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名词解释1) 经济法:是调节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营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一种独立的、重要的法律部门 2) 经济法律关系:是指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营过程中根据经济法的规范发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3) 经济法主体: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参与者或当事人,是依法享有经济权利和承当经济义务的当事人 4) 经济权利:是指经济法主体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营过程中,依法具有的自己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和规定她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资格 5) 经济义务:是指经济法主体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营过程中,依法必须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责任 6) 经济职权:是指国家机关行使经济管理职能时依法享有的权利 7) 公司法:是调节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营过程中发生的有关公司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公司法既是组织法,也是行为法,但重要是组织法 8) 有限责任公司:又称有限公司,是指根据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设立的,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当责任,公司以其所有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当责任的公司法人 9) 国有独资公司:是指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投资的部门单独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10) 公司债券:是指公司根据法定条件和程序发行的、商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可分为记名债券和无记名债券 11) 股份有限公司:是指根据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设立的,其所有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当责任,公司以其所有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当责任的公司法人 12) 发起设立:是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方式之一,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的所有股份而设立公司 13) 募集设立:是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方式之一,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股份的一部分,其他部分向社会公开募集而设立公司 14)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 15) 外国公司:是指根据外国法律在中国境外登记成立的公司外国公司根据国内法律规定可以在中国境内设立分支机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16) 母公司(子公司):根据公司在控制与被控制关系中所处地位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母公司和子公司实际控制其她公司的公司是母公司受其她公司实际控制的公司是子公司它们都具有法人资格 17) 总公司(分公司):根据公司在管辖与被管辖关系中所处地位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总公司和分公司管辖所有公司组织的总机构是总公司受总公司管辖的分支机构是分公司前者具有法人资格,后者不具有法人资格 18) 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是指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实缴的出资额。
19)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是以股票为体现形式的、体现股东权利和义务的,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 20) 上市公司:是指所发行的股票经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21) 全民所有制工业公司:即国有工业公司,是指以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制为基本的、从事工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独立的商品经济组织 22) 厂长负责制:是全民所有制工业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由厂长统一领导和全面负责的一种公司内部领导制度它是一种首长负责制 23) 职工代表大会:是公司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 24) 集体所有制公司:是指以生产资料的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为基本的、独立的商品经济组织集体所有制公司涉及城乡和乡村的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公司 25) 私营公司:是指公司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八人以上的营利性的经济组织国内私营公司分为独资公司、合伙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三种 26) 独资公司:是指根据《独资公司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种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公司债务承当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 27) 合伙公司:是指根据《合伙公司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各合伙人签订合伙合同,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公司债务承当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
28) 外商投资公司:是指根据国内法律的规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中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共同投资或者仅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公司根据国内《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中国投资者涉及中国的公司或者其她经济组织,外国投资者涉及外国的公司和其她经济组织或者个人 29) 外商投资公司法:是调节国家协调经济运营过程中发生的有关外商投资公司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0) 中外合资经营公司:是指中国合营者与外国合营者根据中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境内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并按投资比例分享利润、分担风险及亏损的公司 31) 合营公司的注册资本:是指为设立合营公司在登记管理机构登记的资本总额,应为合营各方认缴的出资额之和 32) 合营公司的投资总额:是指按照合营公司合同、章程规定的生产规模需要投入的基本建设资金和生产流动资金的总和投资总额涉及注册资本和公司借款 33) 中外合伙经营公司:是指中国合伙者和外国合伙者根据中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境内共同举办的,按合伙公司合同的商定分派收益或者产品、分担风险和亏损的公司中外合伙经营公司属于契约式的合营公司 34) 外资公司:即外商来国内举办的独资公司。
