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5的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oc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6KB
约14页
文档ID:533281069
1——5的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oc_第1页
1/14

新授课1~5的认识教学设计主备教师:王少博授课班级:一三班 执教时间:9月12日 参加人员:尤晓娜 郝龙花 秦晓玉 梁旭阳 冯晓岚1~5的认识说课稿说课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第14~16页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和学生,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和学生:  这是《1~5的认识》的第一课时,教材包括1~5的基数含义,认读写、数的顺序教材通过“野生动物园”这一主题图,用集合圈圈出各种数量的事物,让学生数一数,抽象出数通过认、读1~5各数知道每一个数字所表达的数量含义是什么教材第16页,通过计数器和点子图进行数的顺序的教学为1)、把5个计数器一同放上,排列在一起,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后一个数是在前一个数加1的基础上看到的,后面的数比前一个数多1,相邻两个数的数量关系十分清楚2)、点子图是在计数器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得到的,将5个数的点子图同时呈现在这,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1~5各数的顺序  学生在入学前已有了一定的数数能力,但对于数数方法不是很科学。

尤其是数序和写数是一大难点,需要结合观察来理解基数的含义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会数数量在5以内物体的个数,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学习习惯  3、利用“野生动物园”图,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同时受到保护自然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是教学的重点  难点:1~5的书写  三、说教法和学法:  创设学生自由说的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从抽象的数中回到实践中去,让学生通过摆学具进一步体会基数的含义,使学生在丰富的操作和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发展数感通过摆一摆,让学生感知每一个数都是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得到的引导学生通过对有关数的表述,加深对数的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  四、说教学过程:  1、1~5各数的基数含义及认、读通过让学生看野生动物园图,数图中的人和物,抽象出1~5各数,同时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环保教育各个数的得出都是在数几个具体的人或物的基础上  2、1~5的排列顺序先利用计数器,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1~5个珠子。

接着出现以长方形为背景的点子图让学生通过摆点子图,从整体上把握1~5各数的顺序  3、1~5的写法指导书写:示范——书空——临摹——书写  1~5的认识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知识目标: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1~5各数的过程,认识1~5,会读、写1~5各数 能力目标:培养学习兴趣,能按顺序用数描述物体的个数并进行交流情感目标:会用5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物体的个数,体会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重点:1——5基数含义的理解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教学准备:计数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谈话:小朋友们喜欢小动物吗?我们一起到动物园游一游屏幕出示:猴子5只、斑马3匹、熊猫1只、鸵鸟2只、孔雀4只),这么多可爱的动物中,你喜欢哪一种?数清你所喜欢的动物的个数,用相同个数的小圆片表示出来(学生动手摆圆片)与组内的小朋友说说:你喜欢的动物是什么?你是用几个圆片来表示这种动物的只数的?(学生小组内讨论)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说说你喜欢的动物有几只?(学生在实物展台上摆出相应的圆片,学生边说边摆,全班进行简单的评价)小结:小朋友们所摆出的圆片都在1~5之间,今天我们一起认识1~5。

[评:教师根据小朋友喜爱小动物的特点引入,创设了儿童喜欢的问题情境,激发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同时在操作中巩固了用圆片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1、摆一摆提问:你能根据所摆圆片的个数,从你的学具卡片里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吗?找一找,看谁找得对?(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学生操作情况)组内同学相互评价摆得是否正确,请每组的一名代表上台摆出圆片和数字卡片,全班交流2、拨一拨讲述:小朋友们摆得很正确,下面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新的学习伙伴——计数器教师在计数器上拨上1个珠子)提问:我在计数器上拨了几个珠子?(1个)又添了几个?(1个)现在是几?2添上1是几?3添上1是几?4添上1是几?下面请大家在自己的计数器上依次从1拨到5,再从5拨到1,好吗?(学生拨珠,边拨边说)、如果任意给你一张数字卡片,你能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吗?(教师出示数字卡片3、5、2、4、1,学生一起操作)谈话:像老师一样,一个小朋友出示卡片,组内的其他小朋友来拨一拨学生组内进行拨数活动)3、写一写谈话:刚才我们认识了1~5,你们愿意写一写吗?自己先来试一试,把这些数写在自己的本子上,从1写到5。

