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抗战中的黄埔师生之常德会战等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80KB
约13页
文档ID:272114733
抗战中的黄埔师生之常德会战等_第1页
1/13

          抗战中的黄埔师生之常德会战等                    策划: 李忠诚、李立 执行编辑: 陆东红 整体设计: 刘燕撰稿: 本刊编辑部       图片提供: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等常德会战等中国的抗日战争从1931年“九一八”开始,到1945年9月日本投降签字结束,历时14年之久在这14年中,特别是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全民抗战开始后的8年中,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不分民族、阶级,不分宗教信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起投身到波澜壮阔的抗日洪流中,共同谱写了一曲威武雄壮气吞山河的抗战乐章,第一次取得了100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当年,在中国人民浴血抗战的疆场上,到处可以看到黄埔师生前仆后继奋勇杀敌的身影,到处可以看到黄埔师生舍生忘死血洒战场的壮举,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实践着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为此,黄埔军校同学会首任会长徐向前元帅曾经说道:“黄埔军校师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抗战时期的国民革命军中,有200多名黄埔师生担任师长以上军职,指挥全国三分之二的精锐之师,在全国各战场上抗击日本侵略者。

由黄埔师生统领的国民党中央军以及敌后战场的八路军、,是取得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主力军他们活跃在抗战最前沿,牺牲也最大时任基层军官的历届黄埔毕业生众多,为国尽忠殉难者更是难计其数据不完全统计,从黄埔军校走出的著名抗战英烈和高级将领多达200余人为国殉难在历次重大战役、会战中,无数黄埔师生抛头颅,洒热血,救国救民,他们是抗战的中坚力量和民族精英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在2015年的特别策划中相继推出了“抗战中的黄埔师生之淞沪抗战、忻口会战、武汉会战、昆仑关大捷、长沙会战、中国远征军印缅抗战”等专题报道,引起读者广泛好评为了比较全面地反映黄埔师生的抗战壮举,本刊再次集中推出“抗战中的黄埔师生之‘七七事变及平津血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及台儿庄大捷、南昌会战、百团大战、上高会战、东北抗日联军抗战纪实、鄂西会战、常德会战、豫湘桂会战、湘西会战”等,以飨读者七七事变”及平津血战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1937年7月7日下午,日本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由大队长清水节郎率领,荷枪实弹开往紧靠卢沟桥中国守军驻地的回龙庙到大瓦窑之间的地区晚7时30分,日军开始演习22时40分,日军声称演习地带传来枪声,并有一士兵 “失踪”,立即强行要求进入中国守军驻地宛平城搜查,中国第29军第37师第110旅第219团严词拒绝日军一面部署战斗,一面借口“枪声”和士兵“失踪”,假意与中国方面交涉24时左右,冀察当局接到日本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的松井称:日军昨在卢沟桥郊外演习,突闻枪声,当即收队点名,发现缺少一兵,疑放枪者系中国驻卢沟桥的军队,并认为该放枪之兵已经入城,要求立即入城搜查中方以时值深夜日兵入城恐引起地方不安,且中方官兵正在熟睡,枪声非中方所发,予以拒绝不久,松井又打给冀察当局称,若中方不允许,日军将以武力强行进城搜查同时,冀察当局接到卢沟桥中国守军的报告,说日军已对宛平城形成了包围进攻态势冀察当局为了防止事态扩大,经与日方商议,双方同意协同派员前往卢沟桥调查此时,日方声称的“失踪”士兵已归队,但隐而不报7月8日晨5时左右,日军突然发动炮击,中国第29军司令部立即命令前线官兵:“确保卢沟桥和宛平城”,“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守卫卢沟桥和宛平城的第219团第3营在团长吉星文和营长金振中的指挥下奋起抗战金振中本是喜峰口抗日英雄调驻宛平城虽只数月,眼见日人在城外耀武扬威,隔三差五来一场昼夜演习,乱枪乱炮齐发,搅得满城不宁,却只能忍气吞声,佯作不见不闻,心中早升起一把无名火接第20九军副军长兼北平市市长秦德纯命令,对日干脆强硬,为历年绝无仅有,大受鼓舞,便令将士将东西两门皆以沙包垒住,城内家家户户,门窗皆以棉被封住,以避流弹又令将士登城守卫,动员百姓,不分男女老幼,运送粮草弹药,修筑工事,帮助迎战日军8日清晨,日军忽然发炮攻城迫击炮抵近射击,将东门城楼炸毁大半大队日军步兵,大呼小叫,借青纱帐掩护,向城门冲击城西北回龙庙方向,也是枪声大作,另一支日军,正偷袭回龙庙,进攻卢沟铁路桥金振中派出传令兵,偷出西门,速到卢沟铁路桥,令守桥将士依计而行布置毕,大队日军正到东门外金振中急令将士开火自己手起一枪,打倒了敌阵中一员带刀指挥官将士得令,机枪、步枪齐发,手榴弹扔进青纱帐日军自“九·一八”以来,接连轻胜我军,占据大片土地,未将我军视为硬手,进攻时大摇大摆,不意突遭打击,人仰马翻进攻部队,伤亡惨重,余皆借青纱帐掩护,逃回本阵。

