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县委教育改革调查情况汇报(共6620字)

wd****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4.60KB
约6页
文档ID:319814726
县委教育改革调查情况汇报(共6620字)_第1页
1/6

县委教育改革调查情况汇报(共6620字)一、对我县教育的总体评价㈠高中教育成绩喜人,但是没有做强做优㈡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但是没有均衡发展1、义务教育条件得到改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一是全面实现免费义务教育,确保105594名学龄少儿免费入学二是教学条件得到改善,分阶段实施了改水改厕工程,校舍维修工程,初中寄宿制工程近3年,自筹资金310万元,装备多媒体教室和电子备课室等现代技术装备,补充教学仪器和音、体、美器材等三是学校管理逐步规范,从规范制度入手,做到有章可循;从过程管理入手,创新管理手段;从管理绩效入手,严格目标考评四是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多数中、小学成绩较往年有所提高,社会评价较好2、师资配置不均衡,学科教育有缺陷一是师资力量配置不均衡全县总体情况是缺编,据教育局统计,义务教育学校缺编总计282人初中学校教师超编的多,小学缺编的多,如三都中学超21人,溪口镇小学共缺编36人;东片区学校超编的多,西片区学校缺编的多同时,优秀教师大多集中于县城,而边远乡镇和基层学校优秀教师相对较少,师资力量非常薄弱二是学科配置不均衡,全县音乐、美术、体育、英语专任教师数比例偏低;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严重缺少,如四都中小一位英语教师同时兼任3所村小的英语课,负担沉重。

三是小学教师年龄结构不均衡,农村小学50岁以上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6.8%,有的学校教师平均年龄在54岁以上;知识老化、更新慢,教育观念、教学能力难以适应素质教育要求㈢学前教育发展迅速,但是管理严重滞后2、学前教育管理滞后一是行政管理体制紊乱,管理职责不清,规范幼儿教育管理需要教育、公安、民政、司法、交通等多部门参与,有的部门履行职责不到位乡镇人民政府按照有关条例应履行幼儿教育属地管理职责,但多数没有履行到位教育部门只有业务检查指导权,乡镇政府也无权取缔非法办园,结果导致无序办园行为严重,据调查统计,我县无证幼儿园已达267所,占全部幼儿园的97%二是安全管理乏力,不少幼儿园存在校舍、食品、卫生、交通安全隐患,有的幼儿园设在废弃的房屋中,有的幼儿园接送幼儿车辆严重超载,有的幼儿园生活环境肮脏、食品卫生没有保障三是常规管理缺位,多数幼儿园没有日常管理规章制度,教学无目标,教材不规范,教学无方法,学前教育小学化,表现出“自发、逐利、无序”特点从事幼儿教育的教师素质普遍较低,待遇较差,流动性较大,爱岗敬业精神不强,多数把幼教事业当作是临时性工作,一有机会就走人二、我县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㈠教育网点布局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亟需调整。

调研中了解到,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县高中教育大而不强,义务教育不均衡,学前教育不规范,布局已严重滞后,不利于我县教育发展,分析如下:1、高中教育资源大量闲置,学校定位不够准确高中学校定位不准确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县一中的规划不够准确,一是一味做大一中挤占了其它高中发展资源,加大了一中管理难度省教育厅曾发文要求高中规模必须控制在在校生为3000人至4000人间,目前我县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做大一中不符合教育规律;二是新老校区的合并没有必要性、合理性,社会各界普遍持反对态度第二,民办高中定位不够明确,我县民办学校在县委、县政府支持下发展壮大,为我县教育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但其定位一直较模糊一是性质定位不准,我县实行的是民办公助体制,投资商负责硬件设施建设、教师招聘管理,政府给予民办学校适当的师资支持在工作实践中政府给予多少师资才是适度的,在民办学校任教的公立教师该不该享受双份工资(财政工资和学校聘任补贴工资)一直是教育界人士议论的话题,已经影响教师队伍稳定;二是职能定位不清,民办学校的招生规模及招生对象定位随意性大,影响了学校布局,如琴海学校创办时定位为九年一贯制学校,以义务教育阶段为主,待条件成熟时才允许发展为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结果,该校一开始主要招高中生,目前高中生已占在校学生数70%。

