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关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应用的研究综述【文献综述】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1.50KB
约6页
文档ID:205481467
关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应用的研究综述【文献综述】_第1页
1/6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关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应用的研究综述摘要: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系统研究装备科研招标项目评标问题,通过层次分析法确 定指标体系的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模糊综合评判,得出最终结论,通过实例证明此评标 方法是合理有效的关键字::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评标;权重1引言在多目标决策中,会遇到一些变量繁多、结构复杂和不确定因素作用显著等特点的复杂系统这 些复杂系统中的决策问题都有必要对描述目相对重要度做出正确的估价而各因素的重要度是不一 样的,为了反映因素的重要程度,需要各因素相对重要性进行估测(即权数),由各因权数组成的集 合就是权重集权重是指标本身物理属性的客观反映,是主客观综合量度的结果层次分析法是一 种将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⑴该法的主要思想是通过将发杂问题分解 为若干层次和若干因素,对两两指标之间的重要程度作出比较判断:建立判断矩阵,通过计算判断 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以及对应特征向量,就可得出不同方案重要性程度的权重为最佳方案的选择提供 依据模糊综合评价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应用模糊关系合成的原理,将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 的因素定量化,进行综含评价的一•种方法⑵。

2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法)是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T.L.Saaty 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它是一种对较为模糊或较为夏杂的决策问题使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的手段作出决策的简易方法特别是将决策者的经验判断给予量化,它将人们的思维过程层次化, 逐层比较相关因素,逐层检验比较结果的合理性,由此提供较有说服力的依据.很多决策问题通常 表现为一组方案的排序问题,这类问题就可以用AHP法解决⑶人们在进行社会的、经济的以及科学管理领域问题的系统分析中,面临的常常是一个由相互关 联、相互制约的众多因素构成的发杂而往往缺少定量数据的系统层次分析法为这类问题的决策和 排序提供了一种新的、简洁而实用的建模方法⑷运用层次分析法建模,大体上可按下面四个步骤 进行:⑴建立逆阶层次结构模型;(ii) 构造出各层次中的所有判断矩阵; (iii)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iv)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3模糊综合评价综合评判法就是对受到多凶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的评价,就是在廿常生活和工作中 经常遇到的问题,如产品质量评定、科技成果鉴定、某种作物种植适应性的评价等。

由于从多方面 对事物进行评价难免会带有模糊性和主观性,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进行综合评判将使结果尽景客观 从而取得更好的实际效果⑸其大致步骤为:(1) 评判指标集合的建立;(2) 评判指标的模糊化;(3) 各评判指标权重的确定4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应用与发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是可以单独运用到实际中去的,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也是可以 的,在不同的情况中会有更好的效果模糊层次分析法是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结合起来, 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模糊指评进行评定关于层次分析法,在对煤矿安全状况中,刘亚静、毛善君等为定量地综合评价煤矿安全状况,使 矿山技术和管理部门及时了解矿山安全生产动态,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根据影响煤矿安全的 因素建立了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煤矿安全综合评价模型其找出的影响煤 矿安全的二级评价指标为6个:地质因素;技术装备;生产人员素质因素;安全教育因素;环境条 件因素;安全管理水平这每个指标下又分设二级指标,其图xJgw 化* 平一 由1IW状况U XIBI虑苞Ittl构一 JL水 ||*1_0 空,ggIJtiu HlalMT 矛■•.<•;」 尘防治 一 二胃明U u・ml控1MI一 pfmlIK 工#& OHHWW - 1安全重媒一 he* ~一 Hlal茶平一 厂人IK8U r{林研创新 一工安金文化 L安全Ittl入OHI接着确定指标权重,最后通过评价案例进行了验证,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煤矿安全评价 的有效性及精确度,更加符合客观实际关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孙庆珍等针对目前工程测量实习课成绩评定中存在的问题,以模糊数学 理论为依据,提出一种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它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结合实际实习的指标体系, 计算学生的实习成绩。