幸另一支日军夺占了回龙庙,占领了卢沟铁路桥以东永定河堤,多少挽回一些颜面牟田口得报进攻受挫,日军进攻部队折损无数,心中恼怒,骂一木清直无能令调整部署,退守待援又向河边旅长告急,请派兵增援然后亲统丰台日军余部并本团主力,浩浩荡荡,杀奔宛平,与一木合兵,准备再攻一木清直率兵第一次进攻宛平失败后,牟田口向河边正三告急河边正三又转报天津中国驻屯军司令官田代皖一郎中将心脏病复发,诸事由参谋长桥本群全权处理桥本便令从天津向宛平调兵,令河边攻夺宛平城河边又转令牟田口,且为牟田口增拨步兵1个营、炮兵1个营、坦克兵1个连、工兵1部,向宛平城增援又亲到丰台督战 牟田口新得增援,以为宛平与卢沟桥唾手可得,率日军发起第2次总攻先集中大小炮百门,轻重机枪百挺,瞄准城区,乱轰乱射城内弹如雨下,烟火冲天火力急袭毕,便令坦克冲阵,装甲车导引,步骑跟进,向城门冲锋金振中仍照前例,日军轰城时,令将士隐蔽,只留瞭望哨在城头观察待对方火力急袭完毕,步骑冲锋时,一齐登上城头,占领阵地先以集束手榴弹投掷,专炸日军坦克、装甲车,再以步枪点射日军军官,轻重机枪火力交叉扫射日军散兵线恶战半日,双方各有伤亡,宛平城岿然不动至夜,第29军副军长兼北平市市长秦德纯令何基沣率第110旅主力,分从长辛店、八宝山增援宛平,侧击日军阵地。

正要得手,日军援兵也匆匆赶到,两支军在北平到宛平之间数十里地混战,烟火照亮半边天际枪炮声、喊杀声此伏彼起,一夜不息金振中在宛平城东门城楼,遥见永定河东岸烟火冲天,又见日军在宛平城外赶修工事,心道:“困守孤城,不是长久之计,须想办法出击,抢占主动又恐兵力不足,攻守两失正无计时,永定河西岸一支军远远开到,却是师长冯治安知宛平城危急,调冀北保安旅1个营增援,虽只四个连,皆是生力军金振中大喜,便调整部署,令新到部队守城,却乘夜暗将城内原守军撤到城外,重新整编,组成突击队,各在脖子上围白毛巾为识别标志待到黎明,金振中先集中两个炮兵连与机枪连,泼风般隔河猛扫永定河东岸河堤日军阵地火力急袭未定,便亲统两个主力步兵连,沿卢沟铁路桥摸至东岸,发一声喊,一齐冲进日军阵地,大刀砍,刺刀捅,手榴弹炸日军刚遭炮火袭击,阵形正乱,骤遭遇中国步兵冲击,愈混乱不堪,一时死伤无数欲组织顽抗,背后枪声又起,却是原守卫回龙庙的第11连,昨天奉金振中令,弃守回龙庙,隐入青纱帐听到夜间回龙庙方向枪声又起,知是主力反攻,便乘势从青纱帐中冲出日军遭到夹击,纷纷弃阵,夺路溃逃回龙庙并卢沟铁路桥东岸河堤,尽为金振中收复抗战老兵宋宝恒回忆:1937年7月7日夜间,我们在睡梦中忽然听到西北面宛平、卢沟桥方向传来枪炮声,以为是日军又在演习,并未十分介意。

