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五 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 青岛版

乱石****奔波...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1.72KB
约2页
文档ID:614348901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五 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 青岛版_第1页
1/2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五 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 青岛版教学目标1. 掌握除法的基本定义2. 了解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概念3. 学会应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1. 除法的基本概念2. 应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余数概念2. 让学生学会应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1. 讲授2. 演示3. 互动教学过程引入老师可以用以下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1. 假设有25根蜡烛,如果准备把它们平均分成5份送给小朋友,你会怎么做?2. 如果有16个巧克力,你和你的朋友平均分,每人分多少个呢?在学生们回答了上述问题后,引入本节课的话题——除法告诉学生,如果有相同数量的物品要分给不同的人,我们就要使用到除法学习除法的基本概念1. 明确除法的几个术语– 被除数:指要被平均分成若干份的东西的总数在上述问题中,25根蜡烛和16个巧克力就是被除数– 除数:指平均分成的每一份的数量在上述问题中,分了5份的蜡烛每份是5根,巧克力每份是2个– 商:指平均分完后每个人得到的东西的数量在上述问题中,每人分到的蜡烛是5根,巧克力是8个– 余数:指平均分完之后剩下的数量在上述问题中,分了5份的蜡烛最后没有剩余,分了2份巧克力最后有2个没分配完。

2. 用实例帮助学生理解除法– 分享一到两个例子,让学生能用刚才学习到的几个术语来解决问题例如:将24个饼干分给6个朋友,每人应该得到几块?应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1. 和学生一起阅读《森林里的故事》这篇故事,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应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2. 利用故事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来协助年轻的猫妈妈和小猫解决饥饿问题,从而让学生对除法有进一步的了解– 例如:故事中有两个小猫,他们需要平均分3只小鸟问每只小猫应该得到几只小鸟?请学生们回答这个问题练习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练习1. 分享一些和本节课内容相关的问题,例如:Tom有9块糖,他想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人应该得到几块糖?2. 让学生完成一些作业题,让他们练习除法并加深对除法的理解– 例如:将30支铅笔平均分给10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应该得到几支铅笔?教学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除法的基本概念、应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除数、被除数、商和余数的含义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教学反思老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在学生学习基础概念的同时,要有效应用所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的问题要加强例题的解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除法的概念和应用方法。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