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 物理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 C A. 物体能否视为质点 , 要看物体的大小形状能不能忽略 , 与物体本身的体积大小无关 , 故 A错误;B. 火 车车身通过路旁直立的一根电线杆的运动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火车车身的长度 , 火车的长度不能忽略 , 不 可将整列火车视为质点 , 故 B错误;C. 有时地球可以视为质点 , 比如研究地球的公转时间时;有时乒乓球却 不能视为质点 , 比如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情况对发球效果的影响时 , 故 C正确;D. 转动的物体有时也可以视为 质点 , 比如研究地球公转时 , 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 故 D错误. 故选: C.2. C A. 火箭正常发射时 , 宇航员 , 逃逸塔 , 运载火箭一起运动 , 他们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变化 , 处于相对静止 , 故 A错误;B. 火箭正常发射时 , 地面相对于运载是运动的 , 故 B错误;CD. 若火箭发射时遇到突发情况 , 宇航 员将随逃逸塔一起脱离运载火箭 , 则宇航员、逃逸塔与运载火箭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 , 是相对运动的 , 故 C正确 , D错误;故选: C.3. D AB. 题图只是物体在每秒的位置 , 但在每秒内是怎样运动的未知 , 故各点之间的连线不一定为物体的运 动轨迹 , 故 AB错误;C. 第 4 s 内的位移为: 父 内的位移为: 父2 = \(5—2) 2 十(3—4) 2 m= \m , 故第 4s和第 5 s 的位移大小相等 , 但是方向不同 , 即第 4s和第 5 s的位移不 相等 , 故 C 错 误 ; D. 前 2 s 内 的 位 移 为: 父 最 后 2 s 内 的 位 移 为: 父4 = 则可得: 父3 <父4 , 故 D正确. 故选: D.4. D A. 午休从 11:30开始 , 11:30是时刻 , 故 A错误;B.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每晚 7 : 00 准时与您见 面 , 7:00是开始的时刻 , 故 B错误;C. 第四节:10:30—11:10 , 10:30 和 11:10是上课和下课的时间 , 指的是时 刻 , 故 C错误;D. 运动员跨栏记录为 12. 91 s为跑完全程的时间 , 故 D正确. 故选: D.5. C A. 根据三个质点的轨迹可知到它们达 M点的瞬时速度方向都不相同 , 故瞬时速度不相同. 故 A错误 ; BD. 平均速率等于路程和时间的比值 , 即 , 三个质点从 N到M 的轨迹不相同 , 路程不相同 , 运动时间 相同 , 平均速率不相同. 故 BD错误;C. 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 即 三个质点从 N到M 的 , 起点和终点都相同 , 则位移相等 , 又因为时间相同 , 所以平均速度相同. 故 C正确 , 故选: C.6. D ABD. 根据 父—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 , 可知汽车在 0~10 s时间内匀速驶离出发点 , 在 10 s~20 s 时间内 处于静止状态 , 在 20~40 s时间内匀速驶向出发点 , 故 AB错误 , D正确;C. 汽车在 0~20 s 时间内平均速度 为 故 C错误. 故选: D.7. B 由图可知火箭在第 6 s末到第 8 s末的位移大小约为火箭的 , 则平均速度 m/s , 故 B正确 , ACD错误. 故选: B.8. A Ψ1 =100 km/s≈27. 8 m/s ,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 可知 , 猎豹的加速度 m/s2 ;牧羊犬的加速度 故猎豹与牧羊犬平均加速度之比约为故 A 正确 , BCD错误. 故选: A.9. BD A. 根据, 物体速度变化量越大 , 若时间较长 , 则其加速度不一定越大 , 故 A错误;B. 加速度表示 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 , 所以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 , 加速度越大 , 故 B正确;CD. 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 量的方向必定相同 , 但与速度方向可能相同 , 也可能不同 , 故 C错误 , D正确;故选: BD.10. AD A. 