次日早晨,我们军训团的学员照常在北操场进行操练,忽然传来上级命令提前收操,各队回营房进行战备,才知昨夜枪炮声,是日军在宛平城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进宛平城搜查,被我当地驻军37师何基沣旅吉星文团金振中第三营拒绝,日军遂悍然向宛平发动进攻金营奋起抵抗,打得非常英勇同学们得知情况后,个个情绪激愤,摩拳擦掌,准备与日寇一拼我们换发了新式步、机枪,补充了弹药和装备,加紧进行战斗动作演练同时在营区外围构筑防御工事,深挖外壕,加高营区外墙,还挖了交通壕、散兵坑,构筑了掩蔽部当时正值高粱玉米生长旺季,为在阵地前400米范围内扫清射界,当地群众配合我们将一片片长势很好的庄稼砍掉军民一心,同仇敌忾7月8日以后,我们开始参加放哨、侦察等战斗勤务,担任前沿阵地的防守,多次击退小股敌人向南苑营区的侦察袭扰宛平事件发生后,日军一面假意与我方谈判,宣称就地和平解决,不使事态扩大;一面紧急向平津地区增兵,以和谈烟幕隐蔽进攻企图7月11日,日本政府五相(首相及陆、海、外、财四相)会议,决定向华北增兵,随之大批日军从我国东北和朝鲜源源开来至7月下旬,关东军铃木、酒井两个混成旅团和朝鲜军川岸第20师团已相继到达前线,控制了平津铁路沿线各要点,并对北平形成包围态势。

日军大举进攻北平已成挽弓待发之势7月27日,日本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向第29军宋哲元军长提出限期撤出北平驻军的最后通牒,当即遭到宋军长严词拒绝日军遂于当夜向北平外围发动全面进攻,攻击重点指向南苑和北苑南苑是北平南郊的一大兵营,与西南数公里处明清时代的行宫团河,同为由南面进入北平的门户营区面积东西约4000米,南北约3000米,四周筑有围墙当时驻在南苑的部队,除军部机关(27日下午撤至北平城内)外,还有军训团、教导团、特务旅及骑兵师、37师的各1个团,兵力约7000人27日下午,132师师长赵登禹率部自河间、任丘急援北平,进至南苑,赵师长奉命担任南苑方面指挥官,与佟麟阁副军长一起组织部队抗击日军军训团负责防守兵营南面一段阵地28日黎明,日军炮火开始猛轰我南苑阵地,密集的炮弹在阵地前后爆炸,掀起一股股浓烟紧接着,大批敌机飞临阵地和兵营上空敌机欺负我们没有对空火器,飞得特别低,机身上涂着红红绿绿的巨齿獠牙兽头凶像,在我们头顶上来回俯冲扫射和投掷炸弹,爆炸声浪震得大地都颤动同学们眼见敌机如此肆无忌惮,实在憋不住了,纷纷跑出掩蔽部,用轻武器对敌机射击,一解胸中怒气这时,我和几位同学奉命急回兵营领取弹药。

回到兵营后,只见一幢幢营房被炸塌,到处是碎砖破瓦,我们心爱的教科书、典范令和衣服被褥等被炸得散落满地,有的正在燃烧我们顾不得这些,很快领取了弹药,飞奔回前沿阵地,受到司务长的赞扬上午8时左右,敌机仍在上空盘旋,敌炮射击已逐渐稀疏这表明敌步兵即将发起冲锋,我们警惕地注视着前方不久,在我队阵地右翼前方,果然发现数十名敌兵正向我袭来我步机枪一齐开火,右翼两个区队跳出战壕向这股敌人冲杀过去,经过一阵激烈枪战,敌被迫后撤据判断,这是敌人搞的侦察,目的在为大举进攻探明我军虚实接着,敌炮又猛轰起来,天也下起了大雨,战壕内外到处都是雨水同学们坚持战斗,个个全身都是泥水在敌炮几番轰击以后,敌步兵在距我阵地六七百米的青纱帐边缘开始露头了,越集越多,然后散开成战斗队形,在火力掩护下一起一伏地向我阵地波浪式攻击前进我们看得很清楚,知道这是敌人开始大举进攻了,个个怒火中烧,严阵以待待敌人进至约四五百米时,我们突然向敌开火(因缺乏经验,开火时机仍嫌过早),击毙不少敌人当时我才17岁,第一次参战,只知不顾一切地将一发发仇恨的子弹射向敌人右翼第三队的同学,在敌人冲至阵前约200米时,在队长指挥下跳出战壕,端起刺刀,向敌人冲杀过去,将敌人赶退100多米。

敌人遭我猛烈阻击,伤亡惨重,。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