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于设计标识阶段南宁市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分析

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85.95KB
约13页
文档ID:188697140
基于设计标识阶段南宁市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分析_第1页
1/13

基于设计标识阶段南宁市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分析 摘要:绿色建筑将是建筑设计的指向标绿色建筑力求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本文旨在通过对绿色建筑设计标识阶段中各技术体系存在的增量成本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为后期的绿色建筑提供设计依据南宁市因为雨水回用系统和可再生能源的的采用导致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在增量成本单项中占据成分比较大关键词: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引言我国于2006年6月颁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2015年1月实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绿色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紧接着颁布的《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财建[2012]167号)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保障性住房实施绿色建筑行动的通知》(建办[2013]185号)等文件[1],更加促进的绿色建筑的发展随后,南宁市发行《广西绿色建筑评价》DB45/T567-2009、《广西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细则》以及《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桂发改环资[2013]1407号),随着南宁市绿色建筑技术体系的理论完善,具体实施进程也开始步入正轨。

自2015年1月开始,南宁市绿色建筑严格执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具体2009~2015年的绿色建筑实施情况如下表1.1所示(此数据不包括南宁市金开区和高新区)表1.1 南宁市2009年~2015年绿色建筑设计标识项目情况年份数量(个)建筑面积(㎡)建筑面积比例2009~201334一星级104115651.22一星级1062145.2625.8%二星级19二星级2432173.9659.1%三星级5三星级62133215.1%2014116一星级8122973446.97一星级14898460.1564.9%二星级34二星级7976227.634.7%三星级1三星级98759.220.4%2015~至今116一星级9715017154.51一星级12512550.8183.3%二星级19二星级2504603.716.7%三星级0三星级00统计南宁市近7年的绿色建筑设计标识数量看出,项目从2009年~2013年发展较慢,总的数量仅为34个,建筑面积为411.5651万平方米,2014仅一年时间绿建项目数量提高至116个,较前面4年数量增加比例达到241%,建筑面积达到2297.3万平方米,2015年至今绿建项目数量为116个,建筑面积为1501.7万平方米,2015年相对2014年绿建实施面积减少了近795.6万平方米,同时三星级绿色建筑项目数量为0,建筑面积减少分析原因为广西建筑业增加值自2001(9.3%)年以来2015年首次进入个位数增长(具体详见图1.1[2])。

而2015年以来项目二星级绿色建筑数量比2014明显减少,三星级绿色建筑为0,分析原因一方面建设单位及相关咨询单位对绿色建筑建设存在误区,认为星级越低,成本投入越省;另一方面原因没有具体分析项目实际情况,只为满足政策要求通过审批程序而取最低标准根据对绿色建筑案例的增量成本统计,增量成本分布在0.004%~3.82%不等,一星级分布在0.004%~0.86%;二星级分布在0.08%~3.04%;三星级分布在0.19%~3.82%从上述数据可见,相同的地区相同的建筑性质同等的星级标准,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些差距的存在一方面反映并不是单纯的星级标准越低其增量成本会越低,另一方面也投射出绿色建筑技术措施的设计中存在一定的误区,可能一味地追求绿建新技术的应用,造成较高的成本投入,没有结合项目实际情况采用适合的技术措施本论文旨在通过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各技术条文进行简单分析,结合南宁市气候特点、建筑特点和人们的文化意识,对南宁市特有绿色建筑技术措施增量成本进行简要分析,对绿色建筑体系中可能存在的技术措施增量定性和定量分析,为后期的绿色建筑的设计提供较为清晰和直观的思路。

图1.1 2001~2015年建筑业增加值列图1绿色建筑设计标识阶段增量成本分析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囊括项目的前期可研、施工图设计、招投标、施工验收、运营管理、废旧拆除等过程在此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费用均为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成本设计标识阶段则是在全寿命周期的基础上不包括运营管理和废旧拆旧项目成本根据类型可以分为资金成本、环境成本、社会成本[3]资金成本可以通过实际的财政预算体现,而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则影响因素较多,本论文不进行赘述,本文着重对绿色建筑设计标识阶段的资金成本进行分析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运营管理7大类组成施工管理和运营管理主要在运营阶段,本文仅分析设计标识阶段的五大技术体系,即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设计标识阶段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组成和比重1.1节地与室外环境节地与室外环境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着重在土壤氡含量检测和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项目在建设初期进行工程选址在符合相关城乡规划的要求前提下,需对原有场地进行优化,相关措施有室外透水地面的敷设,环境绿化等。