它是指根据中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所有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公司,不涉及外国的公司和其她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 35) 破产:是指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依法将其所有财产抵偿所欠的多种债务,并依法免除其无法归还的债务 36) 破产财产:是指在破产宣布后,可以依法对债权人的债权进行清偿的破产公司的财产 37) 破产债权:是指在破产宣布前成立的,可以通过破产程序从破产财产中获得清偿的债权 38) 反不合法竞争法:是调节在制止不合法竞争行为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9) 不合法竞争:是指经营者违背《反不合法竞争法》规定,损害其她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40) 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在市场交易活动中,为争取交易机会,特别是为争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市场优势,通过秘密给付财物或者其她报偿等不合法手段收买客户的负责人、雇员、合伙人、代理人或政府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等可以影响市场交易的有关人员的行为 41) 商业秘密:根据《反不合法竞争法》的规定,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用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42) 折扣:亦称让利是指在商品购销活动中经营者在所成交的价款上给对方以一定比例的减让而返还给对方的一种交易上的优惠 43) 产品质量法:是调节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因产品质量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一般涉及有关产品质量责任、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产品质量损害补偿及解决质量争议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44) 公司质量体系认证制度:是指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由它授权的部门承认的认证机构,根据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原则,对公司的质量体系和质量保证能力进行审核合格,颁发公司质量体系认证证书,以兹证明的制度 45) 产品质量认证制度:是指根据具有国际水平的产品原则和技术规定,通过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产品质量认证标志的形式,证明产品符合相应原则和技术规定的活动分为安全认证和合格认证 46) 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是指国家指定的产品质量专门机构,根据正式产品原则的规定,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对公司产品质量所进行的监督性检查 47) 国家监督:指国家对产品质量以抽查为重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重点检查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品以及顾客、消费者、有关组织反映有严重质量问题的产品。
48) 产品质量责任:是指生产者和销售者因其生产或销售的产品有缺陷,导致买主、顾客、消费者或其她人人身和财产的损害而应承当的补偿义务 49) 产品质量义务:是指产品质量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为一定质量行为或者不为一定质量行为,以满足对方利益需要的责任 50) 产品质量纠纷:是指因产品质量而引起的有关当事人之间的争执涉及合同中的质量纠纷,因产品质量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因行政机关的解决产品质量问题而引起的争议等 51)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调节在保护消费者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经济法的重要部门法 52) 消费者:就是为了满足个人生活消费的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居民 53) 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及该权利受到保护时而给消费者带来的应得的利益 54) 保障安全权:是消费者最基本的权利,它是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保障其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55) 公平交易权:是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获得质量保障和价格合理、计量对的等公平交易条件的权利 56) 依法结社权:是指消费者享有的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队的权利。
57) 维护尊严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58) 证券:是各类财产所有权或债权凭证的通称,是用来证明证券持有者有权按其所载获得相应的权益的凭证股票、公司债券、公债券、票据、提单、本票、汇票、支票、保险单等都是证券 59) 内幕交易:是指内幕人员以及其她通过非法途径获取证券内幕信息的人,运用该信息进行证券交易而试图获利的行为内幕交易破坏了市场的公平原则,侵犯了投资者的利益 60) 票据:是出票人依法签发的,商定由自己或指定她人,在一定期间、一定地点,按票面所载文义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的有价证券 61) 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拟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62) 本票:是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拟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63) 支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其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她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拟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64) 票据行为:是以发生票据上的权利义务为目的所实行的要式法律行为涉及出票、背书、承兑、保证等。
65) 出票:是指出票人签发票据并将其交付给收款人的票据行为出票自身涉及两个行为:一是作成票据并在票据上签章;二是将票据交付给收款人 66) 背书:是指在票据背面或者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票据行为背书涉及两个内容:一是作成背书,二是交付她人 67) 承兑:是指汇票付款人承诺在汇票到期日支付汇票金额的票据行为 68) 保证:是票据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担保票据债务履行的票据行为被保证的汇票,保证人应当与被保证人对持票人承当连带责任 69) 票据权利:是指持票人为获得票据金额,根据票据法所赋予的可对票据债务人行使的权利它涉及付款祈求权和追索权 70) 票据抗辩:是指票据债务人基于一定的事实和理由对于票据债权人的祈求,可以提出抗辩,回绝履行票据债务 71) 房地产法:是调节房地产开发、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重要涉及有关房屋建设、买卖、租赁、修缮及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72) 土地所有权:指土地所有者在法律规定的范畴内,行使对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73) 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
74) 工业产权:是人们根据法律相应用于商品生产和流通中的发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