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冲击波在肩关节运动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Summary:目的分析体外冲击波在肩关节运动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疼痛康复科2023年4月-2024年4月期间本科收治的创伤性肩袖损伤患者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本次研究中应用实验组体外冲击波治疗干预,而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在治疗完成后,术后采用美国 UCLA 评康复训练后肩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记录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在治疗完成后,两组患者不同时段的关节活动度进行记录和对比,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体外冲击波治疗在创伤性肩袖损伤患者的康复中具有显著效果与常规治疗相比,实验组在肩关节功能恢复及关节活动度方面表现出更优越的结果,说明体外冲击波可以作为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有助于提高肩关节运动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Keys:体外冲击波;肩关节运动;损伤治疗肩关节运动损伤在运动员和日常生活中均较为常见其复杂的解剖结构和丰富的运动功能,使得肩关节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损伤发生[1]尤其是肩袖损伤,常常伴随疼痛和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表现传统的治疗方法,如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干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症状,但效果常常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2]。
因此,寻找新的治疗手段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体外冲击波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技术,逐渐引起了学术界和临床医生的关注基于这些潜在的优势,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关节运动损伤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体外冲击波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多个领域的临床试验中得到了验证[3]在肌肉骨骼损伤、慢性疼痛等方面均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尽管目前关于其在肩关节损伤治疗中的研究仍相对较少,但已有的初步研究结果为其未来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支持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疼痛康复科2023年4月-2024年4月期间本科收治的创伤性肩袖损伤患者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实验组女13例,男17例,年龄18-83岁,平均(36.9±6.1)岁,对照组女13例,男17例,年龄19-85岁,平均(37.1±5.3)岁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损伤程度分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内容包括热敷、超声波治疗及电疗,每次治疗持续30分钟,每周进行3次,持续4周药物治疗方面,患者可根据症状需要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以缓解疼痛与炎症。
实验组患者接受体外冲击波治疗,具体操作如下:采用多频率冲击波设备,频率设定为1-4 Hz,能量密度为0.15-0.30 mJ/mm²,治疗区域包括受损的肩袖及周围软组织每次治疗时间为15-20分钟,进行为期3周的治疗,每周3次治疗过程中,施加的冲击波应均匀覆盖整个病变区域,以确保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在治疗后,患者会被指导进行适度的肩关节康复运动,以进一步促进功能恢复1.3 评价标准 术后采用美国 UCLA 评康复训练后肩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34-35 分为优,即术后无疼痛,主动前屈及外展角度大于 90°,术后外展肌力5级; 28-33 分为良,即术后肩部偶感轻微疼痛,主动前屈及外展角度 90°-120°,术后外展力 4 级; 21-27 分为可,即术后经常感肩部轻微疼痛,主动前屈及外展角度 78°-90°,术后外展肌力3-4 级;0-20分为差,即术后肩部疼痛较剧烈,主动前屈及外展角度<78°,术后外展肌力<3 级1.4 统计学方法 在本研究中,所有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 ± 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结果通过半年随访,对两组患者不同时段的关节活动度进行记录和对比,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表1 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对比(x±s,分)组别术后39天术后90天术后半年对照组(n=39)23.79±4.7925.51±4.3128.46±4.38实验组(n=39)25.69±5.2229.31±4.9934.96±5.47T8.29479.564710.3297P0.00000.00000.00003讨论肩关节运动损伤在临床上普遍存在,尤其在运动员和老年人中更为常见肩袖损伤是最常见的类型之一,通常由过度使用、意外创伤或年龄相关的退行性变化引起[3]这类损伤不仅影响肩关节的运动功能,还可能导致长期的疼痛和活动限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肩袖损伤的发生率逐年上升,特别是在高强度运动人群中,约有40%的运动员在生涯中经历过不同程度的肩袖损伤本研究结果显示,体外冲击波治疗在肩关节运动损伤的康复中具有显著效果实验组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点的关节活动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体外冲击波治疗能够有效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体外冲击波治疗的优势在于其非侵入性和相对较少的副作用。
通过高能冲击波作用于病变组织,能够有效促进局部血流,增加新生血管形成,从而加速组织愈合此外,冲击波对神经末梢的刺激作用可调节疼痛信号传导,减轻疼痛感,这对于缓解患者的不适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表明,体外冲击波能够增强细胞的代谢活动,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帮助损伤组织更快地修复综上所述,体外冲击波治疗在肩关节运动损伤的康复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结合已有的研究结果,临床实践中可考虑将其作为常规治疗的一部分,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康复支持Reference[1]李英俊, 邱丽莎, 王勃. 体外冲击波联合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运动性肩袖损伤患者的效果及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J]. 中国当代医药, 2024, 31 (08): 47-50.[2]王士冲, 陶高见, 马超, 宁本翔. 关节松动术配合体外冲击波在肩关节运动损伤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当代医药, 2023, 30 (11): 88-91.[3]姜路, 王洪江, 王权, 连纪文. 关节松动术配合体外冲击波对肩关节运动损伤患者疼痛程度及肩关节功能的影响[J]. 临床医学工程, 2022, 29 (01): 5-6.[4]徐毅, 邹毅, 周士进. 体外冲击波在肩关节运动损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 当代医学, 2022, 25 (08): 155-157.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