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僖公二十年》原文译文 【原文】 【传】二十年春,新作南门书,不时也凡启塞从时 滑人叛郑而服于卫夏,郑公子士、泄堵寇帅师入滑 秋,齐、狄盟于邢,为邢谋卫难也于是卫方病邢 随以汉东诸侯叛楚冬,楚斗谷于菟帅师伐随,取成而还君子曰:「随之见伐,不量力也量力而动,其过鲜矣善败由己,而由人乎哉?《诗》曰:『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宋襄公欲合诸侯,臧文仲闻之,曰:「以欲从人,则可;以人从欲,鲜济」 【译文】 二十年春季,重新建筑南门《春秋》记载这件事,是由于阻碍农时但凡修建城门和制作门闩,应当不阻碍农时 滑国人背叛郑国而顺服于卫国夏季,郑国的公子士、泄堵寇率领军队攻入滑国 秋季,齐国和狄人在邢国相见并订立盟约,为邢国筹划应付卫国的侵袭这时候卫国才担忧邢国 随国依靠汉水东边各诸侯的力气背叛楚国冬季,楚国的鬬穀于菟率领军队进攻随国,讲和以后回国君子说:“随国被攻打,是由于不估量自己的国力。
估量自己的力气然后动作,祸患就少了成败在于自己,莫非在于别人?《诗》说:‘莫非不想早晚奔波,无奈路上露水太多’” 宋襄公想要会合诸侯臧文仲听到了,说:“拿自己的愿望听从别人就可以,要使别人听从自己的愿望就很少有胜利的 扩展阅读:《左传》名言 一,欲加其罪,其无辞乎——《左传.僖公十年》 释义:别人假如真心想陷害你,总会找到理由和借口,防不胜防 二,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释义:简朴,是全部美德共有的品质;浪费是全部恶行里面危害的 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 释义:打仗就是靠军队的士气,第一次击鼓最能激起大家的士气;其次次击鼓,士气就会衰弱一点;第三次击鼓,大家的士气就已经发泄完了 四,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释义:比方为官正直无私选贤任能的时候,对于外人,不会由于是仇人就不举荐他;对于家人,也不会由于怕别人说闲谈就不推举 五,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释义:人非圣贤,哪个人敢说自己不会犯下过错呢?犯错并不行怕,关键是态度问题。
假如能够知错就改,就比什么都好了。