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戊戌变法一、基础达标1、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掀起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该变革是指( )A. 洋务运动B. 公车上书C. 百日维新D. 甲午战争考点:戊戌变法分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 解答: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向光绪帝上书,要求变法维新,但这次变法只坚持了三个月就遭慈禧太后镇压,又称“百日维新” 2、使康有为、梁启超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警醒并要求变法的事情是( )A. 洋务运动的失败B.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签订《马关条约》C. 鸦片战争的失败D. 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考点:戊戌变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维新变法运动知道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解答: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联合1300多名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历史上称之为“公车上书”,这次上书没有达到目的,但康有为、梁启超等为救亡图存掀起的维新变法运动就此拉开了序幕因而使康有为、梁启超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警醒并要求变法 3、“公车上书”的时间是( )A. 1888年B. 1894年C. 1895年D. 1898年考点:戊戌变法。
分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知道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解答: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义愤填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人议和,请求变法即“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4、“公车之人散而归乡里者,亦渐知天下大局之事,各省蒙昧启辟,实起点于斯举1895年以后,中国官绅产生普遍醒觉,行动日渐积极,并扩大方向这说明甲午战争( )A. 唤醒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B. 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C. 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D. 导致了实业救国的热潮考点:戊戌变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戊戌变法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依据课本知识分析材料可知,甲午战败后,举国思变,很多人回乡后创办新学堂或成立各种各样的学会,也有的创办报刊杂志等,题干说明甲午战争唤醒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故选A. 5、梁启超说:“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梁启超所说“大梦唤醒”的具体表现是( )A. 地主阶级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洋务运动B. 各地人民的反清斗争风起云涌C. 甲午战败,清政府被迫割地赔款D. 资产阶级开始领导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考点:戊戌变法。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维新变法运动 解答:梁启超说:“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这里“大梦唤醒”的具体表现是甲午战争后,维护封建统治的洋务运动彻底失败,挽救民族危亡必须走资本主义道路,资产阶级开始领导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6、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 袁世凯的出卖B. 顽固派势强大C. 脱离群众和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D. 所依靠的光绪帝没有实权考点:戊戌变法分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解答: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自身的原因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即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没有发动群众,脱离群众,最终导致了戊戌变法失败ABD都是外部原因 7、近代史上那位清朝皇帝“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做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 )A. 康熙帝B. 道光帝C. 光绪帝D. 宣统帝考点:戊戌变法分析:本题考查了光绪帝进行戊戌变法 解答: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因此被称为“戊戌变法”,因这次变法仅历时103天又称它为“百日维新” 8、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掀起戊戌变法运动的目的是( )A. 建立共和国B. 扶清灭洋C. 推翻清政府D. 救亡图存考点:戊戌变法。
分析:本题以康有为、梁启超掀起戊戌变法运动为依托,考查戊戌变法运动的目的 解答: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掀起戊戌变法运动的目的是救亡图存895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联合1300多名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历史上称之为“公车上书”,这次上书没有达到目的,但康有为、梁启超等为挽救民族危亡掀起的维新变法运动就此拉开了序幕康有为、梁启超发动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 9、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讨论戊戌变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康有为、梁启超等领导的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B. 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历时103天,故称“百日维新”C. 戊戌变法由于慈禧太后发动政变而失败D. 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考点:戊戌变法 分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注意题目要求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解答:据所学知,ABC三项都与戊戌变法的史实相符,D项不正确,戊戌变法最后失败了,并没有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10、下列不属于戊戌变法内容的是( )A.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B.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设立京师同文馆C.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经济D.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考点:戊戌变法。
分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掌握识记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解答:据所学知,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设立京师同文馆属于洋务运动的内容,ACD三项都是戊戌变法的内容 11、戊戌变法运动的实质是( )A. 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斗争B. 开明地主与顽固官僚的斗争C. 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D. 西方文化与传统儒学的斗争考点:戊戌变法分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运动的实质 解答: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改良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总结洋务运动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封建政治制度的主张他们希望通过变法的道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行君主立宪戊戌变法运动的实质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12、下边是某同学整理的“公车上书”资料卡片卡片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有关上书的( )A、时间、地点 B、领导者、意义C、对象、内容D、背景、参加者考点:公车上书解答: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败于日本1895年春,参加乙未科科考的各省举人正在北京考完会试,等待发榜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订的《马关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银二亿两白银的突然消息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资料卡片中背景错误故选:A13、如图是某报刊登的上海广智书局的新书广告,其内容表明当时知识界流行的思潮是( )A. “自强”“求富”B. “变法图强”C. “三民主义”D. “民主”“科学”考点:历史文化常识。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维新变法运动 解答: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当时流行的书刊大部分是关于维新、宪法、政治方面的内容依据所学,维新、宪法、政治是中国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变法图强主张的体现 14、某班同学正在演出历史剧《百日维新》,其中一个演员慷慨激昂地说:“各国变法,都是经过流血才成功的,中国还没有流血,让我来做第一个吧!”请问这个演员扮演的角色是谁( )A. 康有为B. 梁启超C. 杨锐D. 谭嗣同考点:戊戌变法 分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重点掌握谭嗣同的活动 解答:据“各国变法,都是经过流血才成功的,中国还没有流血,让我来做第一个吧!”可知是谭嗣同的话语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维新变法最终以失败结束谭嗣同在刑场吟诵“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慷慨就义,表达了他“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精神 15、在中国请求变法图强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是( )A. 康有为、梁启超B. 李大钊、胡适C. 李鸿章、张之洞D. 曾国藩、奕考点:戊戌变法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维新变法的知识点,应记住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维新派代表人物”,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末期,为挽救中华民族的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
故选A 二、能力提升16、识图,回答问题(1)如图中的人物分别是___和___;(2)他们都是___派别的代表人物,他们领导了___运动,是___阶级的代表3)他们共同创办的杂志是___ 考点:戊戌变法 分析:本题以康有为和梁启超的人物图片为依托,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 解答:(1)仔细观察图片可知,两个人物是康有为、梁启超2)康有为、梁启超是维新派的代表,他们领导了戊戌变法(维新变法)运动、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甲午中日战争后,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以期变法实现国家富强3)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通过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继续宣传维新变法不久,他们联合朝中大臣在北京成立强学会,定期集会讲演随后,他们又把《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了故答案为:(1)康有为、梁启超2)维新、戊戌变法(维新变法)、资产3)《中外纪闻》或《万国公报》 17、识读下图,请完成: (1)这一场面发生在哪一年?为首者是谁?他们正在这里干什么?(2)这些文质彬彬的书生都表现得义愤填膺,又是为什么?(3)这些书生的举动有何影响?解答:(1)1895年。
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 (2)《马关条约》的签订3)此举对清政府的触动不大,但轰动了全国从此,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18、“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1)这句话是谁说的?他属于哪个政治派别?(2)“有心杀贼”的“贼”指谁?(3)为什么“无力回天”?(4)他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考点:戊戌变法,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本题以谭嗣同的诗为切入点,考查戊戌变法 解答:(1)“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是谭嗣同的绝命诗谭嗣同是资产阶级维新派2)戊戌变法因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镇压而失败,因此“贼”指的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3)中国资产阶级的天生的软弱性、妥协性,加上戊戌变法没有发动群众,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因此戊戌变法失败是必然的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谭嗣同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爱国、爱民、为追求理想勇于牺牲等故答案为:(1)谭嗣同;资产阶级维新派2)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3)中国资产阶级的天生的软弱性、妥协性,加上戊戌变法没有发动群众,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因此戊戌变法失败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