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3 章 其它泵与风机 第 3 章 其它泵与风机 3.1 射流泵 射流泵也称水射器基本结构如图 3-1 所示,由喷嘴 1,吸入室 2,混合管 3 以及 扩散管 4 等部分所组成构造简单,工作可靠,在给水排水工程中经常应用 3.1.1 工作原理 3.1.1 工作原理 如图 3-2 所示, 高压水以流量 1 Q由喷嘴高速射出时, 连续挟走了吸入室 2 内的空气, 在吸入室内造成不同程度的真空,被抽升的液体在大气压力作用下,以流量 2 Q由管 5 进入 吸入室内,两股液体( 1 Q+ 2 Q)在混合管 3 中进入能量的传递和交换,使流速、压力趋于 拉平,然后,经扩散管 4 使部分动能转化为压能后,以一定流速由管道 6 输送出去在图 3-2 中: 1 H——喷 嘴 前 工 作 液 体 具 有 比 能 (mH2O) ; 2 H——射流泵出口处液体具有比能, 也即 射流泵的扬程(mH2O) ; 1 Q——工作液体的流量(m3/s) ; 2 Q——被抽液体的流量(m3/s) ; 1 F—— 喷嘴的断面积(m2) ; 2 F——混合室的断面积(m2) 射流泵的工作性能一般可用下列参数表 示: 流量比 2 1 Q Q α== 被抽液体流量 工作液体流量 压头比 2 12 H HH β== − 射流泵扬程 工作压力 Q 5 Q 12 3 46 Q H 2 1 1 2 + Q 2 2 P1 H1 v1 2 2 v2 2 P2 图 3-2 射流泵工作原理 1—喷嘴;2—吸入室;3—混合管;4—扩 散管;5—吸水管;6—压出管 1 234 图 3-1 射流泵构造 1—喷嘴;2—吸入室;3—混合管;4—扩散管 2 断面比 1 2 F m F == 喷嘴断面 混合室断面 3.1.23.1.2 射流泵计算射流泵计算 射流泵的计算通常是按已知的工作流量和扬程,以及实际需要抽吸的流量和扬程来确 定射流泵各部分的尺寸。
计算常采用试验数据和经验公式来进行目前,这方面的公式与 图表甚多,实际中有时因适用条件的差异,加工精度的不同,使用数据彼此出入还较大 因此, 在实用中可按运行情况作适当调速 表3-1所示为射流泵效率较高时 (达30%左右) , 其参数α、β、m之间的关系 射流泵射流泵α、、β、、m参数参数 表表 3-1 m 0.15 0.20 0.25 0.30 0.40 0.50 0.60 0.70 0.80 0.90 1.00 α 2.00 1.30 0.95 0.78 0.55 0.38 0.30 0.24 0.20 0.17 0.15 β 0.15 0.22 0.30 0.38 0.60 0.80 1.00 1.20 1.45 1.70 2.00 下面举例说明利用表3-1的参数来计算射流泵尺寸的方法 【例】 如图3-2所示,已知抽吸流量 2 Q=5L/s,射流泵扬程 2 H=7mH2O,喷嘴前工 作液体所具比能 1 H=33mH2O求射流泵各部分尺寸 【解】 (1)工作液体流量 1 Q: 2 12 77 0.27 33726 H HH β==== −− 查表3-1得:流量比α=1.12,断面比m=0.23,因此: 2 1 0.005 0.0045 1.12 Q Q α ===m3/s (2)喷嘴及混合室断面积: 由水力学中管嘴计算公式得知: 111 2QFgH=Φ 式中 Φ—— 喷嘴的流量系数,取Φ=0.95; 1 F—— 喷嘴断面积( 2 m) 。
