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先天聋人的语音、正字法意识和概念知识结构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3KB
约20页
文档ID:217379116
先天聋人的语音、正字法意识和概念知识结构_第1页
1/20

先天聋人的语音、正字法意识和概念知识结构摘要先天聋人对书面词语基本没有语音意识 他们主要采用视知觉策略识别书面词语,其词语词法 技能发展滞后由于缺乏语音经验,他们大脑皮层的 发育受到严重影响,概念知识结构也呈现不对称性 尽早实施手语教育和正字法教育,不仅有助于提高聋 儿童的手语语音意识和书面词语识别技能,也能促进 他们的认知能力正常发展关键词先天聋人,语音,正字法,知识结构分类号B842语音是语言的物质载体由于长期进化,人类具 有功能强大的语音编码机制[1]但是,这一功能被剥 夺了的先天聋人(以下简称聋人)有语音意识吗?他 们在书面词语识别中采用什么策略?他们的概念知识 结构和正常人一样吗?近几十年来,心理学家对这些 问题进行了大量研宄虽然,目前对聋人书面词语识 别的加工过程还不很清楚,但是,在聋人的语音意识、 正字法技能、概念知识结构和大脑皮层结构特点方面 还是取得了较为一致的证据1聋人的语音意识语音意识开始于对单词之间声音是否相似的觉知, 是对单词语音组成的清楚认识,包括对押韵和首韵的 探测能力和对单词音位的分离、计数或操作能力语 音意识在书面语言加工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作用[2] 从小就缺乏语音输入的聋人能否发展正常的语音意识, 这将影响他们书面语言识别过程中相关策略的应用。

研究表明,聋人如果接受口语训练,似乎可通过唇读 发展类似于正常人的语音意识但是,唇读提供的信 息极有限,虽然可以识别规范元音,但辅音识别却不 容易而且,发音方式和发音位置更不是可以通过视 觉识别的人们通过单词拼写、词语韵律判断、词汇 判断、同音词-图片匹配和短时记忆广度测量等任务, 考察不同年龄和不同教育背景聋人的语音敏感性,对 聋人的语音意识发展进行了较为合理的推测1.1来自拼写任务的证据拼写是考察聋人语音意识和正字法意识的有力工 具[3]接受口语教育的聋少年拼写图片名称时,其错 误模式和语音唇读现象相似,他们对符合语音规律的单词出现较多拼写错误英语和法语国家的聋学生, 拼写单词时主要依赖其对词视觉模式的敏感性,他们 不会为词形-音位对应不规则现象所愚弄聋儿童的拼 写错误主要是非语音的,他们企图再生单词的总体形 状而不是单词的语音结构ESL (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儿童所以犯字 母省略或增加错误较少,是因为他们知道一个单词中 有多少音位而SL (Sign Language)聋儿童辅音错误 较多,这意味着他们的语音意识是基于唇读的他们 有些错误极其低级,如出现随机的无意义拼写,省略 整个音节,只拼写出单词的首字母等等。

这样错误一 般只发生在初入学者身上,在正常的2、3年级小学生 身上都很少出现1.1.1 SL聋儿童的音位意识比ESL正常儿童差以ESL正常儿童和SL聋儿童(手语为主要语言) 为被试,随机呈现图片,要求看图拼写英语单词,考 察其拼写错误,结果如表1所示[2] 表1两组被试 拼写错误特征对照 错误类型ESL正常儿童与聋儿童的错误率对比 1元音替代错误ESL正常儿童>51_聋儿童 2元音和辅音两种替代错误总数 ESL正常儿童乂!.聋儿童 3辅音省略错误SL聋儿童>ESL正常儿童 4元音和辅音两种省略错误总数SL聋儿童>ESL正常儿童 5辅音错误SL聋儿童〉ESL正常儿童 6兀音错误SL聋儿 童正常儿童 7音节省略错误SL聋儿童>ESL正常儿童 8无意义反应(随机的无意义错误拼写)SL聋儿童>ESL正常儿童1.1.2聋儿童的音位意识极其薄弱对幼儿园的聋儿童、听力困难儿童和正常儿童实施 ERSI (Early Reading Screening Instrument)测量,分析四项子测验得分和总分,以确定不同被试间音位 意识的差异[4]结果发现,听力困难儿童和正常儿童 表现类似,而聋儿童的拼写分数却低于其他两组被试。

