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外国教育史重点整理复习资料重点

欣***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7.81KB
约10页
文档ID:346808077

一 、古 典 时 代 的 教 育 ( 斯 巴 达 、 雅 典 ) : 以斯巴达和雅典为代表的城邦时代二、斯巴达的教育(1)教育背景(军事化的农业国家;由严重对立的三个社会阶层构成的国家)(2)教育完全由国家控制(3)实行严格的体检制度, 以保证体质上的优越性4)教育阶段及内容:7岁以前, 公民子女在家中接受母亲的教育 7岁-18岁男子 进入教育机构, 主要学习“五项竞技”——赛跑、跳跃、摔跤、掷铁饼、投标枪, 并 接受严酷的训练 从18岁起, 公民子弟进入高一级的教育机构——青年军事训练团 年满20岁的公民子弟在国家边境沿线驻扎, 开始接受实战训练 到30岁时, 正式获 得公民资格5)重视女子教育6)斯巴达人重视军事体育训练, 而不关注文化知识的学习(7)教育目的在于培养体格强壮的战士三、雅典的教育(1)民主化的商业社会(2)高度重视教育, 盛行私人办学(3)教育阶段及内容:7岁前, 儿童在家中由父母养育 7岁以后, 女孩继续在家 中由母亲负责教育, 男孩则开始进入文法学校、弦琴学校学习 13岁左右, 公民子弟 一方面继续在文法学校或弦琴学校学习,另一方面则进入体操学校,接受各种体育训练: 游泳、舞蹈、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

15、16岁, 大多数公民子弟开始 从事各种职业,少数显贵子弟进入国立体育馆,接受体育、智育和审美教育 18-20 岁, 青年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 接受军事教育, 属于预备公民阶段 20岁, 经过一 定的仪式, 被授予公民称号, 获得完全的政治权利4)雅典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能履行公民职责的人请思考: 雅典教育与斯巴达教育的差异表现为哪些方面?四、西方三杰———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一)论教育国家管理 (①国家控制教育, 公养公育, 培育人才 ②设立专门管理教育的长官 ③教育应为国家培养哲学家和军人)(二)论早期教育: 孕妇应经常散步, 并接受培训 3岁之前, 儿童由女仆照应其 衣食起居, 由国家最优秀的公民来监督实施教育, 对儿童加以正面的熏陶和教育 3-6 岁的儿童在神庙的儿童游戏场接受教育 教育内容包括讲故事、做游戏、学音乐等 “寓教育于游戏”三)论普通教育: ①实行强迫教育 (《法律篇》) ②6岁开始男女分校,可进入国 家办的文法学校、弦琴学校和体操学校学习 学习内容:阅读、书写、计算、唱歌、音 乐、体操、骑马、射箭等 ③17-20岁, 奴隶主子弟接受高一级的教育, 进行体育 和算术、几何、文法、音乐的训练, 以培养保卫国家的军人。

四)论高等教育: ①具有抽象思维能力的人接受高深教育 ②20-30岁研究哲学, 以学习辩证法为主, 兼习“四艺”,学业结束后, 担任国家的高级官吏 ③30-50岁, 专研辩证法, 毕业后担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成为哲学王五、 古希腊三杰之一—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1、①关注道德的哲学思想 ②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 ③ 知识即美德(美德可以通过教育、通过学习各种知识而获得 掌 握 各 种 知 识的过程就是美德的获得和完善的过程 无知的人是不道德的,人们应承认无知,抓住一切机会学习知识, 从而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知识”指的是伦理道德方面的知识 )2、苏格拉底方法: 苏格拉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明和使用得以师生共同谈话、共同探讨 问题而获得知识为各证的问答式教学法, 称为苏格拉底方法, 包括讥讽、助产术、归纳 和定义四个步骤3、苏格拉底方法的优点: ①以学生为主体,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独立 地思考问题; ②使学生自觉地从多方面思考人与人之间的普遍原则, 从而辩证地、具体 地看待问题而非绝对、笼统地对某个问题下结论。

4 、苏格拉底方法局限性: ①受教育者必须有探求真理、追求知识的愿望和热情; ② 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积累了一定的知识, 否则问答便无法进行; ③苏格拉底 谈话的对象必须是有一定知识基础和推理能力的成年人请思考: 1.苏格拉底方法与启发诱导思想有何异同? 2.共同作为文化巨子的苏格拉底和孔子有何异同?如何看待这些异同?六、 古希腊三杰——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1、世界观: ①哲学上,物质是由质料和形式构成的, 质料与形式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② 政治上, 既反对贵族专制, 也反对工商业奴隶主的共和制, 主张由中产阶级治理国家2、论三种灵魂与三种教育: (《论灵魂》、《尼各马可伦理学》)人的灵魂包括三部分: 植物的灵魂/营养的灵魂、动物的灵魂/感觉的灵魂、理性的灵魂/人的生命 理性分为实践 理性和理论理性(纯粹理性), 实践理性追求知行合一, 理论理性则指超越实体的冥思, 以追求知本身为目的 人需要三种教育:体育、德育、智育3 、白板说与教育的作用: ①白板说的局限:人的灵魂与蜡块不能等同, 灵魂在不停地发 生质变, 而蜡板本质不变 人与外界的关系不是纯粹被动的关系, 而是积极作用于其 中。