先是提出了考勤、观测成果精度、操作技能考核、实习报告四个工程测量实 习成绩的指标体系接着评判指标的模糊化,即以模糊数学的方法对各项指标进行研究达到对四个 指标相互之间重要程度的处理最后以一般我们评分标准是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 来划分,得到实习成绩综合评判该方法对其他学科的实习成绩的评定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模糊层次分析法近年来在安全和环境研究中应用广泛,包括对煤矿安全评价、矿井安全管理、 重大危险源研究、地铁火灾事故研究、桥梁安全性能研究、机械安全性研究和水环境质量评价等 王玉怀等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煤矿安全评价;赵伏军等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对 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优化;对于安全事故中的安全管理工作,何正风等通过数学建模的思想,用模糊 数学以及层次分析法对矿山的安全评价进行建模,为矿山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水环境质量廿益恶化,严重妨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对 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在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涉及到大量的发杂现象和多种因素 的相互作用,并且评价中存在大量的模糊现象和模糊概念,将模糊综合评价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对 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取得较好的评价效果。

潘峰等把模糊综合评价具体应用到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中,通过建立评价的因子集、评价 集、隶属函数和权重集,实现对各水体样本的质量等级综合评判与排序①确定评价对象的因素集, 即确定评价指标②确定评语等级论域,即建立评价集③进行.单因素评价,建立模糊关系矩阵 ④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素权向量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的权重集,并对取大取小算和评 价结果的最大隶属度原则进行了改进,取得较好的效果另外在一些口常生活中模糊层次分析法也能给我们带来许多便利:郑卫国、田其冲用层次分析法 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解决了员工工资和奖金如何发放的问题⑼;对于城市物流竞争力,袁亮、钱志洪 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为看待一个城市物流作出了一些建议『%5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的局限和一些问题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模似出较为贴切的层次结构;如何将某些定性的量作比较接近实际定量化处 理层次分析法对人们的思维过程进行了加工整理,将复杂的问题进行分解,为最佳方案选择提出 了一套系统分析问题的方法,为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了较有说服力的依据但层次分析法也有其局 限性,主要表现在: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的经验,主观因素的影响很大,它至多只能排除思 维过程中的严重非一致性,却无法排除决策者个人可能存在的严重片面性。

比较、判断过程较为粗 糙,不能用于精度要求较高的决策问题⑴】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也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如灰色层次分析法、改进模糊层次 分析法等与模糊决策和反馈系统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近几年此类方法已成为该领域的新热点6总结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评判在评标中的应用能较好地解决评标中的人为因素问题,使得评标 结论更加合理、客观,真正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对于权重的确定,目前大多由专家凭经验给 出,人为干扰较为严重,导致评判结果的出入在模糊综合评价中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权重,此 方法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实用性和系统性,并能准确地得出各评价指标的权系数[⑵本文所谓的层 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其核心在于“权重”二字而对于权重来说,其基础为专家的分析和 大量的统计即使层次分析法能求权重,但其求权重的基础也必须有专家的分析和大量的统计所 以权重非常重要,专家的分析和大量的统计非常重要,没有这些一切都是空谈如要大家在使用这 两种方法的时候,刚开始的时候的数据是个模糊的概念的话,那么不管分多少层分析,最终得到一 定是个极其模糊的结果对于权重的分析研究,比本身这两种方法要重要的多参考文献[1] 郭金玉,张忠彬,孙庆云.层次分析法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年5月,第 18卷第5期[2] 刘亚静,毛善君,姚纪明,韩瑞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煤矿安全综合评价[J].矿业研究与开 发,2007年4月,第27卷第2期⑶ 潘峰,付强,梁川.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东北水利 水电,2003年,第21卷第8期[4] 袁亮,钱志洪.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城市物流竞争力研究[J] .生态经济,2009 年,第10期⑸ 刘尊峰,张春玲.模糊数学在毕业实习成绩评定中的应用[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9月, 第23卷第5期[6] 郑卫国,田其冲.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层次分析法在奖金发放问题中的应用[J].电脑与电信,2009 年,第7期[7] 孙庆珍,李锐,任忠斌.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工程测景实习成绩评定中的应用[J],海洋测绘,2008 年1月,第28卷第1期[8] 张涛,于雪芹,刘德利.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土木工程测量实习成绩评定中的应用[J].测绘工 程,2009年2月,第18卷第1期[9] 高新春,冯洪渊.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评价矿井安全状况[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3年10月,第 30卷第5期[10] 陈达森.模糊综合评判法在航海毕业实习成绩评定中的应用[J].航海教育研究,2010年2月, 第27卷第2期[11] LiuGaochang. Assessment of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sing fuzzycomprehensiveevaluation[J],生态经济(英文版)ECOLOGICAL ECONOMY, 2006 年,第 2 卷第 4 期[12]常建娥,蒋太立.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7年1月,第29卷第1期。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