项目在选址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原有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开发地下空间、改善室外人员活动环境等,为改善室外环境,通常采用种植乔木、建设建筑构筑物等措施缓解热岛效应;通过增加植草砖和透水地面来改善室外活动场地的透水性,在节地与室外环境体系中,以上绿色建筑技术措施可以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和需求,合理设计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中节地与室外环境的相关要求,成本投资中可列为增量成本的措施详细列于下表1.2表1.2 节地与室外环境增量成本产生相关措施序号投资成本项目名称是否计入绿建增量备注参考价格1绿地面积不计入根据以往项目情况,绿地面积在满足规划局基本要求情况下,一般无需增设绿地面积——评分项成本价格200元/㎡[4]2地下空间不计入地下空间的充分利用是城市节约用地的必经之路,不属于绿色建筑增量成本3环评报告不计入如项目仅有环评报告表,或环评报告无噪声现场测试及预测,则考虑对项目进行噪声模拟,费用计入绿色建筑增量成本4氡含量检测报告计入控制项根据南宁市氡含量检测市场单价为200元/点,其中1点/(100㎡占地面积)5透水铺装计入透水铺装可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增加场地下水涵养,有效的缓解排水系统负荷。

——评分项根据市场调查,节地与室外环境可能存在的绿色建筑增量单价如表1.3表1.3 节地与室外环境相关增量成本单价序号类型平均价格基准价格1绿地面积200元/㎡02氡含量检测报告200元/点,其中1点/(100㎡占地面积)03透水铺装透水砖59(28~90)(元/㎡)普通砖35(20~50)(元/㎡)透水混凝土110(23~200)(元/㎡)普通路面40(30~50)(元/㎡)植草砖42(25~60)(元/㎡)普通砖35(20~50)(元/㎡)注:本论文表中价格均是通过网询问格以及参考论文获得,不具有实际报价性质,仅作为论文数据参考,增量成本计算均是以平均价格计算1.2节能与能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绿色建筑增量成本主要在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空调系统、照明系统以及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节能可分为被动式和主动式,被动式包括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及自然通风等,主动式包括空调系统的节能技术、照明系统节能技术以及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应用在项目设计初期尽量控制建筑的体形、朝向、楼距、窗墙比、外窗可开启面积比例、墙体材料及外窗类型等来优化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门窗可采用南宁市推荐九项新技术,窗框可采用断热铝合金、PVC塑料、玻璃钢、铝塑钢、铝木等,窗玻璃可采用Low-E中空玻璃、热反射镀膜等。

空调设备采用高效节能设备,有条件情况下,鼓励采用热回收系统,新风比可调节措施等节能措施照明系统鼓励尽量采用自然采光,灯具尽量采用南宁市九项新技术中的高效节能灯具,最后在设计中以目标值控制设计值南宁市作为可再生能源示范市,正在大力推广采用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以上措施对比一般设计方案存在一定的增量成本,但是这些在运营阶段均可带来经济效益,具体效益需具体分析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在节能与能源利用要求,成本投资中可列为增量成本的单项目详细列于下表1.4表1.4 节能与能源利用增量成本产生相关措施序号投资成本项目名称是否计入绿建增量备注1围护结构计入围护结构的选择很重要,原节能设计计算不过情况下,增加保温材料的增量成本较大2空调系统计入可以采用可再生清洁能源,如地源热泵系统、水源热泵系统、污水源热泵系,此部分投资较大3照明系统计入照明系统中节能灯具单价增量约为38元/个,照明系统在运营阶段经济效益较为明显,推荐采用4可再生能源计入可再生能源需根据南宁市政策要求进行可再生能源设计南宁市常规项目实施最多的为太阳能热水和太阳能发电系统,经过比较,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节能量和环境效益均优于太阳能光伏系统。

根据市场调查,汇总以上节能与能源利用可能存在的绿色建筑增量单价如表1.5所示表1.5 节能与能源利用相关增量成本单价序号类型平均价格基准价格1围护结构材料挤塑聚苯板(60mm)65(40~90)(元/㎡)20(元/㎡)保温砂浆(60mm)42(36~90)(元/㎡)20(元/㎡)中空玻璃340(60~620)(元/㎡)72(元/㎡)2照明系统(节能灯具)47(25~70)元/个9(3~15)元/个3可再生能源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空调系统)850(500~1200)(元/㎡)450(350~500)元/㎡水源热泵系统(空调系统)525(350~700)(元/㎡)450(350~500)元/㎡4太阳能热水系统2.5万元/m产水量0太阳能光伏系统1.6万/KWP0注:本论文表中价格均是通过网络询问价格以及参考论文获得,不具有实际报价性质,仅作为论文数据参考,增量成本计算均是以平均价格计算1.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绿色建筑增量成本主要在节水器具的使用、雨水回收利用系统、中水回用系统以及绿化浇灌节能措施节水与水资源利用主要目的是减少日常用水量,统筹措施一方面在生活用水、绿化浇灌等用水点采用节水器具,另一方面为中水、雨水等水资源的回收利用。

节水器具的使用能够达到明显的节水效果,用水器具的用水效率等级的不同,节水效果和成本也会有较为明显的差距,节水器有坐便器、淋雨设备、水龙头等水资源的回收利用可以分为雨水和中水,中水的回收利用是将一些沐浴废水、冷却废水等进行收集、处理进而回收利用;雨水的收集利用分为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直接利用是通过一些清洁的屋面和道路收集,简单处理后用于绿化浇灌、道路冲洗、洗车用水等,间接利用则是通过透水地面、绿地、渗排一体化设。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