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官方育人功能实现路径研究 邬静波[摘 要] 高校官方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培育校园文化的新媒体工具,是新时代培育全面发展大学生的有效载体高校官方因其关注度高、重视度高、公信力强,具有良好的学生粉丝群体基础,但同时存在定位偏差、行政色彩过重、管理过紧或过松、育人功能发挥不够等问题从内容、机制、思想、舆论四个维度出发,提出高校官方育人功能实现路径[关 键 词] 育人;新媒体育人;高校;实现路径[] G715 [文献标志码] A [] 2096-0603(2020)33-0232-02高校官方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培育校园文化的新媒体工具,是新时代培育全面发展大学生的有效载体高校作为党和国家的舆论宣传重要阵地,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运用官方发挥好育人功能,是占领网络思政主阵地的现实需要,也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应有之义本研究旨在以高校官方为例,分析其育人功能的主要优势,围绕当前高校官方育人功能实现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内容、机制、思想、舆论四个维度的实施路径,对于发挥高校新媒体平台育人作用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一、高校官方育人功能的优势(一)高校官方关注度高用户在哪,阵地就在哪。
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大趋势,大学生使用社交软件的时间长、频率高,认为官方对个人的价值观和思想具有影响[1]九成以上大学生会关注官方,大学生信息资讯方式迎来了变革,高校真正迈入了微时代与高校其他传播平台相比,官方传播效率高、互动性强、形式新颖、内容多样、覆盖面广,深受青年学生的喜爱,逐渐成为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生事物的大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二)高校官方重视度高新媒体环境下,开通并建设高校官方的作用与效果受到全国各大院校的肯定与重视,成为一种“标配”高校宣传部门将官方建设纳入高校宣传工作体系中,同时配有专职或兼职人员管理官方不仅是高校发布权威资讯的有效途径,也是大学生获取官方信息的主要渠道高校官方因其极高的校园新媒体平台地位,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大学生价值引导、行为规范、人格塑造等育人功能提供了可能三)高校官方公信力强根据腾讯微校发布的《2019校园新媒体观察报告》,在校园媒体中,高校官方公众号传播效果最好在资讯获取渠道上,社交已成为“00后”大学生接受资讯的首选渠道大学生首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媒介[2],他们对官方内容的信任度高、认可度高,会关注阅读官方推送的内容,会频繁使用高校官方内置功能,例如通过官方查询考试成绩、完成线上缴费、搜索个人课表。
高校官方的更新高效性、资讯立体性和互动交流平等性等优势,有利于大学生革新思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使大学生的思想自主性与现代化,引导大学生的行为,体现了育人功能的多样性四)高校官方可塑性强公众平台可同时实现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多样态的内容呈现方式,一对多传播、一键分享、信息高达到率,为高校官方内容生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平台功能优势同时,公众平台支持平台使用者自定义设置各类生活服务产品菜单,如高校官方可設置微课入口、课堂考勤、成绩查询、校园卡充值等功能,加上平台操作入门简单、编辑排版便捷,均为高校非新媒体专业运营人员降低了使用门槛值得一提的是,公众平台“轻前端、重后端”的特点给学生粉丝带来了良好的用户体验二、高校官方育人功能存在的问题(一)官方的新媒体定位存在偏差,行政色彩过重部分高校错误地把官方当作电子版、彩色版的校报,以校报的运作方法和建设方式运营官方,文字表达中规中矩、权威严谨,严禁使用网络语言,让学生用户感到一定的距离感行政色彩过重的官方,背离了官方作为新媒体的本质,亲和力不佳二)管理建设过紧或过松,出现两极分化有了一定程度建设的官方,因受限于政治性、管理松紧度等因素,育人功能的实现程度并不如人所愿。
