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部分复习建议 一、基本概念、化学基本理论知识体系及考点化学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是化学的最基本内容与最基础的知识,是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分化点,更是高考的重点基本概念“块”:包括物质组成和分类线、性质变化线、化学用语线、分散系统、化学量线等五条知识线(或小系统)基础理论“块”:包括结构理论(原子结构理论,分子即化学键理论,晶体结构理论)和元素周期律、周期表线,电解质溶液(含氧化-还原理论)线,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理论线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是化学的灵魂化学科命题注重测试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考试范围和内容 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1)了解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2.化学用语 (1)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2)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物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并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3)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4)了解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5)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6)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7)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相应单位(g·mol-1、L·mol-1)的含义理解物质的量浓度(mol·L-1)、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8)能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计算 3.溶液 (1)了解溶液的含义 (2)了解溶解度、了解饱和溶液的概念、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3)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4)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5)了解胶体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质和应用 4、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必修部分) (1)了解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原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4)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图(周期、族)及其应用。
(5)以第三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如:原子半径、化合价、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6)以I A和VII 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7)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规律 (8)了解化学键的定义了解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形成 5、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 (1) 了解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2) 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列举含有氢键的物质 (3) 了解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6、了解化学反应与能量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2)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3)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4)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5)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6)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7)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7.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概念,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2)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3)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4)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计算 (5)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6)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8.电解质溶液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概念 (4)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5)了解溶液PH等概念了解测定溶液pH值的方法,能进行pH值的简单计算 (6)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 (7)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8)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9.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二、2005~2008年全国高考理综I卷(浙江)化学学科知识内容分布表编号知识内容2005年2006年题序赋分合计题序赋分合计1原子结构6、96+6基本概念与原理51分占47.2%基本概念与原理42分占38.9%2元素周期表27157、266+83晶体结构与化学键27664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1365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266电解质溶液10、116+69、10、11、136+6+6+37氧化还原反应编号知识内容2007年2008年题序赋分合计题序赋分合计1原子结构2615基本概念与原理46.5分占43.1%2715基本概念与原理45分占41.2%2元素周期表3晶体结构与化学键7、86+64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5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361166电解质溶液7、8、276+3+7.56、126+67氧化还原反应10、116+3三、2008年浙江省化学科评卷特点例析26、27、四、高考化学命题特点和趋势1.注重基础: 高考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试题,近年也越来越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
题目涉及的内容和背景资料基本上为考生所熟知,例如高考常考不懈的“五同”的概念、原子的构成、化学键的类型、离子反应、平衡体系中反应物的转化率、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等都是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中的重点、也是基点 2.突出迁移: 高考化学概念与理论试题重视基础,但不是就基础考基础,而是注重化学概念与理论基础的延伸和拓展,注重将课本理论知识的综合和应用例如“氢镍电池”、“熔融盐燃料电池”、“镍镉可充电电池”、“甲醇燃料电池”等,都是课本原电池知识的灵活迁移3.面向现实: 高考命题不拘泥于大纲,引导学生注意社会实际问题,经常用化学视角观察现实问题试题密切联系生产和生活中各类化学问题,重视化学与环境、能源、资源、健康、科技等方面的联系概念、理论试题更有这方面的优势NMR(核磁共振)”、“含高能量的正离子N5+的化合物 ”;“天然气水合物”“月球He”“新元素Ds”等等,有的试题虽然起点较高,但考查的落点依然是化学概念、理论的基本知识,有的试题强调课本知识在新的问题情境中的应用4.再现探究: 高考概念、理论试题在强调知识应用的同时,还尝试对学生拓展性学力和研究性学力的考查,强化对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
适当增加开放型试题,鼓励有创造性的答案,要求用研究性的思路考虑问题,提出更优的实验方案体现“考改”与“课改”的一致性,配合和支持中学新课程改革5.体现区分:高考试题其作为选拔性考试的性质,决定了高考试题要有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体现这种区分和选拔功能的试题大多为基本概念、理论试题概念、理论试题在高考试卷的选拔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试卷中低于整卷难度系数的无论从题量还是从分数权重大多为理论试题,有个别试题甚至成为全卷的最难题 6.热点重复:据统计,高考理论试题的比重每年都比较高,基本理论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从近几年高考化学各理论板块的题量和分值,不难看出每年各理论板块具有一定数量和分值的试题,理论部分的考点多,重现率高但这种连续和重复不是简单的连续和重复,渐变和创新贯穿其中五、运用适宜的复习策略高考虽然强调了知识考查向能力考查转变的命题思想,但在复习教学中,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能力必须依赖于基础知识离开了化学基础知识这一载体,能力的培养也将成为空中楼阁所以在高三化学基本理论复习时,应注意抓住学科主干内容中的基础知识1.回归课本:课本是复习之本,只有真正掌握课本上的每一个知识点,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回到课本不是要对课本知识死记硬背,而是要通过对课本内容深入的领会和理解来掌握化学知识在复习中要增强对课本的使用意识,以课本为复习过程的支撑点,按化学科《考试说明》要求的知识内容,逐条逐项的对照过关,使课本的概念与理论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即将零碎分散而繁杂的知识点串联成知识线,再将各知识线并联成知识网,从而形成知识面使概念理论浓缩与凸现,便于“系统记忆”从而达到全面系统地梳理中学化学基本概念、理论知识,形成结构合理、完善的理论知识网络的目的防止出现“以考代学”、“以练代本”的错误做法2.活化基础:重视基础并不是简单地将概念、理论知识重复一遍,而是要在复习过程中,对各种相关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首先要将相关概念、理论知识进行并合和串联,如四大平衡即“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都可以用化学平衡来进行统领或从化学平衡来归纳和发散其次是要将基本概念、理论知识放之于化学学科的大环境中,注意基本理论、基本概念与元素化合物、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交叉融合再次是要注意概念、理论与相关学科如数学、物理和生物进行恰当综合这种综合应是合理的、自然的,而不是刻意追求的和牵强附会的化学概念零碎分散,而且不少概念相似难辨,这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与难点。
因此,我们有必要借助表格与图形来区别相关概念注意在复习中挖掘不同概念的相互关系,着力找出它们的相似点,相异点及联系进行科学分类,精心对比3.把握规律:经过高一高二阶段化学的学习,有些同学觉得知识点已学会其实,高考要想得高分,学会仅是一方面,还应总结归纳、经常联想,找出同类题解法的规律,才能更有把握不失分也就是说,化学学习,重在掌握规律要对已基本掌握的零碎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和加工,对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总结和处理,使自己对重点知识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使模糊的清晰起来,缺漏的填补起来,杂乱的条理起来,孤立的联系起来,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框架这样有利于培养整体驾驭知识的能力,更便于重点、热点的强化和难点的突破,取得更大的复习效益要将概念进行对比辨析,如: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等对课本中许多相似、相关、相对、相依的概念、性质、实验等内容,应采用比较复习的方法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比较,明确其共性,认清其差异,达到真正掌握实质之目的在复习训练中,训练识题、析题、解题能力,训练知识迁移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