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简介指导老师:滕兰花 组长:李佩杏 组员:谢程林 农志虎 朱明健 冯名梦 责任编辑:冯名梦 顾问:滕老师 李佩杏 摄影:谢程林 校对:农志虎 朱明建小小关卡:•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在哪里 •合浦在哪里? •合浦港VS北海港、钦州港 •合浦港为何如此默默无闻?关于始发港的论证实物资料:考古发现合浦汉墓(图3)•文献资料:《汉书·地理志》 记载当时与海外诸国进行 贸易的情况:自日南、障塞、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 ;又船行可四月 ,有邑卢没国;又船行可二十余日, 有谌离国;步行可十余日,自夫甘都卢国自夫甘都卢 国船行可二月余,有黄支国,民俗略与珠崖相类其州 之大,户口多,多异物,自武帝以来皆来献见自 黄支船行可八月,到皮宗;船行可二月,到日南、象林 界云黄支之南,有已程不国,汉之译使至此还矣广州说,泉州说,扬州说(图一)广州说,泉州说,扬州说(图一)…………合浦港究竟在哪里•南珠之乡(图6) •合浦得名缘由,据《合浦县地名志》记载,合浦 的含义是江河汇于海的地方以地处江河汇集于 海处得名合浦县位于广西南端地处东经108 50’~10947’,北纬2126’~21.55’东与博白县和 广东省廉江县交界,南临北部湾和北海市,西连 钦州市,北邻灵山,浦北两县。
县境东西长96公 里,南北宽54公里图4,图5) •合浦港,一名乾体港北纬21°33‘~34’,东经 109°08‘~09’在合浦县驻地南约10公里的海 域,冠头岭灯桩34°距9.3海里因近合浦县驻地 且为古代合浦海防要地和贸易港口,故名广西三港现状对比•合浦港、北海港、钦州港(图片2) •北海港 广西沿海主要外贸港口之一位于北海市 它是航道畅通、港阔水深的天然良港汉代, 合浦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启航点清光绪三年( 1876)北海开埠1984年北海市对外开放有旧 的海角大道作业区,新的石步岭作业区海岸线 长562公里,有多处天然良港,可建万吨级泊位 200多个,其中10至20万吨级泊位可建20多个, 有的地方还可以建30万吨级以上大型深水泊位是 发展大型深水码头、临港工业区和大型石油储备 库的理想之地公路可直达广西各地,铁路通过 即将建成的钦(州)北(海)线与南防线相连, 民航有至各地班机 合浦港兴衰与海岸变迁的关系 及其社会影响一、合浦港兴衰与海岸变迁的关系 二、合浦港兴衰对它周围社会的影响合浦港曾经的辉煌•合浦港做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最初始发港,曾经在很长一段历史 时间里处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
据史料记载汉马援三次征交趾 、唐高骈征南诏均在中原出发经湘江,过灵渠入漓江,桂江再 由北流河转入南流江而到合浦港,出沿岸海域西行到达交趾 汉帝国的强盛与富庶通过从这里源源不断运往国外的丝绸、香 料和瓷器传播了出去,合浦由此成为岭南西部地区的政治、经 济、文化中心,合浦港也成为汉代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港 口 有人描述当年盛况:“如林的旌旗在海风中猎猎作响,一 马平川的港口,身着汉服的人们面色严肃的对着海面和天空, 庄严的端起碗,烈酒的滋味在风中张狂,一声号响,浩浩荡荡 的海船一齐下海,海风瞬间吹鼓了风帆,浩大的船队向西驶去 ,满载梦想和宝藏,系着岸上多少人的魂牵梦萦……” •管辖范围的广大(举例地图7)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北海港曾经 是合浦港的子港口,那合浦怎么会被取代的呢?那就要下面的 话题说起•海岸线的变迁看怎样慢慢被取代(地图8,河流的变 化) •合浦港的衰落:,名称和辖区的变化(参看《建制沿 革》)始发港地位被怀疑,如今昔日子港口北海港的 名声在外,网上的资料很少(地图9)文献记载: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 元廷在泉州设立行宣慰 司,兼领行征南元帅府事 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 ,元廷在泉州设置市舶 提举司。