所以 1 1 1 0.0045 20.95 29.8 33 Q F gH == Φ×× =0.000186 2 m=186mm2 喷嘴直径 11 1.131.13 18615.4dF===mm 混合管断面积 1 2 186 807 0.23 F F m ===mm2 混合管直径 22 1.131.13 80732dF===mm (3)喷嘴与混合管的间距l: 一般资料提出: 1 (1-2)ld=较为合适,这里可取16 ~ 30l =mm 3 (4)混合管型式及长度 2 L: 混合管有圆柱型和圆锥型两种,经过试验对比,在技术条件相同条件下,圆柱型混合 管射流泵的效能普遍优于圆锥型混合管,这是因为前者混合管较长,工作液体与被抽吸液 体在其中能充分混合,能量传递也很充分,因而效能较高本例题采用圆柱型混合管长 度 2 L根据许多试验资料表明按 22 6 ~ 7Ld= ()较佳, 本例题采用 22 6632192Ld==×=mm (5)扩散管长度 3 L及扩散管圆锥角θ: 按实验推荐扩散管圆锥角θ以不超过8 ~10 oo 为佳,扩散管长度 32 3 2 2 dd L tg θ − = 如取8θ= o , 3 d取67mm(公称管径为70mm) ,则: 3 673217.5 250 240.0699 L tg − === o mm (6)喷嘴长度 1 L: 收缩圆锥角一般不大于40o,喷嘴的另一端与压力水管相连接。
这里 1 4.5Q=L/s,压力 水管管径取 50mm,则: 1 501517.5 45 2200.364 L tg − === o mm (7)射流泵效率η: 22 112 1.120.270.3 () Q H Q HH γ ηαβ γ ===×= − (8)关于吸入室的构造,应保证实现l值的调整范围,同时吸水口位于喷口的后方, 吸入口处被吸水的流速不能太大,务使吸入室内真空值7 s H时,水气乳液就能沿扬水管上升至管口而溢出,气升泵就能正常工 作将(3-1)式移项可得: 1 1 w m hh ρ ρ ⎛⎞ =− ⎜⎟ ⎝⎠ (3-2) 由上式可知,要使水气乳液上升至某高度h时,必须使喷嘴下至动水位以下某一深度 1 h,并需供应一定量得压缩空气,以形成一定得 m ρ值水气乳液得上升高度h越大,其密 度 m ρ就越小, 需要消耗得气量也应越大, 而喷嘴下至动水位以下的深度也就应越大 因此, 压缩空气量和喷嘴淹没深度是与水气乳液上升高度h值直接有关的两个因素 实际上,根据上述液体平衡条件得到的关系,在运动的气水混合物条件下并不正确 因为,在气升泵中,能量的消耗不仅是把液体从低处提到高处,而且还要克服运动中的阻 力和传给液体以动能。
重量比水小得多的气泡上升运动是液体能够上升得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气体与液体在管内的混合运动情况是比较复杂的在许多情况下,需凭借试验数据 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3-2)式中,当 1 h为常数时,可以作出如图3-5所示的升水高度h和水气乳液密度 m ρ 3 6 1 Ⅰ 00 2 4 7 5 Ⅰ h1 H h h0 图 3-4 气升泵构造 1—扬水管;2—输气管;3—喷嘴;4—气水分离箱; 5—排气孔;6—井管;7—伞形钟罩 升水高度与较佳 m 值关系 表 3-2 升水高度与较佳 m 值关系 表 3-2 升水高度 h(m) 较佳的 m 值 <40 70~65 40~45 65~60 45~75 60~55 90~120 55~50 120~180 45~40 h h 0ˊ ˊ 图 3-5 h—ρ曲线 6 之间的理论关系曲线如图中实线所示,在 m ρ接近于零时,升水高度将趋向于无穷大,当 w ρ= m ρ时,即没有通入空气时,升水高度h为零从试验可知,如果 m ρ小到某一个临界 值 m ρ ′时,再减小 m ρ就会引起升水高度h的减小,这是因为水力阻耗很快增长和空气泡过 大使水流发生断裂的缘故。
