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演讲稿国旗下讲话 篇一:国旗下讲话屠呦呦 国旗下讲话屠呦呦 各位老师、同学你们好!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屠呦呦:中国小草的力量》20XX年10月5日,瑞典卡洛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得20XX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一时间,各大新闻站、朋友圈被这位85岁的老太太刷屏了,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同时,此次获奖也是中国生物医学奖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最高级大奖屠呦呦出生于浙江宁波,名字出自《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宋代朱熹注称“蒿即青蒿也”,名字是父亲起的,当时,并没有人预料诗句中的那株野草会改变这个女孩的一生她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因而小时候就对中药有了深刻印象,这也就促使了她后来去探索其中的奥秘据同学们回忆,读书时屠呦呦“长的蛮清秀,戴眼镜,梳麻花辫”,读中学时,她成绩在中上游,并不拔尖,但有个特点,只要她喜欢,就会努力去做,非常勤奋1951年,屠呦呦考入了北京大学药学系,所选专业是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她觉得生药专业最可能接近探索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领域,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
在大学4年期间,屠呦呦努力学习,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在专业课程中,她尤其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55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生物的复杂世界中,既有我们人类和其他大型动物,也有微小至肉眼无法看见的微生物菌群,其中疟疾是世界性传染病,是与结核病、艾滋病并称的全球最严重传染病之一,以致死率高著称它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因单细胞寄生虫-疟原虫入侵红细胞引起发热并在严重情况下造成脑损伤和死亡的疾病,每年感染数亿人,并导致数百万人死亡, 大多数是儿童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越南战场上,疟疾流行,作战双方的士兵纷纷感染疟疾,严重的影响了部队战斗力,恶性疟原虫的出现更成为当时疟疾防治的主要难题,由于北越政府缺乏相应的研究机构和科研条件,他们只能转而求助中国,1967年5月23日,在毛泽东同志和周恩来同志的指示之下,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人员聚集北京就疟疾防治药物和抗药性研究工作召开了一个协作会议,一项具有国家机密性质,代号523项目的计划就此启动了当时,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 命,任科技组组长,开始征服疟疾的艰难历程,历经380多次实验,190多个样品,20XX多张卡片,查阅大量文献,终于在2年后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随后该提取物被命名为青蒿素。
但是后续的研究结果显示青蒿素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不高,且提取青蒿素成本较高,因此屠呦呦并未止步,历时21年的时间发明了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十倍的“升级版”, 能迅速消灭人体内疟原虫,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青蒿琥酯、蒿甲醚对脑疟等恶性疟疾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获得了有“诺贝尔风向标”之誉的拉斯克奖但屠呦呦认为“科学研究并不是为了“争名争利”,为了快速推进工作,在做青蒿素动物实验时,屠呦呦和她的两位同事决定亲自试服,证实了药物安全,然后才投入给病人服用,当时科研条件十分简陋环境差,盛放乙醚浸泡的大缸,时时发出刺鼻的气味,后来,屠呦呦得了中毒性肝炎但仍坚持工作,无论到野外采集标本,还是在室内进行实验研究,她都积极主动地完成,正是由于屠呦呦研究员这种埋头苦干、潜心钻研、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工作作风,去掉浮躁,淡泊名利,始终围绕科学目标脚踏实地的勤奋工作,在40年后,青蒿素研究能被国际认可中国神药”给世界抗疟疾事业带来了曙光世卫组织声明,坦桑尼亚、赞比亚等非洲国家近年来疟疾死亡率显著下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广泛分发青蒿素复方药物在全球疟疾的综合治疗中,青蒿素至少降低了20%的死亡率及30%的儿童死亡率,仅就非洲而言,每年就能拯救10万人的性命。
屠呦呦40余年来的默默无闻的刻苦钻研,展现给世人的“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韧劲儿,“千锤万凿出深山”的钻劲儿,“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悟劲儿,“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补劲儿,“不畏浮云遮眼望”的敢劲儿基于此,我们后辈学生应该向屠呦呦等老一辈科学家学习,学习她专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精神,学习她知难而进,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可以将这种精神很好的用于我们的学习生活当中,我们这一颗颗小草也能获得人生中的重大成就,也能为国家为社会奉献出我们的绵薄之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以上这句话用在屠呦呦的身上再恰当不过,她的爱国主义情怀中体现的民族精神,对改革创新的执着坚守,在科学研究中做出的突出成绩,以及她的默默跟耘,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精神,都是她身上体现出的 中国精神作为新一代的学子,屠呦呦的此番获奖除了让我们振奋自豪的同时,也在不断推动与提醒我们去攀登更远的峰顶,她的洞察力,她的视野和她的顽强信念,既是良好的典范又是对我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前辈的路不一定好走,我们每个人更应该珍惜当前我们所拥有的良好条件,勇于探索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勇于探索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篇二:关于屠呦呦的演讲稿 各位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我是来自408班的xx,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向获得中国首个诺贝尔奖的宁波中学校友屠呦呦致敬 20XX年10月5日,这是载入宁中史册的一天!