聋儿童的拼写错误与唇读、手语和手指拼写有关,他 们比正常儿童有更多的拼写拒绝现象(拒绝完成某些 具体的词语拼写任务)而且,在拼写错误比例上,正 常儿童60%〜80%的错误都包括语音错误,但是,聋儿 童的语音错误比例却不到20%[3]研宄者认为,在口 语环境下成长并接受手语训练的聋儿童,他们学习拼 写时,用视觉编码和触觉-肌肉运动编码来映射单词语 音因此,聋儿童有其独特的拼写模式1.2来自SL研宄的证据1.2.1语音环和SL在短时记忆中,正常人靠言语编码回忆语音信息 根据Baddeley的工作记忆模型[5],工作记忆包括:(1) 中央执行系统;(2)视觉•空间画板;(3)语音环语 音环又有两个组成部分:语音存储和语音复述语音 存储负责存储自动进入的听觉信息语音复述负责复 述并重新激活消退着的语音表征,使其不断刷新防止 储存消退,同时还可将书面语言转换为语音代码储存 在语音储存中语音环的结构可由语音相似效应和词 长效应证明语音相似效应即语音混淆现象语音环 依赖语音编码因此,若项目间发音相似,则富有特 色的语音特征就少,所以就容易混淆和遗忘[6]词长 效应指当单词长度增加时,记忆广度会下降。

因为单 词越长,发音就越长,复述也就占用更长时间这样, 在给定时间内,复述次数就会减少,回忆时记忆痕迹 消退的可能性就大[7]但是,语音编码并非工作记忆 系统的固有特征,工作记忆的编码类型取决于人的语 言发展经验[8]SL有类似于口头语言的亚词汇结构手形、手位、 手动和手掌朝向是基本的手语语音成分研究表明, 较早接受SL或接受SL强化训练的聋儿童,他们在韵 律判断和韵律产生任务中,表现比其他聋儿童好SL被试在回忆系列呈现名称押韵的图片时,准确性低于 名称非押韵图片;对多音节名称的图片的回忆,准确 性低于单音节名称的图片使用美国手语的聋儿童能 够区分手语和手指拼写之间的差异就像正常儿童知 道man和mom都以同样辅音开头一样,他们能从单 词中分离出手形因此,以手语为主要交际手段的聋 人,其工作记忆系统可能有类似于正常人的语音环部 件:SL语音环1.2.2 SL聋人SL语音环的验证有研究者以SL熟练程度不同的三组聋人为被试, 以5种单音节词表(表2)为实验材料,要求被试根 据SL录像按正确顺序回忆单词序列,考察被试的词表 回忆错误[9]结果发现:(1)如果词表单词押韵,聋 人的反应准确率就出现恶化,即在SL输入时,短时记 忆出现与SL语音系统相联系的特殊相似性效应。

2) 被试对口形相似和手位相似的词表反应的准确率低 这说明,SL进入语音存储,并以口形和手位语音成分 保留在短时记忆中3) SL熟练组有较大手形相似性 效应对SL刺激的即时顺序回忆体现了类似于听觉言 语的SL语音环不过,SL语音环对记忆项目的视觉相 似敏感,对项目的声学相似不敏感1.3来自希伯来语的研究证据 与其他拼音文字不同,希伯来语单词的元音信息体现在辅音字母串下附加的元音标识符中不过,从 小学二年级开始,这样的元音标识符就显得多余,不 再出现在印刷材料中人们利用希伯来语的这种特性 来研究聋人的语音加工机制表2 5种验证SL聋人SL语音环(9个单词)单音节材料的元音 元音特征说明缩写 押韵控制押韵手位口形 控制手位/口形发音相同、口形相同和SL手位相同 发音尽量不同、口形不同和SL手位不同SL手位相同、 发音不同和口形不同口形相似、发音不同和SL手位 不同发音不同、口形不同和SL手位相同RCRHPMS CHP/MS1.3.1元音标识符对于手语聋人无语音价值 以正常人、在口语环境下成长的聋人和以手语为主要交流手段的聋人(SL聋人)为被试,使用希伯来 语常见名词为目标刺激,刺激或者无元音标识符,或 者有正确元音标识符,或者有错误元音标识符但语音 正确,或者有错误元音标识符且语音错误。