因此,实际的 m hfρ=() 的关系曲线将如图3-5上的虚线所示 根据许多试验结果指出,要使气升泵具有较佳的工作效率η,必须注意h、 1 h和H三 者之间应有一个合理的配合关系 1 h与H的关系一般用淹没深度百分数m来表示,即: 1 100 % h m H =( ) (3-3) 根据升水高度h选择较佳的m值时,可参照表3-2所示的试验资料,由表3-2可看出: 在升水高度很小时,淹没深度大大地超过了升水高度故气升泵在抽升地下水时,要求井 打得比较深,以便满足喷嘴淹没深度得要求例如:已知抽水高度30h =m得,查表3-2 得0.7m =,代入(3-3)式可求出 1 70h=m也就是说,该装置在升水高度为30m时, 喷嘴淹没在动水位以下要70m 3.2.2 气升泵装置总图气升泵装置总图 图3-6为气升泵装置得总图现以空气流径为序,对各组成部件作一简要介绍 1.空气过滤器:它是空气压缩机的吸气口,其作用是防止灰尘等侵入空气压缩机内 常用的结构形式是多块油浸穿孔板,以一定的间距排列在框架上,邻板之间的孔眼相互错 开,空气穿过前一块的孔眼后就碰到后一块板的油壁上,空气中尘土就被粘在油壁上,这 样就达到过滤目的。
一般空气过滤器安装在户外离地2~4m高的背阳地方 2.风罐:风罐功用是使空气在罐内消除脉动,能均匀地输送到扬水管中去(如往复式 空气压缩机的输气量是不均匀的) 另外, 风罐还起着分离压缩空气中携带的机油和潮气的 作用考虑到罐内油挥发的气体遇到高温产生爆炸的可能性,风罐应置于室外风罐构造 如图3-7所示风罐容积近似可采取如下值[W表示空气压缩机风量(m3/min) ,V表示风 罐容积(m3)]: 风量小于6m3/min时:V=0.2W(m3) 风量为6~30m3/min时:V=0.15W(m3) 10 2 9 3 1 4 7 6 5 8 图 3-6 气升泵装置总图 1—空气过滤器;2—空气压缩机;3—风罐;4—输气管;5—井管;6—扬水管;7—空气分离管; 8—清水池;9—吸水管;10—泵 7 风量大于30m3/min时:V=0.1W(m3) 3.输气管:管内气流速度不大于15~20m/s,一般采用7~14m/s计算输气管直径在 实际工作压力为3~8kg/cm2时,可根据每分钟所需气量值查表3-3来确定输气管直径 输气管直径的确定输气管直径的确定 表表 3-3 所需气量 (m3/min) 直 径 (mm) 所需气量 (m3/min) 直 径 (mm) 0.17~0.50 0.50~1.00 1.00~1.70 1.70~3.40 3.40~6.70 6.70~11.70 15~20 20~25 25~32 32~38 38~51 51~63 11.70~16.70 16.70~27.00 27.00~38.40 38.40~50.00 50.00~70.00 63~76 76~89 89~102 102~114 114~127 为了排去输气管中的凝结水,管路应向井倾斜,坡度为0.01~0.05。
4.喷嘴:喷嘴的作用是扬水管内造成水气乳液为了使空气与水充分混合,汽泡的直 径不宜大于6mm,由于空气不应集中在一处喷出,需设布气管,按布气管与扬水管的布置 方式,喷嘴在扬水管中的位置有并列布置、同心布置及同心并列组合式布置3种,如图3-8 中(a)、(b)、(c)所示同心布置是一段钻有小孔眼的布气管,长为1.5~2.0m左右,下端“焊 死” ,上端与输气管连接于扬水管中央位置 一般喷嘴上小孔眼的直径均在3~6mm间,小孔是向上倾斜的,这样能使压缩空气向 上喷射,升水效果更好 5.扬水管:扬水管直径过小时,井内水位降落大,抽水量将受到限制;扬水管直径过 大时,升水产生间断,甚至不能升水扬水管直径的决定与水气乳液的流量(即抽水量和 气量之和) 、 流速和升水高度以及布气管的布置形式等因素有关, 一般可按水气乳液流出管 口前流速6~8m/s;来计算管径,也可由表3-4查得扬水管长度应比喷嘴的管段底长3~ 5m,以免气泡溢出管外为防止锈蚀,管壁内外应作防锈处理扬水管与布气管并列布置 6 5 43 2 1 图 3-7 风罐 1—接安全阀;2—接输气管;3—接进气管; 4—接压力表;5—检查孔;6—排污阀 1 2 3 4 1 2 3 4 1 3 2 4 图 3-8 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