②教育作用: a 天性、习惯、理性是影响人的三大要素, 其中理智(教育)作 用更大 b 教育在人的形成中并不是万能的, 并不能使那些天性卑劣而又在不良环境 中养成了坏习惯的人服从理性的领导 c 只有当法制、良好的环境影响、正确的家庭 影响和教育形成合力时, 人才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d 普遍的公立教育和教育立法4 、论儿童的年龄分期与教育 :①胎教和婴幼儿教育:0-7岁的教育儿童的活动以游戏 为主,应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还应对幼儿讲述健康有益的故事 ②初等教育:7-14 岁教育内容分四科:阅读、书写、体育锻炼、音乐和绘画 交给儿童“真正必需的有 用东西”, 而不是“一切有用的东西” 以德育为主, 体育 (不以竞技为目的, 而为了 儿童身体之健康)同时进行 ③中等、高等教育:14-21 岁, 关注理智灵魂的培养, 教育以沉思活动为主, 以进行思考、理解、判断 关注学生的兴趣, 认为“人们的活动 为本身的快乐所加强、所延长、所改善, 又为异己的快乐所妨害”吕克昂中实行教学和科学研究相结合, 研究和实验相结合,讲授与自由讨论相结合, 并进行了大致的分班教学。

5、论音乐和文雅教育 :亚里士多德将职业分为自由的和偏狭的两种, 教学学科相应分为 实用和文雅两种, 实用学科为实际生活服务, 具有功利性, 文雅学科专供闲暇和享受, 是高尚的 音乐教育是和谐教育的核心, 可使人心灵愉悦, 利于陶冶性情, 有助于 理智、道德的培养 自由民应摆脱物欲, 专注于知识的探讨, 以追求永恒真理与完善 的境界6、①论幸福:幸福以理性为主宰, 是一切行为的最高目的;幸福就是合乎德行的现实活动; 人应该利用一切机会去追求幸福 ②论美德:美德分理性美德、伦理美德;伦理美德 就是中道,美德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凡事过犹不及伦理美德的获得在于实践,强 调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知与行的统 一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七、中世纪骑士教育1 、是一种特殊的家庭教育, 培养目标:勇猛豪侠、忠君敬主的骑士2、教育阶段: 0-7、8岁:在家庭中由母亲来进行教育; 7、8岁-14、15岁:侍童阶段, 在上一级的领主家进行,学习上流社会的礼节和处世之道,学习骑士七技:骑马、游泳、 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吟诗: 14、15岁-21岁:侍从阶段, 随主人行动, 行侍卫 之职;女孩在宫邸中学习成为贤妻良母的礼仪和技能。

3、早期中世纪大学的特点: ①大学是师生们, 首先是学生倡议创办的, 不是教会和市 政当局设立的 ②它保持有很大的自主权 ③流动教学 ④课程内容不确定, 以 实际需要为主 ⑤重视理解能力的培养, 开创了辩论的风气4 、中世纪后期大学特点: ①教会向大学渗透并控制大学 ②经院哲学盛行八、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教育1、人文主义特征: ①歌颂赞扬人的价值和尊严 ②宣扬人的思想解放和个性自由 ③肯定现实生活的价值和尘世的享乐 ④提倡学术, 尊崇理性前期人文主义教育起源于意大利, 影响遍及整个欧洲; 后期人文主义世俗性更强,影响范围更广2、人文主义教育特征: ①人本主义(旗帜)②古典主义(口号, 内容)③世俗性(目标, 内 容 , 方法) ④宗教性⑤贵族性九、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1 、论教育目的: ①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的永生作准备 ②教育的现实目的是利用 万物过好现世生活 ③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广博知识、终身未祖国服务的人2、论教育作用: ①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②教育是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手段 ③重视儿童的差异和后天教育3、泛智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普及教育: 一切人都拥有教育权利。

教 育 内 容泛化:百科全书)4 、论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思想):①学前教育以胎教为起点 ②采取适当的措施促 进儿童身体的健康发展 ③学前儿童智育中百科全书式知识的教育与发展其智力和 语言不可或缺 ④及早对儿童进行德育,令其养成文明礼貌行为和良好的生活习惯⑤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可以促进儿童的智力和身体的发展, 因此学前儿童的教育应 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 ⑥母育学校还应为儿童做好上小学的准备5 、论教学原则: ①适应自然的原则 ②直观性原则(首要地位) ③自觉性和积极性 原则/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原则 ④系统性与循序渐进性原则 ⑤巩固性原则 ⑥量力性和因材施教的原则6 、论德育 :德育内容:持重、节制、坚忍、正直、虔信;德育方法:(①尽早开始正 面教 ②从行动中养成道德行为的习惯 ③榜样 ④教诲与规则 ⑤择友)7、论教育管理: ①国家有权利也有责任管理教育 ②国家管理教育的官员-- 督学③建立全国统一的学制, 六年为一个阶段 ④统一 的学年、学周、学日、学时制度⑤论班级授课制(优越性:有利于减轻教师负担、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扩大教育对象、 有利于学生管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班级授课制的思想:(1)应有一定的目标。

2)每个班级应有固定的课本 (3)一切科目都用同一 的方法去教导 (4)全班的 学生在同时做同样的功课 (5)每种科目应该与相关的事项一道教授 (6)教学时 应经常保持学生的注意 ⑥考试规则:学时考查、学日考查、学周考查、学月考查、学 季考试、学年考试 ⑦学校各类人员的管理十、卢梭的教育思想:1 、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理论基础:性善论(人本性善良, 善良天性包括:自爱心和怜悯 心;人有天赋良心, 指导人们判断善恶, 并弃恶从善) 感觉论2. 自然主义教育的基本涵义: ①核心思想在于强调对儿童进行教育, 必须遵循自然的要 求, 顺应人的本性, 反对成人不顾儿童的特点, 按照传统与偏见强制儿童接受违反自然 的所谓教育, 干涉儿童的自由发展 ②自然的教育是自由的教育, 儿童在自身的 教育和成长中取得主动地位 ③自然的教育是适应每个儿童的教育④自然教育主要针对富人3. 自然教育的培养目标: 自然人4. 自然教育的方法原则: ①正确看待儿童: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