告知被试 可忽略元音标识符,尽快决定某个名词是否属于某个 语义类别[10]结果发现,口语环境下成长的聋人,单词识别策略主要决定于语言的形态特征他们加工 语音扭曲的名词显著慢于加工有正确元音标识的名词, 错误也显著增加但对字形扭曲但语音未改变的名词, 却未出现高的错误率这表明,口语环境下成长的聋 人可能使用语音策略加工目标词SL聋人的加工模式却大不相同,三种标识刺激对 判断反应时的影响一致虽然其他两组被试对无标识 和有正确标识的名词有相当的加工效率,但SL聋人分 类正确标识名词所需的时间显著长于无元音标识符的 名词因此,SL聋人似乎受名词是否标识影响而不受 标识是否错误影响,即SL聋人在刺激分类判断中似乎 不受刺激的语音特征影响或者说,他们不理会刺激 的语音特征,而仅通过字形信息实现对目标词的加工 因此,对于SL聋人,元音标识符仅是视觉干扰,没有 语音价值1.3.2聋人依靠正字法策略加工书面词语虽然有些聋人在书面词语识别中似乎能使用语音 编码,但是,更多证据支持聋人无语音意识的观点[3] 事实上,聋人看似有语音意识的现象可能是他们阅读 学习的结果而不是学习阅读的前提[11]如果聋人没 有内化的语音知识,他们又如何协调单词识别?有研究者要求聋人和正常人判断希伯来语词对的 单词是否相同,重点研宄两组被试在非语音编码、加 工速度和准确性上的差异,确定被试判断是否受词对 中音节多少影响。

词对分为4种:单音节PI、单音节 CI、双音节PI和双音CLPI代表外形完全相同的词对, CI代表意义相同但外形不同的词对[12]结果发现, 被试对PI词对的判断比对CI词对的判断既快又准这 说明,被试对CI词对的加工可能受某种概念性知识调 节拼音文字系统的字形代表音位,相关概念性知识 也应是语音性的,两组被试应受到音节信息影响而导 致判断差异然而,这种假设没有得到支持,两组被 试对双音节词对的判断都快于对单音节词对,所以, 单词的内在视觉特征可能仍然是促进双音节单词对加 工的因素两组被试之间缺乏差异也说明,聋人加工 书面词语的知识发展没有受到阻碍,他们加工书面词 语使用的策略准确而且有效在词对加工过程中,两 组被试对实验刺激的语音特征都不敏感,即在希伯来 语中,被试不依赖词语中的语音信息进行词对判断为进一步考察聋人在书面词语及其意义之间建立 联系的过程,研究者们增加图片刺激结果发现,不 论是语词刺激还是图片刺激,两组被试判断刺激对时 都不依赖语音信息,这就排除了语音对词对判断有潜在影响的可能因此,语音在书面词语加工中起重要 作用的观点没有得到支持,聋人单词加工能力严重受 损的观点也没有得到支持[1]。

既然语音在这种调节中 不起作用,则正字法知识是唯一起调节作用的因素 即,和图片对判断不同,词对加工需要正字法知识协 调2聋人对书面词语的词法技能发展滞后2.1正常人书面词语的识别过程书面词语识别是在词形和意义之间建立连接的过程在聋人书面词语识别研究中,人们经常引用Frith 的单词识别模型作为理论指导[2,3、13]根据Frith的单 词识别模型[14],儿童单词识别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 段第一阶段,儿童注意单词的整体形态结构或注意 单词的突出特征(如词长、词形和突出字母),通过死 记硬背的方式记住和识别单词随着经验增加,儿童 对词形和声音之间的联系逐渐明确,开始掌握一些简 单的形-音对应第二阶段,儿童开始使用字母策略, 根据形-音规则,分析单词的字母组合,逐渐掌握单词 切分技巧,词汇量开始快速增加第三阶段,根据词 位结构特征,把单词分析成较大的正字法单位,逐渐熟悉字母组合和单词结构娴熟的读者快速识别单词 的过程是:(1)去掉词缀暴露词根2)在心理词典 中查找词根含义3)整合词根与词缀意义,获取整 词含义因此,词法知识决定读者能否成功预测多词 素陌生单词的可能性[15]显然,初学者开始依赖词 形-音位对应,随着语言实践增加,这。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