由图可知 , 0~父2 为前 2 s 的位移 , 故 A正确;B. 由图可知 , 0~父n 为前n s 内的位移 , 故 B错误;C. 由 图可知 ,父2 ~ 父n 为第 3~ns 内的位移 , 故 C错误;D. 由图可知 ,父n — 1 ~ 父n 为第n s 内的位移 , 故 D正确. 故 选: AD.11. BD AB. 由题意可知 , 2 s后速度可能为 2m/s或—2 m/s , 由此有 △Ψ1 =2 m/s—4 m/s= —2 m/s= —1 m/ 高一上月考卷(一) ● 物理 参考答案 第 1 页(共 2 页) 必修第一册S2 , 方向沿斜面向下或 △Ψ2 =—2 m/s—4m/s= —6 m/s , 方向沿斜面向下 , 故 A错误 , B正确;CD. 利用加速 度定式 a= 可得a1 = = m/s2 =—1 m/s2 , 方向沿斜面向下 a2 = = m/s2 = —3 m/s2 , 方向沿 斜面向下 , 故 C错误 , D正确. 故选: BD.12. BD A. 3~6 s 内 , 无人机竖直向下做速度为 4m/s 的匀速直线运动 , 故 A错误;B. 根据 Ψ—t 图像的斜率表 示加速度 , 则得无人机在第 2. 5 s末的加速度大小为 a1 无人机在第 6. 5 s末的加速度大小 为 , 则 a1 : a2 =4 : 3 , 故 B正确;D. 根据 Ψ—t图像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大小等于位移 , 则得无人机下落的高度为h= ×(3十10)×4m=26m , 故 D正确;C. 无人机在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 为 Ψ= = m/s=2. 6m/s , 故 C错误. 故选: BD.13. (1)220(2分) 0. 02(2分) (2)电磁 电火花(每空 1 分)解析:(1)我国生活用电交流电压为 220V, 周期等于频率的倒数 , 即周期 (2)甲图是电磁打点计时器 , 乙图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14. (1)左端(1 分) (2)6 . 20 11. 40 1. 3(每空 2分) (3)偏小(1 分)(1)重锤做加速运动 , 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逐渐增大 , 由图示纸带可知 , 纸带的左端与重锤相连.(2)由图示刻度尺可知 , 其分度值为 1 mm , xF =6 . 20 cm , xH =11 . 40 cm , FH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 Ψ= = (3)如果当时交变电流的频率是 f=51 Hz , 而计算时仍按 f=50 Hz处理 , 则打点时间隔 T= 偏大 , 那么 速度的测量值将偏小.15. 解:(1)取排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 , 则初速度 Ψ0 =4m/s , 末速度 Ψ= —8 m/s , 气排球被击打过程中的速度 变化为:△Ψ= Ψ— Ψ0 =(—8—4)m/s=—12m/s , 所以速度变化量 △Ψ的大小为 12m/s , 方向与气排球飞来的 方向相反(6分)(2)根据加速度定义得:则平均加速度大小为 20m/s2 , 方向与气排球飞来的方向相反(6分)16. 解:(1)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 则根据题意可得 , 该人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为 x=2r , 方向 从 A指向B (4分)(2)路程为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 , 根据题意可得 , 该人在这段时间内的路程 S= πr (4分)t ,(3)平均速度为位移与发生该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 则可得该人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Ψ= x而 联立解得 (4分)17. 解:(1)从表格可以看出 , 汽车 2 s末的速度为 3 m/s (4分)(2)汽车在 t=0 时刻的速度为 1 m/s , t=3 s时的速度为 5m/s;故前 3 s 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 a1 = = (5分) (3)第 3 s末的位置坐标 x1 =4. 5m;第 4s末的位置坐标为 x2 =8 m , 所以汽车在第 4 s 内的平均速度为: Ψ高一上月考卷(一) ● 物理 参考答案 第 2 页(共 2 页) 必修第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