教育规划的改变,必然造成教育管理的混乱;三是职业教育发展环境不优,职业类学生数不到普高学生的20%,与国家下达的普高与职高学生数1比1指标相差甚远,其它如资金扶助、骨干专业教师配备留用和专业相配套的基地、教学设备等,没有给予优惠政策,使职业教育发展呈现萎缩态势2、农村教学点多面广难以集中力量办学,县城学校超容量运行影响教学秩序我县义务教育呈现如下特点:一是城乡差距明显,县城区学校优于集镇中学、中心小学,集镇学校优于村级小学、教学点,虽然教育行政部门努力撤并了一些教学点,但是学生少、教师少、条件差的教学点依然大量存在,撤并任务艰巨二是县城区学校布局严重不适应我县“做大中心城区”工作的需要,列表如下:分析上表可知,一是生均校舍严重不足(省定标准人均7.5平方米)二是学校教育教学设施严重欠缺三是班级学生数严重超员其根本原因随着我县城镇化进度加快,广大人民群众追求优良教育资源愿望加强,县城义务教育学校已不适应需要,在调研中了解到,县汇源小学今年秋季计划招生180人,但学区适龄儿童有350名之多,结果,有的学生家长为了让自己儿女上学,采取了锁学校大门的过激方法县四小为了应对大量入学学生,不得不采取考试择优入学的办法择取学生。

县一小、县二小面对大班额、教学难、教师学生埋怨的局面有苦难言,合理调整县城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迫在眉睫3、公办幼儿教育市场份额萎缩,县中心幼儿园的示范作用不强县中心幼儿园作为我县唯一一所公办的幼儿园,数十年来固守着那块老地盘,没有借助幼儿教育蓬勃发展的态势做大做强,在幼教市场份额呈萎缩状态据这次调研了解,该园师资补充不够,办园条件简陋,工作机制不灵活,本应该承担的示范作用明显下降㈡我县教育行政管理职能弱化,教育教学管理有待加强㈢教育环境不优,《义务教育法》执法不力教育是一项系统的综合工程,需要全社会努力,我县教育环境存在如下不足一是教育大环境不优,我县在实行“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后,再也没有开过一个有乡镇领导参加的全县教育工作会,调整乡镇中、小校长时很少听取乡镇领导意见,只是碰到各项检查时,就把责任推给乡镇政府,造成乡镇政府无权利却承担无限责任二是法治环境不硬,《义务教育法》执法不力,导致义务教育阶段初中段学生辍学严重,据教育局统计,我县小学升初中的学生数每年在近9000人,但完成初中学业的仅有5000多人,有近4000人辍学或外流,辍学生占学生总数比例近50%随着新的“读书无用论”及打工潮兴起,辍学行为越来越强烈,据这次调研了解到,溪口中学2007年到2008年度辍学生数为55人,占学生总数8%,2008到2009年度辍学80人,占学生总数12%。

白岭中学年辍学率超过5%为了应付省、市义务教育工作各项达标检查,教育部门只能疲于造假,老师埋厌,主管部门无奈《教师法》维权艰难,在发生教师、学生或教师、家长的矛盾纠纷时,教师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冲击学校、攻击教师人身的行为并不鲜见三是社会环境不优,留守学生多,太阳升镇中学调查统计留守学生占学生总数的67%,父母双方在外的占48%,隔代教育和社会上消极因素严重冲击学校教育学校、家长深恶痛绝的无证经营网吧、游戏厅、黑书店在县城区、乡镇依然大量存在,严重危害学生身心健康据调查了解,高中学生90%进过网吧,50%的学生经常进入网吧,部分学生晚上翻学校围墙出去上网,有的网吧派专车接送上网学生学校周边环境存在问题,经常有社会青年在学校门口或进入学校骚扰女生、抢夺学生财物一些安全隐患得不到解除,如县三小校门口王亚桥路段没有斑马线,县三中、县汇源小学门口没有设置警示牌、减速带等四是教师支付的各项费用偏多,据调查,教师一年需缴职称评审费用、继续教育、计算机培训及各类费用,基本要花掉一个月工资,教师经济负担沉重㈣经费投入不足,学校负债沉重三、赴其他县、市考察的几点启示1、党政重视是根本党委和政府重视是教育改革的根本,我们考察的县做法有:一是长远谋划,安徽县委2007、2009年分别下发“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两个文件,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具体措施、保障机制、组织领导作了明确要求,操作性极强。

