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房间-北师大版教学背景本节课是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中的第一课,也是学生们接触到数学教科书中的第一个数学知识点本课时以“整理房间”为主题,通过对简单的日常生活场景的模拟,让学生初步了解创设排列组合情形的方法和思想,以及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学目标1. 了解物品排列的基本概念;2. 认识排列顺序与结构的关系;3. 培养观察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解释和理解排列这一概念;2. 建立排列的问题,并通过演示进行讲解;3. 定义排列和组合之间的区别教学难点1. 理解排列的问题的具体解决思路;2. 辨析排列和组合的概念和区别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引入教材中第一章的学习目标,要求孩子们学会用数学知识和思维清晰整理自己的房间2.学习1. 教师给出一个问题,如:我们的班级有几个女生?让学生自己想想,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2. 引导学生思考整理房间的过程,并带领他们发现其中的排列和组合问题;3. 提出概念:排列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排列和组合的区别,并学会对一般问题进行分类3.实践活动1. 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要求学生们在教室里找到几个物品,并记录下来;2. 学生们自己设计出整理的方案,并列出每个任务分别可能有多少种方法;3. 学生们在自己的小组内进行交流,并分析记录下来的方案、方法和实现难度等要素,从而得出最佳的方案。
4.练习1. 给出排列问题,如找出布偶猫、机器人、小恐龙三样物品,能够排列出多少个不同的序列,并引导学生解决这一问题;2. 给出组合问题,如从10个音乐代表作品中,选出3首作为班级下一次节目的节目单,并引导学生解决这一问题;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排列这一概念,并通过“整理房间”这个生活场景模拟了排列和组合的问题,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了直观而深入的理解,同时也为后续数学学习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复杂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激发他们的观察能力和严密思维,以达到更深层次的数学理解和人格培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