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设计人类学视域下的萨科椅设计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57.45KB
约11页
文档ID:218030015
设计人类学视域下的萨科椅设计_第1页
1/11

设计人类学视域下的萨科椅设计 杜营摘要:将非对称平衡设计下的“因形定型”和全人类设计观下的“舒适主义”作为研究主体,分析萨科椅设计师从大胆构想到产品现实并摆脱传统家具造型模式的过程立足于设计人类学的角度,从萨科椅诞生的时代背景和设计灵感切入,使用跨学科研究法分析设计人类学视角下萨科椅的设计从萨科椅的设计模式展望中国当代家具设计的趋势探究设计人类学在家具设计中的实践意义关键词:萨科椅 设计人类学 因形定型 舒适主义:J05:A:1003-0069 (2020) 03-0134-03引言20世紀60年代,欧洲社会是一个动荡的年代,人们对社会、教育和生活方式等现象和所谓的“权威”开始产生质疑之风,60年代晚期学生和工人的运动此起彼伏,年轻人开始形成新的自我思考和行为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萨科椅立足于设计人类学角度且完全打破传统椅子模式,在闲逸懒散生活年代中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和生活中一、何为萨科椅与设计人类学萨科椅,又叫萨科豆袋椅、“大口袋”的沙发椅[Ⅲ,是1968年由皮耶罗,加蒂、切萨雷,保利尼和佛朗哥特奥多罗三位设计师共同设计,用聚苯乙烯球填充于皮革、绒面革、灯芯绒和假毛皮等材料制成的椅子,可根据用户的体形和姿势来随意塑造椅子自身的形态,是意大利波普家具设计的典型,如图1。

人类学是对人类社会和文化及其发展的研究,也叫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伦敦大学的人类学专家马林诺斯基说,“人类学是研究人类及其在各种发展程度中的文化的科学,包括人类的躯体,种族的差异,文明,社会结构,以及对环境之心灵的反应等问题之研究”[2]设计人类学作为人类学与设计学的交叉学科,站在设计的立场将人类学运用到设计艺术之中,并试图将“设计物”与人类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首先以用户为中心定位设计师的关注点,其次强调设计物对主位与客位的观点之间相互渗透与融合,最后强调设计物中人类学的“当前”意义与设计学中的“不断创新”意义上的相互结合[3]二、设计人类学视角下的萨科椅(一)萨科椅设计灵感来源于人_与自然萨科椅的设计团队强调:卓越的设计师必须是一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椅子不是机器,因而不必套上机械和僵硬的枷锁设计者不能用惯有的思维看待事物,并由此设计出独具时代特色、形式自由、完全与众不同的椅子这个设计与20世纪60年代在欧洲盛行的人体工程学研究相吻合萨科椅设计的原始灵感来源于人与自然,如农村里农民往麻袋填入干枯的落叶做成的垫子,生活中小型球体(如乒乓球)的空间运动等产品与人相互作用的设计灵感也来源于大自然,如同行人漫步在雪景中,人体和物品在雪上留下的印迹,抑或是跳水运动员跳入水中那一刹那所产生的人体与水的交融,人在水中漂浮的现象以及水波的形态等,生活中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现象等经验的积累启发了萨科椅设计师。

设计灵感来源的过程,是设计师从对人类生活的观察到理解,再到解释深层含义的追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推理出萨科椅设计灵感的深层含义,在人类学中称为“深描”设计的灵感寄存在设计物上,使用者或者观看者对设计物外形特征的观察进而对设计理念的理解,再到设计灵感中人与自然的解读过程,出现设计与人类学结合的现象萨科椅是典型的从人与自然中去寻找灵感,以“可随意变化的物品”为设计目标,适应各种人群的体形和不同坐姿,轻巧且不拘一格的样式在一反传统的目标中创造全新的舒适体验二)萨科椅的“因形定型”木材是制作传统椅子的材料,直至20世纪20年代金属材质成为了柯布西耶学派和包豪斯学派等设计椅子的材料,到了60年代塑料的应用扩大了椅子设计的空间,各种新材料的运用使当代家具设计向前推进一大步传统家具多注重对称平衡,将秩序美、静态美融入家具设计中,展现庄重、得体的设计风格萨科椅整体造型酷似梨子,材质柔软,打破了传统椅子坐面、靠背、扶手、椅腿等构造元素对于“因形定型”的探讨,布鲁诺,格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4](actor-network-theory,英文缩写ANT)提供了理论参考,在ANT中,行动者和代理者的定义上不作任何限定,泛指人和其他的存在和力量,行动者就是一个结点,结点与结点之间形成了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不存在中心一说,每一个结点就是主体。

