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立体裁剪教案

鲁**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08.50KB
约31页
文档ID:436653508
立体裁剪教案_第1页
1/31

课 题第一章服装立体裁剪《绪论》授课时数第一节 立体裁剪简介3课 时教学目的 1、使同学们了解立体裁剪的含义及其历史与发 2、立体裁剪的基本操作程序 3、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关系教学重点难 点1、立体裁剪的优点以及如何学习立体裁剪  2、了解立体裁剪的含义  1、人体模型的补正教学方法:讲述法、举例法、图示法  教法教具粉笔、人体模台、大头针德育内容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第1课时课 型理论累计时数 1节授课时间授课班级11秋服装(1、2)班教学过程一、立体裁剪的含义   立体裁剪是主要采用立体造型分析的方法,来确定服装结构的形状,完成服装款式的纸样设计具体的说,立体裁剪就是以立体的操作方法为主,直接用布料在人台或人体上进行服装款式的造型,边裁边做,直观地完成服装结构设计的一种裁剪方法   二、立体裁剪的历史与发展   立体裁剪诞生于西方,人类从比拟身材式样的仿效裁剪,到科学合理的平面裁剪,前后经历了从立体到平面,再从平面到立体与平面并存的结构设计方法的演变过程平面与立体相辅相成,兼而用之   三、立体裁剪的基本操作程序    1、确定基本服装款式。

   2、根据穿着者的体形选择人台,必要时适当地补正人台   3、以坯布或面料为材料,以剪刀和大头针为工具,在人台或人体上边裁边做,进行服装初步造型   4、用铅笔或胶带进行标点描线,将初步造型完成的服装衣片结构加以记录   5、平面布样整理   6、假缝   7、试样修改   8、划样、裁剪、缝制  四、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关系   立体裁剪和平面裁剪同为服装结构设计的两种不同的方法,二者殊途同归、相辅相成、相互渗透   立体裁剪离不开平面裁剪的支持立体裁剪的最终目的是平面纸样在批量化的工业生产中,还要结合平面推档技术将纸样进行系列化  平面裁剪离不开立体裁剪平面裁剪来源与人体的原型,而原型的确定就是大量立体裁剪原型结构的分析与归纳另外,立体试样又为观察修正服装和累积平面裁剪经验提供了参考和源泉  五、立体裁剪的优点  1、立体裁剪造型直观准确,既适合初学者的掌握,也适合专业人员的提高更利于服装设计者的创作  2、立体裁剪造型快捷、随意,既有利于结构简单的普通服装,也可用于形态新颖款式多变的流行时装  3、立体裁剪便于理解和加深平面裁剪的理论  4、立体裁剪易处理特殊体形  六、如何学习立体裁剪  1、多实践、勤动手。

  2、规范操作  3、与平面裁剪知识融合贯通 作业:1、查阅相关资料   2、收集立裁图片教学反思领导审阅课 题第一章服装立体裁剪《绪论》授课时数第二节 人体与服装的立体性3课 时教学目的 立体裁剪与人体的包裹部位教学重点难 点1、了解立体裁剪与人体的关系  1、人体模型的补正教学方法:讲述法、举例法、图示法  教法教具粉笔、人体模台德育内容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第2课时课 型理论累计时数 2 节授课时间授课班级11秋服装(1、2)班教学过程 一、人体的立体特征  对人的体型特征的分析可使我们加深对服装立体性的理解,明确人体对服装的基本要求   人体是一个特定的立体,它是由若干个基本线条来呈现的从正面看,肩部较宽、略倾斜,肩部到腰部逐渐变窄,从腰部到臀部有逐渐变宽,臀部以下有逐渐变窄,从侧面看,胸部前突,以胸围线为界,向上至颈部,向下至腰部逐渐变窄,并以胸厚味最大,臀部微后翘,以臀部为界,向上、向下厚度逐渐变小;从背面看,虽然线条组成有所不同,但其特征仍与从正面观察所得的结果大致相同人体的立体形象就是由具有上述特征的基本线条所组成的一个廓形。

  人体是一个特定的立体,它是由若干戈面组成的一个集合体,对于这些面,我们可以根据服装制作的要求,将它们加以分割从宏观上看,可大致分为前、后、左、右四个面,面与面结合处形成的线条,也就是立体裁剪中必须重视,并按服装款式需要体现的基本线条这基本线条对形成服装的立体效果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也是款式设计构思的重要依据  二、服装立体感解析  服装款式依赖于人体形态因此,服装也必然是一种立体表现只要以此为出发点,在实际裁减操作中想象人体的立体形状,我们就可以制作地服装尽可能的美观合体,富于立体性   怎样才能使服装具有立体性?就是不仅要考虑到人体的体型特征,而且还充分考虑到侧面的因素,增加与人体特征相符合的侧面结构线就可以得到立体的服装效果教学反思领导审阅课 题第一章服装立体裁剪《绪论》授课时数第二.三节 人体与服装的立体性 3课 时教学目的立体裁剪与人体的包裹部位教学重点难 点1、了解立体裁剪与人体的关系 2.立体裁剪的教学用具 1、人体模型的比例 教法教具粉笔、人体模台德育内容第2课时课 型理论累计时数 2 节授课时间授课班级11秋服装(1、2)班教学过程 一、人体的立体特征  对人的体型特征的分析可使我们加深对服装立体性的理解,明确人体对服装的基本要求。