为激发乡镇政府举办教育的积极性,县委以〔2009〕74号《关于加强对乡镇人民政府教育督导考核的通知》,明确由县委组织部牵头考评,将考评结果纳入乡镇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表彰履行教育工作职责成绩突出的乡镇为在全社会营造关爱教育、尊重教师氛围,县每年度召开全县教育工作大会,表彰教育事业各类先进县设立乡镇教育督导员,加强乡镇与教育部门的联系县委下发《关于加强县直中小学领导班子及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全面规范领导班子选任及教师的选聘4、深化教育改革是动力县深刻领会国家新课程改革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新课改为契机,打造高效课堂,如该县私立宁达中学教学方式新、教师与学生课堂互动调动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活力,效果良好,全面推动教育改革经验在全国教育系统享有美誉,该县集中优秀初中毕业生,选聘优秀教师,办好高中实验班,有效控制了优质生员外流,提高了高考质量县制定《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办法》,建立师德档案;建立教师队伍合理流动机制,对年龄男满56周岁、女满51周岁、获得中级职称的教师采取退出教学一线,招聘教师补充的办替,有效解决了教师结构性矛盾县科学设置教育职能部门内设机构,在教育局设置中学教研室和小学教研室,充实教学研究力量,加强学科研究。

县把教研室、电教站、高招办等作为独立的事业单位设置,单独办公,支持其为教育提高优质服务四、关于我县教育改革发展的几点建议根据我县教育发展现状,借鉴外地先进经验,要提高我县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议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重视规范幼儿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做强高中教育,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努力构建“均衡、优质、现代化”的新型教育发展格局,促进我县教育事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具体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文章:1、加强领导,营造浓厚的教育工作氛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建议县委、县政府把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真正在全县上下营造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一是成立全县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四家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把教育工作列入全县重点工作之一,进行重点调度、重点推进,切实协调解决教育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每年召开全县教育工作会,研究部署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二是建立乡镇领导基础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乡镇政府对巩固“普九”成果、控流防辍、保障学校安全等方面负有重要责任。

因此,建议学习安徽的先进经验,将基础教育工作责任纳入乡镇党政领导目标管理考核内容,每年由县委组织部和县政府教育督导室联合组织督导考核,调动乡镇党政领导抓基础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三是尽快编制我县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根据我县当前教育发展情况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组织人员编制我县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我县教育未来发展方向、布局及政策措施,指导我县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发展四是加大宣传力度新闻媒体和有关部门要大力宣传县委、县政府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举措,大力推介我县教育的发展成果及优秀教师的典型事迹,隆重表彰先进学校、模范教师和优秀校长,树立教育的新形象2、完善布局,确保我县教育健康发展关于高中学校布局调整的建议高中学校要按照“均衡适度、公私兼顾、做强一中、全面发展”的原则调整一是重新定位我县3所公办高中学校,以一中为龙头,其它2所学校为侧翼,适度控制一中建设规模,均衡使用资金,在发展一中同时,壮大其他2所学校二是妥善处理公立高中与民办高中的关系,充分认识到民办高中在解决我县高中就学难问题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并充分肯定其在健全竞争机制、提高高考质量方面所作的努力,要鼓励其健康发展首先,采取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租赁办法,核定其资产,评估其。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