萨科的设计目标是大众媒体消费,它轻巧灵活,便于运输,其设计的想法是为了让产品因用户的行为而改变造型按照ANT的方法,萨科椅包括了设计者结点、生产者结点、制造商结点和用户结点等,萨科椅的使用者结点成为对象“代理”的组成部分相比之下,传统的“椅子”设计,在没有用户介入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充当椅子,“椅子”对象的网络围绕着设计者、生产者、制造商和用户,但它的“代理”并不需要用户而萨科椅如果没有用户则不能完全发挥椅子的功能,因为用户给了它最后的形状,由于它的柔韧性,它可以充当凳子、蒲团或枕头[5]因此,在ANT中用户是萨科椅的代理者,萨科椅的造型跟随用户的体形和坐姿在其表面所产生的压力而改变自身的形态在椅子上用户可以有各种姿态,如端庄的坐于上面,躺于上面、蜷缩在上面、依偎在一侧、窝在椅子中心,完全根据用户的动作来调整形状,产品围绕用户这个代理者进行再塑造,代理者的随意性造就了萨科椅的多变造型,即因代理者身“形”确定椅子造“型”形成“因形定型”的设计理念非对称的平衡设计让意大利的家具设计摆脱了传统造型的模式萨科椅的制作工艺与生产服装有着相通之处大梨子”造型的制造工艺结合了裁缝技术,涉及到建筑学和物理学等学科。

当研究的视野转移到设计人类学,萨科椅设计师经过反复的试验,研究人体坐下的姿态和容器填充物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去发现主位与客位之间的角色换位,进行问题和观点的相互渗透,不断生成对椅子设计的新理解和新观念,通过设计者自己的眼睛来看萨科椅,反过来设计者又通过参与体验的过程,将其体验感受反馈到产品设计中因此,萨科椅的造型设计过程是利用设计人类学中主位与客位的角色互换,对设计方案不断更改与完善设计人类学中,设计物不是设计者的观点,也不是使用者的观点,而是设计者与使用者的双重性互为主体的观点汇总经过实验与改进,萨科椅的空间设计成为一个可任意变形的软容器,容器造型为梨子形结构,由上下两个六棱锥组成的,设计师对上下棱锥连接处进行平滑的过渡设计(图2),实现了它的整体和谐效果当压力在中部时填充物会向上形成靠背,充分体现“因形定型”的设计原则三)萨科椅的“舒适主义”萨科椅的舒适度是身体作用于椅子的过程中,椅子反作用于身体时所产生用户主观感受的评价过程,是使用者的心理反应舒适度受到人的生理以及心理因素的干预,国内外对舒适度的立场和评价方法上纷繁复杂,因此舒适性是建立在人类作用于产品舒适度的个体认知萨科椅制作流程与服装缝纫方法类似,都是通过手工制作,先在母版上进行描线,经过裁剪后进行缝合。

椅子内置的泡沫小球的制作工艺也相对简单,首先将发泡聚苯乙烯放人大桶,注入蒸汽使发泡聚苯乙烯产生作用后膨胀成为大小一致的泡沫小球,小球成分由气体组成(98%的气体),大量的泡沫球填入缝纫好的皮革中,体积大而质量轻增加了防震性能,也具有抗压和抗弯曲等属性,这种泡沫球另一个大优点是让椅子的形状因坐姿而改变且散热功能强大萨科椅的舒适主义设计是在设计中不断攻破阻碍,从设计人类学的角度,利用“全人类设计观”研究东、西方人们对舒适的要求,凸显设计人类学的精神从东方人与西方人的体格、生活习惯等角度对舒适性进行调研,如东方人更喜欢横躺着并靠着柔软的大垫子,西方人则喜欢坐在椅子上、翘起二郎腿以寻找舒适感,这是世界不同人种在放松形式上的区别,基于全人类的设计观是萨科椅设计的成功要素之一同时因形定型所带来的舒适性对设计领域和消费者来说是一种思想的解放这种技术上的突破归因于扎诺塔公司适应意大利工业设计的国际影响优势,将新技术和新材料运用到各个工业领域中,坚持设计跟随文化并且开创文化风潮的设计准则,其指导策略是技术与形式上的创新,让萨科椅打破了传统,完全颠覆了人们对椅子的认识,也是扎诺塔公司对市场需求的准确把握并取得成功。

