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礼物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写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微笑能带给人们快乐幸福的道理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微笑的魅力,在生活中善待每一个人教学准备预习课文,勾出生字、词,回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收到过哪些礼物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置疑引入有一位孤苦伶仃的老婆婆,今天要送给大家一份礼物板书:礼物)你想知道这是一件什么样的礼物吗?一起走进课文《礼物》中去解开谜底吧!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读后交流,掌握概括大意的基本方法,教师相机指导2检查生字词情况,齐读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重点理解“孤苦伶仃”、“捻”、“搓”的词义3抽生读课文,生生互评“字音读准没有,句子读通顺没有”三、再读课文,加深体会1刚才你们自己读了课文,听了别人读课文,你知道老婆婆的生活条件怎么样?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请迅速勾画下来,先给你的同桌说说2要想弄明白句子的深刻含义,同学们平时会用些什么办法?教师相机点拨:有抓重点词、联系上下文、反复朗读等方法指导学生运用到本课学习中3根据师生共同整理的内容,点拨学生采用勾画重点词进行理解,并在反复朗读中领悟。
在交流中,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评价1)人们常用“穷得揭不开锅”、“穷得家里开天窗”来形象家里穷,那老婆婆吃住条件怎样呢?(抓住“砖头支起一口锅”、“野菜”、“只有……才”、“唯一”等词语来体会),请大家把勾画出来的词句反复读读,并深入体会,交流感想2)老婆婆生活环境是如此艰苦,那她是怎样面对生活的呢?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勾画出体现老婆婆心情欢快的词语:“金黄的树叶”、“小鸟和虫儿的啼鸣”、“月亮当灯笼”等从“每天天亮”、“拾柴割草”、“编筐织席”、“夜里”、“捻麻线”、“搓草绳”、“一年四季”、“手脚不停”等词语中体会老婆婆积极的生活态度是啊,穷困并不可怕,要有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3)通过对比穷困和乐观,以各种形式指导朗读第2段,体会感情变化(同情——赞赏)同情老婆婆的孤苦伶仃,赞赏老婆婆乐观的生活态度读出相应的语气和情感4)这样一位老婆婆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勤劳、善良、乐观 4出示:“奇怪的是:这样穷苦一个老人,谁都尊敬她结合上下文,说说老婆婆受到每个人尊敬的原因1)自由读文,全班交流,反复朗读2)请同学们找出描写老婆婆外貌的句子勾画下来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交流:作者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用好在哪里?揭示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外貌特征,要抓住特征来具体描写。
3)老婆婆的礼物是什么?指导学生在文中找出答案 (4)同桌互读,体会老婆婆的礼物送给哪些人?产生了哪些神奇的作用?教师引读,再次体会礼物的神奇作用,感悟老婆婆受到每个人尊敬的原因5)小组讨论,各式各样的人接到老婆婆的礼物都产生了神奇的作用,他们当时又是怎样想的?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让学生体会老婆婆的礼物为什么会这么神奇把每一种人接受礼物后的心情表达出来,加深课文理解如:伤心的人,会想到流泪是改变不了现实的,只有勇敢面对,像老婆婆一样微笑着生活;愤怒的人,会想到老婆婆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没有抱怨,笑对生活,自己的怒气又从何谈起;劳累的人,会想到老婆婆生活穷困,但态度乐观,不停地劳作,年复一年,月复一月,自己的辛劳又算得了什么6)是啊!微笑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让人们的不良情绪得到释放,让人们的痛苦得到缓解,让人们的疲惫得到放松……这就是微笑的神奇所在微笑吸引着每一个人!课文中哪些地方吸引了你?把你喜欢的地方再读一读,采取多种形式朗读体会,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再现微笑的神奇力量,从而加深对老婆婆贫困而充满阳光的生活的感悟7)各式各样的人,除了课文提及的以外,还有哪些人到过老婆婆那里?老婆婆会微笑着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讨论交流。
四、总结感悟,拓展延伸老婆婆的生活虽然穷苦,但她勤劳而善良,她的生活充实而美好,因为她微笑着面对生活,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对待各式各样的人,所以她赢得了大家的尊重1在学习与生活中,你有没有神奇的礼物要送给别人呢?你收到过这样的礼物吗?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做一做,同伴、全班交流2通过学习,我们明白了微笑的力量是无穷的让我们微笑着面对人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希望大家都真诚地对待别人,送给别人真诚的微笑板书设计2019-2020年四年级上册第17课《礼物》word教案附送:2019-2020年四年级上册第18课《争吵》word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2、过程与方法:学习生字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中父亲说的话的含义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质疑1、指读课题,正音“吵”是翘舌音,“争”翘舌音、后鼻音2、质疑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3、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读书,讨论解决)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1、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不要丢字、添字把课文读通读顺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借机巡视三、指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1、请八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2、纠正字形“哼”、“御”,正音“肘”是翘舌音,“竟”是后鼻音四、再读课文,解决问题1、“谁和谁争吵”(“我”和克莱谛)板书:“我”、克莱谛2、“为什么争吵”①自读1—4自然段②指名回答(克莱谛把我本子弄脏,我报复他,把他的本子也弄脏了)板书:弄脏本子五、小结第二课时一、再读课文,解决问题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解决上节课我们提出的问题2、出示问题:“怎样争吵”3、学生自读1—4自然段4、指导朗读描写怎样争吵的句子① 讨论,当克莱谛弄脏我本子后,我为什么报复他,弄脏他的本子?(心里嫉妒)②理解“嫉妒”一词③指导朗读描写克莱谛生气的句子5、解决“争吵后各有什么表现”的句子①学生自读5—8自然段②讨论争吵后我的表现a.“我觉得……多好!”b.练读(读出后悔的语气)c.指读③“我记起……怎么也说不出来”练读、指读(读出矛盾的心里)④克莱谛有怎样的表现?(克莱谛……悲哀)⑤从这段话中,你觉得克莱谛会想些什么?⑥指寻朗读第7自然段两人的对话⑦这时“我”却在想些什么?(只是想到防御)6、解决“争吵的结果”。
①自读9—13自然段②请提问的同学回答(重归于好)板书:重归于好③指读9—13自然段④理解“举起尺子”含义⑤分角色朗读7、解决“争吵这件事使我们明白了什么?”①自读14自然段②讨论: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8、请学生把懂得的道理对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