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8章材料热分析

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2.34KB
约5页
文档ID:256812782
第8章材料热分析_第1页
1/5

第8章 材料热分析材料热分析第8章 材料热分析材料热分析8.1热分析概述 8.1热分析概述 热分析:程序控温下,测量材料物理性质与温度之间关系的一种技术 升温或降温→材料构造、相态、化学性质→ 升温或降温→材料构造、相态、化学性质→物 理性质改变(质量、温度、尺寸、声、热、 光、力、电、磁等) →材料构造鉴定、热力 学参数、动力学数据→ 学参数、动力学数据→指导生产、限制质量材料热分析 热分析起始于1887年,开展至今分为9类17种 热分析起始于1887年,开展至今分为9 17种 材料热分析 热分析特点: 1、 温度的改变是受程序限制的; 2、 一种很简便地测定因温度改变而引起材 料物性改变的方法 现代热分析仪组成:程序控温系统、测量系统、显示系统、 气氛限制系统、操作限制和数据处理系统材料热分析8.2 热重分析TG 热重分析TG 原理 在程序升温的环境下,测 量试样的重量对温度(或 时间)的依靠关系,分为 变位法和零位法 变位法:依据天平梁倾斜 度与质量改变成比例的关 系,用差动变压器等检测 倾斜度,并记录 零位法:采纳差动变压器 法、光学法测定天平梁的 倾斜度,然后调整安装在 天平系统和磁场中线圈的 电流,使线圈转动以复原 天平梁的倾斜,其电流与 质量成比例 横坐标为温度T(时间t 横坐标为温度T(时间t), 纵坐标为样品保存重量的 分数材料热分析 微商曲线的表示及意义 TG:m-T(t)的改变,是一级导 TG: T(t)的改变,是一级导 数 DTG:m-T(t)改变的函数关系, DTG:m-T(t)改变的函数关系, 是峰形曲线 DTG可得出最大反响速率的温 DTG可得出最大反响速率的温 度(峰值),以及反响终止的温 度,而TG曲线很难 度,而TG曲线很难 DTG曲线峰面积与样品对应的 DTG曲线峰面积与样品对应的 质(重)量改变成正比,可精确 的进展定量分析 能够消徐TG曲线存在整个改变 能够消徐TG曲线存在整个改变 过程各阶段改变相互连接而不 易分开的毛病,以DTG的最大 易分开的毛病,以DTG的最大 峰值为界把热失重阶段分成两 局部TG、DTG的比拟材料热分析 影响TG的因素 影响TG的因素 1、样品盘的影响 2、挥发物冷凝的影响 3、升温速度的影响(热滞后) 4、气氛的影响(动态) 5、样品的影响(用量、粒度)材料热分析 TG应用须留意的问题 TG应用须留意的问题 分析前,样品必需枯燥, 腐蚀性样品须用铂金坩 埚 样品须置于惰性气体中 测定 2-5mg,5-10 ℃ /min。

5mg, /min 升温过快或过慢会使TG 升温过快或过慢会使TG 曲线向高温或低温偏移 3.3 连用技术 DTA-TG、DSC-TG、 DTA-TG、DSC-TG、 FTIRFTIR-TG材料热分析TG的应用 TG的应用 TG曲线关键温度的表示法 TG曲线关键温度的表示法 A点叫起始分解温度,是TG曲线开 点叫起始分解温度,是TG曲线开 始偏离基线点的温度;B 始偏离基线点的温度;B点叫外延起 始温度,是曲线下降段切线与基线 延长线的交点C 延长线的交点C点叫外延终止温度, 是这条切线与最大失重线的交点D 是这条切线与最大失重线的交点D 点是TG曲线到达最大失重时的温度, 点是TG曲线到达最大失重时的温度, 叫终止温度E 叫终止温度E、F、G分别为失重 率为5%、10 率为5%、10%、50%时的温度, 10%、50 50%时的温度, 失重率为50%的温度又称半寿温度 失重率为50%的温度又称半寿温度 其中B 其中B点温度重复性最好,所以多采 用此点温度表示材料的稳定性 美国ASIM规定把过5%与50%两点 美国ASIM规定把过5%与50%两点 的直线与基线的延长线的交点定义 为分解温度 国际标准局(ISO)规定,把失重20% 国际标准局(ISO)规定,把失重20% 和50%两点的直线与基线的延长线 50%两点的直线与基线的延长线 的交点定义为分解温度曲线关键温度表示法 A-起始分解温度;B-外延起始温度 C- 外延终止温度 ;D-终止温度 E-分解5%的温度 F-分解10%的温 度 G-分解50%的温度(半寿温度)材料热分析 TG是重量表示方法 TG是重量表示方法 A点至B点温度失重率为: 点至B (101.5-50)/101=49.5% 101.5-50)/101= C点至D点温度失重率为: 点至D (50-24.5)/101=25.5% 50-24.5)TG曲线材料热分析 热稳定性的评价 聚合物热分解过程的很多规律可以通过热重分析 进展探究:其中包括聚合物的热稳定性的测定, 进展探究:其中包括聚合物的热稳定性的测定, 共聚物、共混物体系的定量分析、含量和添加剂 共聚物、共混物体系的定量分析、 水含量的测定等等,热重法因其快速简便, 水含量的测定等等,热重法因其快速简便,已经成 为探究聚合物热改变过程的重要手段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