看谁写得最好写完后,小组内的小朋友相互评价,最后教师评价教师示范书写1~5,重点指导写5,第2笔,在斜竖靠上的地方写横,注意要平学生练习书写学生重点练习书写数字5,教师巡视,个别指导)4、说一说提问: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见到过1~5这几个数?随着学生想到的事物,屏幕出现实物图场景图:看,那是几路公共汽车?(2路) 丁丁家住几号楼几单元?(4号楼3单元)[评: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操作,初步感知1~5这几个数,每拨一次,珠子的个数就增加1个,实际渗透了1~5各数是由几个一组成的在写一写的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已有的写数水平上,先让学生自己尝试写数,然后再重点讲解,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针对性强同时,教师给了学生自主交流的空间,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三、巩固新知1、小朋友知道教师节是几月几日吗?教师节这天,小朋友把教室打扮得漂漂亮亮看!(屏幕出现庆祝教师节图)提问:仔细观察,与小组的同学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哪位同学能用数说说你所看到的事物?(1个男孩拉琴,3个女孩跳舞,4个不同颜色的气球……)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学生所指的事物旁,依次出现数1、2、3、4、5……2、抢答:看图说数。

出示图:3根黄瓜,5个西红柿,2段藕,4个萝卜,1棵白菜随着实物图的不断出现,学生站起来说数,比比谁说得又对又快)3、猜数游戏(1)2后面的数是几?(2)3和5之间的数是几?(3)4前面的数是几?你们也可以与同桌互相玩一玩猜谜的游戏4、你们爱吃水果吗?屏幕出现水果图:1个西瓜,2个菠萝,3个梨,4个草莓,5个香蕉这些水果分别有几个?5、出示花瓶图在这幅图中,每个花瓶里都缺少几朵花,用水彩笔画出花瓶里缺少的花画完后,用实物投影将图画展示给全班学生看)[评:练习设计形式新颖,层次清楚特别是第3题猜数的游戏,实际是对今天所学知识的巩固,学生练习时思维活跃,兴趣浓厚]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重视学生通过学具操作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教学中为学生主动参与创设了良好的氛围,大量的动手操作为学生提供了观察、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1、面向全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引入新课的过程中,用学生喜爱的小动物,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整个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计的动手操作、看谁写得最好、猜数游戏、找找生活中1~5各数等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让学生在操作、交流中自主学习我在这节课中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很多,体现了儿童“智慧长在手指尖上”的特点在拨一拨的过程中,学生充分认识了1~5各数以及它们的顺序,实际也渗透了这几个数是由几个一组成的,学生对这五个数的认识是深刻的通过“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等形式,不仅巩固了今天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人人参与了学习的过程,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如练习中的猜数游戏,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环境,互相提问、互相解答,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增进了积极参与学习的意识3、结合生活实际,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学习完1~5各数之后,让学生找找生活中1~5各数的应用,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经验,举出各种实例打开学生的思路,学生体会到原来生活中与这五个数有联系的事物还有很多,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2012年9月12日1—5的认识教学反思王少博本节课的设计重视学生通过学具操作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教学中为学生主动参与创设了良好的氛围,大量的动手操作为学生提供了观察、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1、面向全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引入新课的过程中,用学生喜爱的小动物,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整个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计的动手操作、看谁写得最好、猜数游戏、找找生活中1~5各数等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2、让学生在操作、交流中自主学习我在这节课中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很多,体现了儿童“智慧长在手指尖上”的特点在拨一拨的过程中,学生充分认识了1~5各数以及它们的顺序,实际也渗透了这几个数是由几个一组成的,学生对这五个数的认识是深刻的通过“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等形式,不仅巩固了今天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人人参与了学习的过程,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如练习中的猜数游戏,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环境,互相提问、互相解答,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增进了积极参与学习的意识3、结合生活实际,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学习完1~5各数之后,让学生找找生活中1~5各数的应用,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经验,举出各种实例打开学生的思路,学生体会到原来生活中与这五个数有联系的事物还有很多,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2012年9月25日《比大小》教学反思王少博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是数概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年级学生学习数概念的难点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从已经掌握的比较物体多少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独立地将摆放凌乱的水果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出谁多谁少在这个基础上再来引导学生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的方法 吃水果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教学时,将猴子吃水果的童话故事与比多少的数学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帮助猴子分水果的过程中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同时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符号简洁、明了的应用功能 用特定的符号来刻画客观世界中两个量之间的大小关系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生不但要学习运算符号“+”、“-”,还要学习关系符号“<”、“>”和“=”如何让刚入校门不久的学生掌握这三种符号的含义并正确使用它们呢?认识了这三种符号后,我让学生说说你用什么好方法来记住这三个符号?怎么来区别“<”、“>”?有的学生说:“左边大,大于号;左边小,小于号”有的说:“大于号开口在左边,小于号开口在右边”有的说:“开口旁边是大数,尖尖旁边是小数”。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