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机械制图新旧标准代换教程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27.29KB
约23页
文档ID:234013780
机械制图新旧标准代换教程_第1页
1/23

机械制图新旧标准代换教程・一…杭州学习内容介绍一、机械制图的概述及有关标准概况1, 我国《机械制图》标准的沿革1950-1951年,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发布了 13项中华人民标准《工程制图》(草 案1956年,一机部发布了 21项《机械制图》部颁标准1959年,国家技术科学委员会发布了我国第一套《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共19 项1970年,中国科学院发布了 7项《机械制图》国家标准(试行),是第二套《机械 制图》国家标准1974年,国家标准计量局发布了 8项《机械制图》国家标准(转正)1984年,国家标准局发布了 17项《机械制图》国标,是我国第三套《机械制图》 国家标准1985年至今,已陆续对84年发布的《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分类、修订,原共17 项中的14项己被取代见:《机械制图新旧标准代换教程》P2表1-1)2, 学习贯彻制图标准要注意的问题2.1, 应注意标准所给出的示例,仅仅是为了说明有关的条文图例中的形状 或标注尺寸等往往是不完整的,一般不能作为其它场合的范例使用2.2, 制图标准中的某些条文往往需要通过图例给出规定因此,图例本身就 是规定在标准中,图文具有同等效力2.3, 查用标准时,应以标准文本为准,一般不以教科书或手册为依据。

查用 现行有效的、最新的标准2.4, 技术制图是比机械制图、建筑制图等各专业制图高一层次的制图标准《机械制图》等标准可选用《技术制图》标准中的若干规定,或在不违背《技术制图》 标准中基木规定的前提下,作出必要的、技术性的具体补充,此时,相应的两类标准 应同时执行当新的《技术制图》标准发布后,并未写明代替相应的《机械制图》标准,相应 的《机械制图》标准也未及时的根据《技术制图》标准进行修订,此时,应同时贯彻 这两种标准,在这种情况下,《机械制图》中的规定可作为《技术制图》规定的补充, 当两者出现矛盾时,应服从于《技术制图》标准中的新规定3, 标准化的基本原理通常是指:统一原理、简化原理、协调原理和最优化原理4, 标准的编号及名称标准名蘇拔术制图法S.BGB/T17451-1998标准廣序号标准代号及属性采用了国际标准的我国标准,应在封面上注写出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其标识代号和含义分三种情况:IDTMOD NEQ二、制图的基本规定1, 标题栏的方位和看图方向等同采用修改采用非等效采用1.1 ,标题栏在右下方,装订边在左方(如图2-1);或者,标题栏在右上方,装订边在下方(如图2-2)o(A3,A2,A1)S2-1优先采用前者。

——卄充要素 主依要素(必各) 引导要未 标准批准年号(囚位敦〉标准顺序号无规律可寻;标准批准年号为四位数,但此标准未被新的标准代替且是复印件,则可按原来的 两位数5, 标准级别:1990年起至今改为四级管理,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 企业标准 注:今后可能有联盟标准,就是若干个单位组合成的标准6, 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图2-21.2, 图2」看图方向按标题中的文字方向;图2・2看图方向按符号指示的方向2, 比例标注方法在机械制图中有3种:I ■、 D —D二1 1:100 2.5:1注:机械制图中的比例是指图与物之比3, 图线3.1, 机械制图中采用的图线的形式、画法及其应用贯彻GBfr4457.4-1984的规定 现该项标准己从2003年4月1日起被现行标准替代绘制图样时,有关图线的规定 应贯彻以下两项新标准:GB/T17450-1998《技术制图 图线》GB/T4457.4-2002《机械制图 图样画法 图线》注:该两项标准本公司技术科己有在绘制机械图样时,此两标准必须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地同时贯彻3.2, 技术制图的基本线型(见:《技术产品文件标准汇编技术制图卷》P102)o 规定了 15种基本线型,其中4种分别是:瞪(No.01);戯(No.02);点画线(04); 双点画线(05)。

3.3, 机械制图的线型及其应用(见:《技术产品文件标准汇编 机械制图卷》P27)o规定了9种基本线型,其中波浪线可看作由细实线变形而派生的;双折线可看作由细 实线与几何图形组合而派生出来的因此其代码相同(No.01」),代码后数字1表示 细线,2表示粗线 注:波浪线和双折线在同一张图样中一般采用一种4, 图线的应用过渡线和弯折线,锥形结构的基面位置线,分界线,成规律分布的相同要素连线 (No.01.1)(细实线);剖切符号用线,表格图流程图表示线,轮廓线(01.2)(粗实线);不可见轮廓线(02.1)(细虚线);允许表面处理的表示线(02.2)(粗虚线);中心线,分度圆,剖切线(04.1)(细点画线);限定范围表示线(04.2)(粗点画线);相邻辅助零件的轮廓线,重心线,成形前轮廓线(05.1)(细双点画线)具体线型应用及示例见:《技术产品文件标准汇编 机械制图卷》P27; P30o5, 新旧《图线》标准的几点对比及说明有关图线的旧标准:GB/T4457.4-1984 新标准:GB/T17450-1998; GB/T4457.4-20025.1, 旧标准GBfr4457.4-1984中规定粗线线宽代号为b,细线的宽度约为b/3, 即粗细线的宽度比为3: 1。