管控过松时,运营人员会出现追求点击量阅读数、内容跨度大、娱乐化推文占比过多、标题党横行等状况;管控过紧时,自主规划设计空间受限制,全然听从上级指挥,官方活力不足、发展迟缓三)官方育人作用发挥不够官方建设方向由高校宣传管理部门确定,部分高校把官方作为展现学校重点工作的宣传新载体,更加注重学校重大新闻会议在官方上的宣传报道对官方育人作用发挥仅停留在单件事件上,有事例就做、无事例就不做,官方育人功能定位不清、重视度不够,缺乏具体的、成文的育人举措三、高校官方发挥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一)培育优质校园文化,助推官方内容育人建设盘活官方育人的内容生产,实现优质校园文化内涵与官方载体的有机融合,从大学生需求与需要出发,让官方“推送的”与大学生“想看的”达成一致,满足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成长需要开学第一课、毕业典礼、五四青年晚会、青春故事汇、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深受学生关注的重大校园活动,第一时间在官方向全校师生进行推送挖掘典型的身边同龄人,扩大朋辈互助育人影响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官方推出分类培养学生代表典型事迹系列采访篇,国家级学生技能大赛获奖选手系列推文《国赛勇士养成记》;与学生处合作推出职业素质教育案例推文《身边的榜样》,优秀学生党员事迹系列;军训期间与校退伍军人协会合作推出《我是你的学长,也是你的教官》系列推文。
这些推文在报道和推送后,立刻成为师生关注焦点,引起了较高的阅读率并得到了师生的积极转发优化校风学风,繁荣校训、校史文化,将校训理念、校史文化渗透进官方育人内容中,提高学生的校园归属感,切实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借助官方传播优势,做大做强责任文化体系建设、职业素质培养工程、职业素质学分银行等校园文化品牌,培养有家国意识、有社会责任感、有正确价值观念的新一代大学生二)规范新媒体管理,助推官方机制育人建设新媒体生态下,“00后”大学生素有“互联网原住民”之称,官方建设更贴近大学生生活习惯、更易于被大学生接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以学生为中心,及时转变观念,升级新媒体育人理念,认识到平台育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适应高校育人的载体变化、方法变化还原高校官方的新媒体本质特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注重官方育人作用的发挥,建立健全以官方为核心的校园新媒体育人机制配置官方专职运营人员,提升运营人员及团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和育人水平,激发二级部门通讯员、校园新媒体育人的动力,鼓励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官方育人建设投入专项运营经费,出台校园新媒体激励机制,打造一支“懂思政、精通网络、贴近学生、注重育人”官方育人团队。
三)弘扬核心价值观,助推官方思想育人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官方的育人使命习总书记在全国思政大会上提出,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3]官方是大学校园里重要的新兴传播媒介,在校园舆论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将党情国情、省情市情、地方文化、廉洁文化等内容融入官方育人内容,让学生愿意看、看得进、有收获打造官方栏目品牌,传播社会正能量、榜样人物力量,潜移默化地发挥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依托官方,以新颖的讲故事、多媒体、谈意义形式深入解读和开展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发扬大学精神,涵养大学生的品行境界[4](四)畅通民主交流互动,助推官方舆论育人建设新时代大学生把网络作为自己的舆论主阵地,经常在微博、、贴吧等公开社交媒体平台发表学校相关言论,不利于高校舆情生态治理,严重者甚至带来恶劣的社会影响,导致高校名誉受损学生言论意见在校内得不到关注与回应是高校爆发网络舆情的主因,要完善官方矩阵校院班三级管理制度,提供有效畅通的互动交流服务,第一时间发布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回应解答学生的留言私信,引导学生正确解决疑惑、倾诉心声。
利用高校官方隔离社会负面新闻,抵制虚假谣言,唱响社会正能量,完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提升大学生网络素養,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舆论生态参考文献:[1]宋欣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陪伴”策略研究:基于上海13所高校官方的调研[J].思想理论教育,2015(7):80-83,111.[2]腾讯微校举办中国校园新媒体创新力峰 发布《2019年高校新媒体观察报告》[EB/OL].https://[3]朱敏,曹杰.基于“互联网+”新媒体育人创新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7(Z2):16-19.[4]王学敏.高校新媒体联盟文化育人功能实现途径初探[J].新媒体研究,2019,5(4):91-92.编辑 司 楠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