主义萌芽受到抑止 ;;第二,大兴文字狱,残害大量 文人学士,严重禁锢了人民的思想,使得明末繁荣的百家争鸣,科技发展彻底消失,中 国从此进入一个死气沉沉而昏暗的时代,被欧洲人称为 “中国的中世纪” 当“康乾盛世”正在进行时,欧洲爆发了 工业革命 不过康乾时代贡献仍十分卓著,如康熙时代统一台湾,平定三藩,抗击沙俄侵略, 三征噶尔丹,建立起多民族的统一国家,使疆域空前扩大雍正时代广泛实行“摊丁 入亩”税制,使经济、人口迅速发展;还有改土归流,加强了国家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促进了当地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乾隆时代继续改进和完善各项制度,使人丁繁多, 国家富庶起来,而且开辟新疆,这时清朝的疆域仅次于元朝,但实际有效控制区域超过 了中国历史上的任何时期。

经康乾百余年的发展,人口已超过3 亿,占当时世界人口 的 2/5,是明朝最多人口数的 2 倍,比清初人口最少时增长了 5 倍 “康乾盛世”的到来,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由于康、雍、乾三位皇帝的个人素质, 他们凭借自己的才能延缓了封建社会衰败的进程但是却改变不了其衰败的命运,“康 乾盛世”的繁荣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落日余晖古古籍籍记记载载明末清初平民思想家 唐甄在康熙四十年的盛世是这样概括中国社会经济状况的: (根据日本学者研究,康熙中期是康乾盛世中人均 GDP 最高的时期,从此以后在人 口压力下,中国的人均 GDP 开始一路下滑) 清兴五十余年矣四海之内,日益贫困:农空、工空、市空、仕空谷贱而艰于食, 布帛贱而艰于衣,舟转市集而货折赀,居官者去官而无以为家,是四空也 金钱,所以通有无也中产之家,尝旬月不观一金,不见缗钱,无以通之故农民 冻馁,百货皆死,丰年如凶,良贾无筹行于都市,列肆琨耀,冠服华腆,入其家室, 朝则熄无烟,寒则蜷体不申吴中之民,多鬻男女于远方,男之美为优,恶者为奴女 之美为妾,恶者为婢,遍满海内矣 乾隆朝诗人魏来朋的 《鬻子行》写道: 潍北邑当丁丑年,沿海村落少炊烟。

无麦无禾空赤地,家家真乃如磬悬 膝下娇 儿莫能蓄,百许铜钱即便鬻但令得主免饥饿,宁甘下贱为人仆 交钱交儿说分明, 钱交儿不随人行翁亦无奈强作色,驱之使去终不能 望儿挥手频频打,旁观谁是解 救者?频打频来怀中藏,儿声长号翁如哑 外外籍籍记记载载在 17 世纪中叶的 1636 年,从中国返回欧洲的曾德昭记载的那个 “相当的富裕繁 荣,在各方面都令人赞叹 ”的明朝已经于 1644 年灭亡了,取而代之的是号称初期 “盛 世”的康熙、雍正、乾隆朝在这期间,外国人的记录有力的驳斥了这种虚假的“盛 世”明末西方传教士还在赞扬中国物产极为丰富,物质生产能力远胜欧洲而英国特 使马戛尔尼在乾隆时期的出使日记中却说: “自从北方或满洲鞑靼征服以来,至少在 过去 150 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 当当我我们们每每天天都都在在 艺艺术术和和科科学学领领域域前前进进时时,,他他们们实实际际上上正正在在变变成成半半野野蛮蛮人人 ”〔许涤新、吴承明《中国 资本主义萌芽》(人民出版社,1985 年)第四章第一节 〕在马戛尔尼眼中的康乾盛 世是这样的——“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 ”,“像叫花子一样破破烂烂的军队 ”。