  人体是一个特定的立体,它是由若干个基本线条来呈现的从正面看,肩部较宽、略倾斜,肩部到腰部逐渐变窄,从腰部到臀部有逐渐变宽,臀部以下有逐渐变窄,从侧面看,胸部前突,以胸围线为界,向上至颈部,向下至腰部逐渐变窄,并以胸厚味最大,臀部微后翘,以臀部为界,向上、向下厚度逐渐变小;从背面看,虽然线条组成有所不同,但其特征仍与从正面观察所得的结果大致相同人体的立体形象就是由具有上述特征的基本线条所组成的一个廓形   人体是一个特定的立体,它是由若干戈面组成的一个集合体,对于这些面,我们可以根据服装制作的要求,将它们加以分割从宏观上看,可大致分为前、后、左、右四个面,面与面结合处形成的线条,也就是立体裁剪中必须重视,并按服装款式需要体现的基本线条这基本线条对形成服装的立体效果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也是款式设计构思的重要依据   二、服装立体感解析  服装款式依赖于人体形态因此,服装也必然是一种立体表现只要以此为出发点,在实际裁减操作中想象人体的立体形状,我们就可以制作地服装尽可能的美观合体,富于立体性   怎样才能使服装具有立体性?就是不仅要考虑到人体的体型特征,而且还充分考虑到侧面的因素,增加与人体特征相符合的侧面结构线。

就可以得到立体的服装效果  三、人体模型  现在使用人体模型的种类大致分三种:立体裁剪用、成品检验用、服装展示用人体模型按长度分,有全身模型、2/3身模型、半身长模型等;根据性别与年龄分为三种:女装用模型、男装用模型、童装用模型 四、用具与材料准备  1. 布料 2. 棉花 3. 大头针 4. 针包 5. 剪刀 6. 色带 7. 记号笔(或画粉) 8. 滚轮 9. 蛇形尺 10. 袖窿尺 11. 软尺 12. 直尺 13. 熨斗 14. 牛皮纸 15. 针与线 教学反思领导审阅课 题第一章服装立体裁剪《绪论》授课时数第四节 立体裁剪的准备3课 时教学目的1、布纹的整理教学重点难 点1、整理布纹的方法1、大头针的别法教法教具粉笔,人体模台,布,大头针德育内容第3课时课 型理论累计时数3 节授课时间授课班级11秋服装(1、2)班教学过程   (一)布纹整理的必要性    立体裁剪的第一步就是整理面料的纹路一般布料在织造、染整的等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布边过紧、轻度纬斜、布料拉延等现象,导致布料丝缕歪斜、错位以这样的布料做出的衣服会出现形态畸变,这是立体裁剪的大忌因此布料在使用前应检查布料的经线与纬线是否垂直,并对布料烫平而消除褶皱。

  (二)整理布纹的方法  1. 划出印记:用右手拿一根大头针,把针尖插入织线与织线之间,左手拽住布端,右手向后微力移动大头针,使布料上面形成一条顺直的纵向印记,再用相同的方法做出一条顺直的横向印记  2. 矫正布纹:布料在纺织过程中,由于受到拉力的作用,纵横丝缕发生变化因此,把布料较短的一面向斜向拉伸使之加长,这种作法达不到要求时,可使用熨斗进行推拉、定型,直到纵横丝缕顺直为止  3. 检查整理:用直角三角板的两条边对合布料的纵横丝缕,当它们各自吻合时(即相互垂直)便说明布纹整理好了  立体裁剪中布边也需要处理,这是因为布边过紧、过硬的缘故通常是将布边撕掉(0.5厘米),以保证坯布经纬纱向正常的服装裁剪  二、大头针别法  (一)正确使用大头针   第一,大头针针尖不宜插出太长,这样易划破手指   第二,大头针挑布量不宜太多,防止别合后不平服   第三,别合一进一出要用大头针的尾部,固定后比较稳定   第四,衣片直线部分的大头针间距可稍大些,曲线部分的间距要小些  (二)大头针的别法   1. 对别法  2. 重叠法  3. 折叠法  4. 藏针法教学反思领导审阅课 题第二章 立体裁剪基础授课时数第一节 人台基准线的标记3课 时教学目的1、基础标识线的贴制教学重点难 点 1、基础标识线的贴制1公主分割线的贴制教法教具粉笔,人体模台,标记带,大头针德育内容第4/6课时课 型实训累计时数6 节授课时间授课班级11秋服装(1、2)班教学过程   一、基础标识线的贴制    1、基准线的标记:就是将人体模型的重要部位或必要的结构线,在人体模型上标记出来。

  2、标注线的应选用色彩醒目、鲜明,透过布料易被识别的粘合带一般选用黑色、红色或色彩对比明显的颜色宽度为0.3—0.5cm  二、标记部位   基准线的标记部位有横向标记线、纵向标记线、弧向标记线等  纵向标记线包括:前中心线、后中心线、左侧缝线、右侧缝线、前公主线、后公主线,共6条标记线  横向标记线包括:胸围线、腰围线、臀围线共3条标记线在设计裤装时,需增加膝围线  弧向标记线包括:颈围线、左袖窿弧线、右袖窿弧线、肩线,共4条标记线  三、标记方法   人体模型上的各基准线都要作得平整、规范,基准线要贴靠,该直顺的地方要直顺,该圆顺的地方要圆顺,左右基准线的标记要对称,弯势一致,充分体现人体的曲线,真正起到立体裁剪的尺规作用教学反思领导审阅课 题第二章 立体裁剪基础授课时数第二节 紧身衣的制作6课 时教学目的1、紧身衣的立体裁剪基本操作方法2、紧身衣的分析和调节教学重点难 点1、紧身衣的立体裁剪基本操作方法 2、紧身衣纸样的分析和调节教法教具粉笔,人体模台,标记带,大头针德育内容第7/12课时课 型实训累计时数12节授课时间授课班级11秋服装(1、2)班教学过程   一、布料准备  (一)确定用布量 前衣片取长为人体模型长加6~8cm,宽为臀围/2+14cm的经向布料一块。

后衣片取长为人体模型长加6~8cm,宽。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