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论返还不当得利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2.50KB
约6页
文档ID:282262811
浅论返还不当得利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_第1页
1/6

浅论返还不当得利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摘 要:法律基于不同的目的从不同的角度规范社会生活而作出各种 抽象规定,使得同一行为可能符合数个法律规范所耍求的耍件,且该数 个规范均能够适用,从而发生竞合本文旨在分析返还不当得利责任与 侵权责任的竞合关键字:责任竞合;不当得利;侵权行为返还不当得利与侵权行为在构成要件上的差界源于侵权行为制度和 不当得利制度在规范目的上的差异侵权行为制度的目的在于直接填补相 对人所发生的损害;不当得利制度的目的在于返还受益人所受利益侵害 他人权益而使他人受损害构成侵权行为,若侵权行为人又因其行为可能受 冇利益,其所受利益或具有违法性,或欠缺保冇利益的正当性,可能构成 不当得利一、概述不当得利与侵权行为何为不当得利?我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 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 〃从该条规定看来,不当得利的本质特征在于受益人获得利益而无合法 根据,且他人因此受有损失至于受益人通过实施何种行为而受益,则在 所不论何为侵权?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规定,公民、法人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的;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 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 当承担民事责任。

由此可知,侵权是指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财产、 人身,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行为人虽无过错,但法律特别规定 应对受害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其他致害行为,也属侵权行为何为竞合?本文指因某种法律事实的出现,导致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法 律责任产生,各项法律责任相互发生冲突的现象侵权行为和不当得利 基于公平理念而产生,但两者的构成要件存在差异一般不当得利的构成 须具备四个基本要件:①一方受益;②他方受损失;③受利益与受损失之 间有因果关系;④无法律上原因就一般侵权行为而言,须具备的基本要 件为:①加害人的过错;②行为的不法性;③被害人受有损害;④不 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实践中存在同一事实既符合不当得利 的构成要件,又符合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此即为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 侵权赔偿请求权的竞合①二、不当得利与侵权行为的竞合侵害他人权益而使他人受损害,构成侵权行为;但侵权行为人因其行 为而受有利益,所受之利益具有违法性或欠缺保有利益的正当性,成立不 当得利侵害他人权益之不当得利,对受害人而言,可以发生侵权赔偿请 求权和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的竞合具体说来冇如下几种情形:(一)无权处分无权处分是指在未经权利人同意的情况下,无标的物处分权的人擅自 处分他人标的物的行为。

如非法出租他人之物、共有物;违法转租无租 赁权或未经他人同意,而擅自出租他人财产,或在租赁关系消灭以后,拒 不返还租赁物②无权处分往往构成对他人财产权利的侵害,由此获得的 利益无法律上的原因,因而构成不当得利,不当得利行为人应向权利人负 返还不当得利和赔偿损失的责任二) 物权使用或消费他人之物不法行为人非法使用他人的财产并获取利益,构成对他人的物权的侵 害,行为人应负侵权责任同时,由于行为人从财产之上获取利益无法律 上的根据,亦应负不当得利返还的责任但是,如果不法行为人使用他人 的财产,仅造成对财产的损害,而并没冇使自己获取利益,则行为人仅应 负侵权损害赔偿责任,而不应负不当得利返还的责任三) 侵害知识产权而获取利益行为人侵害他人的知识产权如抄袭、非法复制他人有著作权的作品、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使用英专利等,均构成侵权行为责任同时,由于不 法行为人往往会从侵害他人的知识产詁中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而此种利 益的获得没有法律根据,行为人亦应负返还不当得利的责任四) 侵害人身权未经他人同意,擅自用其姓名、肖像获得利益,欠缺法律上的原因, 成立不当得利行为人应负侵权行为责任和返还不当得利的责任。

以上所述,均为因侵权行为而产生不当得利的情况但侵权行为并不 必然导致不当得利的返还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比如无权处分他人的财 产为侵权行为,侵权人并未从中得利,因此不构成不当得利因侵权行为 而发生不当得利的返还责任与侵权责任之竞合应满足如下条件:1、因侵 害他人权益而受利益若要成立竞合,须以一方权利被侵害,侵害方因此 获得利益为基木要件2、致他人受损害若受益人实施侵权行为,并未 造成对他人的损害,则仅构成不当得利而不构成侵权责任3、无法律上 的根据所谓无法律上的根据,是指得利事实没冇法律上的原因在现代 社会,任何利益的取得都应该有法律上的原因因侵权行为而得利,行为 本身具有不法性,且使本应山权利人获得的利益山不法行为人取得,都表 明此种得利无法律上的根据,因而构成不当得利具备以上条件,会发生 返还不当得利责任与侵权责任因同一法律事实而产生的现象三、不当得利与侵权行为的区别侵权行为与不为得利,都是対民事权利的侵犯,都属于民事责任发生 的原因虽然如此,但山二者所引发的责任在责任形式、举证责任等方面 有较大区别而对两种责任的不同选择将极大影响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所以我们必须对不当得利返还责任与侵权责任仔细鉴别。

一)、产生的前提条件不当得利制度旨在纠正受益人〃得利〃这样一种财产利益转移的关系, 让受益人将其所得利益交还给受损人,故此种责任以受益人直接受益为前 提条件而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产生则以受损人实际发生损害为前提条 件③(-)承担责任方式依《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的规定,不当得利返还责任的责任形式仅 〃返还不当得利〃一种而《侵权责任法》第I•五条规定的侵权责任形式多 达八项三)免责条件因侵权行为导致他人受损害的,若想免除侵权责任,必须具备正当理 由或符合法律规定而行为人若欲免除不当得利返还责任,须得证明如下 事项:行为人所获利益卄•因恶意业已消失四)举证责任山于不当得利返还责任的构成不以受益人主观上是否有过错为要件, 因此,一方当事人行使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不必对另一方当事人的故意 或过失负举证责任,但须対受益人已取得不当得利的事实举证而一般侵 权行为责任以过错为责任构成要件,因此基于一般侵权行为的请求权的成 立,必须建立在受害人能就加害人具有故意或过失的举证的基础上四、结语综上,不当得利返还责任与侵权行为责任存在竞合,也有差异适用 不同的责任,直接影响到行为人的责任范围和对受害人的保护问题。

从我 国司法实践来看,两种责任是相互排斥、不能并立的在出现不当得利返 还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情况下,从尊重当事人的自主自愿,保护其利益 出发,应允许受害人就两种请求权择一行使注释:① 邹海林:不当得利请求权与其他请求权的竞合,载《法商研究》,2000年第1期② 王泽鉴:《不当得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③ 史尚宽:《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参考文献:[1]史尚宽•债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2]王泽鉴•债法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王泽鉴•不当得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霍政欣•中国不当得利制度的构建与完善一以比较法为视角[J]・ 求是学刊,2006, 33 (2)・作者简介:邓颖,女,湖南平江人,湘潭大学法学院2012级民商法 学硕士研究生。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