人类学中强调事物的“当前”意义,设计则强调事物的“不断更新”意义,两者相互吸收被认为是一种观点的拓展,也是事物的继承、发展和创新[6]萨科椅立足舒适主义,在材料的创新上,不断推陈出新,强调椅子设计的“当前”意义与“不断创新”意义的相互结合萨科椅在生产过程中材料的合理选择和高利用率,最大优化人力和运输成本,生产成本的高低,决定了萨科椅是否为普通大众所接受萨科椅材料的多样化更好地适应了大众的需求起初萨科椅使用皮革进行设计,虽然舒适但造价昂贵,后来除了使用皮革外,慢慢演变使用绒面革、灯芯绒和假毛皮等人造且价格相对低廉的材料,舒适性不亚于皮革,为萨科椅进入了大众消费奠定了基础萨科椅的舒适主义主要建立在其制作工艺和材料选择上,新材料的演变和革新,是在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所展现出来的经济性和由此带来的用户舒适体验,如图3、4、5三、萨科椅的价值诠释和启示(一)消费社会下萨科椅的价值诠释唐纳德.A诺曼提出在产品设计中必须考虑的三大水平之一“本能水平”,“本能水平的有效设计需要视觉和制图艺术家以及工业工程师的技艺外形和形态是重要的,物理手感和材料质地是重要的,重量也是重要的本能水平的设计讲的就是即刻的情感效果。

必须摸着舒服,看起来好看[7]”萨科椅所呈现出来的打破传统椅子构造的外形和因形定型的形态,皮革或布料包裹的泡沫小球给人的手感,轻重量的椅子可随意挪动以及舒适之感等优势融为一体的新产品,其外形的初始效果和特殊功能在消费社会下得以满足大众心理需求而受到欢迎首先,在消费社会中萨科椅是一种时兴的家具这个新产品的出现与当时西方社会、经济和文化密切相关,基于消费产品的多样性,萨科椅脱颖而出得到大众接受并且购买使用折射出大众消费的审美趋势其次,萨科椅满足了消费时代生产的效率与生活的休闲萨科椅设计用材获得便利及制作流程简单使其实现高效率生产,低成本和高效率在消费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休闲体验上,20世纪60年代欧洲的动荡社会中,出现反传统的心理导致闲逸懒散之风而促成消费者乐于接受不同的休闲生活方式,“休闲不仅是经济现象,更重要的是人文要求,进一步是人权要求[8]”萨科椅的设计超越椅子的基本功能,更折射出其人文特征和休闲理念并在消费社会中的价值得以体现最后,萨科椅的舒适主义体验刺激了消费行为消费者在萨科椅上的感性体验与情景记忆,尤其是一种舍弃原有椅子结构的舒适体验,在消费者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和非常规感受,这种特殊情感的体验在消费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因此,基于消费社会下的萨科椅成为家具设计上的一个亮点,成为大众文化产品中的一个经典设计二)萨科椅设计展望中国当代家具设计趋势萨科椅出现50年以来一直活跃于市场,标新立异独具时代性质,体现20世纪60时代的特色然而,萨科椅能在市场立于不败之地的原因是中国当代家具设计值得思考的问题,萨科椅设计的经典在于充分地考虑了设计人类学的原理,凸显设计与人类学的关系,其根源也与当时社会思潮密切相关,20世纪60年代欧洲革命已经蔓延到文化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价值观的质疑以及对生活方式的挑战等行为在对艺术设计界造成深刻影响,如法国的乌托邦派,英国的阿琪格拉姆派,意大利都灵的贫穷艺术派,萨科椅的设计紧随贫民艺术的潮流,设计进行了大规模反思与重建,对思想内涵的重视以及设计形式的多样化创新,萨科椅是设计界在新思潮影响下的典型产品设计,反映时代精神的同时重塑了,人和椅子之间的新型关系我国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国内外多个场合阐述和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各国之间的发展需要基于人类本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放眼设计领域也一样,设计事业的发展与经济密切相关,中国作为当今世界举足轻重的经济体,设计与经济犹如人类的两条大腿,我国当代家具设计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大形势下,不断在传统家具设计的基础上学习外国工艺技术和前沿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