这一天,20XX年诺贝尔医学奖被宣布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她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将中医学推向世界,挽救数百万人的生命这是中国科学家凭借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 屠呦呦,作为宁波籍科学家,也是宁波中学的1951届毕业生她获奖的消息传遍了大江南北,我校也在得知获奖后的第一时间向屠呦呦校友发去了贺信而我们,很荣幸地成为了这一段光辉历史的见证者翻开宁波中学的简史《百十春秋》,在1951年高中毕业生的名单上,赫然写着屠呦呦屠呦呦同窗人才辈出,有曾任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的王义遒、中科院院士石钟慈、少将童中杰、著名出版家傅璇琮、清华大学教授陈效中等人 她留给昔日的同学和老师的印象是:为人很低调,经常上完课就回家,成绩也在中上游,并不拔尖,但读书很认真。
而且只要是她喜欢的事情,就会努力去做因此,或许我们中的许多同学在班中学习成绩并不拔尖,但是我们并没有理由放弃或许我们现在没有多少可观的成就,但是一切都还只是开始只要我们能够坚持,并且勇于探索,认真学习,那么有朝一日,诺贝尔奖也就不再是我们所不能及的高峰 相比较于上个世界50年代的艰苦朴素,现在的宁波中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创新素养提升的平台,各大类选修课程、研究性学习和34个学生社团等,能够让我们在其中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在仰望前人的光辉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可脚踏实地去开创我们自己的未来 既然我们有能力去获得更高远的成就,我们就没有借口放弃奋斗学习生活固然枯燥而繁复,但这是为我们今后人生打下基础的最好时刻,我们要抓住每一个前进的机会,也不能放弃至关重要的准备期我们不仅要放眼广阔的地平线,也要去注意我们的每一个脚步,以及我们的前进道路 作为新一代的宁中学子,屠呦呦的此番获奖在让我们感到振奋的同时,也在不断推动与提醒我们去进行更远的探索,去攀登更高的峰顶她的这一份洞察力、视野和顽强信念,既是一个良好的典范,又是对我们更高的要求固然,诺贝尔奖代表着这一领域的最高荣誉,但是我们需要更多的关注这之后的精神内涵。
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我们并不一味追求诺贝尔奖,但是我们每个人有责任发挥自己最大的力量为这个培养我们的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前辈的路对于所有人来说不一定好走,因此我们每个人更应该去探索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探索自己的人生意义我们也希望今后能有更多人走上世界的山巅,创造属于自己的历史 篇三:国旗下讲话演讲稿《生命如花》 《生命如花》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生命如花》 20XX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级特大地震,共造成7万人死亡,37万人受伤,万多人失踪,5335名四川学生在地震中遇难,直接经济损失亿人民币,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为了纪念这个日子,国务院决定每年的5月12日确定为“防灾减灾日”,而今天正好是是第六个“防灾减灾日”,为了引起大家对安全的高度重视,对生命的无限珍爱,在此,学校特开展以“防灾减灾,预防溺水”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大家知道,我们的身边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灾害侵犯的隐患,如台风、暴雨、火灾、地震、雷电、交通事故等等,因此,对我们全体师生而言,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显得至关重要 有人这样形容我们,我们是早晨冉冉升起的初阳,充满了青春活力,饱胀着蓬勃朝气,多么快乐,多么美丽!然而,您有没有想过,在我们离开母亲的搀扶,摇摇晃晃地行走在人生道路上以后,我们如此美妙的生命靠的是什么?曾有诗人问:“是生存,还是死亡?”;也有哲人说:“艰难和困惑是生命的本身。
我思来想去,只能说:是安全!是“安全”这把拐杖捍卫着我们的生命,维护我们生存的权利做事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说得多好呀!人的生命是美好的、灿烂的,可也是非常短暂的 我们歌颂生命,因为生命是宝贵的,它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我们热爱生命,因为生命是美好的,它令我们的人生焕发出灼灼光彩生命”是一个多么鲜活的词语!现实生活中那一件件本不该发生的的事件,那一幕幕因小失大而酿成的悲剧,是否让你有了刻骨的心痛? 曾有这样的案例:两个不会游泳的孩子,从游泳池的跳台滑下去,因为没有带救生圈,结果溺水而死;几个小学生去旅游,他们不听工作人员劝阻,走在狭窄的小桥上玩耍,结果坠山而亡;夜晚,一个学生在路上,突然转弯,不仅自己被车撞死,而且还连累了别人 借此机会,我郑重的向同学们提出如下倡议: 1、上下楼梯靠右行,讲究秩序,轻声慢步,防止踩踏事件的发生;不在教室、走廊追赶、打闹、大声喧哗 2、现在春夏交替季节,温差大,同时也是病菌滋生的季节,同学们要注意保暖,教室、宿舍多通风,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夏天到来,气温渐高,食物中毒事件有可能增多,同学们不要买过期的、变质的、不卫生的食品,尽量不要在街头小摊上买东西吃。
3、天气渐暖,不要私自下河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玩耍、游泳不要在河塘边、围矿坝玩耍;不捡落入水中的物品;不去河塘钓鱼捞鱼 4、同学们的所作所为也要有安全意识,不能感情用事在同学间遇到矛盾时,要冷静、理智,不能发生同学间打架的事件,更不能找外来人解决 同学们,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加强安全意识,努力增强自我防范能力,做到警钟长鸣让我们行动起来,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生命之河流,需要“安全”做曲折迂回的护堤;生命之画卷,需要“安全”这支抒写深远神致的笔没有了“安全”,我们的生命就会摔跤,就不可能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要知道,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而生命的控制,往往在于我们自己 同学们,生命如花,让我们携起手来关爱生命,关注安全,让安全永驻心中,让“安全”之绿叶永远千娇百媚! 篇四:国旗下讲话演讲稿 沙桐宇:同学们,今天,我们的演讲主题是诺贝尔奖 沙桐宇:阿尔弗雷德·伯纳德·诺贝尔,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和企业家怀揣着“为人类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而发挥作用”的理想,诺贝尔刻苦钻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