至元十五年(1278年):福建全境入元版图元朝 统一中国后,施行行省制度中央设置中书省,作为 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或省),作为地方政权机构,行省下设路、府、州、 县升泉州为泉州路总管府,领南安、晋江、同安、 永春、安溪、德化、惠安七县及南、北二录事司(以 领在城之民);翌年,南北二录事司合而为一 •泉州位于福建南部那里水道深邃,港湾交错, 具有开港的良好条件唐朝时,泉州已与广州、 扬州同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大港口元二年(1087 年),北宋正式在泉州设置福建市舶司,开始确立 泉州在全国外贸港口中的重要地位宋徽宗政和 年间(1111—1118),北宋又在泉州设立了“来远 驿”,负责接待各国的友好使者宋王朝南迁后, 福建成为南宋王朝的大后方泉州离京城不远, 又处在南宋海岸线的中心,南可通两广,北又近 江浙,所以得到了南宋朝廷的格外重视和扶持, 对外贸易得到大幅度发展到了南宋末年,泉州 终于成为全国最大的外贸港口,附近福州、漳州 等地海船要出海同外国贸易,也必须经泉州市舶 司领取官券后才能出海被取代的原因•河流改道,泥沙入海,海岸变迁以南流江为例(图10)汉 代南流江冲积平原尚未形成,没有现在成为“稻蛋基地”的 三角洲产粮区。
多年的泥沙淤积,宋代尚能“万里瞻天”的 廉州,已经距海十多公里了真正是沧海桑田的变迁解 放之后,特别是六七十年代,南流江修直改道,筑坝成库 ,又加上围海造田真正是“敢教日月换新天”南流江的 变迁也影响着合浦港的兴衰近一百年来,合浦港逐渐让 位于她的子港口——北海港,开发之前的小渔村时至今 日,合浦在行政区划上甚至隶属于北海市了 •人为原因:入海河流河岸两边植被被严重破坏,开垦以种 植农作物围海造田社会影响•社会环境在政治上,过去它是一个重要的对外窗口,由于它的 有利自然区位辐射了周边的广大地区,所以合浦曾管辖着包括北 海及广东一些地区在内的广大地区现在,它已经失去昔日的辉 煌,成为北海的一个县城经济上,数十年来,在合浦汉墓群范 围内发掘了数百座墓葬,由于目前所见资料少,难以窥其全貌, 但从已发表的报告可以看出,不少墓中都有海外输入中国或有外 来因素的器物出土在汉墓中,随葬为数甚多的玻璃器有人推 测,由于海外交通便利,合浦人在汉代已向西方了烧制玻璃的技 术,利用当地的原材料,烧制出既不同西方的“洋”玻璃,又有别 于中原内地的国产铅钡玻璃的钾玻璃,投入中外贸易市场但是 ,现在它的经济实力远远落后于北海,更不能和广东相比。
文化 上,过去是中外交流的交接点,文化也在此汇聚和交流吗,十分 繁华著名诗人苏东坡就到过合浦现在,合浦还没有中专以上 的学校•自然原因:暴雨,洪涝,泥土结构,干旱与大雨交替到来据《 合浦县志》记载:明崇祯七年(1634年)七月,发生特大水灾 ,四郊农田尽淹,城内水深三尺,民舍城垣均受淹浸 •明崇祯八年(1635年)夏秋之间,大雨数日,民宅被淹,城垣 崩塌 •清顺治九年(1652年)五月,大雨成灾,城淹四尺,四郊已成 泽国 •清康熙六年(1667年)六月,大雨连下一个月,西南,北城崩 塌数十丈 •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三月二十九日连日大雨,潮涨异常, 堤围大多毁坏至三十日大雨两昼夜,水骤涨丈余,冲毁民房 、农田,漂没人畜约500人死亡,稻谷失收 •自唐开元二年(714年)—1990年,有文献记载的水旱、风、 病虫、低温、冰雹、地震等严重的自然灾害有254次之多 •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船只可 以离岸航行,停靠合浦的船只逐渐减少 •三国以来政治经济中心南移,从广东顺北江或沿海北上,距中 心地区较近,交通便利 •泉州,广州及北海港的优势THE END特别鸣谢:中国学术期刊网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滕兰花老师倾情指导隋克同学友情赞助孔茜舍友友情帮助黄小红同学友情赞助石恒鸿同学友情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