98年发布的GBfT 17450将图线分为粗线、中粗线和细线 三种,其比例为4: 2: 1,这是对各种专业制图中图线宽度比率的总规定 GB/T4457.4-2002明确规定,在机械制图中采用两种线宽,之间的比例为2: 1,即, 只取相邻两个档次的线宽比率,图线宽度代号改为d,即,当粗线线宽为d吋,细线 宽度为d/2o在图线宽度的数系中由原来的8种增加为了 9种,即:0.13mm (新增),0.18mm,0.25mm, 0.35mm, 0.5mm, 0.7mm, 1mm, 1.4mm, 2mm注:优先采用0.5mm, 0.7mm这两种,即,当粗线线宽为0.5mm时,细线线宽为0.25mm;当粗线线宽为0.7mm时,细线线宽为0.35mm过渡线由原來的粗实线改为用细实线表示明确规定了模样分型线为粗实线表示,模样分型线是指借助模型、模具制作的铸 造及锻造件上的分型线见《技术产品文件标准汇编机械制图卷》P35,图01.2.9轨迹线由细点画线改为细双点画线5.2, 粗虚线和粗点画线的选用,这两种线型都是用来指示零件上的某一部分有特 殊要求,但应用场合却不同粗虚线(No.02.2)专门指示该表面有表面处理(包括镀,涂覆、化学处理、冷作 硬化)要求,见图2・3。

粗点画线(No.04.2)是限定范围的表示线,常用于下列场合:a,限定局部热处5.3, 双折线的画法,见:《技术产品文件标准汇编技术制图卷》P118,图125.4, 相邻辅助零件是指不屈于某一零、部件,但装配后与该零、部件相邻的另一 零件绘图时,相邻辅助零件的轮廓线用细双点画线(No.05」)表示,见图2-4o这种画法应注意三点:a, 表示和邻辅助零件采用断裂画法时,断裂边界的波浪线仍应连续画出,不得 画成“细双点画波浪线”,因为没有这种线型b, 相邻辅助零件的剖面区域不画剖面线c, 零部件的视图与相邻的辅助零件重叠吋,零部件重叠部分的视图画法应不受 影响5.5, 断裂画法通常可分为单边断裂(如图2・5)和中间断裂(如图2-6)□绘图时 有三种线型,即:波浪线、双折线和细双点画线 01.1图2—5a, 中断处的边界线:这是指为缩短图形而断去中间部分后的断裂边界这种画 法适用于沿长度方向的形状一致或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较长机件上述三种线型均可作 边界线画法(如图2-6)o但是,当遇到有图形的周边采用细实线相连的简化画法时, 波浪线不宜作中断处的边界线(如图2-7)o9 ■图2-6因2—7注:三种线型的两两之间的宽度;双折线和双点画线与机件轮廓线的长岀部分的长度在标准在暂无规定。

b, 单边断裂是指只画出断裂后剩下的部分,未画出断去的另一部分的情况此 吋的断裂边界只能采用波浪线或双折线(如图24 2-5, 2-8),这种情况不得以细双 点画细线作为断裂处边界线 ®2-8c, 无论是在视图中画出的局部剖视(图2-9),还是单独画出的局部剖视(图2-10), 其边界线既可画成波浪线,也可画成双折线,但不得画成细双点画线/ n1B2-96, 标题栏6.1, 标题栏里的“日期”的填写有三种形式,其中“年”用四位数表示,“月”、 “日”用两位数表示:1999-05-30 (连字符分隔)1999 05 30 (间隔字符分隔)19990530 (不用分隔符)6.2, 在标题栏中,有些厂家还增加了第一角画法和第三角画法的识别符号,而本 公司只有一种画法(第一角画法),也没有较多的涉及到其它国家采用第三角画法的 图样,所以,这个(第一角画法)识别符号可以省略不注三、投影法1, 投影法:投射线通过物体,向选定的面投射,并在该面上得到图形的方法2, 第一角投影(第一角画法):将物体置于第一分角内,并使其处于观察者与投影面 之间而得到的多面正投影第一角画法,简称E法我国(解放后)一直沿用第一角 画法,俄罗斯、英国、德国、法国等较多的国家也都采用第一角画法。

第三角投影(第三角画法):将物体置于第三分角内,并使投影面处于观察者与物 体之间而得到的多而正投影第三角画法简称A法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米用第三角画法第三角画法并不是新的投影法,和第一角画法相比较:是两种画图的方法;这两 种画法的表达功能相同;两种画法所得到的六个基本视图名称一样第一角画法的六个基本投影面的展开方法;得到的六个视图;第一角画法的识别 符号见《技术产品文件标准汇编 技术制图卷》P5,图4;图5;图6第三角画法的六个基本投影面的展开方法;得到的六个视图;第三角画法的识别 符号见《技术产品文件标准汇编 技术制图卷》P11,图A1;图A2;图A33, 投影法分类:见《技术产品文件标准汇编技术制图卷》P4,图24, 目前,第一角画法和第三角画法不仅被同时列入国际制图标准中,而且许多采用 第一角画法的国家也同时允许采用第三角画法;采用第三角画法的国家也同时允许采 用第一角画法因此,在GB/T14692-2008中有了这样的规定条文:必要时(如按合 同规定等),才允许使用第三角画法也就是认证了 GB/T17451-1998中优先采用第… 角画法的条文四、图样画法1, 机械图样的基本表示法概述1.1, 在GBfT 16948-1997《投影法术语》中,“表示法”是指技术图样的表达方法, 通常涉及三个方面,即:特定的投影法、画法、注法。

1.2, 在机械图样的表示法中,有基木表示法和特殊表示法之分2, 视图2.1, 视图表示法现行两项标准:GB/T17451-1998《技术制图 图样画法 视图》GB/T4458.1-2002《机械制图 图样画法 视图》(原标准GB/T4458.M984中,有关视图的画法与标注规定与剖视图、剖而图、局部 放大图、简化画法和其它规定画法等表示法放在一起o有关图样画法的现行标准中,除此两项外,还有三项分别是:GB/T17452-1998《技术制图 图样画法 剖视图和断面图》GB/T4458.6-2002《机械制图 图样画法 剖视图和断面图》GBfTl6675.1-1996。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