经“康乾盛世 ”的“励精图治、文治武功 ”最终使中国落后贫穷到什么程度,引 用 1793 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副使斯当东一句话一目了然: “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 …… 人们衣衫褴褛甚至裸体 ……我们扔掉的垃圾都被人抢着吃 ”《爱丁堡评论》文章提 到,虽然“乾隆可汗”曾指示:“俟该贡使到时,必须整列队伍,以肃观瞻 ”但马 戛尔尼还发现清朝的武装部队如同一群叫化子,不堪一击马戛尔尼发现社会上普遍的 贫穷和不安定——这跟乾隆皇帝希望他发现清朝富庶的目的,恰恰相反,因为沿途他看 见太多的乞丐和太多的破陋而荒芜了的建筑,以及大多数清朝人过着低水准的生活马 戛尔尼认为,这个 “半野蛮的‘帝国’声誉扫地”,清朝人生活“在在最最为为卑卑鄙鄙的的暴暴政政之之 下下,,生生活活在在怕怕挨挨竹竹板板的的恐恐惧惧之之中中 ”,所以人们“胆怯、肮脏并且残酷 ” 1793 年,英国的马嘎尔尼使团访问清朝,此时距离 郑和宝船出海已近 400 年 (1405 年-1433 年),距离万历年间明军 500 艘舰艇歼灭日本海军 450 艘战船于露梁 海战 195 年,中国航海已经衰落到被人看不起,并加以耻笑的地步了 ……当时英国使 团“惊奇的发现中国的帆船很不结实,由于船只吃水浅,无法抵御大风的袭击 ”,他 们由此得出的判断是 “中国船的构造根本不适应航海 ”,马嘎尔尼发出过这样的感叹 “中国人首次看见欧洲的船只,至今已经有 250 年了,他们毫不掩饰对我们航海技术的 赞赏,然而他们从未模仿过我们的造船工艺或航海技术。

他们顽固地沿用他们无知祖先 的笨拙方法由于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比中国更需要航海技术,因而中国人这种惰 行实际上导致了军事上的落后 ”(以上引自《停滞的帝国- -两个世界的撞击》佩雷 菲特 著)质质疑疑与与否否定定康乾盛世由于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但却备受争议史学家 戴逸在肯定“康乾盛世”提法的同时,也曾指出其四方面消极因素: 闭闭关关锁锁国国、、重重农农 轻轻商商、、禁禁锢锢思思想想、、轻轻视视科科学学 ,称之为「盛世的阴影」[从经济建设来说,是中国的封建 经济最为繁荣的时期城市经济也有繁荣乾隆末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第一位,人口 占世界 1/3科学文化上,康乾盛世时期,清廷从事两项巨大的编纂工程一项是康熙年 间编纂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类书《古今图书集成》,另一项是乾隆年间编纂的中国历 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 这一切都印证了中国正经历着封建社会历史上一个空 前的盛世,而在漫长封建社会中,历经三帝、长达一百三十余年“盛世”仅此一例 为了保护英国的海上贸易力量,1651 年,克伦威尔颁布《航海条例》荷兰的海上贸易活 动受到很大的打击,双方自 1652 至 1674 年进行了长达 22 年的英荷战争,最终英国获胜, 进一步确立海上殖民霸权,而荷兰则丧失海上殖民强国地位。

《纽约时报》曾对中国历史有这样的描述:“中国文明自三千年前的商周开始,在近 三十个世纪里始终遥遥领先于西方和世界只是在近五百年来,欧洲社会才开始真正发展, ……迅速赶上并真正超过中国”而康雍乾盛世恰恰包含在这期间那么这 100 多年究竟 发生了些什么呢? “对中国自身来说是一个盛世因为在 17、18 世纪,中国无论在经济人口政治上都 达到顶峰政治达到封建专制的顶峰,经济上又国家总资产和人口翻了一倍,领土也很广 大所以说‘康乾盛世’是一个盛世 ”而反对盛世观点的同学也是利用课堂探究出的结论 回答:“在封建社会很昌盛,但是在当时的世界环境下,相对于资本主义它无论政治、经 济、文化都很落后,所以不是盛世 ” “它不但不是盛世,它实际上中国衰落的开始,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危机我们迟暮的 封建帝国与蓬勃发展的资本主义走着两种轨道当西方迅速发展的同时,实际上中国沉醉 于旧有的统治秩序,沉醉于旧有的繁荣的情况之下,已经远远的落后于世界既然落后于 世界,很自然的蕴涵着问题,盛世蕴涵着危机 ”之后又自然的将问题引至鸦片战争,使学 生从近代历史的角度又一次审视了康乾盛世,再用马克思的话“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 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 想自欺。

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 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